top of page

理事長專書分享:愛心觀天下

書名:愛心觀天下

作者:李玉柱

出版:圓晟出版社

ISBN:978-957-687-068-2

出版年月:2016年5月

目錄∕

00、愛心觀天下~代出版序 2016/05

01、少年志工‧帶動德風 2011/12

02、生肖的慧思 2012/01

03、與人為善‧善與人同 2012/02

04、運來運去‧善促大同 2012/03

05、恕道終身行 2012/04

06、最早的父母親節 2012/05

07、尊重生命‧珍惜傳承 2012/06

08、與人為善‧慈慧普傳 2012/07

09、四知先生的德風 2012/08

10、美玉經琢方成器 2012/09

11、文以載道‧藝以載道 2013/01

12、了願快樂‧幸福了願 2013/02

13、道親道親‧以道相親 2013/03

14、人間有道.世界共好 2013/04

15、弘愿無畏‧無常啟慧 2013/05

16、尊尊親親與舉賢上功 2013/06

17、心包太虛‧無量法喜 2013/07

18、馬馬虎虎‧自他皆苦 2013/08

19、方便有盡‧真實無生 2013/09

20、柔為體‧剛為用 2013/10

21、同體慈心‧弘願篤行 2013/11

22、人道救援仁慈先 2013/12

23、慈心即彌勒 2014/01

24、誠實第一寶 2014/02

 

25、失斧疑鄰的聯想 2014/03

26、孝悌慈‧天下福 2014/04

27、共好才是真正好 2014/05

28、生「中國」難 2014/06

29、天良立定‧隨喜更新 2014/07

30、太陽與星星 2014/08

31、臺灣最可貴的奇蹟 2014/09

32、活到老‧學到老 2014/10

33、兩岸祭孔釋奠大典 2014/11

34、學問之道‧求其放心 2014/12

35、百年立基‧萬世弘傳 2015/01

36、三陽開泰賀新年 2015/02

37、從心所欲‧不踰矩 2015/03

38、盡其在我‧至誠以之 2015/04

39、活好「家」的氣息 2015/05

40、災難無情‧人間有愛 2015/06

41、良心做主‧共好前途 2015/07

42、8月8日臺北很經典 2015/08

43、道場開荒新一章 2015/09

44、慧命的禮讚 2015/10

45、磨而不磷聖人心 2015/11

46、百十年傳揚‧三千倍成長 2015/12

47、萬年樹人 2016/01

48、「換」得自在安詳 2016/02

49、小年夜的震撼 2016/03

50、順乎自然造化 2016/04

00、愛心觀天下

~代出版序  2016/05

 

「人人皆可成聖」是儒家內聖之學的極致理想。孔子的「踐仁以知天」,孟子的「盡心知性以知天」,都是由當下這個人人本具的「仁心」、「本心」,立定道基,進而充其極的發揚光大,則可達聖人的極成生命境界。

而孔子的直指「仁心」,不是一種理論預設,而是真實生命的實現,所謂「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29》「仁」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也不是有或沒有的問題,而是我們自覺不自覺的關係。自覺,仁心即顯;不自覺,仁心即隱。一念自覺,仁心當下呈現。

孟子則承先啟後的堅定提倡「性善論」,一則是本於孔子的「仁」教的啟發,再則是孟子通過道德實踐於人性真理的深層體證,並不是知識理論的探測或預設,也不是感性經驗的懸空臆斷,其旨在點醒人性價值之源、道德之根,以令渺茫浮沉的現實人生,能直下貞定人人真正的「美好家園」、「仁宅義路」,當為生命究竟安頓之地,人生才有意義、有價值,人類才有永恆的希望。

誠如徐復觀先生在《中國人性論史》裡所說:「孟子性善之說,是人對於自身驚天動地的偉大發現。有了此一偉大發現,每一個人的自身,即是一個宇宙,即是一個普遍,即是一個永恆。可以透過一個人的性,一個人的心,以看出人類的命運,掌握人類的命運,解決人類的命運。每一個人即在他的性、心的自覺中,得到無待於外的圓滿自足的安頓。」

所謂「世界再大,也大不過一顆心。」用甚麼心看世界,世界就成為心的想像。用美好的心(仁心、良心、道心、佛心、愛心)看世界,則如孔子所說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13》也如孔子所嘉許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9》,也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2》用美好的心看世界,那麼就不會被世界的表相─富貴、貧賤、威武等等所迷惑,而能在形下之器中觀照出形上的道。孔子的禮運大同理想、彌勒佛的人間天堂願景,原來就在用仁心、慈心、愛心看世界、參與世界中,積漸以成。

一貫道自來即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傳道的宗旨願景,以傳承中華文化孔孟聖道之精華為己任,並以指點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當家做主為聖基,激勵人人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和諧社會共好世界,帶動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環。從臺灣傳向全球,獲得臺灣及世界各國政府及社會各界的肯定與讚賞。

為期一貫道在世界的開展及愛心的帶動有跡可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自民國80年(1991)10月創辦總會會訊月刊,至今已刊行295期,期期都在邀請大家用愛心看世界,用愛心參與世界,讓世界充滿無限愛心,讓世界圓成禮運大同、人間天堂。

本書《愛心觀天下》即是摘自總會會訊、每期內文第1頁的〈總會瞭望〉。原〈總會瞭望〉都是編輯部所負責撰寫。後學自民國100年(2011)4月兼任會訊總編輯,至民國105年(2016)4月卸任,曾在會訊裡書寫了50篇的〈總會瞭望〉,今經整編成冊,期請各位前賢大德慈悲不吝指教。是為序。

                                          李玉柱序於金樑2016/05


 

01、少年志工‧帶動德風  2011/12

 

   據報導12月3日、4日,桃園縣八德市大成國中舉辦「少年志工基礎訓練」,成立全國第一個國中少年志工團。校長高鴻怡表示,為響應12年國教「適性揚材」的理念,特別創設激發學生向上、向善的「志工團」。培訓完成的少年志工將從進行愛校、社區服務、環保和老人陪讀做起,並利用假日及課餘時間參與弱勢關懷行動,實際體驗志工服務的意義。

   先賢古訓曾說:「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人養德。」處在13 至 19 歲的青少年,正在架構人生方向,最須要鼓舞建立理想抱負,及堅持為理想奮鬥的勇氣。能帶領青少年融入大自然,親近人生真誠生命,激勵其敬天地的環保意識,禮親長的人倫常道,必能帶動正向德風,不只增益家庭幸福,促進校園溫馨,更可帶動社會揚溢和諧氣息。

雖然各宗教各道場早已推行全齡志工有年,不分少年、青年、成人,甚至長青族,一方面是虔誠的信眾或道親,一方面也是樂在服務的志工,但是我們也樂於看到學校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教育階段,學校就有計劃性的帶動。讓志工的精神,在學生求取知識的過程,融入其中,相信生命會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民國100年(2011)12月總會會訊第243期‧〈總會瞭望〉


 

02、生肖的慧思  2012/01

 

今年是民國101年(2012),夏曆為壬辰龍年,在十二生肖裡只有龍不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出現,但我們卻是自認為龍的傳人,常自期人生能如飛龍在天,不受拘限。其實,我們祖先羅列這十二生肖來詮釋紀元,當不會只以龍為尊,應是普行恭敬各生肖,何況還以人人喊打的老鼠為首出。當然,就以龍而言,按易經的發揮,龍還有「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見群龍無首吉」等之分位多元功能,也不必然只是飛龍在天而已。

生肖紀元是我們祖先的生命智慧之一,當然也有人持鄙視之意。據說,有人批評說我們的小孩一出生,他是這麼可愛,偏偏在鼠年出生的就說他肖鼠,在豬年出生的就說他肖豬,他明明是一個可愛的嬰兒,怎可說「像」老鼠「像」豬呢。人家西方就用星座來記明小孩出生的月份,聽起來很高雅,如水瓶座、射手座、…。

事實上,各種文化傳統對人生誕生的記印,各有其象徵意義。比如西方的星座記印,看來是比較超然,星座都懸掛在天上,相對而言則是距離稍遠;我們的生肖記印,雖都是動物,牠們可都是我們人在地球上的前輩,牠們傳承比我們久遠,至今仍與我們為伴,我們祖先選牠們當為我們誕生的年代記印,可能是要我們多多學習動物前輩的生存精神,而且是兩兩相配,諸如鼠的機智與牛的勤奮,虎的勇猛與兔的謹慎,龍的剛猛與蛇的柔韌,馬的奔馳與羊的和順,猴的靈活和雞的守信,狗的忠誠與豬的隨和。這也是《易經》所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連我們的出生年,我們祖先都用心加諸這樣的意義,讓我們隨時都能記取陰陽和諧之道。這樣的記印既實在,而且超越,讓我們真能活出長生不息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於此可知,我們肖甚麼,不是我們「像」甚麼,而是活出長生久視之道的超越精神。

/民國101年(2012)1月總會會訊第244期‧〈總會瞭望〉


 

03、與人為善‧善與人同

~圓滿成就2012年臺灣燈會一貫道燈會區  2012/02

 

「2012年台灣燈會一貫道主題燈區,在2月21日圓滿落幕,感謝上天慈悲護佑,燈會期間一切平安,感謝各方前賢的財施、法施、無畏施,全力護持團結一心,得以讓這次33天的展期順利完成。」這是一貫道燈會區專屬臉書facebook的留言。

誠如彰化縣卓縣長在2011年12月3日一貫道寶光建德道場天倫聖宮落成典禮致詞時所說:「彰化縣在各位同修的努力帶動之下,讓施政清廉度,從前任縣長的42%,現在已經進步到91%,這都是宗教能夠教化人心,帶動一個清廉正派的社會風氣,可以用脫胎換骨,突飛猛進,這八個字來形容。我也跟大家一樣,也是道親。民國100年國慶的慶祝活動,民國100年的全國運動會,都在彰化縣舉辦,這是有始以來最成功的。明年2012年臺灣燈會,將在彰化舉行,一貫道在宗教燈區,有一個一貫道發揚最好的場地,我們一起來共襄盛舉。縣政府也會全力的支持一貫道所有的道場,因為有一貫道的地方,都會帶來陽光,就有溫暖,帶來人生無窮的希望。」因為同屬道親的卓縣長的懇切盛邀,因為一貫道彰化縣支會的勇於承擔,在總會各組線道場的共襄盛舉,一貫道總會臺灣省分會的鼎力支持,一貫道彰化縣支會創會謝理事長、歷任理事長、現任陳理事長、陳副理事長、盧秘書長、各位理監事、各組線道場道親會員代表,大家大公無私,通力合作,與人為善,善與人同,圓滿成就2012年臺灣燈會一貫道燈會區的展出。

今年的臺灣燈會,我們一貫道燈會區的展期最長,最早開展,最晚謝幕,不只燈會展區靜態動態內容豐碩,投入的資源也為數可觀,甚至光慧文教館菩薩館典藏的法相寶藏都慷慨參展交光互映,更有宗教展區唯一的免費平安齋,也與各宗教展區志工及參觀民眾廣結善緣,大家共同為國家為社會也為自家積德積福,平安齋的炊事志工也樂在服務付出。有如一貫道燈會區專屬臉書facebook的留言所說:「這兩天一貫道燈會區擠滿人,廚房的阿姨們煮麵煮到來不及,一盤端出來馬上就空了,一貫道燈會區的工作人員都到半夜才收工離開,隔天一早又來,大家辛苦了~~!台灣燈會一貫道燈會區,真的很讚!」

我們恭賀2012年臺灣燈會在彰化鹿港的圓滿成功,參展人次超過1100萬。我們恭賀2012年臺灣燈會一貫道主題燈區圓滿成功。我們敬佩一貫道彰化縣支會的勇於任事圓滿願力,我們感謝一貫道全體的護持成就。

/民國101年(2012)2月總會會訊第245期‧〈總會瞭望〉


 

04、運來運去‧善促大同   2012/03

 

今年(2012)2月7日最具亮點的新聞,就是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先生與媒體春節茶敘時說,他身後名下財產〈估計有16億美元,約新台幣473億元 )將全數捐給名下基金會做公益,子女有股票可以生活就好,財產將不留子孫。其家眷也表支持。張總裁表示,人的一生不能太早下定論,命運是運來運去的,要有接受挑戰的勇氣和精神,並保持學習的心。他指出企業的存在有一個終極目的,就是能夠服務人群、回饋社會。他希望有能力的人可以多做善事,也鼓勵自己的子女多行善。

這是繼民國81年前矽統創辦人杜俊元宣佈將名下市值數以10億計矽統股票捐贈公益之後,包括全聯實業董事長林敏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及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等,也如響斯應般表達願意捐出絕大部份財產回饋社會廣行公益。

    不只臺灣富豪充滿愛心,國外富豪的愛心更是大手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人稱「股神」的巴菲特。比爾蓋茲在2008年6月自職場引退,接受BBC專訪時表示他將把全數財產約580億美金,捐贈給名下的慈善基金會,不留分文給子女。巴菲特也早在2006年中就宣布將捐出總財產的85%,大約是美金373億元,給5個慈善機構,最大受惠者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夫婦的基金會,而且巴菲特更承諾有生之年會把財產總額的99%捐出。比爾蓋茲和巴菲特倆人更以「樂施誓約」(The Giving Pledge)的慈善號召世界億萬富豪,邀請富豪們同意在有生之年或百年之後捐出大部分財富,並且寫信公開表明心志,且承諾至少捐出50%的個人財產給一個基金會做公益,截至2011年4月已有69名美國億萬富豪響應,完整的捐款名單與每位捐款者的說明信,可參見www.thegivingpledge.org

誠如比爾蓋茲夫婦所說:「我們的朋友巴菲特決定用他的財富改善世上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狀態,令我們敬佩。」我們深知,人的良心是天賦平等的,但客觀環境卻有天淵之別,有賴全體良善的力量來帶動共同昇華。這也就是古聖所說的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以有餘補不足。的確,一個人好,不嫌少,但還不算是真正好,要大家共好,才是究竟好。富豪們有如是弘願,令人讚賞景仰;庶民凡人也有如是願力,更令人感動敬佩。因為是生命共同體,一分一毫之施不嫌少,千萬億萬之捐不算多。誠然,一失覺力萬般空,一念醒覺方成用,是故得之於眾,用之於公,方能期善促大同。

/民國101年(2012)3月總會會訊第246期‧〈總會瞭望〉


 

05、恕道終身行   2012/04

 

《論語》上有這麼一則記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憲問36》有人請教孔子說,就算是別人對我們不好,我們還是對他好,這樣做如何呢。孔子回答說,那這樣又怎麼回報對我們好的人呢。當該是用公正無私的心來回報別人對你的怨仇,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你的恩德。

    以德報怨是極致的大道胸襟,所謂怨親平等、是非一如,這大概是如佛陀、耶穌、老子等之宗教超凡思想境界方能達到,當然也是修辦道者的真修實煉功夫。而在現實人間安身立命,孔子倡導正直之信念,則是人世間和諧安樂最基本的德行。誠如孔子所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17》正直之信、是非之辨是我們人生德行準則之基,也是我們中華傳統道德的重要德目。至於背離正直而行的險陂詐偽的心行,也只是一時僥幸罷了,不可能終身安然。

    我們現今社會欲期和諧幸福安樂,其良方就是講究公平正義,孔子的直道思想當是啟迪公平正義的良方。誠如3月7日中央社的新聞所載,為了紀念台灣民主鬥士雷震逝世33週年,雷震紀念館暨雷震研究中心上午在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正式揭幕,由馬總統揭牌。雷震的女兒雷美琳今天說,以前的人犯錯,把所有責任都推到馬總統身上,有點不公平,有點不忍心,為了台灣的和諧,她選擇原諒,她說,希望不論政黨,培養更多有良知的政治人物,讓台灣更和平、更美好。

    為了社會和諧而心懷原諒,也可說是以直報怨,更重要的是希望停住惡性循環,帶動正向循環。這也是孔子倡導正直人生之時,也特別強調恕道的重要,那就是將心比心。我知道這些不善施加在我身上,我會受不了,那我就不要再將這些不善,妄加在別人身上。誠如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23》修行固然有諸多方法,孔子畫龍點睛般提出恕道是終身行之之方。我們深信,人生要幸福,社會要和諧,可從「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下功夫。而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達究竟,那就須恕道終身行。

/民國101年(2012)4月總會會訊第247期‧〈總會瞭望〉


 

06、最早的父母親節  2012/05

 

臺灣有一句諺語這麼流傳著:「穀雨補老母,立夏補老爸。」表示在1年24個節氣中,春夏之際的「穀雨」「立夏」兩節氣,氣候仍不穩定,除了有「清明穀雨,寒死老虎母」的說法之外,立夏也有「立夏、寒死老爸」的警語。因此,我們的道德傳統提醒身為人子女者,在乍暖還寒的時節,以食補幫助年老父母增強體魄,抵禦風寒。所以也有人說,「穀雨補老母」這句諺語,就表示「穀雨」如同古時候的母親節;「立夏補老爸」這句諺語,也表示「立夏」如同古時候的父親節。在「穀雨」「立夏」之時,透過節氣的變化,倡導關心年長者的身心狀況,尤其是關心自己的父母親。這是我們祖先將孝道的思想與天地的運行,做了最好的配合。

倡導孝道是我們一貫道傳道宗旨之一,晚近以來我們更以多元的方式在倡導孝道,比如孝親節目的編劇製作、孝道歌曲的創作、孝道專書的創作發行、孝道藝文活動的表演、三代四代同堂孝道家庭的表揚等等。像去年我們就在全國興辦了幾十場的孝親活動,甚至到國外演出,連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也都甚受歡迎。足見孝道是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更是人的本分。不分種族、不論國界,人都是源自父母,沒有代代父母的良善傳承,就沒有今天的人群。這也是《大學》一書所主張,要平天下,就須從孝悌慈做起。就是從感恩生命的源頭做起,才能帶動感恩感動感謝的良性循環,讓世界更美好。

當然,我們人類有個共同的父母,那就是天與地,就是大自然。我們不只「穀雨補老母,立夏補老爸」。我們更要有女媧煉石補天的智慧與擔當,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而且沒有零件可換。我們感到欣慰的是,節能減碳救地球,環保護地球,已成為大家琅琅上口的詞語。聯合國更將4月22日訂為世界地球日,希望人人從自己做起,珍惜地球資源,永續地球生機。這也是我們一貫道傳道宗旨以「敬天地」為首出的原因,百年來一貫道一直倡導蔬食的生活,在今天看來更令人敬佩祖師師尊師母的大智慧大仁慈大擔當,我們也樂於永續傳揚正道於世界,真能「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那麼,不只穀雨立夏補老母老爸,更須時時盡孝道廣行孝悌慈;不只世界地球日關懷天地大自然,更須時時處處永續倡導實踐環保生活。

/民國101年(2012)5月總會會訊第248期‧〈總會瞭望〉


 

07、尊重生命‧珍惜傳承  2012/06

 

台灣生育率持續低迷,仍在1%左右打轉,目前已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但墮胎率恐不低!去年(2011)7月台大名譽教授呂鴻基表示,國內一年墮胎人次恐高達30到50萬,他認為我國現行特別法《優生保健法》對於懷孕或生產只要自認為會影響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就可以施行人工流產,幾乎是採自由心證。他建議國內法規應更嚴謹把關,且政府也應建立更完善的懷孕諮詢、申報及領養管道。雖然也有人認為呂教授的推估偏高,但當時衛生署也指出,國內每年以手術及藥物施行人工流產人數,約在22萬至24餘萬人次之間。為保障女性權益,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將嚴格規範人工流產。 

    也許臺灣每年墮胎人數沒有呂教授估計的那樣多,但官方的統計數字已顯示,臺灣每年墮胎掉的胎兒遠比出生的新生兒還多。這樣的臺灣人口增長率,連政府多把它視為另類的國家安全課題,但卻束手無策,因為我們是民主國家,施政須以民意為依歸,何況強調女性生命自主權的聲音特受青睞。其實,根據輔仁大學「臺灣地區92年度墮胎研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民眾認為胎兒是一個人,胎兒的生命權大於女性生命的自主權,《優生保健法》第9條第6款任意墮胎的規定,過於寬鬆,應以尊重胎兒的生命權為重心進行修法。同時衛生署也做了「民國91年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的民調,關於人工流產方面有80%左右的民眾同意在做人工流產前需要與專家諮商討論,諮商後仍需要一段時間考慮,而且以考慮至少7天者為最多約45%。可見不論官方或民間的調查,都有甚高的共識,不可輕易施行人工流產。

不論是政府認為生育率持續低迷已可能成為國安課題,或是民調顯示支持衛生署應將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嚴格規範人工流產,或是基於超過80%的民眾認為胎兒是一個人,胎兒的生命權大於女性生命的自主權。如果是依據 目前《優生保健法》第9條第6款對於懷孕或生產只要自認為會影響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就可以施行人工流產,而且年年墮胎人次數已超過出生人數,那麼政府與全民就當該共同努力克服難題。

近10年來,由輔仁大學神學院發起,聯合佛教、道教、一貫道、天主教、基督教等約1300個團體組成「尊重生命全民運動大聯盟」,常年拜會民意代表與政府政黨,期能在治標上修改法律,先以能增加6天思考期為初期目標,為臺灣留下寶貴的胎兒生命;也常年興辦活動為胎兒祈福,發行公益短片,與多元的宣導,期能在治本上深廣社會教育。但因「生命優先」的議題尚未獲得政黨的認真看待,難以成為政府的政策,目前只是純民間的努力。但是我們相信,臺灣能免於墮胎殘國之苦,能開創成幼兒天堂之國,民間的努力才是關鍵力量,尤其是宗教界常年的倡導尊重生命,珍惜傳承。

/民國101年(2012)6月總會會訊第249期‧〈總會瞭望〉


 

08、與人為善‧慈慧普傳  2012/07

 

天理不可常昧,良心不可常隱。這是傳道者常懷抱的信心與希望。

天理本自昭彰,不受任何形蔽,有如烈日當空,無物能予塞其光明,然自人的角度觀之,一片雲彩亦足以遮日,雖日照仍常,但居雲彩之下的人們,只見天光失色,黯然無光,其實不是太陽之過咎,而是人的高度不夠,當然須待雲散,才能復見太陽光彩。

同樣的,良心人人本有,如同《孟子.告子上6》所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主張,如果順著人的天性,就是所謂的良心善性,那麼人人將可成為良善之人。如果有人變得不善,那就不是個人良心善性的過錯!而是沒有善用良心善性,沒有善體恕道之心而已。我們深知,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甚至古今中外,誰都不喜歡受傷害、受欺騙、受侮辱,誰都喜歡受尊重、受愛護、受信賴,這個正向開展的心,或有受遮蔽之時,但終究會轉回常道,方見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與價值。

天理不可常昧,良心不可常隱,之所以成為可能,乃是因為有先知先覺者,身先蒼生明理修行,並能永續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開拓精神,始能讓天理常彰,良心常顯。

今年(2012)6月14日至6月21日,總會代表獲邀前往土耳其進行7天7夜的宗教與文化交流之旅。總會特製作七個「與人為善,慈慧普傳」的紀念獎盤,分贈土耳其受訪機構,其中有慈善醫療救助機構、教育文化機構、媒體文宣機構等,都是屬土耳其葛蘭運動組織近25年來發展形成的公益團體,這些機構都是響應葛蘭博士的精神理念:教育、慈善、交流合作,從自己努力做起,集結社會良善的力量,成立振奮世道人心的公益機構組織,在土耳其社會造成廣泛的影響,並且延申到世界140餘國。這些公益組織機構的負責成員絕大部份都是伊斯蘭教信徒,但他們並非傳教機構,而是以堅定的信仰精神,從事非宗教的公益組織機構,帶動人類良善的發展。所以慈善醫療救助機構的核心價值是「有您真好」,教育文化機構的核心價值是「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好人」,媒體文宣機構的核心價值是「帶動每一個好心念」,歸結而言,可說是「與人為善,慈慧普傳」。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古來聖賢心,我們也可以相信天理可常彰,良心可常顯。

/民國101年(2012)7月總會會訊第250期‧〈總會瞭望〉


 

09、四知先生的德風  2012/08

 

  楊震(54-124),字伯起,東漢時華陰人( 河南陝西一帶),為人正直、博學,人稱「關西孔子」。在東漢初年任刺史、太守,剛正不阿,為政清廉,曾因拒收山東昌邑縣令王密的重禮,說出「天知、神知、你知、我知」這句千古名言,時人因此稱楊震為「四知先生」。

    據《後漢書‧楊震列傳第44》所載~

  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于太常桓鬱,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楊震本以講學維生,博學多聞且躬行實踐,是為經師,亦為人師。因被強力舉薦,不得不出來做官,當時已五十出頭。

楊震前往東萊出任太守時,路過山東昌邑縣,昌邑縣令王密正好是他以前推薦任官的秀才。王密可能是為了回報楊震舉薦之恩,所以趁著深夜帶著十斤的黃金要送給楊震。楊震說:「我深知你的為人,為何你對我卻一無所知?」 王密說:「沒關係的,現在是三更半夜,沒人知道這件事。」 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王密深感羞愧。

楊震可是深知王密的為人,才舉薦他為昌邑縣令,但畢竟人一入公門難免流於人情世故,難能如楊震的始終清正堅持。如是「天知、神知、我知、你知」的慎獨工夫,是要常保自覺的人,才能堅守得住。有時就是老師常耳提面命,學生也未必能信受奉行,因這是無法由別人替代覺醒的,唯有自覺才能行正。這也是楊震的難能處,但無論如何,楊震仍是續守其清風。

有如楊震雖然當了高官,可是他的子女還是吃著家常蔬食、出門也沒有專車接送。有人勸他要為子孫後代多考慮設想。楊震卻說:「讓後世人們知道他們都是清白人家的子孫,這個遺產不是很豐厚實在嗎?」

的確,風行草偃,在自家子孫就可以很明顯看出成果,因典型在夙昔。誠如《後漢書》所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楊震、楊秉、楊賜、楊彪祖孫四代皆為宰相,人稱「四世三公」(東漢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漢末的楊修也是楊震的玄孫。從此也可說是,楊震的難能處也成可能。因為清風常拂,正氣常存,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永續弘願,必能帶動正向循環,使人心淨化,世風清正。

/民國101年(2012)8月總會會訊第251期‧〈總會瞭望〉


 

10、美玉經琢方成器  2012/09

 

百年來,以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者自許的一貫道,走過戰亂的歲月,經歷禁制的環境,未得有效的溝通交流互動,以致原先存留在海峽兩岸政府檔案裡的資料,甚至早期的學術界、宗教界等所評議的,幾乎都是負面的。幸賴路中一祖師、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及歷來所有一貫道弟子等,盡其在我的付出,平心靜氣的實踐,無怨無悔的擔當,從中國大陸來到臺灣,從臺灣走向全世界,直至於今,歷經百年的深耕,已開出了道傳全球五大洲80餘國的一貫道道務,且持續在弘展中。這可說是華人宗教史上的一項奇蹟,一貫道不只已成為世界華人重要的宗教信仰,甚至已跨越種族國籍,可說是已成為準世界性的宗教信仰。在這裡,我們不只見證到一貫道在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持續努力,也見證到人人的良心自覺的不可思議,而且已超越種族國界。

誠如先賢所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假有誰知。」今天,一貫道在臺灣的發展,已歷67年。從1950年開始被禁制到1987年初得到解禁,在這長達30餘年的歲月裡,不只受到禁制,甚至受到長期污名化。在這受禁制的期間,如果一貫道放棄了傳道的弘願,那麼今天留在政府檔案裡的資料,以及留在學術界、宗教界的研議論述裡,至今大概仍是負面的,因大家可能會相信政府檔案資料裡所說,大家也可能會採信原先學術界、宗教界所研議的論述。可貴的是,一貫道的傳道者深信歷來聖賢所堅持的,「天理不可常隱,良心不可常昧。」不論環境如何,儘管好好修道、好好辦道,渡化一個算一個,成全一人算一人,一個人不算少,億萬人也不算多,重要的是永續傳承,才能讓人人見證道尊德貴。也才能圓成「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的傳道宗旨理想。

自1987年2月,一貫道在臺灣獲得政府的正名,1988年3月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一貫道在臺灣長期的發展已得到政府的肯定,馬總統也曾為臺灣政府早期給一貫道帶來長期的委屈表達歉意;臺灣學術界也較持平深入的研究一貫道,至今在臺灣已有近50篇博碩士學位論文是以一貫道為研究對像,而且是多元的研究一貫道;臺灣宗教界也與時俱進,各宗教相處和諧和平合作,目前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還負責臺灣三個跨宗教組織之一的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也得到各宗教的歡喜護持。

到今天,一貫道弟子印象最深的詩句之一,可能就是這句:「真道真考古難移,有情無情試根基;美玉經琢方成器,堅志方能步雲梯。」其實,不要說修辦道須如此,做人何嘗不是須如此,做學問可能也難以例外。

我們很感動與敬佩,一貫道弟子永續實踐傳道的宗旨,社會各界長期的護持與賜教,尤其學術界長年來深廣的研究,不只有益於一貫道的再省思與再開創,更有益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聖賢志業。

我們相信,持續敬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具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將更有益於海峽兩岸的永久和平,更有益於人類和平幸福繁榮。

/民國101年(2012)9月總會會訊第252期‧〈總會瞭望〉


 

11、文以載道‧藝以載道  2013/01

 

《論語‧述而6》曾記載孔子自述的一句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是孔子自己說明自身進德修業的方法 ,也以此鼓舞後賢修道立德行仁游藝的人生理想。孔子認為,人生貴在立定修道的心志,堅守良心的德性,始終力行仁愛的本懷,優游自在於生活的藝術。其間,「道、德、仁」雖佔四分之三,但欲要幸福修辦、快樂了願,可能的關鍵是在開出游於「藝」的美境,所謂「文以載道」「藝以載道」。亦如〈學記篇〉所說:「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 

狹義的說,孔子「游於藝」的藝可能指的是六藝。六藝是中國古代儒者作育英才的多元學習教育理念,也泛指中國古代高等教育的學科總稱,類似當今的通識教育,希望培育多元全能的人才。六藝有兩種含義,即《周禮》中的古六藝和孔子提出的春秋以後的六藝。《周禮》中的六藝是西周之前貴族教育的六個學科:禮、樂、射、御、書、數。春秋以後的六藝則是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依此,六藝可說有二種說法:其一是指具體之六藝,是屬於生活(技能)教育方面,即我們通稱的禮、樂、射、御、書、數。此六藝是中國古代基礎教學科目(實物教育),具體之事物,都是教育之事,主要是為了植德而又培養生活知識技能,且更以德為主。其二是指抽象之六藝,是屬於學術(理論)教育方面,即我們通稱的易、書、詩、禮、樂、春秋。如孔子所說:「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義。」《滑稽列傳》莊子也說:「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天下篇》

誠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如能從六藝入門,可一門深入,也可觸類旁通。一貫道自許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者,自1945年底由中國大陸傳到台灣,在台灣深耕已歷60餘年,又自台灣傳到全球80餘國,深廣多元的以「游於藝」的活化理念與知能,闡揚「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歷久彌新的生命意義與價值。有如上個月一貫道總會相關組線道場分別在台北巨蛋舉辦的「崇德厚福、薪傳百代」紀念大會、在桃園元智大學舉辦的亞太暨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在台南孔廟舉辦的第二屆台南市讀經狀元評鑑會考、在高雄六龜天台山神威道場舉辦的2012年明孝感恩成年禮大會,都是集結幾十個國家的道親青年子弟,以「游於藝」的方式,彰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核心價值。可以說是21世紀初最新版的「文以載道、藝以載道」的最佳寫照。

/民國102年(2013)1月總會會訊第256期‧〈總會瞭望〉


 

12、了願快樂‧幸福了願   2013/02

 

施前理事長有次到新加坡關懷道務,看著道親們為道務辛勞,很自然的就鼓勵大家說:「大家辛苦了,大家辛苦了。」新加坡道親即時回應說,感謝前人慈悲。當時有位道親私下向施前理事長建議說:「大德前人啊!您修行有素、道高德重,您講的話可是會感應的喔。我們後學輩在道場學修講辦行,又要兼顧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確實是很辛勞,但我們深感法喜充滿,倒不覺得辛苦了。現在大德前人您竟然祝福我們辛苦,如果大德前人言出會應,那我們不就越修辦越辛苦。不知大德前人以為如何,可否改個關心祝福語。」

施前理事長一聽也深覺有道理,雖然這句辛苦了也是前輩大德們流傳下來的關心祝福語,前輩大德們也講了幾十年,施前理事長在學修講辦行的歷程也不知聽過多少遍,倒也不會越修辦越辛苦,反而是越修辦越覺苦消樂來。

這句辛苦了可說是關心祝福語的謙遜講法,就像自稱不才一樣,自己倒也不是真的不才,而是這樣自謙讓人更覺尊崇。當然隨順時代演進,道場關心祝福用語也可與時俱進。當下施前理事長就以「了願快樂」來祝福大家,越了願越快樂,快快樂樂了弘願。新加坡道親大家歡喜信受,了願快樂就成了現代道場關心祝福語,全球道親也都感同身受,真的是了願快樂。

確實,苦與樂,端在一念間。時空順不順,也在一念間。比如今年歲次癸巳,是屬蛇年,但是大家還是喜歡稱之為小龍年。其實,不論是蛇年,還是小龍年,還不是一天一天的過,天地還是一樣照既定軌道運行,也不會是屬蛇年,天地運行就會出現蛇行,讓萬物不安,何況12年就輪值一次,也沒有說哪一個生肖年就會特別不好。

事實上,生肖的選擇排列,可能也是中華文化的智慧表徵之一。中華文化講究陰陽和諧、乾坤同德、剛柔並濟,所以在年歲的排列上就有陰陽相輔相成的義蘊。有者從體型大小、有者從個性剛柔、有者從氣象動靜,而分有12生肖輪值,讓人們隨順歲次的更替,學習陰陽和諧、乾坤同德、剛柔並濟等等的自覺覺他安身立命之道。

其實,人生最重要的事,是每天能清醒起來,過好每一天,讓每一天生發意義與價值。即使今天是聖人的生日,自己沒有清醒起來,還是起不了作用。今天即使是曆書寫著諸事不宜,自己能清醒過來,盡心盡分存好心講好話做好事,今天也可以說是活聖人的生日。

誠摯祝賀癸巳年,日日是好日,處處呈吉祥,人人福慧綿延。了願快樂,幸福了願。

/民國102年(2013)2月總會會訊第257期‧〈總會瞭望〉


 

13、道親道親‧以道相親   2013/03

 

記得在「一貫道全球化研討會」綜合座談時,學者專家對一貫道近60、70年來在台灣及世界各國的發展表示敬佩,也給予一貫道全球化發展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其中,有學者提出一貫道的「道親」概念,可以當為一貫道全球化的重要核心價值之一。因為「道親」之稱有別於信徒、弟子等稱謂,祂含攝有「同體包容」、「一多相融」、「理一分殊」精神的普遍意義。

誠如《論語》所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張載《西銘》所講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儒家倫理所體現的終極目標,就是全球如同一個生命共同體,有如一個大家庭。如果把「道」看成大家長,那麼宇宙萬有都可以說是「道親」。在這裡,就會有林端教授所說的「可以調和普遍/特殊,一/多,內在/超越,道德/利益,全球化/在地化,義/利,形式/實質等等,都不會是二元對立的,相反地,都會被有機式地以相互包容、相反相成的智慧圓融的精神彼此綜合起來。」

試從世界各大宗教對宇宙與人生的起源論述來看,不論是創造論、緣起論、生化論等等,我們都可感受到其中每種論述自身都隱含有同體的觀念。甚至各大宗教所積極關切的終極關懷都是全體生命的渡化與救拔,沒有任一個生命可以例外。其實,我們從現實人生體察,即可有生命共同體的實感。比如,我們常說的「息息相關」這句成語,它很實際的說明,我們賴以維生的呼吸,它是分秒不可停的,不管在我們面前的氣息是誰剛吐出來的,我們都很自然地不經過濾就全吸進自己的身體,同樣的我們剛剛所吐出的氣息,轉眼間也可能被其他人自自然然的吸取,這一呼一吸之間,從此地到他邦,從古至今,以至將來,雖已歷漫長歲月,仍然如是運行不輟。這是屬「氣」的同體觀。

又比如,儒家所倡導的人人本具的「良心」,既稱為良心,顧名思義就是好的心。這個良心當然不是講我們的心臟,因為我們的心臟用久了,有一天也會不好用。只有這個人人不希望被欺騙、被暴虐、被霸凌、被傷害的心,人人希望得到鼓勵、成全、尊重、疼愛的心,這個心是永遠不會壞掉的,這個心才是人人都有的良心。不論富貴貧賤、男女老少、古今中外,人人都是如此,都具有這個良心。這也是陸象山所說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是屬「理」的同體觀。

道親道親,不只是一般的稱呼,而且也是覺悟生命的實感,更是可貴的修行風範。如能回到道的本身,宇宙萬有有如至親,是溫馨、是祥和、是平等、是自在、是滿足、是喜樂。

真誠祝願,人人都是道親道親,因道而親,以道相親,道成至親。

/民國102年(2013)3月總會會訊第258期‧〈總會瞭望〉


 

14、人間有道‧世界共好   2013/04

 

民國77年(1988)3月5日,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在台北新店大香山慈音巖舉行成立大會,當時代表執政黨與會的是中國國民黨中央社工會主委趙守博先生,趙主委致詞說:「各位前人恭喜啊!你們40年來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你們取得了跟國內10大宗教完全一樣的地位,這是千秋萬世的事。」

的確,一貫道自1945年底從中國大陸傳進台灣,沒幾年,隨著台灣海峽的隔絕,一貫道卻不約而同的受到海峽兩岸政府的禁制。大陸老前人輩在台灣的傳道聖業,受到了極其嚴格的考驗,歷經40餘年的努力,不論是自身傳道濟世的聖責永不稍懈,或是多元管道的與社會各界廣結善緣,甚至長期不間斷的與政府溝通,終於在25年前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是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宗教團體。一貫道老前人輩修辦大道始終如一的精神,何只千秋萬世,當是永恆不朽。

一貫道幾十年來在台灣、在全球,與各宗教團體共同努力「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讓有一貫道的地方,當地的安祥和諧幸福和平,就多有一分不可或缺的助力。這不只是一貫道自身傳道的宗旨所在,也是各國政府所肯定所樂見。因為有道的家庭、有道的社會、有道的國家,才是世界和平、世界共好的保證。

記得2009年,澳洲一貫道總會成立大會時,有人問說澳洲政府批准澳洲一貫道總會才須幾天時間就核准,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的成立竟然要努力40年才獲允許。我們只能笑說,可能是中華文化有5000年歷史的豐富經驗,讓執政者凡事就會聯想很多,甚至不敢相信民間自發自律的向上向善力量,因而習慣於圍堵的多,疏通的少,人間傳道固然是好事,遇到還沒準備好的政府難免就會經歷此時政府多磨多練才肯相信其好。還好,最後有決策立場的人,下了最有智慧的決定:「與其令人長處陰溝,不如令人同享陽光」。凡事陽光化,自然就會化去陰暗猜忌,社會就會更健康、更和樂、更幸福。

在今天回顧25年前,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有決策立場的人,能堅定執行如是最有智慧的決定,確屬不易。不只一貫道老前人輩的傳道決心是著眼於千秋萬世、甚至是不朽價值的永恆聖事;連當時心懷「與其令人長處陰溝,不如令人同享陽光」的政策決定者,其胸襟、其視野,也是著眼於台灣千秋萬世更光明的前途。

我們很欣賞很多國家如澳洲,申請一貫道總會合法成立是那麼簡易;我們也能體會一個國家政府朝向陽光發展所須歷經的艱辛。我們相信爾後世界各國政府有決策立場的人,如能多體會「與其令人長處陰溝,不如令人同享陽光」的台灣美好經驗,那麼「人間有道,世界共好」的美果,就在眼前。

/民國102年(2013)4月總會會訊第259期‧〈總會瞭望〉


 

15、弘愿無畏‧無常啟慧   2013/05

 

2013年4月20日,是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第7屆第2次會員代表大會的美好日子,同時也舉行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創會25週年慶暨紀念感恩張天然師尊125歲聖誕音樂會。總會特於音樂會中頒發感謝各組線道場大公成全「功德無量‧慧命永昌」匾額,以資感念各組線道場自總會成立前後長期的護持成就。當天總會也出版「人間有道,世界共好」~一貫道文化教育慈善公益志業專刊(一),內含總會各組線道場於國內外創建的80個志業機構公益組織簡介,爾後會陸續集結發行。

一貫道自1945年12月從中國大陸傳進台灣,1949年底台灣海峽兩岸隔絕,1950年一貫道大約同時受到海峽兩岸政府的禁制,直至1987年2月21日中華民國政府才正式解除一貫道的禁令。1988年3月5日正式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1996年9月中國國民黨吳伯雄秘書長頒獎給創會張培成老前人等前輩時表示:「一貫道過去遭誤解壓制,卻從不懷恨,反而以開闊的心胸全力投入社會公益、淨化人心;在這裡特別要為一貫道所受的委屈,公開表示遺憾與歉意。」

2008年12月27日馬英九總統在一貫道寶光建德神威天台山道場落成啟用典禮上致詞也說:「一貫道在台灣已傳道60餘年,早年長期受到各種委屈,常處低潮時期,仍不見其減少傳道的責任與熱誠,始終如一以人為本,以人道為主。一貫道最成功的特色之一,就是徹底的將中華文化儒家思想生活化。一貫道不只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道德、一種品行、一種生活哲學。在這裡特別要為一貫道在台灣早期長時間受到政府禁制、受盡了委屈,藉此機會向一貫道說一句抱歉。」

一貫道自中國大陸傳到台灣,從台灣傳到世界各國,不論在戰亂時期、在戒嚴時期、在昇平時代,都是一本初衷,傳承中華優質文化,實踐綱常倫理,闡發聖人之奧旨,以期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有時遭到執政者的禁制,一貫道仍無怨無悔默默傳道,直至政府準備好了,承認一貫道為合法宗教,一貫道仍始終如一傳道濟世。雖然「稱譏譭譽人主張,立身行道我主張。」但我們仍為一貫道獲得正名感到欣慰,因不必再因誤解而令有位者繼續造業。

同一天,4月20日早上,在慶賀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創會25週年慶之前2個小時,中國大陸四川雅安地區發生7級的大地震,傷亡損失嚴重。總會在獲知訊息之後,即經由聯繫管道表達一貫道總會全體道親的祝禱祝福之意,並召開常務理事會及秘書群會議,決議仍照20餘年來大陸如有重大天災,一貫道仍本同體愛心捐助賑災善款及祝禱祈福,以期亡者安息、傷者康復、重建圓成、恢復平常生活。但願無常的現象,帶給我們的是更深廣的智慧與慈悲。

/民國102年(2013)5月總會會訊第260期‧〈總會瞭望〉


 

16、尊尊親親與舉賢上功   2013/06

 

3000年前,周朝代商而有天下,周武王在鎬京(今陝西西安市西)建立國都並分封諸侯。周公旦受封於魯(今山東曲阜);呂尚受封於齊(今山東臨淄),呂尚被尊為齊太公,又稱姜太公。

周公因須輔佐周成王,故較多時間常駐鎬京,魯國就由其子伯禽負責。周公與齊太公都是一心為周朝,相處和諧愉快,封國又相鄰。但是治理國家的方法卻各有千秋。

據《淮南子‧齊俗訓》所載。齊太公及周公受封之後,有次閒談對話,討論要怎麼樣治理國家。齊太公說,要尊敬賢能,崇尚功業;周公說,要親近親人,崇尚恩義。齊太公提醒周公說,魯國照這樣發展,魯國會越趨弱化。周公也提醒齊太公說,齊國照這樣發展,後世領導齊國的人,可能不再姓呂了。確實,魯國只傳了32世,而齊國卻傳了800年,但在傳到24世時卻由田氏取而代之。

誠如《淮南子‧齊俗訓》所說: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而上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其後,齊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魯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故《易》曰:「履霜,堅冰至。」聖人之見終始微言。

今天,齊國與魯國早已成為歷史。魯國確實如齊太公所言「魯從此弱矣。」齊國也確如周公所說「後世必有劫殺之君。」齊國歷經八百年,最後齊國亡國,周朝800年歷史也劃下句點。雖然魯國僅傳承32世即亡,但生於魯的孔子,其集大成且終身實踐的中華文化,卻照古耀今,影響全球。

俗話常說,政治是一時的,做人才是永久。每一個人或團體,都可能有不同的治國經世主張,但是能回到以人為本的才是王道。誠如《大學》所說,「自天子以至於庶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修身是齊家治國之本,而欲期天下平,其根本卻築基在孝悌慈。

依此觀之,如能以「尊尊親親」為體,以「舉賢上功」為用,並行並育,相信內聖外王之道可明,正德利用厚生之行可成。

/民國102年(2013)6月總會會訊第261期‧〈總會瞭望〉


 

17、心包太虛‧無量法喜  2013/07

 

《莊子‧則陽》有這麼一則對話: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返。」君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為君實之。君以意在上下四方有窮乎?」曰:「無窮。」曰:「知游心於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於魏中有梁,於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辯乎?」君曰:「無辯。」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這則寓言是莊子借用戴晉人與梁國國君的對話,喻說如蝸牛角上兩國的戰爭,來諷喻人類世間的紛爭。莊子指出,如果我們能植根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人生智慧來俯瞰地球人世間,那麼我們所看到的歷來人類國家、民族、社會之間的戰爭爭奪,不就像是蝸角之爭一般渺小嗎?其實我們所謂的大與小,只是一種假相,端視我們的心胸如何。再大的存有,只要我們心胸廣闊,也能容納無礙。就算微細的東西,假如我們耿耿於懷,就可能成為終身障礙。如以聖人極致的生命境界來看,就如《楞嚴經》所說:「十方虛空界,都在如來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不要說人與人、族群與族群、國與國的互動,就連十方虛空界,這麼廣大的世界,在聖人的心中就如同片片雲朵飄在太虛空,隨其聚散自在,又有何妨礙。

唐朝白居易也呼應莊子的寓言,寫了一首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隨喜,不開口笑是痴人。」世間的一切事物有如蝸牛的兩角,眼見好似是有的,但轉瞬間也可內收便不見了,在有無之間變化不停,如何能常住。何況人生百年也不過轉瞬間,即如太陽系的歲壽在永恆的面前,也只是剎那如石火光,如何能永恆。還是學習宋朝邵雍先生所說的:「前有億萬古,後有億萬世,中間一百年,作得幾多事?何況人之生,幾人能百歲,如何不喜歡,使身自憔悴。」

每天能醒覺起來,是我們每天最大的福分,也是我們每天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我們感恩上天,我們感謝父母家庭親人,我們感謝國家社會大眾,我們感謝神聖佛真,我們感謝師長,我們感謝天地萬物一切。珍惜有限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我們一生雖然不能做好所有的好事,但是我們可以做好每一件眼前的好事,就在做好眼前這件好事的當下,我們相信,我們可以體現心包太虛,我們可以成就無量法喜。

/民國102年(2013)7月總會會訊第262期‧〈總會瞭望〉


 

18、馬馬虎虎‧自他皆苦   2013/08

 

據傳說,宋朝時,京城有一位畫家,有一次,他剛好畫了一個虎頭,此時有個朋友請他畫一匹馬,畫家順筆一揮,在虎頭後面加上一匹馬的身子。朋友問他:「您畫的是虎還是馬?」畫家回答說:「管它是什麼,馬馬虎虎吧!」朋友很生氣的離開。其實,馬和虎是不同的動物,馬是吃草的,虎是吃肉的;馬可以給人使用當做交通工具,而虎卻是會吃人的。馬和虎這兩種動物如果分不清,有時是會出人命的。 

畫家就把這幅馬虎合體的畫掛在牆上。有一天他的大兒子好奇的問說:「爸爸,這張畫是什麼啊?」畫家馬馬虎虎地回答說:「是馬,是可以讓人騎的馬。」又有一天畫家的小兒子也不解的問說這張畫是什麼,畫家也馬馬虎虎地回答說:「是虎,是會吃人的虎。」畫家這兩個兒子久而久之各自在自己的心中留下馬和虎的印象,也許他們二個兄弟也不知道自己分不清真正的馬和虎。 

有一天,大兒子去打獵,遇見一隻虎,以為是馬,想要騎馬,結果被虎咬死;小兒子在郊外碰見一匹馬,卻以為是虎,彎弓搭射將馬射死,結果,馬的主人要他賠償損失。因為這樣的緣故,大家便給這個畫家取一個外號:叫做「馬虎先生」。

這個故事是1000年前的傳說,不一定真有其事,但是如果用來比喻今天台灣社會的問題之一,就是酒後駕車,這可說是馬馬虎虎,自他皆苦,最好的寫照。1000年前的馬虎畫家,一時的馬虎,最嚴重的是害死自己的小孩,但是今天在我們台灣的社會,喝酒又開車,不只傷害自己,甚至會傷害更多無辜的他人。不只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痛苦一輩子,甚至也會拖累他人的家庭長期受苦。

宋朝畫家的圖畫馬和虎分不清,害死自己的小孩;喝酒後又坐上車輛的駕駛座,這個時候,這輛車就不是掛在牆壁上的馬虎圖,而是行走在道路上變成會吃自己也會吃他人的大老虎。會傷害自己的家庭,也會傷害他人的家庭。就像2個月前,一個專長治療愛滋感染病的台大醫院曾醫師,遭受到喝酒開車的人用時速80公里的速度衝撞,怎麼急救都救不回來,才30幾歲的醫師就這樣離開人間,撞死人的喝酒漢再怎麼樣道歉也無法挽回曾醫師的生命。根據統計,最近連續10年來,酒後開車撞死人都是臺灣車禍死亡的第一名,平均一年奪走將近500條人命,去年雖有減少,還是平均每天有1人死在酒後開車人的手上。

我們相信,人要清醒有精神,做人做事肯用心認真,才會帶來健康快樂與幸福。欲要人生安穩幸福,務須記得:是馬是虎須分明,不可馬虎分不清;心頭若是失覺察,害了自己又傷人。

/民國102年(2013)8月總會會訊第263期‧〈總會瞭望〉


 

19、方便有盡‧真實無生   2013/09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19》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第1章》

釋迦牟尼佛曰:「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金剛經‧非說所說分第21》

這是2500多年前,聖人們對於言語教化的基本態度。有如唐朝時禪宗六祖惠能所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可見聖人對於言說之教都有共通的體證,那就是「方便有時盡,真實體無生」。

聖人修道在修心,傳道在傳心,當然成道就在一心,故能見證體現「一以貫之」之道。因而聖人傳道的核心乃在傳道的真實,言教只是方便涉俗渡生。

一貫道師尊師母稟承上天之明命,彌勒祖師之慈命,將彌勒祖師歷經無量歲月集結諸佛如來所證得的無上妙道,在上天天命的慈允下,經由莊嚴微妙的傳道禮節,暢演圓音。如是甚深微妙的性理真傳,旨在普令三曹眾生同沾慈光,得入還鄉覺道,齊證無極理天,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一貫道旨在傳道的真實,在這傳道的禮儀中,具足一貫道最核心的義理價值,誠如禪宗五祖弘忍交待六祖惠能的話,「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在本體本心的分際上,語言經論已只是一時的方便。這也是一貫道傳道所指明的當前即是的正宗道風,道在當前一念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誠敬心。要體明一貫道,最好的方法就是真誠的求道,依道而行。當然也可在方便的語言經論上說說,以期廣結善緣,同發大道心,同行康莊大道,只要不可忘記,百千法門,同歸方寸,學道明心,修道修心,講道弘心,辦道盡心,行道全心,成道在一心。

    一貫道最核心的義理,就在一貫道性理真傳。就像子貢所讚嘆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13》然而,要與芸芸蒼生廣結善言,可得而聞的文章,也是不可或缺的助道之言。就像六祖惠能禪師雖有「諸佛妙理,非關文字」的自性發露,也無礙壇經甚至後續弟子眾多語錄的傳世。因之,總會集結各組線道場領導前輩舉薦的前賢代表100餘人,歷時近5年彙整,編輯完成「一貫道通識講義」,並於師尊老大人125歲聖誕日(今年2013年8月25日)正式發行。以資感恩師尊師母同領天命傳道於世的慈心弘願,也謹表一貫道弟子永續傳承正宗道脈道風於全球的道志決心。

當然,道在當前,貴在實踐。方便有時盡,真實體無生。

/民國102年(2013)9月總會會訊第264期‧〈總會瞭望〉


 

20、柔為體‧剛為用   2013/10

 

傳說常摐是老子的恩師。常摐臨終前,老子隨侍在側,且把握機會做最後的請益。經過了一番的示導後,常摐張開嘴巴問老子:「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我的牙齒又剩幾顆?」老子答道:「老師的舌頭還在,倒是牙齒一顆也沒有了!」常摐又問:「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嗎?」老子答道:「這當該在啟示著,舌頭之能久存,是因為柔軟;而牙齒之全掉落,是因為太剛強吧!」

常摐安詳的看著老子,並點頭示意道:「體會得好。你已得到薪傳之精髓,在這裡可以通達宇宙人生的真諦,我實在無他話可說了。」

這個傳說是出自西漢時期劉向(77-6)所著作的《說苑‧敬慎》。我們知道,牙齒會隨著人的老化而易於脫落,這是自然的生理現象。常摐臨終前隨舉齒與舌對比的例子,只是藉此烘托出「柔為體,剛為用」的道理,以示導老子。「柔」並不是軟弱無力,而是象徵著無盡生機的源泉。有如生理上的「柔」,表示機能正常;精神上的「柔」,則意指心靈可包太虛森羅萬象,不為萬境所礙。這樣自在的生命境界,在《道德經》一書中,顯露無遺。

如同《道德經》第11章所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車輪的可運行,須有軸心的迴轉空間;器皿的可運用,須有其中的可容空間;房屋之可住宿,須有其中的可用空間。其中的空,是最「柔」的,永不毀壞;而車輪的輻徑、器皿的質地、房屋的建材,都是剛強堅硬的,當然都是有時間性的,終究難免朽壞的。誠然,車輪的輻徑、器皿的質地、房屋的建材都須講究,才能用得安心自在,用得不生罣礙。

人存活在天地萬有間,我們可以感受到,最大的「柔」,可能就是老子所說的「無」,那真是了無障礙、永無對待、是最大的自在,所以老子才將「無」稱之為天地之始。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好似甚麼都沒有,其實祂卻是能生天地萬有的源頭,而且天地萬有要好用,也必須常回歸到「無」。

就像我們自己,每天都要飲食才能得活命,但是更重要的是,每天的飲食都須能「消」能「化」,我們的身體才好用,而這個「消」能「化」的能力,可以說就是「無」的力量。也如同每天都要活動辦事,才能彰顯意義價值,但是更重要的是,每晚都能「休」能「息」,我們的身體才會好用,而這個能「休」能「息」的能力,也可以說就是「無」的力量。

 能「有」固然重要,能「無」還是根本。能「剛」是很重要,能「柔」才得圓成。

/民國102年(2013)10月總會會訊第265期‧〈總會瞭望〉


 

21、同體慈心‧弘願篤行  2013/11

 

4年多前,莫拉克颱風帶給台灣中南部極大的災情,總會在中南部成立了多處的賑災中心,各組線道場齊心協力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經長時間的付出與關懷,共同協助災區恢復生活常道,獲得災區鄉親的感動與好評。

總會也發起勸募專戶,為災區籌建永久屋,協助解決住居安全的永久安置課題。感謝各組線道場前賢大德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共襄盛舉,順利完成勸募活動。為使社會愛心資源能普為極須要的人服務,總會與紅十字總會等慈善團體成立合作聯盟,經開會協調,總會的勸募專戶可以與台南市政府合作,共同完成台南市安南區鹽田里8鄰永久安置住宅,以期徹底解決受災戶又是弱勢族群的生命安頓課題。

自3年多前,總會與台南市政府長期會商,因行政手續相當耗時,本案雖經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於民國99年(2010)3月31日第12次委員會決議通過,但土地須由台南市政府提供,災民資格之認定也須台南市政府的確認,光是這兩項有關事宜的研議就歷經多次會議才獲共識確定。而土地承租事宜又涉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及經濟部工業局,政府部門的公文往返,亦費時不少。總會雖在今年(2013)5月10日與台南市政府簽訂合作興建房屋安置災民協議書,但到9月底才獲得建築執照。如此,歷經3年有餘的會商協調,台南市政府各公部門的合作,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及經濟部工業局的全力配合,本案正式才進入實質建設工程。

10月5日,菲特颱風將從台北外海通過台灣,氣象預報說會為台灣北部帶來豪大雨,而在台南還是陽光普照。總會與台南市政府選定這一天在安南區基地舉行動土典禮,當天有行政院劉副處長、台南市賴市長、台南市議會郭副議長及王議員、黃議員、立法院陳立委、黃立委、台南市都發局吳局長等政府長官,總會各組線道場代表,總會分協會代表,以及台南市安南區鹽田里8鄰鄉親代表及建築營造公司代表等100餘人,共同見證一貫道的同體慈愛心,弘願篤定行。

誠如賴市長所說,一貫道有大慈愛心,也能耐心堅持,協助圓滿解決社會長久存在的問題。亦如陳立委所說,本案須協調研議的單位及對象較多,一貫道能堅持貫徹慈愛弘願,才能如願成就,也將現實社會的難題圓滿解除。

的確,本案涉及的課題較為繁瑣,行政手續也較為繁複,以致延宕3年有餘方能動工興建。根據劉副處長所說,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專案還有2件尚未動土,足見還有2案仍在努力協調溝通中。我們誠摯祝福還在研議中的這最後2案,繼續堅持同體慈愛心,弘願篤定行必成。

/民國102年(2013)11月總會會訊第266期‧〈總會瞭望〉


 

22、人道救援仁慈先  2013/12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憲問36》這是2500多年前有人請教孔子,如果有人對我們不好,我們如以對他更好的方式回報他,這樣是否妥當。孔子的回答簡明扼要,先請提問者反思,如果這樣做,那又如何回報對我們好的人呢?還是以公正無私的心行回應對我們不好的人,以感恩報德的心行回應對我們好的人。

其實,不論別人對我們好不好,我們如何對待別人當是由我們自己的良心善性來決定。即使別人對我們不好,我們不必以怨報怨,也不必因怨而加刻,更不必加倍奉還,還是以公正無私的心行回應之。有如人道救援,不宜先問對方是不是好人才決定救不救,而是先儘可能的救了再說。救人救難如救火,是以同理心為基,而不是以受苦受難的人是否曾對我好不好為考量,這才是人道救援,或是如孔子所說的「直」道。不會因為別人對我不好,就對他更不好或更好,不用情緒化的反應,而是以公正無私的心行而行,也即依直道而行。這也是孔子的胸襟,「仁者不憂」《論語‧子罕28》「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1》孟子甚至將之發揚光大為「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5》這可說人道關懷的極致吧,也是我們中華文化所稱譽的王道文化。

    據中央社於11月20日的報導,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中部地區,就連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也私下說,「還是台灣夠朋友」。菲律賓內閣秘書長艾曼德拉斯(Rene Almendras)強調:「第1架運載救援物資來菲的C-130(軍機)就是來自台灣,菲台關係回復到往日的友好」。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理事主席培瑞斯也說:「言語難以表達我們的謝意,但我們願以謙卑的方式回報台灣當局與人民的善意。」根據MECO的紀錄,中華民國政府率先捐贈了20萬美元現金,以及12架次C-130空軍運輸機的計100噸、價值180萬美元的救災物資,包括泡麵、米糧、毛毯及帳篷等。目前仍加派班機〈至11月21日止已增至18架次〉及軍鑑將運送更多人道救援物資前往災區。

    我們一貫道本生命共同體、世界一家親的精神,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的傳道宗旨,傳道渡人濟世。一貫道從臺灣傳進菲律賓已有40年左右的歲月,平時深入基層社會鼓舞人心向善向上,績效卓著,屢獲菲律賓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的肯定與表揚。尤其菲律賓長年都難免自然災害的侵襲,一貫道菲律賓各道場也長年發揮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同體精神,深入災區參與救援義舉。此次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中部,當地一貫道道場即發動賑災,是最早送賑災物資進入災區的團體之一。我們總會也按往例即時發起賑災活動,各組線道場合德同心共同護持賑災義舉,賑災物資已經由外交部NGO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安排,全數送達災區,表達我們誠摯的祝福之意。我們也誠摯的致上祝禱之意,祝福災區早日恢復平常生活。往者安息,生者安然。

/民國102年(2013)12月總會會訊第267期‧〈總會瞭望〉


 

23、慈心即彌勒  2014/01

 

9月下旬一場學術研討會,有兩位教授特從民間宗教寶卷、官方檔案與筆記野史等史料,對元明清民間宗教核心神靈的演變,做了很有創見的梳理。其中發現,民間宗教經歷了元末明初以彌勒為尊,到明朝中葉以無生老母為主、彌陀為輔的核心神靈結構,再到明末之後以無生老母為主、彌勒為輔的結構性演變。從這個演變可看出彌勒信仰在元明清民間宗教的興起、消退與復歸的跡象。

據佛經所載,彌勒被釋迦牟尼佛授記為未來佛,但比釋迦牟尼佛還早入滅,上生兜率天,未來將下生成佛在人間,三會龍華,普渡眾生。彌勒之名最早出現在中國,是在東漢桓帝(147-167)時安世高所譯《大乘方等要慧經》裡,然而彌勒信仰真正的興起,可從西晉竺法護(約239-316)所譯《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成佛經》開始,到唐朝大足元年(701)義淨譯成《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其中還包括南朝宋沮渠京聲所譯《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後秦鳩摩羅什所譯《佛說彌勒大成佛經》《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以及譯者未詳的《佛說彌勒來時經》,所謂「彌勒六經,始告完備」。彌勒之精神思想普遍在中國發光發熱,最早是在西元500-700年達到顛峰狀態,諸如晉朝的道安(312-385)、唐朝的玄奘(600-664)、窺基(632-682)等大師都是宏揚彌勒之精神與思想者。

而彌勒信仰主要是包括彌勒上生與彌勒下生的內容。上生兜率天彌勒淨土,是修行人與佛學習的最佳方便之一,因易修易行易成,這部份是從古至今人人所樂見。而彌勒下生成佛的理想願景,在往昔專制的時代曾受到扭曲誤用,不論在朝者的妄想或在野者的企圖,都給彌勒信仰帶來負面影響。其實根據《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所描述未來彌勒佛下生人間的因緣成熟主要依據有三:一者是時間的要求上是須經漫長的歲月;二者是客觀環境上是人間天堂,如四海咸清肅,無有戰兵戈,地無諸荊棘,自然出稻香,無有諸疾苦,正法理群生,設化皆平等;三者是主觀境界上是具善根福德成熟者,如彼諸男女等,皆善業所生,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見歡悅,善言相向,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和諸根,語言謙遜,貪欲瞋恚愚痴不大殷勤等等。這些經文不惟是「描述義」,更具有「履行義」「實踐義」,且以「履行義」「實踐義」具優位性。時間漫長表徵須有長遠心,堅心定志,始終如一。主觀境界須賴自覺自強,修身齊家,渡人成全。客觀境界須賴普遍心靈大覺醒,人與天地萬有如何共生共好共榮。

因此,如何以彌勒的慈心為己心,以彌勒的弘願為己願,是現今民主時代道運庶民的殊勝因緣。一個人是彌勒還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是彌勒,因為我們與彌勒佛一樣,都有本具的良心善性慈愛心行。因人人都是,所以不必自稱;因人人具足,要在明理體行。

/民國103年(2014)1月總會會訊第268期‧〈總會瞭望〉


 

24、誠實第一寶  2014/02

 

癸巳年,臺灣代表字選出一個「假」字,代表去年 (2013)一整年的人心感受。其實,「假」字怎是去年才有呢。有的「假」被發現時,已然存在好久,只是巧合地在去年爆發的特多而已。令人多一點議論的是,有的是自己號稱為良心品牌的企業,也為了業績競爭而昧著良心造假出貨,換取漂亮的盈利,如今爆發出真相,就是曾賺得多少財富,又有何意義。

雖然在修行人來說,人世間的一切,本都是虛假。連佛陀都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32》但這個虛假,只是表明它的短暫性、因緣和合性,並不是等於我們可以錯亂世間法。就像人的成長,也須符應人身的需求,光是鹽分超量,就可能會讓嬰兒致命。人類也必須尊重世間法,才能在大地上安穩的傳承。從小我們在學校裡受教育求取知識,無非就是多了解世間法,明白是非真假,以期能活得安全、安然。當然,道理明白是一回事,能做出正確價值判斷又是一回事。造假之事,大部份都是明知故犯。

如果我們再回顧一點點歷史,也可以多一點了解「假」字怎是去年才有呢。一貫道自1945年底從中國大陸傳到臺灣,沒有幾年,臺灣海峽兩岸就隔絕不通,很巧的,一貫道在海峽兩岸同時遭到嚴格的禁制。當時兩岸的新聞報導一貫道都是負面的訊息,當時留在政府裡的檔案也都是負面的,但因為是政府的檔案誰能說它是假的呢。現時的執政者或學術研究者如果只看以前政府留下的一貫道檔案,誰能真正了解一貫道呢。就像臺灣自1953年至1980年代,只要一貫道的新聞見諸報端,每一條新聞都是負面的、都是誅之而後快的。如果臺灣一貫道只傳到1980年就沒了,現在學術研究者所找得到的一貫道訊息,可能都是負面的,因為沒有親眼看到真實的一貫道,只能根據檔案、新聞報導來研究,也不會質疑檔案及報導的是否真實了。誠如古詩所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假有誰知。」茲舉一例,臺灣自1953年至1980年代報導一貫道的新聞大都會說「據聞裸體禮拜」,一則未經查明就直接將人污名化,再則一而再的使用這「據聞」的污名化就變成了故意的醜化,至今一貫道已明朗化合法化,也未見新聞媒體為以前長期製造假新聞而給一個說法。

幸好,一貫道各位老前人前人輩仍然平心靜氣盡其在我的犧牲奉獻,帶動臺灣前賢同修道親老實修辦,深耕臺灣道務,道傳全球各國。至今才有14個國家級一貫道總會、一貫道世界總會、全球80餘國道務。

一貫道傳道首傳誠實為第一寶。天地至誠,才得萬物生生不息。也期人世間各界以誠實為命、誠信相待,世界必能共生共好共榮。

/民國103年(2014)2月總會會訊第269期‧〈總會瞭望〉


 

25、失斧疑鄰的聯想  2014/03

 

失斧疑鄰是出自《列子‧說符》的寓言故事,常用在形容先入為主、主觀臆造、胡亂猜疑等心態。

《列子‧說符》:「人有忘斧者,疑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掘其穀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 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

這則寓言故事描寫著:

  有人丟失了一把斧頭,他怎麼找都找不到。後來他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去了,這個時候他仔細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覺得他走路像偷斧頭的樣子,說話像偷斧頭的樣子,臉上的表情、動作,沒有一樣不像偷了自己斧頭的樣子,心裡還滴沽著說,「我早就看出那個小孩一定是個小偷。」過了幾天,他上山砍柴時在一棵樹邊上發現了自己丟失的斧頭,才想起來是自己前幾天在那裡幹活時忘了帶走的。這時他再看鄰居的兒子,發現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很正常,怎麼看也不像偷了自己斧頭的樣子。於是他又對自己說,「我早就想過,他絕不是那種會偷東西的人。」

    確實,像似戴著墨鏡看東西一樣,會使自己看到的事物蒙上一層陰影,以致影響我們的判斷能力。有時戴著不同顏色的鏡片,所見的景像也會有該顏色的影子,如果沒有自覺跳脫的反省,就難免陷入失斧疑鄰的窘境。如同近來有位神職人員,公開貶抑觀世音菩薩及媽祖一樣,因為個人的理解及心態所自限,又缺少對話與交流,就直接下定斷言,結果難免傷人也自傷。

    不同宗教的信仰者,有時候因為受到自身信仰的限制,可能會如同以管窺天一般,只會見到自己喜歡看到的部份,而沒有警覺到自己所見是有限的,甚至以己所見誤當為全部,進而是非人事物,就有可能引發無盡困擾。即如宗教研究者也是一樣的,如只是依據舊檔案,而忘了對舊檔案的發生背景做出適度反省,就一味的是非人事物,一樣也有可能會引發無盡困擾。誠如呂大吉教授所說:「宗教本質上是對超人間、超自然權能的一種信仰,在宗教研究中如何看待這種信仰,這是必須先解決的立場和態度問題。」

    一樣的,一個國家怎麼看待宗教,也是立場和態度的問題。明清兩代處理民間宗教的方法,都有著失斧疑鄰的影子,而且更嚴重的是,可能因為一直還找不到斧頭而一直誤解到今天,甚至可能做出很多難以挽回的遺憾決定,那就是污名化、標籤化、模式化。套一句一位學者所說的話,「一個國家執政的意識形態長期影響著相關史料的編纂與學術研究,如同如何在充滿無神論政治色彩的資料中找尋歷史真實,還要付出很多努力。」

/民國103年(2014)3月總會會訊第270期‧〈總會瞭望〉


 

26、孝悌慈‧天下福   2014/04

 

《大學》一書,是古聖先賢終身努力的理想標誌。尤其,平天下更是古往今來的政治理想。我們深知,物之不平,乃物之實情,也才顯出萬物的多采多姿。然而,萬物的可平之處,則是萬物可各遂其生。同樣的,人之不同,各如其面,這樣也可顯出人文的豐富光彩。當然,人類也可以有大同之處,那就是人人可各安其位。所謂「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這是《大學》一書解釋平天下的努力重點,其關鍵處即是在位者須弘揚孝悌慈之道,而其理據則在「絜矩之道」「同理心」的發揚光大。也如鄭玄註解所說:「絜矩之道,善持其所有以恕於人耳,治國之要盡於此。」其實,不只治國之要在此,有能力為人類謀求最大的福祉者,其要道也盡在於此。

也如子貢所請教孔子的,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23》孔子所強調的恕道精神,即在於將心比心,有智慧有願力的先知先覺者,先啟請出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良心善性來當家做主,來應對人人所本具的良心善性,以資帶動生命的良性循環。顧名思義,所謂良心善性,就是從小到老歷經人生老病死都不會產生質變的,而且不用外加修飾,永遠都是美好的,才稱之為良心善性。孔子就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來說明這最深奧難懂的道理,也讓人人從最貼切的生命實感來體會良心善性。

即如剛出生的嬰兒,可能知識不足,但從其生命表徵來觀察,他也不願意遭受欺負凌虐;等他長大成人,知識通達,富甲一方,他還是不願意遭受欺負凌虐;有朝一日,他也可能老化退化病變,他更是不願意遭受欺負凌虐。這個不願意遭受欺負凌虐的心,這個喜歡受尊重的心,可說是歷久彌新,從不會變質。人會老病死,這個良心善性可是終身不朽。也因此,人生最有意義的、最富不朽的價值,即在發揚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良心善性來當家做主,來做人做事。這不是一天的工程即可落成,這個神聖工程可是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日日行之,甚至生生不息。雖然只是一個字「恕」,當為人之兒女子媳,就成為須行「孝」;當為人之兄弟姐妹,就成為須行「悌」;當為天地萬有中的人,就成為須行「慈」。終身行恕,終身行孝悌慈,是人生最大福分。不論在臺灣,在兩岸,在全球。弘揚孝悌慈,才得天下福。

/民國103年(2014)4月總會會訊第271期‧〈總會瞭望〉


 

27、共好才是真正好  2014/05

 

以前喜歡閱讀故事類善書,善書旨在勸人為善,雖知故事大多是寓言,但其韻味卻很深長,其中《四十二品因果錄》大概是其中翹楚之一。猶記得其中一個故事,在描寫一個修行人,因自己修行功深,大限臨頭時安然回天,上天卻問他說怎麼只有您一個人回來呢?他說眾生難渡,還是修好自己回家才保險。上天回應說您這次下凡的目的就是要渡人上岸,尤其您最要好的朋友一個也沒渡成,您怎麼能安穩回天呢?據該故事描述這位修行人趕緊又下凡,想盡辦法去渡化他那些已垂垂老矣的好朋友們。誠如前賢所說,只有一個人好,還不是最好,惟有大家都好了,才是真正的好。

    據悉,國外有一對年輕壇主夫婦,育有一個10歲的男孩讀小學4年級。有一天男孩跟母親說他不想吃飯了,他只喝白開水,母親關心的說即使不吃飯也可以吃麵、吃蔬菜水果啊,男孩說喝白開水就好,其他的東西都不吃了。父母看他很正常,一樣上學,一樣生活,就只喝白開水,問他說要不要去醫院檢查,男孩說不用了,他的身體沒問題。這下子父母覺得事有蹊蹺,追問男孩到底為何不再吃飯了呢?男孩回答說,他想回去了。父母問說您生活在這裡好好的,您要回去哪裡呢?男孩說他要回天了。父母趕緊請點傳師慈悲來和男孩懇談。

    點傳師很慈祥的和這位胎裡素出生的10歲男孩閒話家常,點傳師問男孩說您現在讀到小學4年級,大概認識了多少同學呢?男孩說4年來大概認識了近百位同學。點傳師再問說您是胎裡素的小孩,從出生就吃素到今天,而且從出生家裡就有佛堂,佛堂也開設有讀經班,您有沒有帶同學來讀經呢?男孩說只有幾個會來讀經。點傳師又說您這世出生為人才10歲,身體也很健康,也還沒幫父母做過甚麼事,您生來就是道場子弟,從小就在佛堂長大,只參加讀經班而已,也還沒有渡人,雖然您這10年也沒有做甚麼壞事,您是可以很清淨的回天,可是您這生來的弘願卻都還沒實踐,父母養育之恩也尚未報答,與您有緣的同學也還沒有開始渡化,如果您現在真的回天,您還是會很快的再下凡來,因為您這10年都還沒了願,您還須從頭來過,再從包尿布、喝嬰兒奶粉、學走路、學講話開始,這樣您喜歡嗎。男孩當下好似在深思甚麼,不久就回答說那我知道了。隔天,男孩開始恢復正常飲食。現在已升上小學5年級生了,跟著學校的步調,也跟著道場的步調一起安穩成長。

    以前的時代,也許有很多獨善其身的人,因此有類似《四十二品因果錄》善書,來鼓勵人人發大願心,邁向大道之行。現在雖是大道普傳的時代,因眾生難渡如故,難免有人也會自生不如歸隱之念,幸賴前賢成全才得回小向大,同創共好人生。

/民國103年(2014)5月總會會訊第272期‧〈總會瞭望〉


 

28、生「中國」難  2014/06

 

根據統計資料,我們地球上已有超過70億的人口,有的一出生就享有便利的生活,有的人卻須含苦茹辛,過去是如此,現在也一樣。一般而言,現代化的城市生活較具便利性,因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也變成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也因此城市人口隨著各國的發展都會有增長的趨勢。從人類發展來看,西元1800年時,世界城市人口只有3%,發展到1900年,也只有14%。而經過1900年─2000年這一百年的發展,城市人口已達到了55%,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城市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的情況。

誠然,在2500多年前,還談不上有現代城市的出現,但當時的文明發展也有很可觀之處,當然也會有如同現在的城鄉差別所在。發展好一點的國度地區,可能政治較清明,民生較樂利,公共設施較完善,文化教育素質較高,社會福利較好等等。這大概是佛陀所說的當時印度大陸上的「中國」,真的要出生在這樣的「中國」,是屬不易。這也難為了孟母要三遷的緣故,至少要找尋有文化的「中國」吧。

    佛經上說,眾生要能趣向菩提大道,是有六大難關,所謂:「一遇佛世難,二聞正法難,三生善心難,四生中國難,五得人身難,六具諸根難。」《涅槃經‧卷23》。能與佛同世,確實不易,然若缺善心,也難聞正法。人生苦樂參半,在眾生的存在生命境界中,是以得人身較易於發心向道。然而,人之生也千差萬別,如若太苦或太樂,也不易有向道之志。即如平常之身,也須有幸逢善知識的接引示導,方能有因緣開啟智慧,明理修行。這也是伊尹所說的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可貴福分使命。有機會生在有先知先覺者在傳道的環境,甚至生在有更多先知先覺者在傳道的環境,自己的生命就受到更大的尊重與護持,自己不只易於發心進道,也很自然成為先知先覺者,繼續自覺帶動自己、帶動家庭、帶動社會開創有道的環境,讓自身更美好、讓家庭更和樂幸福、讓社會更和諧安樂。這也就是境教與身教的難能可貴處。

2000多年前,雖還沒有現代化的城市生活,甚至與現在相比更形簡陋,但因有有道者在傳道在弘道,不論是孔子或佛陀,其實他們所在的國度地區就是當時當地的「中國」,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13》因之,《涅槃經》上所說的「生中國難」是精簡的說,佛學辭典則有進一步解析說:「此係以地域而言,與邊國、夷狄之域相對稱。佛教所稱之中國,乃指恒河流域中之摩羯陀地方。此處佛法流布,為文物之地,若非持戒修福則不得生於此。」其要旨重在指明當時環境傳道者眾,道氣盎然,如若不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緣,還真不易出生於此。

我們道場也有得道四大難之說,其中「中華難生」也宜理解為能出生在有道的國度地區、有在傳道的國度地區,確屬難能可貴,因今生較易進道故,生命也得到充分的尊重與保障。

/民國103年(2014)6月總會會訊第273期‧〈總會瞭望〉


 

29、天良立定‧隨喜更新   2014/07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這八個字常見於新年的賀詞,甚至當成門聯用語,祝福日新又新、欣欣向榮的光明前景。這裡的一元,通常是被解讀為一年。當然,在我們中華文化傳統裡,用做時間的代稱很多,連我們所說的宇宙,即是以宇代表上下四方的空間,宙代表古往今來的時間。而最具代表性的時間單位大概是「元會運世年月日時」八個字,這裡的元就不是年的意思,而是所謂一元有12會,一會有30運,一運有12世,一世有30年,一年有12月,一月有30日,一日有12時(現代計時為一日24小時,現代的時比往昔的時小一半,故稱之為小時)。如此算數,一元是有129600年之久,而在一元漫長歲月裡如將之分成春夏秋冬,那麼歷經一輪之後再另一元開始,是真的「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如此元會歲月的說法,據說是出自北宋理學家邵雍(1011--1077)的元會觀念加以發揮。邵雍先生沒有像佛陀所說的宇宙會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住壞空輪轉這麼遙遠,他聚焦在我們所住宿的地球、甚至我們所寄居太虛空中的太陽系。據說按其法可推算出我們太陽系的壽命是一大元,一大元等於129600元,約近於170億年,跟現代科學家所推算的相去不遠。目前所知,我們所寄居的太陽系大概誕生於五十億年前,今後再經百億年的「服務付出」,它也會「退休」,到時這個太陽系會成何面貌也無人可預知。只能說一大元復始,更是萬象更新吧。

    三大阿僧祇劫固然遙遠,太陽系壽命一大元近170億年也是天文數字。其實還是如佛陀所說「來此娑婆世界共八千反 ,度諸眾生出一切苦」。《梵網經》以及一元12會較為親切可近。佛陀曾來娑婆渡化眾生八千趟,如以每趟百年計,也歷幾十萬年,較之人類誕生在地球幾百萬年來說,是較可想像。就如同邵雍先生用一元12會描述人間的變化,也較容易體會。

    明清以來,民間宗教善用元會觀來解釋人類文明的發展與轉型,因而有道運「三期」之說。「三期」之說,旨在描述生命成長的三大階段,如同農作物的栽培一般,配合四時的運轉,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別,除冬藏已表生命的歸隱之外,表顯生命的生長成熟發展轉型則由春生、夏長、秋收等三期來表示。春生之時,如種子萌芽,青翠成長,表現出盎然生機,稱之為「青陽期」。夏長之時,如植物已長成茁壯屹立,展現生命風華,多采多姿,稱之為「紅陽期」。秋收之時,如植物已然成熟,開花結果,果實累累,再度見證如是因(種子)、如是果(結果),稱之為「白陽期」。

    我們道場以路中一祖師於1905年領命傳道為白陽期的開始(也有以路中一祖師於1919年接任一貫道東方後第十七代祖師為白陽期的開始),道脈由普遍的庶民共同承擔,激勵人人找回天理良心當家做主,活出共生共好共榮的大同世界理想。一個人都不放棄所以任重,努力萬年也不厭倦所以道遠,任重道遠樂擔當。我們衷心祝福,人人能將天理良心立定,必能無礙日新又新。    

/民國103年(2014)7月總會會訊第274期‧〈總會瞭望〉


 

30、太陽與星星  2014/08

 

最近好友傳來一則網路流傳的故事說,一對鑽石婚楷模受訪時表示,即使另一半的缺點多如星星,優點很少可能只有一個,但只要將這僅有的優點視同太陽,那麼太陽一出來,星星就不見了,如此,夫婦相處,不只可以長達鑽石婚了,真的是可以百年好合。

「太陽一出來,星星就不見了!」這是很普通的常識,但也是很經典的生命體會。確實,在我們身處的這個太陽系裡,我們主要的光源是太陽,太陽當頭,眾星失色。這個大自然賞賜給我們的太陽,它無為運行、無礙普照,不要說可以挺起鑽石婚60年以上,即如億萬歲月也可如此堅定穩健。

鑽石婚裡的太陽,可以保證幸福綿長。我們相信,宗教和平的太陽,也可以帶動人類世界邁向永久和平共好。

宗教和平的太陽在哪裡呢?一神論宗教信仰裡,宇宙萬有是造物主所創造,從神的立場來看,宇宙萬有都是神所創造,都是神的愛心所現,無須論斤計兩,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捏了都會痛,因是同體於神故。從佛教的緣起性空理論,宇宙萬有皆起於緣起,緣生緣滅,也是平等,何須為形相為知見所礙。至於儒道兩家所說道生宇宙萬有,天道天理天命為宇宙萬有根源,即如莊子所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也原是平等。

東西方聖人所見證的宗教哲理雖各有勝場,但其等所堅持宇宙萬有的源頭卻是有共同的見證:生命本具平等性。我們深信,宗教和平的太陽就在這裡,只要我們共同舉揚這個「太陽」,那麼即使宗教形態的差異可能如星星之多,也無礙宗教和平的實際體現。

我們可以理解,理雖可以頓悟,事可能還須漸修以期合乎理。誠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第一任當選感言中所舉的例,他說最令他感動的故事之一,就是有一位106歲的亞特蘭大的婦人:安‧尼克森‧庫伯〈Ann Nixon Cooper〉,她是黑人,也投下了她神聖的一票,這個婦人出生在美國奴隸時代結束後的世代,但是在那個世代,她這樣的人是沒有資格投票的,因為她是女人,她的膚色也不對,今天這位黑人老婦人,見證到了美國歷經近百年來的努力改變,她不只早就可以投票了,而且更令她難以忘懷的是,跟她同樣世代出生的人,大概也沒有幾個能夠像她一樣,親眼目睹美國黑人總統的誔生。雖然美國人大部份相信基督宗教,也相信基督宗教所說,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甚至聯合國《人權宣言》也都明文註記「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從人類的發展史來看,這樣的理念是曾出現在有極高宗教情懷,以及有極好民主素養人的心中,但是這樣的平等理念要確實的落實在世間現實生活,真的還有賴更多人的自覺,更多的智慧開發。

試觀當今世界裡宗教和平氣息最濃郁的國度應是臺灣,各宗教平等和諧相處,宗教間也常有往來,也有多個跨宗教的組織,永續傳承宗教和平的太陽,開展出交光互映、無礙自在的圓融氣息。我們相信,宗教和平必能帶動世界和平。

/民國103年(2014)8月總會會訊第275期‧〈總會瞭望〉


 

31、臺灣最可貴的奇蹟~

賀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成立20週年特刊出版序  2014/09

 

臺灣早期聞名於世的有經濟奇蹟、政治奇蹟,解嚴之後,臺灣政經社會更形活絡,黨禁解除、報禁解除、人民自由結社,臺灣經驗也開始輸出國外。如表示愛心無限的臺灣志工,不只在臺灣付出服務,甚至服務世界,這也是臺灣奇蹟之一;而表示心靈尊重與寬容的臺灣宗教,不只在臺灣交光互映,甚至普照全球,這也可說是「臺灣最可貴的奇蹟」。

    中央研究院瞿海源研究員形容的最貼切,他說臺灣戒嚴時期,臺灣只有兩種宗教,一種是白天的宗教,一種是晚上的宗教,白天的宗教是政府承認的宗教,晚上的宗教是政府要取締的宗教,有時候,白天的宗教也會欺負晚上的宗教。當然,民國76年(1987)7月15日臺灣解嚴之後,臺灣只有一種宗教,就是全天候的宗教,政府已然放開宗教管制,宗教之間也自然成為一家人般相互尊重與包容。

其實,在戒嚴時期臺灣宗教早已有相互交流的實務經驗,比如民國55年,一貫道張培成老前人等即共同參與中國道教會的籌組。確實,解嚴之後臺灣宗教的相互交流更形頻繁,更組成跨宗教的組織,如中國宗教徒協會、中華民國宗教建設研究會、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尤其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更屬國際跨宗教組織的成員,讓臺灣宗教的和平和諧合作為世界所欣羨。歷年來,美國國會有關世界宗教自由度的報導,臺灣宗教自由度都是名列前茅,而其所舉證的事例之一正是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常年興辦的宗教和平生活營。

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成立於1994年,至今2014年,已然走過20個年頭。凡事起頭難,幸賴天主教馬天賜神父的堅持與擔當,以著他原任天主教宗教交談委員會執行秘書之聖職,以及臺灣宗教原有的寬容胸襟,終於籌組成立跨宗教的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從20年來,歷任理事長及會所,已分由天主教、佛教、一貫道、天帝教等負責,就可真實看出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的宗教和平性格。哪一個宗教代表獲選為理事長,會所就移到該宗教辦公處所無償使用,讓每一個宗教都有為宗教和平無為付出承擔,這也是馬天賜神父當為創會第一任理事長的創舉,一直延續至今,甚至各項有關宗教和平的活動或相關公益文教慈善事業,也都由承擔理事長的宗教帶動,各宗教和合共襄盛舉圓滿完成。

於今,適逢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成立20週年慶賀之際,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現任第7屆理監事會的決定,籌編慶賀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成立20週年特刊,謹以「臺灣最可貴的奇蹟」一文,敬祝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會務昌隆,中華民國國泰民安,共促世界和平安康。

/民國103年(2014)9月總會會訊第276期‧〈總會瞭望〉


 

32、活到老.學到老  2014/10

 

活到老,學到老,人生充實走一遭。

學到老,活到老,學而不厭道德好。

人自稱萬物之靈,是因為有學習的能力,並將經驗智慧傳承下一代,一代一代的進步,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誠如《三字經》所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玉石如果不加以琢磨,就沒有辦法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也跟玉一樣,要想成器,就要不斷的學習,「人不學,不知義。」如果不求學,就不知道做人本分的道理,分不清是非,難免犯過,甚至交到壞朋友,嚴重的還結黨結派,危害社會,所做的事情可能連小動物都不如。這也是《三字經》所反省的「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狗可以在夜晚照顧家門,防止賊偷;蜜蜂能採花釀蜜,供人食用,人不努力學習,可真冤枉當人。

活到老,學到老,即是永不停止學習的腳步,不會自滿、自以為了不起。往昔有典故這麼說:山上有間寺院,有位弟子認為自己十八般武藝都已學會,決定提前下山,臨行前向師父辭行。師父問他:「你什麼都學會了嗎?」弟子自信滿滿地答道:「我什麼都學會了。」師父再問:「請你把廚房裡那個最大木桶提來,並裝滿石頭。」弟子很快把木桶提來,並在桶內裝滿石頭。「裝滿了嗎?」師父問。弟子自信地說:「裝滿了。」師父微笑說:「請你到外面帶些沙子來,看能不能再裝進桶裡?」弟子再找來沙子,眼看沙子從石頭縫隙裡滲入直到全滿。弟子自信的到師父跟前說:「這次真裝滿了。」師父問:「桶裡真的不能放任何東西了嗎?」弟子說:「桶子已這麼滿了,怎能再裝東西?」師父走到廚房舀了一碗水,說:「那就請你把這碗水倒進去。」弟子接過那碗水,對著桶慢慢地倒,一碗水很快地滲了進去。弟子滿臉愧色地說:「師父,我還有很多東西沒學,我要留在山上繼續學習。」人的生命固然有限,但因為學習,可以讓生命發揮更大的價值與光彩。

「活到老,學到老」也「歡喜學習」最好的寫照。跟中華民國同年的趙慕鶴老先生,5年前98歲的時候從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得到碩士學位,是我國年紀最大的碩士畢業生,也是現在世界紀錄的保持人。趙老先生說:「活到老,學到老」說來真容易,要做不簡單;首先要面對的,便是周遭看待老人的刻板印象。例如說他70幾歲才學英語,90多歲才學電腦、甚至考研究所,很多人說「你都要死啦!還學這些。」趙老先生總是笑著回答說:「不過現在我還活著啊!」

活到老,學到老,是人生最大的智慧與福分,幾十年來政府和民間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如設置空中大學、社區大學、長青學苑……及道場各類進修課程,提供繼續進修學習。鼓舞人人就算人生剩下一點油,也要讓它發出美麗的光彩。

/民國103年(2014)10月總會會訊第277期‧〈總會瞭望〉


 

33、兩岸祭孔釋奠大典  2014/11

 

孔子(551--479)去世後第2年,也即西元前478年,魯哀公在曲阜闕裡孔子舊宅立廟,即今天的曲阜孔廟。將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間房屋改成壽堂,陳列孔子生前使用過的衣、冠、車、琴、書冊等生活用品,並按歲時祭祀,祭孔由此開始,也是諸侯祭孔的開始。西元前195年,漢高祖經過魯國,以太牢祭祀孔子,這是帝王祭孔的開始。西元72年,漢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位弟子,這是祭孔有配享的開始。

祭孔大典素來為民間祭儀中最崇聖之禮,每年舉行春秋二祭。歷代對祭孔的儀式與祭器都有官方的規範。而祭孔大典中最有意思的是會後的拔智慧毛。智慧毛是民間的俗稱,其實就是指祭典所用三牲---牛、羊、豬的毛。尤其特指祭孔太牢(牛隻) 上的毛而言,民間認為文聖享用過的太牢身上之毛,取下交給讀書人,可增添智慧,使考試順利。因此祭孔大典過後的拔智慧毛,便成為民眾最感興趣的活動。

猶記得民國80年,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獲臺北市政府邀請主辦臺北市孔廟「春季祭孔釋奠大典」,因一貫道倡導蔬食生活,經與臺北市政府及臺北市孔廟溝通確認,此次祭孔的供品得予全採素食製品,連三牲都是採用素食製品,並以發送智慧糕代替拔智慧毛,如是尊重生命的改革,普受好評,也廣受後續承辦單位參考採用。至今臺灣各地祭孔也大多取消拔智慧毛活動,改以發送智慧糕或類似素食品取代之,讓整個祭孔大典更顯尊重人道精神。今年9月28日,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所屬寶光玉山道場以寶光聖堂之名在福州文廟主辦祭孔釋奠大典,供品也全採素食製品,祭孔後也以發送智慧糕與觀禮大眾,這也算是中國大陸有史以來祭孔的創舉之一。

祭祀孔子雖有宗教氛圍,但更重要的是充滿人文禮樂精神。每次的祭孔就像是在共讀品味和諧人類世界的神聖經典一般,好像孔子仍立在杏壇上娓娓道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聖音,是那麼神聖莊嚴,又那麼平常親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譽為處理國家間關係的「黃金法則」、「普世價值」、「人類共同倫理」等,也鐫刻在聯合國總部大廳。其實孔子這句話也是人人檢驗自我良心最好的指標,我們從少到老,變化固然從未停止過,但只有這個「不喜歡受傷害、受欺騙」、「喜歡受尊重、受鼓舞」的心從未變化掉,因此我們也不該傷害人欺騙人,這樣才能活出共好共榮的人類社會。

孔子如同所有人類永遠敬仰的先知們一樣,都是勸人自覺自律、向善、敬天、愛人,踏踏實實地做好今生,要做君子,要仁者愛人,修身齊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們深信,這不只是兩岸和平的基礎,也是世界大同的勝基。

/民國103年(2014)11月總會會訊第278期‧〈總會瞭望〉


 

34、學問之道‧求其放心   2014/12

 

2300多年前的孟子曾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11)雞犬是屬外財,丟失了都知道找回,良心仁義道德是屬人的本分,怎可迷昧不知找回呢。雞犬也可喻為明顯可見的眼前利,一個人為了眼前利,甚麼方法都可能想出來做出來,是否合乎仁義道德可能也不在乎了,這是孟子所說最為悲哀的人生。一家廠商一樣也這麼做,也就成為最為悲哀的廠商了。一個社會對這樣情形如果也是麻木不仁,那就成為最為悲哀的社會了。孟子堅持主張,一個有學問的人生,一定先把良心善性、仁義道德找回來當家做主,才能成為有人格的人。一家廠商、一個社會,不想淪為黑心無道,必須把屬於人生中永恆不朽的人性價值找回來,其大利益絕不是雞犬之眼前利所能比擬,而是一本萬利、良性循環、無量利益,就如企業界所追求的基業長青,其核心力量,就在對人性、對環境、對社會人生帶動正能量,其價值也才長垂不朽。

這個道理,是屬中華傳統優良文化核心的內容之一,大家可能都懂,連中國大陸都很羨慕我們臺灣從未間斷弘揚中華傳統優良文化,可是臺灣還是會有黑心食品、黑心廠商的存在空間,甚至有的黑心廠商可能也常常在大師座下聆聽道理點頭稱是,也佈施了不少金錢在做善事,但卻同時可以製作販售黑心食品謀取暴利,足見修福不修慧,福中也造罪(所謂大象掛纓絡之喻例)。我們理解,不是大師教他去做黑心廠商,而是黑心廠商自己智慧不夠又專斷做主,迷惑眼前利而造罪自墮。從此例可知,從未間斷弘揚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的臺灣,仍會有黑心食品、黑心廠商的存在,足見弘揚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的力道要更加強,因為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啊。

一貫道自期為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的傳承者、創新者、弘揚者,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不論在臺灣、在世界各國、甚至在中國大陸,各以方便的名義,多元的方式,盡心盡分的倡導中華傳統優良文化,深受好評。9月27日在廈門人民大會堂由發一崇德道場主辦第二屆海峽兩岸孝悌音樂會,各道場隨喜護持,計有千餘人鄉親共襄盛舉,節目精彩感人,海協會楊流昌秘書長代表致詞道賀,歡迎持續辦理,帶動社會和諧正能量。9月28日在福州文廟由寶光玉山道場主辦海峽兩岸聯合祭孔,各道場隨喜護持,光是寶光玉山道場從臺灣各地專程前來的禮生、樂生、佾生、歌生即有381人,計有千餘人鄉親共襄盛舉,祭典莊嚴隆重,國臺辦龍雲彪主任助理代表致詞道賀,兩岸同心弘揚中華傳統優良文化,帶動社會和諧正能量,增益兩岸永久和平。在兩次大活動之後,也邀請海峽兩岸學者專家即時做深入研討,大家的共識是弘揚中華傳統優良文化是兩岸永久和平的最佳方策,因為海峽兩岸相處的學問之道無他,也在求其放心而已。

我們相信,只有永續良心做主,和諧和平才成可能。

/民國103年(2014)12月總會會訊第279期‧〈總會瞭望〉


 

35、百年立基‧萬世弘傳   2015/01

 

常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般樹木種植,大約歷經10年光景,就可看出頂天立地的樹木模樣,當然要成為可大用之材,百年之功也不算長。而人生的教養教化,就不是10年、數十年可竟其功,用終身歲月教育修煉也不為過,因人心惟危善變故。這也是至聖先師孔子所倡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終身學習弘道濟世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任何一個人都不可放棄地整體救起。

2500多年前的孔子,深感知音難尋,因而有「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37》的感嘆。可貴的是,天理不可常昧,良心不可常隱,天道天命傳承永續於人間,代代有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傳道者,默默地在人間弘揚天道倡導良心。尤其清末民初之際,運轉白陽,道運庶民,一貫道路中一祖師承領天命傳道濟世,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接續同領天命再振正宗道脈,廣開普渡收圓整體救起的聖業,至今已歷110年。從中國大陸山東一隅,立定道基,傳向全中國大陸,無畏戰火連天,不懼身處險地,仍是毅然決然傳遞聖人之道的慧命。近70年前,道傳臺灣寶島,雖歷長期禁制磨鍊,益見傳道天命之微妙殊勝,益彰傳道前賢之浩然精神,在臺灣再振宗風,傳向全球,已在80餘國普設傳道道場,見證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原是道本一體,不受種族、語言、文化等所限,也可真實活出孔子吾道一以貫之的極致理想生命。

雖然孔子在傳道濟世之時難免會有「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37》的感嘆,但孔子也擲地有聲的決定說:「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25》110年來,一貫道在現實人間開荒闡道,不論最早期的中國大陸,也不論早期的臺灣寶島,甚至最近剛在開荒闡道的國家地區,都是從少數的開荒前賢做起,一個一個渡化,一處一處成全,以生命帶動生命,以真誠帶出真誠,帶動良性循環,激勵正向力量,真的「德不孤,必有鄰。」各國發心修道立德的道親,越來越多;各處創建幸福溫馨的道場,越來越廣。

誠然,這百年立基的道場,只是萬世弘傳的起步。尤其以「整起此著、普收有緣」的一貫道傳道聖業而言,欲期在此末後一著的大時代因緣整體救起一切生命,那麼光是現今地球上每年誕生及死亡的人口加總,都已超過一億人以上,因之渡人成全的腳步,本不可稍懈。何況人心惟危,沒有時時自覺修正,即易自墮左旁;道心惟微,沒有念念自覺啟發,也易自陷迷惘。這也是孔子舉揚「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為其一生自覺覺他傳道濟世最好的寫照,也是一貫道傳道者至誠無息的如理如實見證。

為了深廣多元的弘道於世,以期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因之道場在各國興辦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等志業及活動,如最近在廈門人民大會堂的孝悌音樂會、在福州文廟的祭孔典禮、全臺灣各地的讀經會考、寶光聖堂及花蓮縣的祭天祈福等等,都在積聚人間正能量,增益和諧安祥。今年8月,總會也將在臺北以世界萬人讀經評鑑會活動,資以慶賀祖師師尊師母傳道110週年,也藉以激勵傳承永續的傳道弘愿如經典般的綿延久遠。敬邀歡喜參與,合心共襄盛舉。(編按,因8月8日颱風侵臺,讀經會考改為10月20日感恩音樂會,請參閱第44篇。)

/民國104年(2015)1月總會會訊第280期‧〈總會瞭望〉


 

36、三陽開泰賀新年  2015/02

 

今逢民國104年(2015),歲值乙未羊年,恭賀新禧,吉祥如意。

《易經》裡有十二辟卦之說,十二辟卦也稱為月卦、候卦,即取六十四卦中的十二特殊卦形與農曆一年十二個月相配應,以喻示世間萬物的陰陽消長變化事象,其卦名、卦象與月份相配如下:十月坤卦、十一月復卦、十二月臨卦、正月泰卦、二月大壯卦、三月夬卦、四月乾卦、五月姤卦、六月遁卦、七月否卦、八月觀卦、九月剝卦。比如農曆十月為坤卦(坤下坤上),卦象全由陰爻(- -)所組成,屬純陰之象,以喻示陰氣凝聚,寒冬已降;十一月為復卦(震下坤上),卦象由一陽爻(-)五陰爻(- -)組成,該月有冬至日,夜最長,晝最短,是陰之極而後陽復生,所謂冬至一陽生,此後晝漸長;十二月為臨卦(兌下坤上),卦象由二陽爻四陰爻組成,所謂十二月二陽生,陽氣漸長;正月為泰卦(乾下坤上),卦象由三陽爻三陰爻組成,三陽生於下,時值冬去春來,陰消陽長,喻有吉祥亨通之象,因之古時常以「三陽開泰」作為每年歲首稱頌之祝賀語。

而今每逢農曆新年,都會依其生肖年取用寓意吉祥的祝福語,如今年生肖屬羊,「喜氣羊羊」「羊羊得意」等祝賀語都是廣為使用,甚至連「三羊開泰」都站上版面。當然「羊」字其實是借用了「陽」的諧音,因此「三陽開泰」也很應景的在每逢農曆羊年新春,廣受大家歡迎當為祝賀吉祥話。如按易經辟卦之說,從古至今,每年正月新春的祝福吉祥話,都可使用「三陽開泰」。

明清時期以來,民間傳說曾把青陽、紅陽、白陽,分別代表過去、現在和將來。而民間宗教則將「三陽開泰」創造性的詮釋為天時運轉,簡分三期,道傳於世。將伏犧聖人首創八卦當為中華文化創建之始,如同老古草昧之極,古聖乘願文明初啟,喻如復卦一陽來復,復見天地之心(無量生機),有如春芽初萌其色青翠,因之喻稱為青陽期(慧命之初開),道運君王,極少數人得受此大智慧大使命,代天行道,教化群生。直至周朝文武周公以至孔孟聖人以降,倡導人文化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喻如臨卦二陽來臨,陽氣漸長,生機蓬勃,有如夏季萬物興盛,百花齊開萬紫千紅,因之喻稱為紅陽期(慧命之茁壯),道運師儒,弟子三千,各有弘願使命,善繼善述,弘道濟世。後至清末民初,天開文運,世界生命共同體休戚與共,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開啟正能量,帶動正向循環,泰卦乾下坤上寓意至高的天居於地之下,表徵從每一個人的良心救起,一個都不放棄,喻如泰卦三陽開泰,在社會每個角落遍灑道種,渡化成全圓成道果,有如秋季果實豐碩纍纍,因之喻稱為白陽期(慧命之圓成),道運庶民,整體救起,道場所謂普渡收圓,也是道之宗旨所期許,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因普渡收圓弘願深廣,故白陽期道運也特長。

時值乙未新歲,恭賀三陽開泰,明德親民精進,如意吉祥自在。

/民國104年(2015)2月總會會訊第281期‧〈總會瞭望〉


 

37、從心所欲‧不踰矩   2015/03

 

法國《查理周報》今年1月7日遭受襲擊,引發國際間強烈反應,美國有線電視台(CNN)指出,用《查理周報》做關鍵詞在網路上搜尋相關新聞,就有20幾萬條與此有關的新聞,可想而知該事件已引發國際間的特別矚目。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今年1月中前往菲律賓訪問的飛機上,談到《查理周報》遭襲事件時也表示,言論自由是有限制的,任何人都不該侮辱和嘲諷其他人信奉的宗教。他還說,如果他的朋友咒罵他的母親,他會揮拳回應。當然,教宗方濟各並不是支持恐怖攻擊,也不是同意報復式的殺人害命。在教宗回應此事件之前,梵諦岡教廷已嚴厲譴責《查理周報》的恐怖襲擊,同時也強烈呼籲媒體尊重宗教。

早在明代李漁(1610-1680)於《閒情偶寄》裡就曾說:「武人之刀,文士之筆,皆殺人之具也。刀能殺人,人盡知之;筆能殺人,人則未盡知也。」甚者,筆之殺人,不只一時,不只一處,有可能引發全面且長期的傷害,因為是屬心態觀念上的偏見,是屬信仰尊嚴上的嘲諷,其力道不亞於傷其身,故其反作用力也就難以估量。雖然,我們都反對各種理由的恐怖攻擊,即使是報復式的恐怖攻擊,也不應是文明人類所當採取的方式,因受傷害的大都是無辜者。然而,引發恐怖攻擊的可能原因,卻是我們可以學習避免的。

言論自由,本是人類發展中一項文明的指標,也是人類歷經長期的挑戰,甚至多少人為此犧牲奉獻才得到的文明成果。然而,如果武人之刀,不可以亂砍害命;那麼文士之筆,怎可亂揮傷人。美國憲法固然有保障言論自由,但其所屬很多州還訂定不可侵犯別人的隱私。我國憲法也明訂「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但也有基本人權的限制,凡「妨礙他人自由…」,則以法律限制之。如同德國憲法也規定人格尊嚴不可侵犯。如同我們所熟悉的,法國國家銘言「自由、平等、博愛」是三者並列,雖然與人類尊嚴的相關事宜,不可能都用法律條文規範,但如在強調自由的同時,也能多一點觀照平等與博愛,那麼要嘲諷這屬於人們最重要最內心的宗教信仰時,就要嚴肅考慮其可能引發的負面影響,連法國學者也反省到幽默也可以不傷人啊。這也說明了,思想可能有無限自由,但思想的表達如語言文字繪畫影音等,則須有自律與尊重的限制,不然,對立與衝撞,就很難倖免。

2500多年前的孔子曾自述生命成長圓熟歷程,所謂:「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4》其中的數字雖不必是特指年歲,但隨順數字的增多,至少表達了生命的歷煉成長,而以「從心所欲,不踰矩。」為生命圓熟的指標。這個指標,可以專指孔子自己人生的圓熟,也可說是孔子對於人生發展的理想模式。

人可以有「天」的無限寬廣自由想像,但也須有「人」的有限存在的自覺自律,才得安然自在。因為,別人也平等的存在。

/民國104年(2015)3月總會會訊第282期‧〈總會瞭望〉


 

38、盡其在我‧至誠以之   2015/04

 

新春期間,大陸學者專家來訪總會,他們是專門研究宗教與社會安全的議題,他們特感興趣的是,在中國大陸有關一貫道的官方檔案都是負面的,記載著1950年代大陸如何嚴禁一貫道的歷程,其中沒有一篇是說著一貫道的好。而一貫道在臺灣及世界各國卻普受歡迎與肯定,是否一貫道來到臺灣才痛改前非、懺悔改過,才得到臺灣及世界各國的接受呢?

現在大陸普遍對一貫道的印象仍是60、70年前所留下來的,因為絕大部分的大陸人民從未親身參與過一貫道,如果有聽聞過的都是官方檔案所說或官媒所說,口徑都一樣,60多年來從未改變。但一貫道在臺灣及世界各國都是政府肯定的合法宗教,大陸的學者專家看到這個事實,首先想到的就是猜想一貫道一定是在臺灣改良成功。但當他們閱讀了一貫道在大陸時期所定的傳道宗旨,及至今天在臺灣與世界各國仍是稟承這個傳道宗旨在傳道,大陸的學者專家就要重新思考,大陸官方檔案裡的一貫道所載的可能是政府刻意的認定而不是真正的事實。

剛好他們來訪當夜,臺灣電子媒體新聞刊出一則信息,希望臺灣政府除了反省228事件之外,臺灣政府在戒嚴時期也曾經做了其它冤屈人民的事件,也須一併深度反省。該媒體所舉的例子就是民國64年(1975)下半年所發生的事件,有兩位塑膠工廠女作業員因在工廠宿舍裡被搜查到擁有幾本一貫道的善書,就以因信奉一貫道的罪名而被工廠開除。而檢舉這兩位女作業員的同事,卻獲得當時黨政部門頒贈高額獎金及獎狀。這就是當時政府如果認定你信仰的宗教不對,雖然你還未有致命的危險,但你的謀生工作機會也就有可能被撥奪,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你信仰了政府所認定為不好的宗教。這種專制的情況,在臺灣也維持長達30、40年的歲月,如果我們翻開民國40年代到民國60、70年代臺灣的媒體新聞,只要是報導一貫道的,一樣的,都是負面的,沒有一篇是說著一貫道的好。

一樣的傳道宗旨,一樣的一貫道,至今在大陸仍是敏感詞,雖經多年的兩岸交流,然要轉化這課題,尚須長久努力。而在臺灣因政府決定自我轉型,放開刻意的禁制,民國76年(1987)2月解除了對一貫道的禁制,民國76(1987)年7月也解除了戒嚴,甚至也取消了報禁黨禁等,臺灣社會因多元的發展,而更形穩健安全,一貫道也更能如理如實的發揮其初衷本願,貢獻於社會。

百年來,一貫道的傳道宗旨仍是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傳道的理想,即使有時橫逆當前,也是無怨無尤默默傳承渡化成全,為修身齊家和諧社會盡心盡力,盡其在我,至誠以之,即使無名,也頂天立地。

/民國104年(2015)4月總會會訊第283期‧〈總會瞭望〉


 

39、活好「家」的氣息  2015/05

 

記得有次出席文藝界年會,有位外國籍漢學教授別有發現的指出,中文的「家」字,寶蓋裡頭安排的竟不是一個人字,而是一個豕字,照理說我們的家裡住的當是以人為主,怎麼會是豬住在裡面呢。其可能原因是,早期的家大都是建立在大自然中,與萬物為伍,不像現在大都已是城市化,因此,往昔的家首要的意義就是要保護人的安全,而在大自然中較易藏身隱入人的住家,而且會傷人的動物大概是蛇,而我們的祖先發現蛇的天敵之一是豬,所以在人的住家下層養豬,可以避免蛇類的侵襲,以保住家的安全。所以,「家」字這樣的寫法早已隱喻著保護人人安全平安的深義在,也因此我們常說家是我們人生的避風港,可以讓我們身心靈得到適時的慰藉。如以我們中華文化的特色來說,我們的家住著的不只是人,而且家更表徵著盈溢著平安幸福和樂的氣息,也是我們從小到老、終身生活安頓之處。

家裡充滿了平安幸福和樂的氣息,社會國家天下才有日趨美好的可能。這也是2000多年前《大學》所明確指出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如果順著先後本末次第而言,則是「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欲期修身有成,須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下功夫,而且效果直接明顯呈現。而欲期家齊國治天下平,仍是以修身為基,這也是《大學》所強調,「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即意謂著我們希望天下太平、世界大同這麼崇高的理想實現,而其實踐次第則在修身齊家為本,從每個人、每個家庭努力起。

如是千年的智慧見地,到了上個世紀末才受到全世界重視。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佈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並於1993年紐約特別會議提出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旨在提高國際社會、各國政府和公眾對於家庭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每年都訂有主題,如1994年開始的國際家庭日主題是「家庭: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希望家庭能帶動世界美好的改變。並且在2012年聯合國大會的66/292決議中宣佈,每年的6月1日是「全球父母節」。希望大家慶祝這一節日,感謝所有父母為子女無私奉獻。該次大會在決議時也指出,「家庭在養育和保護子女方面負有首要責任,子女若要在性格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發展,應在家庭環境中和充滿幸福、關愛和理解的氛圍下成長。」當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促進社會凝聚和融合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而父母是家庭的脊柱,是子女的生活導師,協助子女走上幸福喜悅充實之路。更重要的是希望人人用生命和愛心來建立溫暖的家庭。那麼,人人幸福安康,家家和樂安詳,世界和平共好,則是可期。

時值「國際家庭日」「全球父母節」及行之有年的「母親節」來臨之際,敬祝天下父母親吉祥安康,家家幸福安詳。

/民國104年(2015)5月總會會訊第284期‧〈總會瞭望〉


 

40、災難無情‧人間有愛   2015/06

 

世事無常,國土危脆,這不只是佛陀的覺悟見證,也是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誰都希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天下太平;誰都不希望自然災害侵襲,人禍危害。但因人心惟危,以致世事多變,如不調理修行,甚至把人給做小了,成為小人,小者傷己,大者害人,冤枉難得的人身,卻做出禽獸不如之行。

如能啟迪惟微的道心,世事固然還是無常,但因有常而不變的道心、良心、愛心當家做主,可以帶動良性循環,讓多變的世事,能開發出殊勝的意義與價值。而歷來的先知先覺者、聖佛神真,莫不在此舉揚道心、良心、愛心的不可須臾離,一貫道傳道在人間,也是時時處處激勵人人本具的道心、良心、愛心。

致於大自然的環境也是四時變遷,人生存在其中,如何趨吉避凶,也是安身立命的智慧,然而嚴重的自然災害侵襲,像是大地震,即使事先可能有諸多預測,但也常常防不勝防,比如此次尼泊爾大地震發生前不久,世界各國的地震學者專家在尼泊爾開會,經研究判斷尼泊爾近期可能會有大地震,還真的沒幾天,就在那麼急短的時間裡,讓尼泊爾及周邊國家地區遭受嚴重災害。

尼泊爾被譽稱為眾神之國,也是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其國土面積約為臺灣的4倍多,人口3000多萬人,因是屬高海拔國家,產業發展有限,國民年平均所得尚不足1000美元,但是人民幸福指數排名卻位列在前段的國家之林。一場自然災變,讓這個美麗的天堂,瞬間蒙上陰影變成愁雲慘霧。目前已有8000餘人罹難,20000餘人受傷,房屋倒蹋有近八萬間,重建費約60億美元,是全年國民生產所得的30%。本次損毀的古建築有14座,其中有12座是聯合國列載的世界文化遺產,因而也會造成短時間內觀光產業深受重擊,讓尼泊爾的經濟雪上加霜。

自然災害固然無情,但人類的愛心卻是深受激勵而源源不絕。我國雖與尼泊爾沒有邦交,也未設立代表處,但我國外交部隨即代表政府宣布捐助30萬美元及準備派出搜救隊協助與提供賑災物資,總會也護持政府即時捐輸,而我國駐印度表處王代表隨即與一貫道正和佛堂尼泊爾加德滿都分會聯繫確認以該分會所當為第一賑災及庇護所,提供賑災服務及為旅居尼泊爾的臺灣人服務,王代表以大使之身跟一貫道志工一樣暫居在道場,隨時投入賑災服務,其精神與行動深令尼泊爾災民感佩與感動。

總會也於第一時間敬邀各組線道場共發同體愛心,與遠在尼泊爾的一貫道賑災中心(正和佛堂與天都佛堂)連線協助賑災,誠獻臺灣道親前賢們的祝福與關懷。總會也安排前賢代表親抵尼泊爾慰問與關心,馬來西亞一貫道總會也邀請尼泊爾駐馬來西亞大使及尼泊爾人民代表出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天上佛堂舉辦的為尼泊爾祈福大會,表達一貫道誠摯祝福尼泊爾國泰民安。總會也在網頁上www.ikuantao.org隨時報導賑災紀實,敬請大家共同為尼泊爾暨人民祝福,為受波及的國家地區暨人民祝福,祝福吉祥安康,身心平常。

/民國104年(2015)6月總會會訊第285期‧〈總會瞭望〉


 

41、良心做主‧共好前途   2015/07

 

前些日子,接待中國大陸友人們參訪道場,在道場貴賓室稍事休息後,開始逐層參觀道場各樓層設施,為了減輕中國大陸友人們的負擔,道場負責前賢說,可將隨身行李手提包暫放置在貴賓室座位上,待會兒參觀好,還會回來貴賓室茶敘,我看著中國大陸友人們面有難色,大概不放心隨身物品離開自身,心生猶豫不知如何是最好。我順口就說,我們來到道場,就是回到家一般,我們回到了家,還會帶著隨身行李及手提包走動生活嗎?放心啦!道場裡的人,如同最好的家人,只有想方設法幫助大家,不會再造惡業想害人。我再看著中國大陸友人們的顏色,好似有點覺得不可思議的相信道場負責前賢的好意,就把隨身物品暫擱置在貴賓室,輕鬆的做了一個多小時的自在參觀。

參觀後再次回到貴賓室,中國大陸友人們看到自己的隨身物品還在座位上,臉色特顯安詳,我好意的提醒他們可確認包包裡頭是否完整如初,他們卻微笑的說,放在家裡的包包不用煩惱裡頭的東西會飛掉。當下我們大家都開懷大笑,因為大家真的感受到是一家人了。中國大陸友人們問說臺灣都是這樣嗎?我答說這不是天生自然的,這是要經過修練的,不要說道場,即便真的在自家裡,如有不肖兒孫,我們怎麼防備都不必然有效。臺灣如此,世界也不例外。這也就是我們修辦道的核心價值之一,找回自己的良心,請良心當家做主,我都不喜歡受傷害了,我怎麼可以傷害別人,將心比心,就不必再做有違良心的事了。這種找回良心當家做主的大志業,是聖聖相傳的大志業,我們今生有幸遇到了也身在其中,當然不要放棄,而且須永續傳承,因為人生的真價值在這裡。

如同孔子的禮運大同理想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我們傳道在人間,傳道宗旨的最後三句,也是歸結到「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在這樣的宗旨理想實踐中,已知自身有道可修,進而成為有德君子,帶動家庭幸福溫馨,促進社會和諧安穩,協助國家安定繁榮,影響世界共好和平,也就成為可能的事實。

我們道場教育的創辦,也就是在大家既有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上,激勵大家以找回自家良心當家做主為核心價值,「盜竊亂賊而不作」固然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則,而積極開發生命的正能量,帶動人間良善循環,則是道場教育的神聖大志業。

恭喜大家何其有幸躬逢盛會,也親自參與其中,誠屬殊勝難得,期能永續道緣,共創美好前途。

/民國104年(2015)7月總會會訊第286期‧〈總會瞭望〉


 

42、8月8日臺北很經典   2015/08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這是一貫道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所慈示的《道之宗旨》。加上儒家的《禮運大同》《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佛家的《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道家的《道德經》《清靜經》、以及一貫道金公祖師的《彌勒救苦真經》。這12部經典圓音,盈溢在8月8日的臺北中正紀念堂兩廳院文藝廣場,來自世界各國及臺灣各地的一貫道道親萬餘人,老中青少歡喜通過讀誦經典評鑑,年長者高達90餘高齡,年少者還處3、4歲幼齡,大家都可以尚友古人智慧精華,從2000多年來垂傳下來的儒釋道經典,及百年來一貫道白陽期兩代祖師的慧命傳承,都完整的在修辦道者的生命生活中自然流露。

原來經典不只是文字語言,更重要的是人人良心善性所呈現。因之,此心能儒能釋能道能一貫,孔子、佛陀、老子、一貫道祖師所傳的也是明此心的經典圓音。今天一貫道,道傳世界各國也是傳道傳心。臺灣人有良心,世界各國的人一樣有良心,大家能明良心,能用良心,這才是世界大同的核心根基。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暨一貫道世界總會暨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為慶賀一貫道祖師傳道110週年,特於8月8日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兩廳院文藝廣場舉辦世界萬人讀經會考暨園遊會及道場文化特展。倡導讀經是一貫道弘揚中華文化的方法之一,因經典是聖人智慧生命的精華,可以收攝身心,可以淨化心靈,可以和諧生命,可以啟迪智慧與愛心。一貫道也特別禮邀道親,修辦道宜三不離才能真實受用得道大益。所謂「不離道場,以增益生機;不離前賢,以增益願力;不離經典,以增益根器。」如是三不離,有如孔子所說:「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8》

一個有德的君子,自會敬畏道德的形上根源天命天理天道,也會敬畏道德的實踐者,同時也會敬畏聖人垂傳的道德經典之言。因天命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所以《中庸》特指一個有德君子不只「不可須臾離」於道,也須能「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誠然,道場也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清淨慈悲平等智慧是道場,煩惱問題困難橫逆也可以是道場,只要善用道心,即可轉化出自在道場的盎然生機。大人與前賢都是以身示道者,弘願實踐道德者,能多親近學習良師益友,日漸薰陶,自能帶動自心向道精進弘願。經典與聖人之言都是世間最真善美聖的文字語言,最富正能量,祂們是聖人良心的見證,我們果能常誦入心,自轉心念,體現於行,帶動良善循環,自能創建更美好的生命,立己達己進而立人達人,永續共生共好共榮。孔子的君子三畏,一貫道的修行三不離,就在讀誦經典中,實踐經典中,同時可圓成。

今年8月8日臺北很經典。世界各國臺灣各地萬人代表同聚臺北,同心讀誦經典,為慶賀一貫道祖師傳道110週年慧命永綿延,同時也為臺灣祝福,為全世界祝福。祝福大家平安吉祥,福慧綿長。(編按,因8月8日颱風侵臺,讀經會考改為10月20日感恩音樂會,請參閱第44篇。)

/民國104年(2015)8月總會會訊第287期‧〈總會瞭望〉


 

43、道場開荒新一章  2015/09

 

    開荒一詞常見於道場,它指的是前往一個尚未有人在傳道的國家或地區,開拓新的道場,開始渡人成全弘展道務,這個典故是根據民國19年(1930)師尊師母開啟三曹普渡收圓之聖業,每次辦道時向上天呈奏的表文所慈示,正宗道風再振於圮郡,圮郡原來指的是戰火連天的中國大陸,也可說是人類社會相互獵奪殘害的不文明境域,希望道傳世界,救醒人心,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所以從民國19年(1930)以來,在中國大陸,在臺灣,到現在世界各國,一貫道仍常用開荒一詞,來形容開道的弘願與決心。也因有這開荒前賢的弘願與決心,處處帶動世道人心朝向良性循環,從個人變化氣質,修身齊家,幸福家園,和諧社會,獲得各國的肯定與讚揚。像最近在尼泊爾的賑災,雖地震已過三個多月,一貫道仍在災區協助重建校園及家園,即使當地山區有諸多不便,但道親前賢本著道場開荒的精神,也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一貫道從最早期的道場建立,是用這個開荒精神,即使現今在災區救苦救難,也是用這個開荒精神。我們相信爭戰可以變成和平,苦難也可以化為吉祥,而這當中最主要的轉化力量之一,是人人要有開發道德良心善性的弘願與決心,也就是開荒道場的精神。

    教育是百年大計,是人類走上文明康莊大道的主要動力。師尊也曾慈示,不明理,焉修道。一貫道倡導先得後修,所以求道後的明理修行是道場最核心的成全志業,從各種班法會的薰陶,各種了願事務的參與承擔,都在培育穩健修行的理念與毅力。在民國20、30年代,師尊師母及弟子輩也曾在中國大陸創辦了好幾所義務學校,為失學的人民提供進修的機會。目前,一貫道在尼泊爾有興辦光明國際學校,在柬埔寨有興辦慈興國際學校、厚德國際學校,都在發展中國家投入道場資源協助當地政府培育人才,這可說是道場開荒的新一章。

    在臺灣,因政府決策開放宗教研修機構的合法設立,總會所屬寶光建德道場及發一道場,都向教育部申請設立一貫道研修學院,經多年的籌設,寶光建德道場一貫道天皇基金會所創辦的一貫道天皇學院已於今年(2015)5月25日獲教育部准予立案,並已於7月完成一貫道學研究所碩士班招生事宜,今年9月初開學,這可說是一貫道有史以來第一所由道場創辦的大學院校正式啟航,也可說是道場開荒的新一章。發一道場申辦的一貫道崇德學院,也將於明年後獲准招生開學。我們深知,這裡頭所須投入的資源是相當可觀的,如同開發一個新的國家的道務一般,而且有了開始,就只有繼續前進。因所做的是培育一貫道學術研究人才,如同墾荒播種一樣,須長期的努力與堅持,才可能開花結果。

    衷心祝賀一貫道天皇學院正式啟航,順利成功。誠摯恭賀道場開荒新一章,發熱發光。

/民國104年(2015)9月總會會訊第288期‧〈總會瞭望〉


 

44、慧命的禮讚  2015/10

 

10年前的8月21日,總會以世界萬人讀經會考暨園遊會暨音樂晚會,在臺北中正紀念堂,舉行慶賀祖師傳道100週年。當日中午,正當完成讀經會考,集結考生通過狀元橋準備祭天時,雷雨交加,好似上天也表達了最深的讚賞之意。當場全體考生仍在雷雨中前進,通過狀元橋,全身濕透齊聚舞台前完成祭天典禮,人人譽之為最感人的慶賀祖師傳道100週年。好似象徵著100年來,一貫道祖師師尊師母傳承道脈在人世間,其歷經的路程,處處令人驚心動魄,祖師師尊師母帶領著弟子輩即使汗流浹背,淚濕衣襟,甚至付出生命代價,仍然昂首闊步,向道精進,才有今天道傳世界各國的榮景。白天的世界萬人讀經會考暨園遊會在最後的雷雨讚賞中,順利圓滿完成,雷雨也在下午時分歇息,換得來音樂晚會的清涼自在,尤其在夏天的晚上,萬人聚集在會場,沒有人為的空調,真的只有來場大雷雨之後的夜晚,才有可能在天地之間得此清涼的仲夏之夜,以成於樂的自在清淨心,來讚賞一貫道百年來的傳道歲月酸甜苦辣。

今年(2015)8月8日,總會原訂仍在台北中正紀念堂,舉辦慶賀祖師傳道110週年世界萬人讀經會考暨園遊會,所有籌備工作均已就緒,有的工作人員因當天會考時段還在執行工作,所以也已提前預考通過,海外的前賢也早已搭機來台,或早已購妥機票準備來台,中南部的前賢也早雇好遊覽車準備當天凌晨出發北上。想不到7月30日,在臺灣東方4000公里外,形成今年第13個颱風名為蘇迪勒。這個蘇迪勒颱風很穩健地朝著臺灣前進,各國的氣象專家異口同聲斷定,蘇迪勒颱風一定侵襲臺灣。我們當然希望颱風轉向,臺灣也可減少風雨之災,總會慶賀活動也可順利舉行。總會承租的會場原訂從8月5日開始佈置,而8月5日卻是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先後發佈的日子,我們也須尊重大自然的現象,8月5日中午總會宣佈停辦本次活動。可能有人因感於8月5日至7日的氣候也很平常,為何不進行會場佈置而宣佈停辦,直到8月7日晚上臺北停班停課、8月8日全臺停班停課,已很確定蘇迪勒颱風會帶給臺灣一定的衝擊。8月8日臺北吹的是13級風,臺北市行道樹都倒了17000多棵,在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藝文廣場當然無法舉辦活動。

10年前的雷雨交加,活動還可進行;今年的強颱侵襲,只能另行規劃。因原場地到年底的例假日均已出租,所以有關讀經會考暨園遊會部份,只有委請各組線道場自行參研規劃,總會則洽租臺北世貿國際會議中心(到年底的例假日也均已出租),謹訂於10月20日晚上,舉辦慶賀祖師傳道110週年音樂會,經由感恩感人的樂章,來禮讚祖師師尊師母慧命的永續傳承弘展。

我們感恩,上天厚愛不忍大家冒著溽暑揮汗如雨參加讀經會考,當然風雨交加也不宜興辦活動。上天慈悲讓我們可以安穩的同聚國際會議中心,品味各組線道場代表精心製作賞心悅目的感人樂章,回顧一貫道在人世間110年來走過的艱辛與喜悅,人人激勵自心永續弘願傳承弘展一貫道師承慧命於世界各國。以期「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民國104年(2015)10月總會會訊第289期‧〈總會瞭望〉


 

45、磨而不磷聖人心  2015/11

 

子曰:「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論語‧陽貨7》這是孔子在說明自己的意志力,堅定的心志之堅,是用盡方法怎麼磨它也不會變薄的;潔淨的心地之淨,也是使盡方法怎麼染污它也不會變色的。

我們試觀,在現實人世間怎會有磨不薄、染不污的存在嗎?只要有形有象的存在,都難免有一天會形成「磨而磷、涅而緇」的結局。大概只有回到「天」的層次,才會有「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可能。我們怎麼折磨「天」,怎麼染污「天」,「天」還是自在無礙。我們興建了各種人間設施建築,甚至摩天大樓,「天」好似便窄了,然一旦該設施建築拆除了,「天」也從未受到磨損。如同我們每天生活產生了不少廢氣,日積月累的染污了天空,「天」好似被我們染了色一樣,只要我們醒覺了要改善空氣品質,減少廢氣排放,天空可再恢復清明面貌,其實「天」也從未受到染污。

這樣「天」的層次,除了可以有「空」的內函之外,也可能有著孔子曾感嘆的說過,「知我者,其天乎」的天了。這裡的「天」,有著「天道」「天理」「天命」意味的「天」。而這個「天」,並不只是自在無礙的屬先天超越一切的存有,祂也是真實親切的在後天內在於一切的存在。如我們常說的「天理」相契於「良心」,我們人人本具的「良心」,從古至今,及於未來,不論老中青少,不論國籍種族信仰,這個不喜受傷害,樂於受尊重的心,從未變薄變染污,從未衰竭變壞,所以才被稱為「良心」,是先天所賦予,而非後天所組成,所以才稱之為「良心」契「天理」。孔子明白了這個人人與天具來的「良心」,活在日用倫常、工作職場、社會國家,時時處處「良心」當家做主,「大行不加,窮居不損」,終成聖人之品,也成為中華文化的最佳代表,說是人類的「良心」代表也很貼切。不為堯存,也不因桀亡,因原來自在故

因此,每逢9月28日,孔子的誕辰,古來歷朝都會以莊嚴的三獻禮祭拜孔子,以表最高的敬佩感恩之意。即使在1960、70年代,孔子在中國大陸曾受嚴厲的屈辱,那也如颱風過境般,場面固然難堪,但天理不可常昧,良心不可常隱,因而仍可恢復榮景。幾十年來在臺灣,9月28日被尊為教師節,各縣市政府首長也會在當天早晨於各地孔廟舉行祭孔大典,有時在春季也邀請民間團體負責祭祀,如民國80年春天,總會也曾獲邀在臺北市孔廟主辦祭孔大典,因一貫道倡導蔬食生活,所以當天的三牲供品都改為素食的智慧糕,甚至近兩百道的供品也全是蔬食。近十多年來,中國大陸也陸續恢復了祭孔典禮,雖未如臺灣的講究,但也誠意禮敬十足。

去年 (2014)的9月28日,總會所屬寶光玉山道場首次以古禮三獻禮在福州文廟承辦祭孔典禮,可說是祭孔古禮再現於中國大陸,盛獲佳評。今年(2015)的9月28日,總會以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之名獲邀出席曲阜孔廟祭孔大典,並擔任主祭團成員之一代表獻花致敬,現場雖未以古禮三獻禮祭孔,但從孔廟萬仞宮牆外肅立的數以千計的各行各業代表齊誦論語嘉言,以表善繼善述之心,也感天動地。

歷經千年的祭孔,可觀照出,我們禮敬的不只是孔子,更是磨而不磷的聖人心行。

/民國104年(2015)11月總會會訊第290期‧〈總會瞭望〉


 

46、百十年傳揚‧三千倍成長   2015/12

 

1905年,是中國歷史上積弱的年代,清朝國政不振,內憂外患不斷。可貴的是,在民間,仍有眾多弘願之士,廣積德行,傳承中華文化。

其中主要之一者,一貫道路中一祖師(1853-1925),就在1905年承領天命傳道濟世。歷經20年的傳揚,一貫道在山東、山西、河南、陜西一帶,已有萬餘人的修行者,追隨路中一祖師修道辦道,渡化世人。

1930年,路中一祖師的弟子張天然師尊(1889-1947)、孫慧明師母(1895-1975),先後接掌道盤,到1949年臺灣海峽兩岸隔絕以前,一貫道在中國大陸已有1500萬人以上的虔誠道親。遺憾的是,中共執政後不許民間自由結社,完全禁制民間團體的活動,一貫道是當時人數最多且最為活躍的傳道團體之一,受到的嚴厲禁制也是空前的,眾多道場領導前賢輩甚至付出寶貴的生命代價,因此1950年代一貫道在中國大陸幾乎止息。

幸賴1945年臺灣光復,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鼓勵弟子輩前來臺灣寶島開闡道務。1947年中秋節張天然師尊逝世於四川成都,孫慧明師母繼續領導一貫道,1954年孫慧明師母也由香港來臺長駐。

1950年代,臺灣政府宣佈戒嚴,一貫道也受到嚴格的限制,甚至海峽兩岸政府都不約而同的宣佈取締一貫道,且污名化一貫道。幸運的是,臺灣政府還不至於要一貫道的傳道前賢輩付出寶貴的生命代價,但莫須有的牢獄之災則難倖免。在臺灣受到政府長達30餘年禁制的一貫道,在孫慧明師母隱德的感召下,在來自中國大陸200位左右的一貫道前人輩們的愛心帶領下,一貫道在臺灣從零開始,一步一腳印突破層層難關,獲得臺灣信眾的護持,社會各界的肯定,終於在民國76年(1987)2月,獲得中華民國政府的解禁,隨即在民國77年(1988)3月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為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合法宗教之一。

這可說是幾千年來中國歷代執政者第一次解除民間自由結社的禁令,這是中華民國的成功,也是臺灣社會各界的成功,當然也是臺灣一貫道順逆不二始終如一傳道濟世的成功。現在臺灣已有大約300萬人虔誠道親,一貫道甚至從臺灣傳到世界80餘國都有常設的道場,且在14個國家註冊當地國家級的一貫道總會及1996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一貫道世界總會,保守估計全球也已有超過3000萬人一貫道虔誠道親。

一貫道從110年前的萬餘人道親,且只傳道在中國大陸,道親都是中國人,到現在一貫道已傳到世界各國,傳道前賢即使歷經荊棘坎坷,傳道精神益見昂然,因之不論種族膚色語言文化之不同,都可以渡化成為虔誠的道親,都能善體「道本一體、理無二致」的一貫精神,同懷世界人類生命共同體的胸襟,人人良心做主,永續傳道濟世。因之,可譽說是「百十年的傳揚,三千倍的成長。」

我們敬佩,110年來一貫道傳道前賢從未稍懈傳道濟世的弘願,今天在世界各國仍是盡心盡分永續弘道濟世。我們相信,一貫道將可在本世紀,成為人類社會所共同護持的世界性的偉大宗教之一,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貢獻最大的力量。

/民國104年(2015)12月總會會訊第291期‧〈總會瞭望〉


 

47、萬年樹人  2016/01

 

教育是百年大計,是國家長治久安之基,更是人類走上文明康莊大道的主要動力。而宗教顧名思義,通宗合教,明宗識教,宗教的發展有賴教育培才,宗教的社會服務功能之一,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

民國26年(1937)時,師尊也曾慈示:「不明理,焉修道。」一貫道倡導先得後修,所以求道後的明理修行是道場最核心的成全志業,從各種班法會的薰陶,各種了願事務的參與承擔,都在培育穩健修行的理念與毅力。在民國20、30年代,師尊師母及弟子輩也曾在中國大陸創辦了好幾所義務學校,為失學的同胞提供進修的機會。目前,一貫道在尼泊爾有興辦光明國際學校,在柬埔寨有興辦慈興國際學校、厚德國際學校,都在發展中國家投入道場資源協助當地政府培育人才,這可說是道場開荒的新一章。

    在臺灣,因政府決策開放宗教研修機構的合法設立,目前寶光建德道場所屬財團法人一貫道天皇基金會所創辦的一貫道天皇學院經多年的籌設,已於去年(2015)5月25日獲教育部准予立案,並已開辦研究所碩士班,不久的將來也會開辦學士班及博士班,甚至招收外籍學生。由發一道場所屬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一貫道發一崇德教育協會所創辦的一貫道崇德學院,也可能於今年(2016)獲准立案招生。這可說都是一貫道有史以來由道場創辦的大學院校正式啟航,也可說是道場開荒的新一章。我們深知,這裡頭所須投入的資源是相當可觀的,如同開發一個新的國家的道務一般,而且有了開始,就只有繼續前進,因此,誠摯歡迎有緣有愿者共襄盛舉。因所做的是培育一貫道學術研究人才,如同墾荒播種一樣,須長期的努力堅持與貫注,才可能開花結果。如同前賢大德所期許的,這不只是「百年樹人」,甚至是「萬年樹人」,因眾生無盡,所以度化成全的弘愿也無盡。

    去年(2015)底,財團法人一貫道天皇基金會又獲教育部核准接手高鳳數位內容學院,並獲准轉型籌辦一貫道彌勒學園崇華中小學,規劃興辦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研究所,完整的學校教育,這也是一貫道有史以來,以道場修辦精神開辦的完整學校教育。在道場,我們已有完整的終身教育的規劃,從小天使班、青少年班、高中大專班、成人學修講辦行研究班、以至長青班等等終身學習教育成全。在正規學校教育,我們也踏出重要的第一步,不只培育學生學識的多元成長,人格的健全、德行的涵養、愿力的開展也是全人教育的核心內容,以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人才輩出,共同圓成「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的傳道宗旨。

    衷心祝賀道場興辦教育正式啟航,順利成功。誠摯恭賀道場開荒新一章,發熱發光。

/民國105年(2016)1月總會會訊第292期‧〈總會瞭望〉


 

48、「換」得自在安詳  2016/02

 

臺灣從2008年開始,由民間的基金會與媒體合作,每年票選出年度代表字,代表臺灣人民當年的心情總結。去年,2015年的代表字是「換」。看到這個「換」字,每個人可能各有不同的理解,但已足以說明部份人心的期許,希望由不好換成美好,由障礙換成通暢。

其實,「換」字何止是2015年的代表字,它也可以是我們每天的代表字。每天的食衣住行,都在「換」中進行;每天的人際互動,也都在「換」中調整;而每天的心情,就看自己如何「換」得更自在安詳。

每天,不只時間停不住,世事也變化無常。如同佛陀在《佛說無常經》所說的:「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這可說是「世事無常」的最佳寫照。其旨在激勵著人人,宜有無執無我的胸襟,活好每一個當下,即如夕陽將逝,也會散發無盡的光彩。

《道德經》首章也開宗明義的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當我們面對「無」的時候,不要被「無」的表相所蔽,不要失去信心與希望,因為它內在可蘊藏「無」量微妙生機以生出妙「有」;當我們面對「有」的時候,也不要被「有」的良窳所障蔽,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妄自菲薄,因為一切的「有」發展到最後,都將歸於「無」。不論是無,或者是有,都具有玄妙不可測的內涵,雖是變化多端,不可思議,但卻變而有常,因不離於道。

《論語‧子罕18》也記載著: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所興嘆,不只是時間的流逝,從不間斷,而且是世事的變化,也從未止息。宜珍惜有限的人生,樂於精進學習,勇於承擔使命。

所以,《大學》裡要解釋在親民的新民功夫之一,特別引用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欲期自身人品常保清新,務須日新又新自覺昇華;而欲期人人能向善向上,方法亦須推陳出新。

幾千年前的聖賢如是說,現代的人類精英也如是發現。誠如20世紀90年代暢銷書《大趨勢》(Megatrends)的作者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所說:「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天地運行、日月經天、四季交替,都是明顯可見的變化;時間分秒的流逝、人體組織細胞不停的新陳代謝,雖肉眼不易明見,但轉眼間已是幼兒成老翁。變化是平常,但在變化當中,活出更有意義有價值的生命,才是殊勝可貴的人生,也才是人生變而有常的核心價值所在。

前賢也常說:「禍福吉凶,天主張;稱譏毀譽,人主張;修道立德,我主張。」這裡的「天」是指造化自然。禍福吉凶喻是自然的變化,稱譏毀譽喻如人事的變遷,常不是自己做得了主。惟有修道立德才是自己可以做主,因只問我有沒有這份心。只要立定修道立德的心,那麼禍福吉凶稱譏毀譽,都可以是載道成德之器。

今年,2016年,2月初,即進入夏曆丙申歲,是屬猴年,猴表活潑變化玲瓏。恭賀大家,猴年行大運,快樂幸福,聖凡如意,「換」得自在安詳。

/民國105年(2016)2月總會會訊第293期‧〈總會瞭望〉


 

49、小年夜的震撼  2016/03

 

2月6日是今年春節年假的第一天,也是傳統的小年夜,卻在凌晨3時57分於臺灣南部發生6.4級的地震,所謂的0206美濃強震,高雄旗山、美濃一帶只有零星災情,災情最為嚴重的反而是發生在臺南地區,幾棟大樓傾倒,尤其臺南市永康區的維冠大樓整棟大樓倒塌,經多日的強力搶救,此次強震已確認117人罹難,數百人受傷。地震當天,臺灣政府及社會各界即時投入救災及提供協助資源與賑災善款,世界各國友人也紛表祝福之。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暨各組線道場也都即時參與救災關懷善舉,在災區現場提供素食熱食服務,持誦彌勒真經功德回向,捐助賑災善款新臺幣1200萬元(含2月6日當天中華民國一貫道慈善功德會率先捐助新臺幣100萬元,及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臺南市分會捐助新臺幣100萬元,寶光玉山道場捐助新臺幣200萬元,崇正基金會捐助新臺幣100萬元,興毅慈善基金會捐助新臺幣150萬元,基礎天基道場捐助新臺幣30萬元,馬來西亞一貫道總會在臺灣及吉隆坡各捐助新臺幣50萬元,及總會各組線共同捐助新臺幣420萬元)予臺南市政府社會局0206賑災專戶及中華民國(臺灣)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協助災區早日恢復平常,祝福罹難者安息,受傷者早日康復,受災者平安吉祥,救災者福慧增上。

其中,感謝臺南市永康區武龍宮熱誠提供宮前廣場左側,及宮旁左側一樓空間,做為一貫道救災中心,讓一貫道救災中心有較為寬廣的空間做災區現場炊務服務。總會各組線道場大家通力合作,自2月6日下午即開始提供現場現做的素食餐點、素食補品、養生熱飲等服務災民及救災人員,平均每天提供2000份以上餐點,而且是全天24小時供餐,因現場救災工作不分日夜,一貫道救災中心做為災區最有力的愛心補給站之一,希望救災人員更有精神體力完成救人任務,也盡心撫慰受災人員的身心靈。

一貫道救災中心每天有近200位道親前賢前往服務,不論是奉獻9天的連續假期,或者是上班日期間,仍然愛心付出,直至2月20日,為受難的災區災民多盡一分心力。從災難發生時即開始駐進災區服務,日以繼夜,沒有歇息,服務人員有輪值,服務工作沒有間斷,就如災區現場搜救人員有換班,搜救工作沒有停頓一般。

一貫道救災中心不只提供災區現場救災人員、受災人員素食熱食熱飲,也為救災人員加油給力,為受災人員祝福護持,每天也在災區做環保整理工作,為凌亂的災區環境重現潔淨安詳。

地震是屬自然災變,臺灣地處地震帶,本就難免地震的侵襲,但是人文的精神也在此彰顯。比如,如何訂立完善的建築法規,建築營造業者如何善本良心興建品質優良的建物,這都是防患未然的基本舉措。如果能善用的防患措施都已盡力,仍難抵擋自然的災變,那麼政府與社會無私的愛心護持,也是另類的人文精神的展現。

我們祝福日日好日,人人平安。一貫道總會並於2月20日晚上7點借用臺南市永康區崑山國小舉辦祈福晚會,祝福0206強震臺南災區早日恢復平常,祝禱罹難者安息,祝福受災人員早日恢復身心靈安康,祝福救災人員吉祥自在。天佑臺灣,國泰民安。天佑世界,共好共榮。

/民國105年(2016)3月總會會訊第294期‧〈總會瞭望〉


 

50、順乎自然造化  2016/04

 

紐西蘭奧克蘭的氣候,常有同一天就可看到四季變化,有時一陣雲飄過,就會雨下得讓人措手不及,而當找好遮雨處之時,卻又頓時雲開雨停、陽光普照。可能習慣了自然的變化,紐西蘭的行人在雨中漫步,也是另一種街景。

曾前往奧克蘭開拓道務的林點傳師在講道時,特別舉出他在奧克蘭的生活經驗。有天早上,他到道場附近的公園健走慢跑,剛開始天氣還算晴朗,沒經多久,朵朵雲層卻往公園的上空聚集,突然間,雨水傾盆而下,林點傳師趕緊就近找個避雨處以免全身淋濕。就在避雨處等待雨過天晴之時,林點傳師這才發現,公園裡只有他一個人躲進避雨處歇息,在公園裡健走慢跑的紐西蘭人無畏的繼續穿梭在雨水中前進,即使全身濕透也樂在其中。

天氣放晴後,林點傳師回到道場,把剛剛經歷過的這一幕分享給常駐紐西蘭開道的道務負責人員說,紐西蘭人為何在下雨時刻不懂得避雨,還繼續在雨中運動呢?道務負責人員回說,紐西蘭人認為陽光普照是大自然的現象之一,而陰雨連天也是大自然現象的一部份,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都要學會去適應,而且能在其中體會蘊藏的福份。我們臺灣人可能有深厚的中華文化根柢,甚明趨吉避凶之道,常會慣性的表現在生活上,如在健走慢跑途中遇到天候不佳,很自然的停下避雨休息,待天氣轉晴再繼續前進。道務負責人員還笑稱,改天再去公園健走慢跑時,如真巧遇天降甘霖,還在運動的大都是紐西蘭人,躲在避雨處休息的可能還是臺灣人或華人吧。

其實,順乎自然造化,可是中華文化裡老莊道家的核心義理所在。莊子一書充滿著順乎自然造化的篇章,甚至如莊妻仙逝,莊子都可鼓盆而歌,贊賞自己太太還歸生命的源頭─「無」《莊子‧至樂》。在《莊子‧德充符》裡,莊子權藉孔子回應魯哀公的話說,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於心者也。是之謂才全。」

莊子將人事上的生死得失、富貴貧賤、賢與不肖,人身上的饑渴、寒暑,如同晝夜的輪轉,用我們的知能,實難以了解這些變化的起始點,如能善加觀察到這個道理,就可以不受這些變化影響我們自在的心靈,甚至可以日夜沒有間斷的在萬有變化之中善保春和之氣、生生之機,所謂清明在躬,當下的才即全。也如憨山大師所註,「才全者,謂不以外物傷戕其性,乃天性全然未壞,故曰全。」

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萬有有成住壞空,自古及今,甚至未來,從未止息。如能了悟其中不受變化影響的道,那麼不論是生老病死、陰晴圓缺、成住壞空的才,都可以流露無盡的光與熱,這「才」當下也是「道之全」。

/民國105年(2016)4月總會會訊第295期‧〈總會瞭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