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理事長專書分享: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

Chinese

書名: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

作者:李玉柱

出版:圓晟出版社

ISBN:978-957-687-067-5

出版年月:2016年4月

目錄∕

00、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代出版序 2016/04

01、感恩感動感謝2012/05

02、和平和諧和好 2012/06

03、AFA的邀約 2012/07

04、道脈傳承永續 2012/08

05、萬物靜觀自得 2012/09

06、不只是十分鐘 2012/10 

07、最美麗的風景 2012/11

08、再現學術良心 2012/12

09、幸福快樂收圓 2013/01 

10、現實神聖時空 2013/02

11、工作中陪家人 2013/03

12、人親土親道親 2013/04

13、厚德行健即理天 2013/05

14、大學之道庶民行 2013/06

15、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07

16、虛空中的一粒沙 2013/08

17、吹萬不同咸自取 2013/09

18、交光互映素位行 2013/10

19、原來關鍵在一心 2013/11

20、彌勒家園的風采 2013/12

21、兩岸最大的宗教 2014/01

22、不思議的收藏家 2014/02

23、淡泊寧靜好修行 2014/03

24、看見臺灣的真誠 2014/04

 

25、大道之行的領航者 2014/05

26、前世今生的再發現 2014/06

27、馬來西亞遇見孔子 2014/07

28、走訪印尼的孔子們 2014/08

29、一千八百日的堅持 2014/09

30、讓開一步見證真實 2014/10

31、立足臺灣道傳世界 2014/11

32、杏壇設教道脈長青 2014/12

33、子不語與聖人之語 2015/01

34、會務的創立與發展 2015/02

35、會務的傳承與發展 2015/03

36、會務的繼述與發展 2015/04

37、道之宗旨與禮運大同 2015/05

38、三不離為基理好情緒 2015/06

39、人間最後的一片淨土 2015/07

40、一百一十年與萬八載 2015/08

41、超越內在與一以貫之 2015/09

42、從頭到腳的生活妙方 2015/10

43、銀杏樹菩提樹萬年青 2015/11

44、彌勒家園與無極理天 2015/12

45、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 2016/01

46、一個美好的生命故事 2016/02

47、大公無私與萬緣放下 2016/03

48、永遠的感恩感動感謝 2016/04  

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代出版序∕2016.04

 

日日是好日,可說是覺悟修道者對每一天的肯定,因為一念修行,自身等佛,道在當前,眼觀即是,道喜每一天;處處是道場,也可說是弘願辦道者對每個地方的祝福,因為為仁由己,豈由人乎,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祝福每個地方。據此,就一位邁向覺悟修辦道者而言,誠然不只是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而當是天天是充滿感動的日子。

每一天醒過來,是每一天新的開始,我們可以再學習再努力再成長,即使可能仍有諸多挑戰,但一息尚存,還是有機會突破、有可能轉危為安。這是覺悟的修辦道者,「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覺與肯定。

說是「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是指稱這本書所搜集的文章都與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的會務相關連,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自民國77年(1988)3月5日創立以來,至今已屆滿28年,已有一萬個日子以上,今天一貫道的道務已傳到世界八十多個國家都有常設性的道場,全世界也有超過三千萬人清口修行,也在各國成立了總會或相關基金會常常興辦文化教育慈善公益志業服務人間,可說是日日都是充滿感動的日子。

當然,如果從民國35年(1946)初,一貫道自中國大陸傳進臺灣,再從臺灣傳向全世界算起,至今已屆七十週年,遠超過二萬個日子了,永續傳道在人間,每一天也都是充滿感動的日子。其實,一貫道歷來傳道在人間,即從點明每一個人生,敬邀每一個人珍惜每一天醒過來的時刻開始,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讓每一天都充滿著生命正能量,讓每一天身處的境域都揚溢著無上的道氣。

真誠感謝天恩師德慈悲,道脈綿延於世,前賢大德以身示道,弘道於人間。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稟持一貫道傳道宗旨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理想願景,踐履著「人間有道,世界共好」的神聖使命,一貫道各組線道場全球道務與總會會務並弘於世,廣結善緣,帶動世道人心正向良善循環,讓人人的每一天都是充滿感動日子。

為期連續性的會務功能有跡可考,四年前曾將後學於總會第六屆(2008.04-2012.04)任內,總會會訊48篇理事長嘉言彙整成《感恩感動感謝》一書出版;今再將後學於總會第七屆(2012.05—2016.04)任內,總會會訊48篇理事長嘉言彙整成本書《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出版,謹請各位前賢大德慈悲參考指正。是為序。

                                           李玉柱序於金樑2016/04


 

01、感恩感動感謝2012/05

 

 「感謝天恩師德慈悲恩賜修辦良緣,感謝各位老前人、前人們慈悲栽培提攜舉薦,感謝各位點傳師、前賢們慈悲護持鼓舞勵勉,感謝各位親朋好友們慈悲培育支持成全,讓後學們有機會能夠繼續在總會學習了愿,後學們內心永懷感恩。」

 

 這是四年前,總會依章程所訂進入第六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重組第六屆理監事會之時,後學們謹遵各位老前人、前人們交付的會務責任,各位點傳師、前賢大德們會員代表們囑託的會務職責,依照傳統慣例,在總會會訊裡後學謹代表總會寫的第一篇感言的結語。至今重讀一遍,內心的感恩感動感謝仍是一樣,好像就在今天。

 

 其實,時間已歷四年。今天總會正式進入第七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重組第七屆理監事會。我們相信,自總會創會開始,每屆的理監事會,都是懷著相同的感恩心。因為會務與道務的核心精神都一樣,都是天恩師德的加被護持,都是各位老前人、前人們的慈悲成全,都是各位點傳師、前賢們的共同付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盡心盡力服務了願而已。我們都是老子《道德經》所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見證者與實踐者。

 

 想當初,總會將進入第六屆之前三個多月,我們尊敬的陳大姑老前人於2008年1月6日成道回天。當總會進入第六屆之後才幾天,我們尊敬的高老前人於2008年5月1日成道回天。我們尊敬的張老前人則在總會進入第六屆的第三年初於2010年6月20日成道回天。我們敬愛的蕭秘書長則在總會進入第六屆的第四年前於2011年3月1日成道回天。在第六屆的期間,總會會務指導的三位老前人輩及常駐總會的蕭秘書長相繼成道回天,讓這一屆從開始前到期中後,時時充滿著濃郁的懷念感恩氣息。

 

 我們也很感動,在總會第六屆的四年裡,我們也遵照總會自張老前人創會以來留下的傳統之一,就是在組線道場領導前人九十華誕的當年,總會以最歡喜感動的心致贈祝壽賀匾。第一位受到祝賀的就是創會理事長基礎忠恕道場領導前人張老前人,於總會第四屆2003年時接受陳大姑老前人、高老前人、王理事長等前人誠摯祝賀。接著一直就到總會第六屆的四年裡,再度分別有基礎忠恕道場領導前人袁前人、基礎天基道場領導前人黃前人、寶光玉山道場領導前人王老前人、寶光明本道場領導前人王前人、天祥大同道場領導前人蔡老點傳師等五位組線道場領導前人適逢高壽九十華誕,不只其直屬後學感恩祝賀,總會也歡喜誠摯祝賀,因為這也是全體道場共同歡喜祝福的喜事。我們深信,老前人輩們始終如一為總會開創的「大公無私」「善與人同」「與人為善」之核心價值,是會務永續傳承弘展的最佳正向帶動力。

 

 總會第六屆這四年來,我們從感恩創會二十週年慶賀活動開始,其間盛逢師尊師母傳道八十週年,我們在臺灣高雄、美國紐約、印尼雅加達、柬埔寨金邊等海內外各國各地興辦了一系列感恩活動,當年也是金公祖師成道六十五週年、中華聖母成道三十五週年,我們也在總會創會的寶地大香山慈音巖舉辦永懷聖德音樂會以誌感念追思。去年也盛逢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我們身為中華民國所屬的宗教團體,雖是民間組織,我們也為國家欣逢一百歲致上衷心的賀喜之意,從元旦的祈福法會、二月初台北國際書展中的一貫道聯合展及臺灣燈會中的一貫道燈會、三月初的文化興國和平護國祈福大典、四月初開始的全國系列孝親活動、七月初的宗教和平生活營、八月二十三日參與宗教和平祈福法會、十月初的弘揚孝道音樂會、到十二月三十一日參與全國宗教界感恩祈福大會,甚至製作出版一貫道百年大事紀DVD暨紀念相片檔CD,以及一貫道百年大事紀專刊,當為一貫道近一百年傳道歷程的回顧與展望的可能依據。其中再值得一提的是,國立政治大學宗教所於行政院國科會計劃內編撰中華民國百年發展史的時候,特別將一貫道百年來的發展編入教育與文化中有關宗教篇七篇中的一篇,足見在中華民國百年發展史上,有關宗教的發展,一貫道百年來的發展是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因為從山東濟寧、濟南開始,經天津、北京,到全中國大陸,再由中國大陸到臺灣,從臺灣到世界五大洲八十個國家以上都有一貫道道場,甚至在十四個國家成立國家級總會,完全是民間自主的發心,而且發展過程初期長時間受到兩岸政府的禁制,仍然一步一腳印的默默傳道至今,即使在中華民國一貫道已是政府肯定的合法宗教,一貫道仍是步步踏實的傳道濟世,因為修道是本分,傳道是使命,不會因環境的順逆而改變。

 

 總會在近一、二十年來開始與中國大陸有關方面互動交流,尤其2006年7月由時任立法委員的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沈智慧理事長的引介,總會開始一次又一次的正式組團前往大陸參訪交流,雖然不能用一貫道名義,但大家都知道這整團都是一貫道道親,而且都是清口茹素,如在宴會上交流時連大陸有關方面也都一起吃素。有了這個好的開始,這五年來總會與中國大陸各方面的交流,也平順的持續進行。中國大陸有關方面也多次參訪臺灣及東南亞一貫道道場,都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我們深知六十幾年前新中國成立的初期,一貫道在大陸的命運和大部份的民間組織是一樣的處境,只是一貫道可能是受到最嚴厲處置的民間組織之一,所以留在早期檔案裡的一貫道資料,基本上可能是絕大部份是負面的。在這些檔案都還保持原樣之時,中國大陸還有可能與臺灣一貫道交流,這也屬難得。

 

 這裡面當然有各種助緣,我們心懷感謝;當然也有各種現實考慮,我們一併尊重。其中我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來臺開闡道務的各位老前人輩幾十年在臺灣在世界各國的弘揚中華文化,無畏中國大陸幾十年來怎麼評定一貫道,且在臺灣受到幾十年的禁制甚至受冤屈坐牢仍不改其弘道的使命,最後在臺灣終受政府及社會各界的肯定,也被譽為臺灣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支柱之一,這種長期無怨無悔的為傳承中華文化而奉獻心力的一貫道老前人輩及全體道親,不只中華民國政府在禁制三、四十年之後給予肯定,也感動了世界八十餘國的人士,不論是華人或當地人,發心學習中華文化修道立德,我們以為這是值得中國大陸要創建和諧社會時當為重要的參考。因此,中國大陸有關方面與臺灣一貫道長期的善意交流互動,我們覺得這是明智有意義的事情。

 

 近五年來,總會及各組線道場與中國大陸進行多項有意義的交流互動。2009年3月總會邀請大陸有關方面五個部門七位代表參訪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四國一貫道道場,深受各國總會及各組線道場熱絡的歡迎,大陸代表也親自領略一貫道在不同國家如何有效的弘揚中華文化。也因此因緣,2009年8月我們邀請大陸學者專家十七位及海內外學者共同相聚在臺灣高雄寶光建德神威天台山道場,舉行了近現代中國民間結社學術研討會,並參訪道場,同時也遇到臺灣剛發生八八水災還在救災的時刻,與會學者專家也實地了解一貫道如何以修辦道精神在賑災。我們也歡迎中國大陸涉臺部門、宗教部門及媒體等領導,也曾多次參訪臺灣一貫道道場,都留下深刻印象。我們很感動,經過各方面的努力,發一崇德道場出版的百孝經簡體字版正式由韓榮譽理事長無償贈送與大陸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由寶光崇正道場、發一崇德道場、寶光玉山道場、興毅葉點傳師等共同發心,租用中央廣播電台時段,每週向大陸播放百孝經講演。

 

 在學術領域的交流,我們看到了諸多的突破,誠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卓新平所長所形容的,大陸跨出了艱難的第一步,他指的是2010年12月初在北京召開中國大陸有史以來第一次新興宗教發展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美國摩門教、伊朗巴哈伊教、日本創價學會、臺灣一貫道及天帝教參加發表論文(後學謹代表總會發表一貫道的臺灣經驗與全球發展),參加研討會成員有新興宗教的研究者如海峽兩岸及國際學者,有新興宗教的實踐者如上述五個新興宗教的代表,有新興宗教的可能管理者如國安公安部門、統戰宗教部門的代表等,社科院並在宗教藍皮書中建言應務實重新考慮一貫道在中國大陸的定位,不宜一直停留在六十年前的看法。我們也樂於看到大陸的學者專家研究現代一貫道,諸如國台辦秘書局楊流昌局長以研究臺灣一貫道為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並由香港中國評論學術社出版社出版其博士論文「天道傳奇~一貫道在臺灣的傳播與影響」,楊局長在其論文摘要中表示,大陸對於一貫道在臺灣的傳播與影響的研究如果是空白,則屬不該。

 

 我們經由宋光宇教授的引介,也與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合辦學術研討會,並出版論文集,這大概也是第一本中國大陸大學的出版社出版論文集裡有三篇一貫道的論文。今年3月27日28日我們再度與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合辦學術研討會,討論一貫道的論文就有十篇,論文集也將在7月出版。我們也獲邀出席山東大學主辦的近現代中國民間組織與社會救濟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臺灣一貫道的社會救濟與生命啟迪~以九二一地震賑災及八八水災賑災為例。

 

 在兩岸文化交流方面,2009年我們也經中國國民黨吳伯雄榮譽主席之盛邀代表臺灣宗教界出席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討論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吳榮譽主席還公開表示一貫道是最有資格來談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所以特別舉薦後學代表出席。我們也在2011年參與福建廈門泉州舉行的第三屆海峽論壇。我們與山東濟南輪流主辦的和諧中華兩岸經典文化推廣會演,2010年五月在台中舉辦第一屆,2011年五月則在山東濟南舉辦第二屆,並拍攝編輯成18分鐘的活動DVD,且在大陸中央電視台第四台播出,大家反應很好,今年五月廿七日將輪由我們主辦,會在台中市政府廣場舉行。我們還獲得大陸陳博士的引介及海南省道教協會的邀請,崇德劇團專程前往海南參與積德造福活動演出孝親節目,博得好評。我們各組線道場也都隨順因緣,以各種名義與大陸各方面進行文化交流,增進深入彼此了解,深具意義。

 

 在公益慈善方面,總會第六屆時臺灣遇到了八八水災,我們仍以修辦道的精神參與賑災。國外的災難,我們也盡其可能的參與賑災,如中國大陸、菲律賓、紐西蘭、澳洲、印尼、日本、泰國等,獲得內政部及外交部的頒發感謝狀肯定。甚至自1991年開始,只要大陸發生嚴重自然災害,我們總會均會捐款賑災,但大陸只能接受理事長個人名義捐款,唯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大陸首度接受以臺灣一貫道總會名義捐款賑災,並正式開立給予臺灣一貫道總會名義之捐款收據。

 

 我們在宗教交流上,因創會理事長張老前人的帶動,總會與各宗教相處和諧和平合作,甚得各宗教的好評。尤其近五、六年我們總會負責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常與各大宗教交流,興辦活動,促進宗教間的相互的尊重與合作,甚至在日本311地震海嘯災難中,總會各組線不只合心出錢出物資賑災,還發動各宗教合力賑災,因臺灣921大地震時,總部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曾捐款給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支持臺灣賑災事宜,此刻日本發生災難,我們總會負責的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也還發動各宗教合力賑災,並捐款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支持日本賑災事宜,深得世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的感動與感謝。

 

 我們在學術文教方面,我們總會延續第五屆與台大黃俊傑教授的學術合作案,總會第六屆則與政大宗教研究中心進行學術研究合作案,目前也將再與政大宗教所暨華人宗教研究中心進行學術研究合作案。除了與大學的學術研究合作案以外,因教育部開放宗教研修學院的申請設立,我們總會所屬的發一道場獲得教育部准予籌設一貫道崇德學院,我們總會所屬的寶光建德道場獲得教育部准予籌設一貫道天皇學院,如籌備順利,可能將會在2012年9月開學。為了因應道場興辦學校的因緣,總會各組線道場領導前輩決定彙編一貫道通識講義,成立一貫道通識講義整編小組,請發一崇德道場陸隆吉點傳師負責召集,並由各組線道場領導前輩指派點傳師講師前賢等代表共同參與。經過二年有餘的開會研議集結彙整,完整草稿先送請各組線道場領導前輩審閱,審閱後寄回總會並再請全體編輯群彙整編輯,定稿初編後仍會送請各組線道場領導前輩核正,不久將來可彙整成一貫道通識講義五大冊。我們誠摯感謝天恩師德的加被,總會各組線道場領導前輩的護持,一貫道通識講義整編小組的盡心盡力,總會暨崇德文教館的工作團隊全力配合,才有這初步的成果。近幾年來總會、發一崇德道場與寶光建德道場也分別在廣西、廣東及山東捐建學校,如同基礎忠恕道場在臺灣捐建學校一樣的發心,協助促進當地教育百年樹人大業。

 

 我們在各國總會的籌組成立,這四年來在既有的美好基礎上,我們陸續在巴拉圭、南非、巴西、紐西蘭等國家註冊一貫道總會,我們在加拿大也成立一貫道聯誼會。2011年9月我們也組團專程前往南非及巴西,慶賀南非一貫道總會及巴西一貫道總會的成立,令人感動的是,不論用中文、用英文、用南非原住民語、用葡萄牙文,語言聲音不同,但是道心相通,有如人人臉孔不同,但至誠無二。

 

 自總會成立以來,我們年年興辦多項大型活動,都是總會各組線道場大公無私、善與人同、與人為善的共襄盛舉下圓滿成就。曾經有一位大陸學者來總會拜訪,看到的只有幾個會務工作人員,總會會館也只是辦公大樓中的一層樓裡的部份空間而已,突然質疑總會怎是這樣沒人沒資源。後學笑稱他真的觀察入微,總會自來事實就是如此,但是因為總會所屬各組線道場都有「道本一體、理無二致」的同理同體共識,所以會如《龍天表》所慈示:「遇難救難,遇災除焉,遇善相助,遇事襄辦。」大家同心同德,合力辦出各項活動,這個時候你就會看到很多人,你也會親身體會到資源源源不絕,這就是一貫道,這也就是總會的本來面貌,因為大家都一樣忘己為人、誠敬奉獻,這也是集體負責,整體合作最好的寫照。過去創會老前人輩為總會留下的「大公無私」「善與人同」「與人為善」之典範,是會務體質最健全的保障,我們很感動這樣美好傳承能維繫至今,我們深信這可能就是我們總會自創會以來,以至於長遠的未來,一以貫之的最美好傳承。在這裡就會親眼看到原來是有人有資源,但不會有輕慢傲視之事,因為在道的立場,一個人不算少,億萬個人也不算多,因良心善性人人平等具足。

 

 四年來,我們有說不盡的感恩感動感謝,今天總會再賦與我們負責第七屆的會務,在此我們還是要再說一聲,感謝天恩師德的慈悲恩賜修辦良緣,感謝各位老前人、前人們的慈悲栽培提攜舉薦,感謝各位榮譽理事長的慈悲護持指導成全,感謝總會各組線道場道務負責領導前輩的慈悲護持大德奉獻,感謝總會各位副理事長、各位常務理監事、各位理監事候補理監事、張秘書長與秘書群伙伴們及故蕭秘書長、會務工作團隊、各分支會辦事處領導及幹部、全體會員前賢大德的慈悲付出補缺扶圓,感謝各位點傳師、前賢們的慈悲護持鼓舞勵勉,感謝各位親朋好友們的慈悲培育支持成全,讓後學們有機會能夠繼續進入總會第七屆學習了愿,後學們內心永懷感恩。

 

 我們相信總會未來四年,繼續有天恩師德的加被,有各位榮譽理事長及各組線道場道務負責領導前輩與點傳師前賢們的護持,有廖副理事長、王副理事長、張副理事長、各位常務理監事、各位理監事候補理監事、謝秘書長與秘書群伙伴們及會務工作團隊、各分協支會辦事處領導及幹部、全體會員前賢大德們的慈悲付出,會務定會更穩健弘展,深廣地為祖師師尊師母佈德於世。

  /民國101年(2012)5月總會會訊第248期


 

02、和平和諧和好 2012/06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中庸》一書第一章的結尾,《中庸》開宗明義即表達出天人一體的理念,闡述宇宙人生的總根源是來自形而上的天。做為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具足了上天所賦的靈明本性,如能活好每一個起心動念,活好每一天,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因人的致中和,天地可各安其位,萬物可各遂其生。誠如朱子所說:「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

 

 致中的功夫,就是要隨時能回到情緒未發之前的本心性體,清虛清淨,萬緣放下,清淨自在。有人做一個最簡單的比喻,先不論修行的境界,一般人不論富貴貧賤、男女老少、古今中外,平常一天總是要睡個幾個小時,等我們睡著了,可說是與天地合一體了,此刻也無分別執著〈除非做夢〉,也無富貴貧賤、男女老少、古今中外、善惡美醜好壞之別,連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一睡著了也不知覺自己生病了。這種現實人人天天都有的生命經驗,無非日日在啟迪自己,如能隨時回到這個萬緣放下、清淨自在的中體,我們就可以日新又新,盡心知性,知天立命。

 

 致和的生活,是人生身心靈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安穩、國家繁榮安定、世界大同和平的關鍵基礎。我們常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為天地大自然的變化,常常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改變,但是因為人的良善力量集結,常能補足天地自然變化所生的遺憾。

 

 和是人生情緒的合乎節度,也是邁向人生康莊大道的源動力。有人從和字的造型,規納出和的兩個主要面向。和字有禾有口,有禾代表人人豐衣足食,養生有道,生活無虞,這是屬物質生活的滿足。有口代表人人暢所欲言,自由平等,民主平權,法治尊重,生活無懼,這是屬精神生活的充實。人能致和,在追求經濟成長繁榮之時,也需以萬物能各遂其生為原則,也即永續共生才成可能。同樣的,在追求自由民主發展之時,也需有法治尊重、平等平權的素養,也即共好共榮才成為可能。

 

 我們深知,世界人類的永久和平,國家社會的和諧安穩,其重要基礎就在人人家家的和好共生。就如同《大學》一書所說平天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孝悌慈」。不論從生命的縱向講孝,或是從生命的橫向講悌,或者從生命的同體講慈,都是要做好人人的和好共生,方能有國家社會的和諧安穩,世界人類的永久和平的可能。而倡導孝悌慈最有力者,就是歷來的聖人以及所屬的傳道團體或宗教團體。

 

 很是意思的事,從5月18日到5月27日前後才十天,我們總會就參與了四次的活動,都與和平和諧和好有關。

 5月18日、19日是台灣宗教學會2012年年會在台大社科院國際會議廳舉行,並舉行「全球化下台灣宗教發展之典範」學術研討會,共討論51篇論文,其中研討一貫道有關的論文有4篇。誠如台灣宗教學會林端理事長所說:「台灣宗教過去幾百年來,發展出諸多具有全球化下的典範意義的成果:性別平等、和平共存、傳統與創新融合、多元認同與社會參與。這是華人世界的典範,也是全球其他社會效法的對象。」學術研討會最後特別邀請佛教、道教、一貫道、政府部門及學術界代表進行總結對談。後學代表一貫道提出台灣宗教發展的典範特色除了學術界所集結的五大項成果以外,還可以特別提出「正向合作」的典範。如台灣有三個跨宗教的組織,運作都很順暢;慈善公益也可聯合興辦,合作愉快。正如天主教神學家孔漢思博士曾說:「沒有宗教和平,就沒有人類和平。」欲期人類和平,宗教須先和平。而和平的基礎就在對話與溝通,平等與尊重,合作與成全。

 

 5月24日大陸中共中央台辦副主任葉克冬在其台灣宗教文化參訪之旅八天行程中順道參訪一貫道天元佛院,在天元佛院與一貫道代表茶敘一個多小時,參訪禮敬聖神仙真,並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敲鐘祈福。葉副主任參訪一貫道還有媒體記者隨行並見諸新聞報導,這算是第一次。葉副主任表示一貫道和大陸之間的交流,還是存在一些實際的「不方便」的地方。希望大家給大陸一些耐心,雙方可從務實的地方做起,繼續擴大交流,克服困難。

 

 茶敘由天元佛院廖老點傳師簡介天元佛院及光明仁愛之家開始,接著請韓老點傳師致歡迎詞,後學也特別以韓老點傳師自年輕才十七歲時就跟隨韓老前人自中國大陸來台灣傳道談起,至今已歷經65個年頭,所以說韓老點傳師是跨兩岸最具代表性的一貫道修行者之一,也親自見證兩岸一貫道的發展歷程,尤其在台灣如何從坎坷到平順。在台灣前近40年一貫道曾被政府長期考驗,一貫道無怨無尤,終獲承認及肯定。一貫道所想所做所講的就如天元佛院的入口處「道義之門」左右兩邊所書寫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敬老尊賢」「飲水思源」,甚至恭立在「道義之門」左右兩側的石雕聖像從伏犧、神農、軒轅黃帝、一直到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等歷代聖王聖賢,就像似在敬邀大家與古聖同行王道,同踐聖道。而且一貫道所說的道理不是只用嘴巴說,而是用生命去做,才會淨化昇華自己,感動成全別人。誠如大陸流行的一句話,中華文化五千年的大恩澤,一定可以化解兩岸幾十年的恩怨。我們相信大陸對一貫道幾十年來的誤解,也可以用這句話來解消,而其方法應該也是對話與溝通,平等與尊重,合作與成全。最重要的是,一貫道在台灣已歷66年的傳道經驗,是最值得大陸省思是否應放下60餘年來的疑慮,不必再視一貫道為禁忌。因為事實證明,一貫道不只有大益於台灣,有大益於世界各國,未來也必有大益於中國大陸。

 

 5月25日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主辦「東亞新興宗教的興起、傳布與現代社會─韓國大巡真理會與台灣一貫道的宗教對話」,邀請韓國大巡真理會尹銀道院長率五十餘人出席,一貫道總會也有五十人代表參加,大巡真理會是韓國本土新興宗教自1871年開始,歷經百餘年至今,以「解冤相生」「報恩相生」為主要修行理據。後學也提出借用費孝通教授〈1910~2005〉晚年參訪日本時所提的四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來說明今天對話的意義。大家都會肯定自己的信仰,就像自己每天都要打扮得體肯定自己;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別人的信仰,如同我們眼睛看出去也要會欣賞別人的美,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進而以同體心與人為善、善與人同,紅花無礙綠葉,綠葉無礙紅花;那麼天下大同,世界和平就在眼前。5月26日韓國大巡真理會尹銀道院長特率全團五十餘人參訪崇德文教紀念館,為韓國大巡真理會與台灣一貫道的宗教對話做了實地體驗。

 

 5月27日第三屆和諧中華海峽兩岸經典文化推廣會演輪值在台中市政府廣場舉行,有數以萬計的學生、老師、家長、道親前賢參加,同時也在山東濟南、香港、澳門同步進行,台中市胡市長蒞臨主會場致意並頒發弘揚中華文化有功人員獎狀。山東濟南代表團由山東文藝界聯合會鄒主席率33人參加。後學也在現場表示:今天是我們兩岸四地,台中、濟南、香港、澳門,最充滿中華文化氣息的日子,雖然相互的距離有數以千公里計的遙遠,但是我們同時朗誦孔子的禮運大同篇,讓我們的心靈緊密的相契合在一起,在這裡我們共同見證了兩岸四地本是血脈同源,聖脈同根。中華文化是我們兩岸四地共有的資產,這個資產最怕我們不用,它不怕我們常用,我們越是善用它,我們的人生越見豐富,我們的家庭越見幸福,我們的社會越見和諧,我們的兩岸關係一定永久的走在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上,孔子的世界大同理想也就在不遠處。

 

 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我們總會去年在南非成立南非總會的時候,南非的黑人原住民青年也是我們的虔誠道親,他們用道地的中文唱出鏗鏘有力的禮運大同篇,從他們自然揚溢出的生命風采,您可以深信世界大同是可能的,而我們兩岸四地大同更是世界大同的勝基。我們希望帶動人人日日都可以是和諧中華經典文化推廣會演。那麼兩岸的永久和平、世界的大同理想是真實可期的。

 

 世界人類的永久和平,國家社會的安穩和諧,人人家家的共生和好,是我們人類最大的福份與智慧。我們都希望有一個理想的天堂,當為我們的究竟歸處;但我們更希望能把這個理想的天堂,就直接一步一步地在人間實現。

/民國101年(2012)6月總會會訊第249期


 

03、AFA的邀約 2012/07 

 

 俗話說: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屬關鍵字的「緣」,是對面不相識的堂皇藉口呢,還是千里能相會的主要動源呢。其實,如以「道本一體,理無二致」的形上同源觀點視之,有緣無緣可能不是最具關鍵,而是有沒有意願才是可能關鍵。我們總會與土耳其之間的交流,可說是願帶動緣的最佳例證。

 

 土耳其位居亞洲的最西面,國土有78萬餘平方公里,百分之九十七的國土位處亞洲,百分之三的國土則位在歐洲。首都設在安卡拉(Ankara),最大都市則是伊斯坦堡(Istanbul),伊斯坦堡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大城市,曾經是羅馬帝國(Roman Empire)、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奧托曼帝國(Ottoman Empire)的首都,也是土耳其在1923年10月29日成立民主共和國初期的首都。土耳其人口有7800萬餘人,絕大部份都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Sunni),特具真誠、微笑及熱誠的特質。國民年所得平均超過12000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五大經濟體。土耳其政府在臺灣設有辦事處,土耳其人民在臺灣有成立三個民間社團及一所高中,這三個社團及學校都是土耳其葛蘭運動組織的成員所共同創設,主要目的就是建立土耳其與臺灣的交流橋樑。

 

 AFA(Anatolia Formosa Association 安那托利亞福爾摩沙協會)是土耳其人民在臺灣成立三個民間社團的第一個,多年來曾邀請總會出席聯合祈福餐會及齋戒月活動。今年2月29日AFA榮譽理事長Huseyin Kizmz 先生(即土耳其葛蘭運動組織在臺的負責人)、AFA理事長Isa Ucar 先生、福爾摩沙學會副會長暨AFA宗教對話部主任Osman Cubuk 初雅士歐斯曼先生及Cihan通訊社駐台代表Hamaz Toprak杜漢先生連袂來總會拜訪,熱誠邀約總會代表能撥冗蒞臨土耳其訪問,AFA會負責在土耳其接待。因目前總會同時也負責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的會務,所以徵得AFA的同意,一併邀請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所屬各宗教代表共襄盛舉。

 

 經過兩個月的聯繫邀請,獲得總會及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的踴躍護持,總計有一貫道、佛教、天帝教、軒轅教、統一教等代表35人報名參與,據悉這是AFA歷年來邀請接待臺灣各界前往土耳其交流的最大一個交流團,而且也是第一次有吃素的團體,讓AFA深感臺灣宗教界的熱誠。

 

 AFA特別安排熟悉中文的三位土耳其伙伴:初雅士歐斯曼先生、邱柏宏先生、安裡夫先生,專程自臺前往土耳其充當全陪導覽。為了節省經費,他們三人自臺灣搭最經濟的航班,輾轉30小時才抵達土耳其,專程等候我們的到來。相對於他們三人,我們35人只花18小時即自臺灣經新加坡到土耳其伊斯坦堡。雖然他們不是專業的導遊,但光憑這一點,我們就可領略土耳其葛蘭運動組織的精神。從6月14日我們抵達土耳其伊斯坦堡開始,到6月21日結束訪問返臺,除了遊覽伊斯坦堡及布爾薩(Bursa)的名勝古蹟與清真寺,我們走訪了土耳其葛蘭運動組織所創辦的機構,諸如:慈善救助組織KIMSE YOK MU(有您真好)、記者和作家基金會GAZETECILER VE YAZARLAR VAKFI、法提赫大學FATIH UNIVERSITESI、扎曼報社暨通訊社ZAMAN GAZETESI &CIHAN、完全中學BURC KOLEJI。

 

 土耳其葛蘭運動組織是以葛蘭博士所倡導「教育以化無知,慈善以救貧困,交流合作以解分裂對立」為核心價值理念,在土耳其帶動數以百萬計的中產階級投入關懷社會運動,普設教育機構自幼兒園到大學(在世界各國有1000餘所)、慈善救助機構含醫療院所、交流對話機構含電視臺報社通訊社等媒體,甚至在世界140餘國也有興辦各項有益於交流合作的機構。在臺灣即設有三個民間社團及一所高中(設在高雄瑞豐國中校園內的優佳高中)。

 

 法土拉‧葛蘭(Fethulla Gulen 1941─)是土耳其伊斯蘭教著名的教士暨學者,曾被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評選為全球前20大頂尖公共知識份子。葛蘭博士認為人類有三種敵人,一個是貧窮,一個是無知,一個是對立分裂;惟有倡導帶動「教育以化無知,慈善以救貧困,交流合作以解分裂對立」,人類才有和平的可能。葛蘭博士在接受外交政策雜誌訪談中表示:「要打敗恐怖主義,我們必須認知到大家同為人類的事實。我們無法選擇當特定族群或決定自己的家庭或膚色。所以我們不應懼怕他人。我們要全人類團結一起,享受民主制度下的多樣性,要以真誠的方法處理及面對基本問題,包括恐怖主義。我相信全體人類語言的對話與教育是克服差異與擊倒問題的最有效方法。這種教育同時包括精神上的啟蒙或提升與倡導良好道德。」

 

 此次AFA的邀約,可說是土耳其葛蘭運動組織在臺灣的主要工作之一,曾如初雅士歐斯曼先生所說,這次的邀約主要是希望臺灣社會意見領袖們多一點了解土耳其,尤其是臺灣宗教界的朋友。其實,臺灣宗教界可譽稱是和平的天使,幾十種宗教在臺灣和平共存共榮,大家相處和諧和平、合作愉快,尤其一貫道自來即倡導「道本一體,理無二致」的同體精神,更以與人為善、善與人同為處世之道,並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傳道於世的宗旨。我們並不會因沒有去土耳其交流就心生誤解,當然有AFA的邀約,是能增加我們對土耳其宗教與文化的深層了解,而令我們印像最深刻的是應算初雅士歐斯曼先生、邱柏宏先生、安裡夫先生七天七夜陪同我們參訪的務實負責精神。他們三人宗教信仰的虔誠,忠愛國家的情操,待客之道的禮數,為人處事的謙遜,應是土耳其的最佳代言人,也是土耳其葛蘭運動組織成功的實踐代表。

 

 從土耳其葛蘭運動組織在臺灣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一條很熟悉的軌跡,古聖先賢的開荒路如是走過,近百年來一貫道前賢大德開荒闡道的足跡仍然安穩走在世界各國。不論蒼生有沒有緣,只問我們有沒有願。

/民國101年(2012)7月總會會訊第250期


 

04、道脈傳承永續 2012/08  

~記金公祖師一百六十歲誕辰暨天然古佛成道六十五週年 

 

 1853年,我們尊敬的路中一祖師(1853─1925),農曆4月24日誕生在山東濟寧,1925年農曆2月2日成道,上天敕封為「金公祖師」。今年農曆4月24日,適逢一百六十歲誕辰。

 

 1947年,我們尊敬的張天然師尊(1889─1947),成道於四川成都,上天敕封為「天然古佛」。今年農曆8月15日,適逢成道六十五週年。

 

 1853年之前,中國大陸(清朝)已開始受到巨大的內憂外患,如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1942)被英國擊敗,與英國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1842),接著虎門條約(1843與英國),望廈條約(1844與美國),黃埔條約(1844與法國)等等,加上1848年至1850年發生嚴重的水災和饑荒,也醞釀出一連串的變亂,如太平天國之亂(1850─1864),北方的捻亂(1853─1868)等等。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在1820年時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約600美元,1850年仍約600美元,1870年約530美元,1890年約540美元,至中華民國成立時1912年也不過550美元,甚至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更降至不到450美元。足見在十九世紀中後期到二十世紀初中期,中國大陸長期遭受外國的侵襲,戰火的蹂躪,人民長期籠罩在災難的陰霾裡,整個國家長處動盪不安的狀態,安穩發展成為奢望。

 

 可貴的是,中華文化根深柢固,雖然國家政府與社會長期遭受困厄,古聖先賢所傳承下來的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仍然蘊涵在人心中,因為人們深信天理不可常昧,良心不可常泯。也因為這樣的信念,即使是在元朝及清朝,號稱由異族統治中國大陸,中華文化仍將蒙古族及滿族融攝為一體。亦如前一、二世紀雖遭受列強侵襲,甚至自相侵凌,直至於今,仍須回到中華文化的大根大本,才能真實建構和諧社會。這也是眾多古文明能垂傳至今永續不絕者,只有中華文化傳承。

 

 誠如英國湯恩比的《歷史研究》所說:「人類要想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必須要到中國的孔子思想和大乘佛法中汲取智慧。」「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中國人的世紀。」所謂中國人的世紀,其可能的特色當是但憑文化,不憑武力。不再有前一、二世紀的侵襲戰火蹂躪。這也是孔子所倡導的恕道,將心比心,不可再將自己的繁榮發展,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是中華文化傳揚世界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倡導人類共生共好共榮。而且是為仁由己,豈由人乎。從自己努力帶動起,不論別人信不信。

 

 歷來聖賢如是示範,現代修行者也如是行持。有如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在辦道時呈奏的《龍天表》所慈示:「道統既墜,至今三千餘年。」的自覺承擔使命感。從湯武鴻恩周公以後,道降師儒,甚至當今白陽道運庶民,惟有人人的覺醒,才是究竟的覺醒,而這是生生不已覺醒人心的神聖工程,即使已歷三千年,也不算長,何況白陽應運道運庶民長達一萬八百年,足見「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這個人人脫胎換骨的變化氣質的神聖工程,前三千年來的道統既墜,只是道脈普被的啟動序幕,白陽應運道運庶民一萬八百年才是普渡收圓的主旋律。因此,一貫道白陽時期的道務,就由路中一祖師及張天然師尊與孫慧明師母在中國大陸啟動,雖歷經艱難險阻,仍然堅毅向前。

 

 1853年農曆4月24日,路中一祖師誕生在山東濟寧,根據道統所說是係彌勒古佛化身。幼小入私塾,善書法,年長務農。1880年入軍伍。1895年受天啟辭軍職到青州投拜劉清虛祖師為師,1900年領受天職為代表師,在青州一帶闡道渡眾。1919年劉清虛祖師成道,路中一祖師繼任第十七代祖,直至1925年農曆2月2日成道。路中一祖師當時道務傳至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等四省,門下有十三大領袖,內含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

 

 六十五年前,張天然師尊成道,上天敕封為「天然古佛」。張天然師尊1889年農曆7月19日誕生於山東濟寧,根據道統所說是係濟公活佛化身,1916年為超拔慈父而發心求道,1920年領受天職為代表師,其後又晉升為領長,成為路中一祖師門下十三大領袖之一,1925年路中一祖師成道後,繼續追隨路中節姑奶奶(路中一祖師的妹妹,根據道統所說是係南海古佛化身,這可能也是張天然師尊親定暫訂佛規中獻香參辭駕禮節裡在彌勒祖師之後須禮敬南海古佛的原因,因禮敬天命傳承故),1930年農曆6月15日奉天命為十八代祖師,與孫慧明師母共同辦理普渡收圓大事,首先開道濟南、次化天津、青島、北平等地,繼而道開全中國大陸,直至1947年中秋節成道於四川成都,一貫道已傳遍中國大陸及鄰近五個國家地區。

 

 我們回顧近百多年來一貫道在中國大陸、在臺灣、在全世界的發展傳承。我們很清楚看到,路中一祖師及張天然師尊與孫慧明師母在中國大陸的時期,是處在一個革故鼎新的時代。道運庶民的一貫道白陽道脈,也在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啟動。誠如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在辦道時呈奏的《龍天表》所慈示:「皇天開恩,正宗鍾毓於東土;祖師鴻慈,正派再振於圮郡。」幾千年來古聖先賢在中國大陸的寶地上聚積無量道氣,開展出生生不息慧命傳承的中華文化。可惜眾生迷昧仍深,自生障礙,自造災殃,甚至釀成可能自我毀滅的災劫,寶地成圮郡,人間成煉獄。感恩上天鴻恩,彌勒祖師奉命倒裝為路中一祖師,濟公活佛奉命倒裝為張天然師尊,月慧菩薩奉命倒裝為孫慧明師母,均示現為庶民之身,與庶民同甘苦、共禍福,先後持掌白陽道盤慧命,帶動人人良心自覺。而如是一貫道白陽時期正宗道脈一脈相承,先後擔當,在荒廢的大地上開出璀璨亮麗的永恆慧命。從中國大陸到台灣,從台灣到全世界,祖師的典範如是,一貫道弟子的修辦精神亦復如是,一以貫之,傳承永續。

 

 我們試觀,路中一祖師、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在大陸時期的處境,以及孫慧明師母在台灣的處境,無一不是如同置身在圮郡中,客觀環境的困厄艱難,眾生心靈的乾涸荒蕪,惟待祖師鴻慈,再振正宗道風,開演性理真傳,直指良心善性,如是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良性循環帶動,如風行草偃般的天命流行人難阻。在大陸時期,路中一祖師、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都親身見證到了,老前輩們也都見證到了,天命真的不可思議,人人的良心自覺亦不可思議。在台灣時期、在全世界時期,孫慧明師母親身見證到了,老前輩們也都見證到了,前賢後學們也都見證到了,天命仍是真的不可思議,人人的良心自覺仍亦不可思議。

 

 路中一祖師以庶民之身,承繼道統慧命,緒為一貫道東方後第十七代祖,亦稱為白陽初祖,廣開普渡收圓一大事。雖為時不長,但為白陽歲月栽培了承先啟後的一代明師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直至於今,歷經百多年的深耕,已開出了道傳全球五大洲八十餘國的一貫道道務,且持續在弘展中。這可說是華人宗教史上的一大奇蹟,一貫道不只已成為世界華人重要的宗教信仰,甚至已跨越種族國籍,可說是已成為準世界性的宗教信仰。在這裡,我們不只見證到道真理真天命真的不可思議,人人的良心自覺的不可思議,我們更見證了道脈傳承普被,道脈傳承永續的不可思議。

 

 今天,我們為了紀念感恩金公祖師一百六十歲誕辰暨天然古佛成道六十五週年,特別選在「中華道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閉幕後,在臺北崇德文教紀念館舉行道脈傳承永續感恩大會,敬謹表達一貫道弟子永續傳承道脈的決心與願力。在這裡我們以最誠敬之心祝禱金公祖師、天然古佛、中華聖母,慈光普照,天命永昌。我們特以「道脈傳承永續」感恩大會來感念祖師大德師恩母德永流芳,並期聖聖圓音道脈傳承永續,普收九六原子同證無極。

/民國101年(2012)8月總會會訊第251期


 

05、萬物靜觀自得 2012/09 

~祝賀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圓滿成功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能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程顥‧〈秋日偶成〉

 

程顥(1032-1085)是北宋有名的理學家,被尊稱為北宋五子之一,其性格寬厚平和,人格光明磊落,為人溫和純淨,學生皆稱與他接近常有「如沐春風之感」。他從小就聰慧過人,十歲就能寫詩,曾寫過「中心如自固,外物豈能遷?」由此可見其意境自小已然豁達成性。 

 

這首〈秋日偶成〉可說是「中心如自固,外物豈能遷?」的最佳詮釋之作。一個人能從容生活,不受壓力所迫,就像能睡到自然醒一般,安然自在。不論處在室內,或者走出室外,以平靜的心情欣賞萬事萬物,一切萬有皆具特色,各顯其自在自得的神采,就像四時的變化,各有美好的風光,就看我們如何去品味。也有如人生的順逆窮通禍福苦樂稱譏毀譽,亦是端視我們如何看待。就在如何品味、如何看待的當下,不要忘掉,「道通天地有形外」,道能生天地萬有,但不受天地萬有所限礙的核心義理價值。如能善體道妙而行,在困難中看到機會,在平順中不失智慧,則無礙風雲之變化。那麼就是聖人所讚賞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程顥這首詩所呈現的,是他的處世心態。其實也是現時代人生安身立命的殊勝方法與典範。程顥雖是屬儒家,但其對道家及佛教也下過很深的功夫,所謂「出入於老、釋者幾十年」。所以這首詩亦可融通宗教涵養胸襟。程顥雖也曾在公門服務,惟不順遂,只覓得閒差,終日讀書講學不輟,所謂「士大夫從之講學者,日夕盈門,虛往實歸,人得所欲。」讓人即使是深感空虛的來求學,也必定讓人人深感充實的滿載而歸,這也是素位而行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因為〈秋日偶成〉的生命從容實感,不獨程顥可成,而是人人可能。重要的是,要有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歡喜承擔。

 

記得兩個月前,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暨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受安那托利亞福爾摩沙協會之邀,到土耳其進行八天七夜的宗教與文化參訪之旅,在土耳其特別參訪好幾座著名的清真寺,實地感受穆斯林的宗教信仰生活,一天五次的虔誠敬拜阿拉,不分富貴貧賤,虔誠專一定靜潔淨如一,在這裡感恩讚美至大的阿拉,放下人我得失比較計較。據稱在禮拜中有感恩阿拉33次、讚美阿拉33次、阿拉是至大的稱頌也33次,試觀在這99次的感恩讚美至大的阿拉,當下這個心應與阿拉最相契相應,那麼程顥的〈秋日偶成〉豁達胸襟,亦可當下親切的體現。猶如為我們全陪導覽的初雅士歐斯曼先生、邱柏宏先生、安裡夫先生,在適逢禮拜的時間,他們都會說一聲敬請稍候片刻,他們要進到清真寺禮拜約十來分鐘。每次看到他們禮拜出來,神采清新,精神盎然,仍是一貫歡喜的心,接待我們來自佛教、一貫道、天帝教、軒轅教、統一教的好朋友,我們都心生感動,原來心靈的潔淨是不分古今中外,是人生最大的福份。土耳其朋友有,我們臺灣人也有;伊斯蘭教的朋友有,各宗教的朋有也都有;所以倍感熟悉親切。

 

這趟土耳其之行,我們也拜會土耳其伊斯蘭教葛蘭運動組織所創辦的機構,不論是媒體文宣機構、學校教育機構、慈善醫療機構、對話交談機構,他們本著和諧和平合作的心,以教育化解無知,以慈善幫助貧窮,以對話合作轉化對抗分裂。他們也深信,宗教交談不論是屬宗教內、或是屬跨宗教,都必須從心開始,而且靈修生活的倡導,可以開闊心靈胸襟,永續歡喜的從事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之事。在這裡,我們看到土耳其的好朋友,他們堅定信仰伊斯蘭教,又能禮邀不同宗教信仰者做為他們的貴客,進入伊斯蘭的世界參訪,我們相信靈修生活越深入,心地越澄澈寬闊,不只宗教交談可行,宗教交流合作亦可成。

 

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是我國三個跨宗教組織之一,也是第二個成立的跨宗教組織,曾多次參加亞洲宗教與和平協進會、世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的年會及重要活動,去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大海嘯,災情嚴重,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暨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聯合捐助世界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日本分會,協助賑災及災區重建。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是由天主教馬天賜神父所發起,由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佛教、天帝教、伊斯蘭教、一貫道、天德教、軒轅教、巴哈伊教、天地正教、統一教、天道等十三種宗教代表共同組成。第一、二屆理事長由天主教馬天賜神父擔任,第三、四屆理事長由佛教淨心長老擔任,第五、六屆理事長由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李玉柱理事長擔任。各宗教輪流負責,大家相處和諧和平合作愉快,尤其每一次聚會,都會以各宗教自己祈禱禮敬方式祝禱聚會圓滿成功,這種同處一室不同方式靜心默禱的畫面,當可喻如程顥〈秋日偶成〉豁達胸襟的再現。

 

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自1994年創會以來,幾乎每一年或隔一年都會舉辦「宗教與和平生活營」,每年都有特定的主題,輪流由各宗教承辦,邀請各宗教代表及青年幹部參加。今年8月2日至5日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是由天主教花蓮教區負責承辦,以宗教交談從心開始,倡導靈修生活為主題,四天三夜的生活營內容相當豐富充實,不只參訪花東地區頗富盛名的宗教組織機構,如花蓮主教公署、慈濟精舍、慈惠堂、一貫道發一天元長聖榮園天聖佛院、佛光山日光寺、法鼓山信行寺、聖母醫院健康會館及農莊豐年祭,甚至有多場講座及交融晚會,更特別的是整個活動從花蓮開幕,一路進行到台東閉幕,即使是在行車中,也在進行和平巴士宗教相融之旅,而且更特別的是三個晚上分別住宿天主教花蓮牧靈中心、一貫道發一天元長聖榮園天聖佛院、法鼓山信行寺,更有宗教一家親的氛圍。我們相信從實地行動來做宗教交談與合作,尤其親身體驗各宗教的靈修生活,當可以讓每一個人的心靈胸襟更形開闊豁達。

 

今天,我們可能見不到數千年來的中外古聖先賢,就是近千年前的程顥先生,我們也無由得見。但是古聖先賢的極致生命境界,程顥〈秋日偶成〉的豁達胸襟,我們是可以有生命實感的。在我們清淨清靜的靈修生活中可以見證,在「宗教與和平生活營」裡亦可親切見證。當然我們更希望,日日是好日,處處是道場,人人是聖賢。

/民國101年(2012)9月總會會訊第252期


 

06、不只是十分鐘 2012/10 

 

 近三年來,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兩度在臺灣東部舉辦「宗教與和平生活營」,都巧逢颱風侵襲臺灣。民國98年,第十一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原預定8月底在臺東舉行,卻因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侵襲臺灣造成重大災難,災區遍及臺灣中南部及東部,大家都全心全力投入救災行列,因而第十一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則順延一年,直到民國99年才在臺東原地舉行。今年,8月2日至5日原訂在花蓮開幕、在台東閉幕的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正巧8月2日遇到蘇拉颱風侵襲花蓮、宜蘭,造成蘇花公路中斷,鐵路停駛,飛機停飛。因而8月2日在花蓮的報到暨開幕典禮活動只好順延一天。

 

 其實,中度颱風蘇拉(Typhoon Saola,越南語Sao la一名是由越南所提供,即俗稱為亞洲麒麟的武廣牛,學名為中南大羚,是越南當地一種稀有保育類動物)是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九個被命名的風暴。它早在7月22日,先於帛琉東北東海面上形成一個低壓區。7月28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級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蘇拉,預測會移向台灣。7月29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進一步把蘇拉升為強烈熱帶風暴。8月1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確定把蘇拉升為颱風。蘇拉向北至北北西移動,逼近台灣。

 

 面臨颱風可能來襲的情況,我們剛開始也會站在一般人的立場,以政府頒佈的停班停課為依據,做為本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是否如期舉辦的依據。所以我們在7月30日發出的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行前通知裡特別加註說明:「本活動行前24小時,如經花蓮縣政府公佈8月2日停班訊息時,本次四天活動即取消。倘若花蓮縣政府未宣布停班,但若台鐵宣布因為風雨造成其他縣市前往花蓮的鐵路班次停駛而無法前往之下,亦取消四天活動。如花蓮縣政府宣布正常上班,鐵路正常行駛下,活動照常舉行,後續視天候狀況,得調整行程安排。」隨著活動日期的逼近,蘇拉颱風確定會侵襲臺灣,尤其是會直接衝擊花蓮,甚至8月1日下午花蓮縣政府已宣佈停班停課。這個時候,依據生活營行前通知裡的加註說明,本次生活營四天的活動也應取消。

 

 但是站在宗教人的立場來說,我們心靈的力量應可不受客觀環境所礙限。比如本屆生活營的承辦單位天主教花蓮教區,早已集結了臺灣天主教七大教區的代表,在天主教花蓮教區舉辦本屆生活營的活動前營訓,有花蓮教區黃主教、嘉義教區鍾主教、黃神父、劉神父、鮑霖神父、各教區修士修女及工作伙伴等20餘人,於7月31日已住進天主教花蓮教區牧靈中心,準備迎接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的到來;又比如本屆生活營擬參訪的單位也紛紛來電關心會有多少人參與,而不是質疑活動是否照常或取消,因為為了迎接我們,各參訪單位均已準備妥善,熱誠期待我們的到來,尤其一貫道發一天元長聖榮園天聖佛院林領導點傳師早已安排200餘人準備熱烈歡迎大家的光臨,雖然林領導點傳師目前身體仍在調理中,他老仍道氣十足的帶領點傳師及壇辦道親弘展道務,即如接待我們幾十位生活營的學員,他老都可以把它當成一件大事來辦,竟然安排200餘人來歡迎接待,而且大部份接待前賢也已在8月1日之前就進住天聖佛院。

 

 就是因為承辦單位及協辦單位的盛情準備,各方前賢均已就定位,準備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的開幕,主辦單位評估活動舉辦場所及動線的實際情況,以及蘇拉颱風可能帶來的災情,並且回到宗教人的立場,毅然宣佈本屆生活營照常舉行。惟因8月2日不論是公路、鐵路,或是航空,均無法前往花蓮,所以本屆生活營的開幕式則改在8月3日早上9時,在天主教花蓮教區舉辦,後續的參訪及活動均照原訂時程進行。原先有近百位的學員報名,實際能報到參與者也超過50位。因為有的學員已進入災區協助救災,有者在災區重整家園,有者交通不便,所以無法出席。8月3日一大早,有者搭早班飛機抵達;有者搭火車先抵達宜蘭,再等鐵路修復後再搭到瑞穗接續參與行程已是晚上時間;有者從8月2日就從宜蘭往臺北、高雄、臺東、一路開到花蓮,趕在8月3日早上抵達天主教花蓮教區報到,因蘇花公路中斷,也等不及鐵路修復,為了完成參與生活營的心願,來回車程至少超過20小時以上(因生活營於8月5日閉幕時,蘇花公路仍在搶修中,尚未通行)。

 

 為了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的順利圓滿成功,承辦單位天主教花蓮教區特別在8月3日早上9時,舉辦一場祝禱活動順利圓滿成功的彌撒禮儀,恭請劉神父主持,簡單隆重的彌撒禮儀,啟開了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的序幕。接著順利圓滿成功的參訪慈濟精舍、花蓮聖地慈惠堂總堂、一貫道發一天元長聖榮園天聖佛院、天主教聖母醫院生活會館及農莊、佛光山日光寺及均一中小學、法鼓山信行寺,並在臺東法鼓山信行寺圓滿閉幕。期間深受各參訪單位的盛情隆重接待,不論是歡迎節目、宗教禮儀、宗教生活、專題講座、餐飲接待、住宿安排、祈福活動等等,都令人感動肺腑,大家都期待明年第十四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的到來。

 

 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的參訪過程中,可說是時時處處感動連連。其中,特別一提的是,一貫道發一天元長聖榮園天聖佛院林領導點傳師的大德慈悲,即使自己身體尚在調理中,本不宜再多操勞,但林領導點傳師大德不只安排200餘位前賢專程來歡迎接待大家,而且親自提前到達花蓮瑞穗天聖佛院親迎大家,並且以豐盛的素食宴席接待大家。

 

 生活營各宗教代表一抵達天聖佛院,就受到兩排長長的歡迎隊伍所感動,看著比生活營學員人數還多的一貫道青年伙伴舞唱著「我們都是一家人」歌聲歡迎大家的蒞臨,學員們好似與一貫道青年伙伴們同心相應般,捨不得快步前進。進到接待室,林領導點傳師先與大家茶敘,請大家細品長聖榮園自行產製且屢獲獎牌的蜜香紅茶,在花蓮瑞穗山區這麼殊勝的道場品茗,又能親領大德者的道德風範,真的令人心曠神怡。茶敘後大家漫步在步道間,兩旁是十八羅漢的石雕像,以祂們最清淨清新的氣象,好似在護持大家邁向彌勒祖師的大慈懷。

 

 大家進入天聖佛院,不論宗教信仰,大家都以最虔誠的恭敬心,感謝上天,感謝各宗教的最高神祇,感謝一貫道發一天元長聖榮園天聖佛院林領導點傳師暨各位點傳師與前賢大德的熱誠接待。林領導點傳師大德慈悲為了歡迎大家的蒞臨,特別準備豐盛的晚宴接待大家,因調理身體的關係,林領導點傳師自己少吃素食料理,卻頻頻為大家挾菜,真的是大德者忘己為人的體現。

 

 宴席進行間,令人感動的還有軒轅教陳副宗伯、李秘書長及宗友們抵達現場,他們是從早上自臺北搭火車出發,到宜蘭等鐵路修復後輾轉到達天聖佛院已是晚上六點多。

 

 更令人動容的是,有近20位的道親前賢也在此刻抵達現場,原來他們是發一天元長聖道場所屬的宜蘭道親前賢,有青少年,有青壯年,他們是道場的太鼓隊,此次應林領導點傳師的慈示專程來天聖佛院表演太鼓歡迎大家。想不到蘇拉颱風造成宜蘭大淹水,蘇花公路也中斷,十幾個大鼓也不方便帶著搭火車,只有開車往臺北、高雄、臺東一路到花蓮瑞穗,從早上6點出門,一直到晚上6點多才到達天聖佛院,只是為了表演十分鐘,他們須用兩天時間開車超過20小時,晚宴現場大家都報以最熱烈的感動掌聲。

 

 誠如林領導點傳師所慈悲,大家有緣相聚,都是宿世累劫中所修的諸善因緣,雖然這一生才見第一次面,但為了見這一次面,大家不曉得修了多少的善根福德因緣才得成,所以大家都用最誠摯歡喜的心來共襄盛舉,普讓這良善因緣能永續帶動正向循環,那麼世界大同的理想是可實踐可成就。林領導點傳師在致歡迎詞時也特別提到一段趣事,他18歲時在臺北三重有一位先生告訴他,50幾年後你會跟各宗教人士講話。林領導點傳師20歲時求道就一直修辦到今天70餘歲,每天都在道場成全道親,從未像今天跟各宗教代表講話,才讓林領導點傳師突然想到50多年前的這段對話。

 

 太鼓隊表演十分鐘,來回車程須兩天超過20小時。林領導點傳師向各宗教代表慈悲十分鐘,是已在一貫道修辦50餘年。我們看,我們聽,雖然只有十分鐘,但其中所蘊涵的意義價值,實已非時間所能稱量,因為都是真誠的生命對生命的真誠。是天理良心的相契,不是人情事故的攀緣。不論是兩天20餘小時的車程勞頓,不論是已經50餘年的老實修辦,我們相信其精神就是永續良善因緣帶動正向循環,以期真能「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我們願以本次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所凝聚的良善氣息,為災區祝禱,為臺灣祈福,為世界祈福。讓人們多吉祥安康,讓世界多和平共享。

/民國101年(2012)10月總會會訊第253期


 

07、最美麗的風景 2012/11 

~「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創會緣起

 

 1930年,中國大陸處在內憂外患之際,雖中華民國已創立十九年,國內政治仍動盪難安,百廢待舉,各國勢力也虎視眈眈欲加侵凌佔據。此際,不論朝野,有知之士紛紛投入救國建國行列。位處民間的宗教團體、救世團體、公益慈善團體等也應乎時代的需求,時時處處激勵民心、廣佈良善德行撫恤民瘼。

 

 當年,農曆6月15日夏季大典,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以「皇天開恩,正宗鍾毓於東土;祖師鴻慈,正派再振於圮郡」的道統天命擔當,傳承「堯舜大德,湯武鴻恩」之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普遍整體救起弘願,力行「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的傳道宗旨。從山東濟寧出發,不經十八年,道傳全中國大陸,將中華文化最核心的孔孟聖道性理真傳,重現在中國人的心靈與生活,即便身處在當時的淪陷區,仍然在民間默默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廣播古聖先賢慧命永傳的道種。

 

 1945年,臺灣光復,被壓抑五十年的中華文化重露曙光。加諸中國大陸老前人輩相繼來臺開闡道務至今,以及中華民國政府及民間團體的長期努力,共同形塑具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開展於臺灣及世界。

 

 67年來,臺灣沒有間斷地保存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近來亦有大陸媒體以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來讚賞臺灣幾十年來發展的人文成果。也誠如馬總統所說:「臺灣是全球實踐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徹底的華人社會。仁義、孝親、尊師、勤奮、善良、純樸等儒家倡導的美德,早已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臺灣也具有紮實的公民社會、多元的社團宗教、自由的媒體輿論、興旺的志工運動。只要發揮文化的創造力,臺灣的魅力可以吸引全世界。唯有臺灣,最有條件成為中華文化的領航者。」我們相信,臺灣不只是華人世界的寶,也讓世界因為有臺灣的努力和參與,處處充滿希望與生機。

 

 這其中,道場老前人輩在孫慧明師母的大德天命慈悲引領下,60餘年來從未稍懈的開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神聖志業,早年在臺灣雖長期遭受誤解禁制,孫慧明師母暨道場老前人輩仍堅毅從容的帶領道親們默默地在傳遞中華文化儒家思想,帶動「人人孝悌慈、家家滿幸福」的生活常道。而且,不只深耕臺灣,甚至已傳揚全球;不只在華人社會重現聖哲慧命風采,甚至跨國界跨種族和諧融通全球一家的生命實感。

 

 現今道場早已明朗化20餘年,與臺灣各界、與中國大陸、與世界各國常有交流互動,每多一次交流互動,就會增一分「道本一體,理無二致」的生命共同體實感。誠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並不是每一個人或每一個國家體制,一開始就會找到這個常道,或相信這個常道。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發展至今,今天連社會主義的國家都要相信,「宗教走向最終消亡可能比階級、國家的消亡還要久遠。」這樣的科學論斷。亦即如果人類有一天會消亡,那麼也許人類消亡了,宗教才會隨之而消亡,因為宗教關心的是常道。人類發展至今,我們深信,不論國籍,不分種族,在人的分位上,只有發揮「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共生共好共榮精神,人類才有永久和平繁榮的可能。這也是我們道場自1930年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領受上天的明命,傳道於世,即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傳道宗旨,也是傳道的理想願景,至今永續正向帶動全球人心,向上向善發展。

 

 我們深知,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指的應當是具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所呈現的風采,這可說是是全球華人之光,尤其尊重生命和諧社會是中華文化的根柢,講究的不只是理論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實踐的工夫。為了不是只有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更重要的是能夠開創世界最美麗的風景也是人,那麼中華文化的國際交流可說是其中最重要的轉化力量,這可能也是臺灣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因此,在道場既有紮實的基礎上,在總會已有的穩健弘展會務上,我們再發弘願創設「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即期永續發揚臺灣特色崇尚中華文化的豐富內容,尤其是中華文化的寶貴實踐經驗,與中國大陸甚至全球永續進行交流互動溝通成全,助益開創人類永久和平繁榮的理想願景。

 

 我們相信,孔子的「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是孔子的生命理想實證。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的「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是人類不容已的共同使命願景。有一天,不只孔子的「天下歸仁」成為可能,我們也會見證,不只台灣海峽兩岸,全世界最美麗的風景真的是人。人心美了,世界就美。

/民國101年(2012)11月總會會訊第254期


 

08、再現學術良心 2012/12 

 

 前些天,有一位新道親在班會的心得分享中表示,引師渡他求道時,跟他講了一些有關一貫道的道理,聽起來很平常,但是他聆聽之後還是決定跟引師去求道。求道前為了多了解一貫道,他直接上網搜尋「一貫道」相關資訊,結果搜尋網站都有幾十萬筆資料,如真想看,那鐵定讓人眼花瞭亂。因為不論說一貫道好的,或是說一貫道不好的,網路上都讓你盡情發揮,網路不會為你分辨是非曲直,除非有些國家地區因為政府的管制,讓不想給人民看的資訊封鎖以外,絕大部份的國家地區都可以自由使用網路取得想看的資訊。當然,面對這麼多元的資訊時代,人的心很容易掉入資訊大海洋,如果沒有暈頭轉向,那算是有一些定力了。他當下決定不再找尋這些資料,不論說一貫道好的,或是說一貫道不好的,這位新求道者決定都放下,當下關閉電腦,他直接從引師這個人的生命觀察起,他認為引師高尚的品德,才是真正一貫道的註腳,這不是知識資料,這是生命真實,所以他決定求道。

 

 我們深知,1945年底,一貫道自中國大陸傳進臺灣,當時的環境還沒有電腦,更沒有網路,中國大陸老前人輩帶來的一貫道相關書籍也不太多,甚至國語在當時的臺灣也不是很普遍,他們傳道憑藉的就是滿懷的道氣良心至誠。他們用滿腔的至誠,接引臺灣人的滿腔至誠;他們更以真誠真實的生命,感動臺灣人真誠真實的生命。一個一個的鼓舞感動,一家一家的渡化成全。臺灣從1945年光復初期還沒有任何一貫道道親開始,到現在一貫道道場遍佈臺灣各處,甚至從臺灣傳到世界八十多個國家。一貫道給臺灣的第一印象,就是來臺傳道老前人輩的人品人格,不論他們來自中國大陸大江南北哪一個地方、哪一個一貫道道場,他們所流露出的風範,都是同出一源、交光互映,所以能始終如一走過蓽路藍縷的開荒路,從荊棘坎坷,到康莊大道。

 

 1950年代開始,臺灣海峽兩岸隔絕,一貫道大約同時受到海峽兩岸執政當局的禁制。在中國大陸,一貫道受到嚴厲的禁制,而且受到嚴重的污名化,眾多一貫道老前人輩還因此付出寶貴的生命,有的還受到長期的改造。在臺灣,一貫道受到的禁制相對而言尚不至於要命,但卻遭長期取締,而且也受到長期的污名化,老前人輩及臺灣前賢輩也常遭取締監禁,有者斷斷續續被監禁6年,有者一次監禁就達3年10個月之久,有者監禁一年半載,有者數月、數週或數天,監禁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信一貫道,雖然因一貫道而被監禁,獲釋後絕大部份的前賢仍是繼續修辦道,無怨無悔無憂無懼,因為修行是本分。

 

 根據檔案資料顯示,從1950年到1980年,臺灣新聞媒體如有報導一貫道,幾乎都是負面的訊息。如果一般社會人士長期看到這樣的報導,他會相信一貫道是好的嗎?但是一貫道為何還能逐漸的弘展在臺灣社會呢。理由也只有一個,因為一般社會人士只要接觸到一貫道的修辦道者,如能有所感動,必能進一步發心信入修行,甚至弘揚一貫道。這也是有些專責監控一貫道的情治人員,竟會變成真誠的傳道者的主要原因。

 

 以前,一貫道在臺灣長期受到禁制的處境中,有位學者形容的最貼切,在戒嚴時期,臺灣只有兩種宗教,一種是「白天的宗教」,一種是「晚上的宗教」。「白天的宗教」是政府承認的宗教,可以公開傳教;「晚上的宗教」是政府禁制的宗教,只有暗中傳揚,但須冒著被取締的風險。當時,「晚上的宗教」不只受到政府的禁制,更受到「白天的宗教」及社會各界公然的指教。當然,1950年代到1980年,一貫道在臺灣是屬於「晚上的宗教」。隨著臺灣的政治民主化,臺灣現在可以說是只有一種宗教,那就是「全天候的宗教」。宗教可以在臺灣自由自在的傳揚,宗教之間也相處和諧,甚至不同宗教可以組成跨宗教的人民團體,如「中國宗教徒協會」〈一貫道代表擔任副理事長〉、「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一貫道代表擔任理事長〉、及「中華民國宗教建設研究會」〈一貫道代表擔任副理事長〉,各宗教之間大家相處和諧和平合作,甚至從臺灣傳揚到世界各國,這已被譽稱為臺灣奇蹟之一。

 

 臺灣這種「全天候的宗教」氛圍,不是一天所培養成就的,而是臺灣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持續努力的結果。一方面是各宗教自身,不論政府承認與否,都能一步一腳印己立立人,穩實精進,交流互動了解;另一方面是政府與社會各界願意與時俱進,突破成見框框,再發現再提升。一貫道在臺灣從「晚上的宗教」發展到「全天候的宗教」,其歷程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之一。因此,政治大學在民國一百年主編的《中華民國百年發展史》裡,特別將一貫道與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各列一專章介紹。

 

 我們都知道,一貫道在臺灣被視為是「晚上的宗教」長達三十多年,在這期間如有新聞報導一貫道,絕大部份都是負面的。臺灣第一位學術界研究者發心深入調查研究一貫道者當推1980年時的中央研究院宋光宇助理研究員,他以學者立場自發心投入這片在當時尚屬禁忌的研究園地。他先從1950年到1980年有關一貫道的新聞報導中最俱聳人聽聞的話題就是裸體禮拜,這是污名化的經典之作之一,宋先生從這期間近百條的新聞報導中發現,記者發佈的新聞稿寫的都是「據聞」,「據聞」就是代表記者根本沒有真正看過,但媒體可以直接為一貫道貼上污名的標籤,這一貼就是三十年。此時,宋先生本著學術良心率先提出質疑,經兩年的實地調查研究一貫道,1983年發表其調查研究結果,出版《天道鉤沉─一貫道調查報告》,也同時引發媒體的重視,製作成一貫道專題報導,這大概也是臺灣黨政軍還掌控媒體的時代,第一次播出正面報導一貫道。此後,一貫道將在臺灣已深耕三十餘年的基礎,加上長期與政府及社會各界溝通得到眾多的善因緣護持,在新聞媒體第一次正面報導之後,各組線道場老前人輩持續共同努力,集結更多善因緣鼎力襄助,一貫道在1987年1月得到政府解禁,可以自由傳道,比政府在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嚴還早半年。

 

 隨著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於1988年3月5日成立,一貫道可以更多元的方式與社會互動,學術界也增多了對一貫道的研究,一貫道弟子輩也開始在學術領域深耕。為了更深廣的再現學術良心,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於今年10月11日捐贈政大「一貫道學術發展專案」,資助設置一貫道約聘師資並開設相關課程,同時提供主修一貫道主題研究生獎學金、獎助一貫道教師研究提升計畫、出版《華人宗教研究》期刊,並設置一貫道國際學術交流補助,鼓勵年輕學者和博碩士班學生出國參訪交流。政治大學講座教授李豐楙特別提出,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身為國內國立大學中唯一的宗教研究單位,很高興能和更多宗教團體合作。他回顧,去年撰寫中華民國百年發展史,看到一貫道從被禁止到如今傳布世界80國,也是一項中華民國百年宗教的成就,如此發展歷程,值得轉化為國際學術議題,擴及世界關注。

 

 我們都了解,一貫道至今在中國大陸尚屬禁忌敏感課題,因為1950年代留在中國大陸檔案裡頭的資料比臺灣早期的更負面的,現在雖已有學術界提出反省應以與時俱進的胸襟來重新了解一貫道,但是還是有另外質疑的聲音說「現在,有些人不顧歷史事實,公然為一貫道唱贊歌,竭力對其頌揚美化,稱其是『繼承中華文化固有之道統,以復興中華文化為宗旨』的宗教組織。」其實,六十餘年前在中國大陸的一貫道早已被中國大陸執政當局嚴格禁制,幾乎止息,如果中國大陸永遠停在六十餘年前的歷史心態,不要說一貫道在中國大陸不可能有希望,連中國大陸的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發展局面。而這六十餘年一貫道在臺灣卻是絕處重生般,經三十餘年的考驗,證明一貫道是道地的繼承中華文化固有之道統,以復興中華文化為宗旨的傳道團體,不只在臺灣成就受肯定,也傳揚到世界各國,完全是民間自發心的傳道濟世,其淑世功能應不亞於兩岸政府所各自創辦的「孔子學院」與「臺灣書院」。因為一貫道所傳承的是「性理真傳」,是「生命的學問」,是須以身示道者才能帶動生命的昇華與圓成,而且事實證明一貫道可增進人心淨化、可開創幸福家園、可帶動社會和諧、可協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可助益世界和平共好共榮。我們以「再現學術良心」的期許,與政治大學再度簽訂「一貫道學術發展專案」;我們也願以「再現學術良心」的祝福,敬邀中國大陸有關部門以與時俱進的胸襟來重新了解一貫道。我們深信,這是中華文化之福,也是兩岸關係永久和平發展之福,更是世界和平共好共榮之福。

/民國101年(2012)12月總會會訊第255期


 

09、幸福快樂收圓 2013/01 

 

 「前人爺爺可以和您合照嗎?」「前人爺爺可以擁抱您一下嗎?」這是神威天台山2012年明孝感恩加冠成年禮大會圓滿成功之後,眾多海內外青年道親子弟湧上舞台,滿懷歡喜揚溢幸福的禮請林前人大德一起合照,甚至要和林前人大德擁抱合影展現「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溫馨德風。林前人大德和這群海海內外青年道親子弟年齡差距約有60年,後學輩將林前人當為爺爺也不為過,在正式的明孝感恩加冠成年禮大會之後,和前人大德撒個嬌,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成為現實可行的人生理想實踐。林前人也滿懷歡喜揚溢幸福的隨喜圓滿青年道親子弟的心願。

 

 大家合影後,林前人慈悲的回想說,60年前的他開始追隨前人輩修辦道,那時候不可能有道場大型的公開活動,客觀環境也不容許道場有這麼活潑踴躍的氣象,大家都是戒慎自持,以免徒增考驗。

 

 幸賴天時順暢運行,道運庶民、以民為主、以民為本的理念深植人心,進而成為事實的生活寫照,所以一貫道可從「晚上的宗教」(被禁制的、受詆譭的),轉型為「全天候的宗教」(被肯定的、受讚揚的),才有今天「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1988)的成立,「世界一貫道總會」(1996)的成立,各國一貫道總會的成立(目前已成立14個國家級的一貫道總會),甚至道傳全球超過80個國家都有常設性的合法道場。面對眾多年青道親子弟圍繞林前人溫馨擁抱合影的畫面,當場,我們都不約而同的說,莫非這就是彌勒祖師大收圓的最佳事實明證。這樣的收圓,不是誰來幫我們收圓,更不是誰以彌勒祖師自居來為大家收圓,而是人人找到自己生命的原心(圓心),以原心(圓心)為核心、為中心,開出修行路,理也圓,事也圓,理事圓融,事事圓融,時時處處的幸福快樂收圓。往昔神聖仙真如是收圓,現時修行輩也如是收圓,前人輩如此,後學輩也如是。

 

 晚近道場流傳一段聖訓,是師尊老大人慈示學修講辦行的要義。所謂:「學道越學越和氣,修道越修越歡喜,講道越講越入理,辦道越辦越契機,行道越行越中矩。」師尊師母傳道在世間,祂們所肩負的重責大任即是「普收有緣種子」(龍天表語)、「普收蘊數」(跪讀末後一著語),都是普收齊一明說,也就是將普渡收圓連在一起,並未切開。這樣的聖責擔當,自1930年師尊師母領受天命開始傳道至今,每天點傳師代表師尊師母傳道的禮囑裡,都是一樣鏗鏘有力的感動人天,至今仍是如此。

 

 所以我們今天不必勉強切割為是誰辦普渡,誰辦收圓,何況光就人而言,如到今天尚未有至少一半人口以上求道,怎可說是普渡已完成,怎可說是進入辦收圓的階段。其實,普渡和收圓是同時在進行的,祂是共進並育的,就像大學之道的止於至善,是在在明明德和在親民的不停止努力中呈現,收圓也在不停止的普渡中呈現,所以才有不停止學修講辦行中,呈現出和氣歡喜入理契機,甚至從心所欲不踰矩。

 

 亦如民國30年(1941)《皇母訓子十誡》第一誡結尾時所慈示:「今時下運已至為母降道,差三佛辦末後普渡收圓,前後的真實語一一說盡,望我的原佛子速求真傳。」老母所慈示,白陽道運即是由祖師師尊師母共同辦理末後一著普渡收圓,這也是彌勒祖師化身的路中一祖師,開啟了一貫道白陽道運,濟公活佛化身的張天然師尊、月慧菩薩化身的孫素真師母共同繼續完成白陽時期末後一著普渡收圓大事,所以在1930年師尊師母傳道立囑裡就已很明確自我定位,至今仍在傳道中呈現的《龍天表》及《跪讀末後一著》等聖言量。均表明普渡收圓為一體。

 

 當然,有人會提出,在民國64年(1975)農曆12月初9日中華聖母結緣訓慈示:「道場前途何結局,上天早有安排中,母亦難把天機露,道破難免數又更,老祖收圓機緣徒,只在遲早此一程。」師母老大人的結緣訓好似很清楚的慈示彌勒老祖師會來收圓,而且只在遲早而已,也就是依當時而言指出最近不久(即離民國64年底不久)。

 

 我們深知,師尊已歸天65年,師母也已歸天37年,在這麼長久的日子裡,倒也有一些人耐不住性子,自稱為祖師再來,聲稱專門辦理收圓,結果都是不了了之。我們常反省,老母所慈示的「差三佛辦末後普渡收圓」,這三位佛菩薩(祖師師尊師母)可都是以庶民之身,從開荒闡道開始,一個一個渡化起,一步一腳印的蓽路藍縷歷經坎坷,以身示道老實修行,方能感動人天,帶動良性循環,才有今天一貫道的全球發展。從師尊1930年領受道盤天命至1947年歸天的道傳全中國及鄰近5國,到師母1947年承續道盤天命至1975年歸天的道傳16國,直至於今一貫道弟子輩繼續師尊師母的慧命傳承,在師尊師母都已歸天至今,一貫道已傳至全球80餘國。

 

 這大概是師母老大人所慈示的「道場前途何結局,上天早有安排中,母亦難把天機露,道破難免數又更。」師母老大人真的用心良苦,祂老人家深知眾生的根性,眾生求道只知向外求,妄尋依靠,而忘了師尊師母傳道是點明我們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如人能反求諸己,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必將再度見證人能弘道是永恆的事實。所謂欲期成就無上道果,先須發出弘願老實修道立德。也有如佛經所說:欲成佛門龍象 先當眾生馬牛。天時應乎人心,天理相契良心,天人可以一體,其體就在一至誠。

 

 今天一貫道的持續弘展於全球,這可說是天意,更重要的是一貫道弟子傳道的至誠弘願,以及世界人心之所須。因為一貫道弟子幸受師尊師母所傳承的性理真傳,真實活出「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的彌勒家風。而「老祖收圓機緣徒,只在遲早此一程。」確實早已發生,如同布袋和尚所慈示:「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現今世界人口才七十億,遠遠少於彌勒的千百億分身,關鍵不在數目多少,而在自身一念慈心能否永續老實行持,其實一念慈心即彌勒,有此體入即不會妄說誰是彌勒佛的本尊或分身,因為早已如《指月錄》所說「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這樣說普渡收圓才算到家,就如同年青道親子弟和林前人大德擁抱合影展現「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溫馨德風。這才稱做幸福快樂收圓,因為人心不再疏離於道,在現實中圓成理想。

 

 最後,我們深感有意思的事,台灣的學者專家也長期在觀查一貫道的發展,比如由漢寶德、呂芳上主編的《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上冊〉》王志宇教授所論述的文章中說明:一貫道道場有後師母時代「無祖師」的主流共識。確實,在師母老大人1975年歸天後至今,一貫道道場永續師尊師母慧命傳承,深廣地傳道於全球,不只在各國華人社會深耕弘揚中華文化,甚至傳道予各國當地人民,普獲各國人民的歡迎與肯定。其實,一貫道在白陽時期師尊師母所傳授的性理真傳、所展現的道風德範,不是特立一個人來辦理收圓,而是以性理真傳、以道風德範,點明人人的原心(圓心),普渡收圓並行。這也是布袋和尚所慈示:「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有老祖師的開路先鋒示範,有師尊師母的以身示道萬八慧命傳承,有一貫道弟子前後相隨弘道全球的願力實踐,時時處處鼓舞人心,認清人人與祖師師尊師母同一慧命,一念慈心即彌勒,不用向外妄求,不必妄自稱師做祖,因為人人都可活出慈心慧德、幸福快樂,這才是真正的普渡收圓,這樣的幸福快樂收圓才具殊勝意義與無上價值。

/民國102年(2013)1月總會會訊第256期


 

10、現實神聖時空 2013/02 

 

 上次出席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主辦的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在台東信行寺閉幕後搭火車回台北,很巧合的與天主教新竹教區菲律賓籍修女比鄰而坐,車上聊起此次活動住在不同宗教場所的感想,尤其最後兩天住宿在花蓮瑞穗一貫道發一天元長聖榮園及台東佛教法鼓山信行寺,餐餐都是素食,出席的各宗教先進都感覺很好。菲律賓籍修女表示,她雖然不是每天吃素,但是她隸屬的修會有一個傳統,就是每星期五都吃素,理由是感念耶穌基督當時受難日是在星期五,雖然耶穌基督受難早已成為過去,那個星期五只是當時的一天,離今天也已近2000年,但菲律賓籍修女所屬的修會,卻以每週的星期五不吃肉,來感念耶穌基督的蒙難犧牲奉獻。每個星期五對這個天主教修會來說,是個神聖時間,修會以不吃肉的方式來感念耶穌基督的為教蒙難。

 

 在印度早期,佛陀之前也有「不非時食」的齋戒,佛陀後來也尊重採行,成為一般所說的六齋日。六齋日,梵語叫做逋沙他(Posadha),意為「長淨」,長養善法,清淨梵行的意思。即在農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底的最後兩日,行過午不食的戒律。據稱原因是這六天是天神來人間伺察善惡的日子,如《大般若經》卷十二所說:「六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諸天眾會。」為得天神歡喜賜福,為免天神嫌毀疾病凶衰,有信仰者會行齋戒,如同蕅益大師於《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所說說:「凡齋戒日,不得鞭打眾生;不得身口作不威儀事……,不得起貪欲、瞋恚、煩惱等邪覺…。」

 

 誠然,天主教修會的信仰者,不只是星期五才感念耶穌基督,而是特別以不吃肉的同體心來感念耶穌基督。同樣的,佛教的六齋日,不只是因這六天是天神來人間巡視才遵行齋戒,而是特別以此提醒人間修清淨行,長養善法,增益福慧。不然,一星期只有一天感念耶穌基督,其餘六天違背耶穌基督而行,仍難以得救恩。一個月只有六天持齋戒,其餘二十四天卻背道而行,仍無法得天賜福,更不用說解脫六道輪轉。當然,尚無法天天不吃肉之前,仍深記每星期五為耶穌基督蒙難日而不吃肉,也屬難得殊勝,每星期五就是神聖時間,就是要改變飲食習慣,為了感念神聖的典範,神聖莊嚴自身生命。尚無法天天善守齋戒之前,仍深記每月六天有天神巡視而自守齋戒、自淨己身心言行、多行良善,也算難能可貴,能獲得天神賜福多少也許難以計量,但已能自感輕安,法喜自在,也是神聖莊嚴自身生命。這是神聖時間的可貴性、難得性。

 

 如同我們一貫道的新進道親,有的道場希望求道者吃一天素才可以求道,有的道場希望求道者吃三天素才可以求道(或者沒有特別要求也有),以此讓求道者有一天或三天的神聖時間體會,從一天或三天不食眾生肉來培養仁慈心,讓自身世俗的生命能得轉化為神聖的生命,與聖賢仙佛感應道交。求好道,我們會敬邀道親初一、十五來道場獻香(當然有空即可參加,天天都參與也是莫大福份),也會邀請道親可依早午晚(原則上是卯午酉三個時辰)自獻心香、淨修三寶。學習吃素也可以從每月初一、十五開始,也可以從每天早餐吃素開始。這都是神聖時間的善巧方便應用。

 

 孟母三遷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漢朝《列女傳》卷一所載:「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衒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傍。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孟子出生於山東鄒城,三歲時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原先孟家附近有一塊墓地,送葬的隊伍經常從家門口經過。孟子就模仿送葬禮儀的樣子。孟母認為不利於他讀書,便把家遷到了城裏。到了城裏,他家處在鬧市中,叫賣聲、喊價聲終日不斷,孟子就和鄰家孩子玩起做買賣的遊戲。孟母覺得這個地方也很難專心讀書,便再次搬遷到學宮對面居住。夏曆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都會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也有樣學樣。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孟子有了讀書學習的好地方,努力學習六藝,終成為一代大儒。

 

 以孟子的資質,如果孟母不搬家,孟子有可能成為帶動良善禮俗的喪葬禮儀專家;如果孟母不堅持一定要孟子讀書,孟子也有可能成為偉大的企業家。既然要讀書,當然須選擇可學習成長的教育園地。這是境教成功最佳的代表之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功,是境教的主要功能,因生命在其中轉化昇華。如是環境也可稱為神聖空間。

 

 我們到商場、購物中心、百貨公司,整個場地佈置,整場氣氛營造,就是希望大家多消費採購。同理,我們到宗教場所、道場、寺廟、教堂,整個場地佈置,整場氣氛營造,都是希望大家多尊重生命、昇華生命。

 

 回顧我們台灣早期民宅,如有民間信仰的家庭,都會在大廳供奉神聖仙佛聖位,也會供奉祖先神位,全家三代同堂,男女老少每天都會朝見佛像面對祖先,也會定期的禮敬仙佛、感念祖先,神聖仙佛暨祖先無時不刻就好似與我們常相左右,這個大廳儼然也成為一個大家庭的神聖空間,也是安穩人心、貞定生命的形上力量。甚至傳統民宅家家有廚房,早期沒有天然氣設施、也沒有瓦斯爐,純靠大灶來烹飪,在大灶之處也是神聖空間,據傳有灶神天天登錄全家生活起居實況,每年農曆12月24日灶神要回天稟報上蒼。一方面送灶神回天須至誠禮敬,希望祂上天報好事,回來賜平安;一方面平常在廚房大灶之前須謹言慎行,以免褻瀆灶神。這是神聖空間最具草根性的代表作。

 

 隨著時代的演進,這樣家家都有可能的神聖空間已屬難能可貴。幸賴有家庭道場的設立,或家庭式宗教聚會研習,或遍佈台灣各地的各宗教場所,能讓神聖空間隨時在我們生活中起啟迪生命的大用,安穩心靈、貞定人生、昇華生命。

 

 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日,可說是我們中華文化傳人共同的神聖時間,為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我們須除舊佈新,讓我們所處的環境也能煥然一新,一時之間,我們身處的空間也具神聖義。而且這一天逢人見面就是恭喜新年好,互相祝福,互道安好。希望好的開始,安穩邁向成功大道。當然,果能日日是好日,處處是道場,那麼隨時都是神聖時間,隨地都是神聖空間,各宗教的理想地當該在此,一貫道彌勒家園、無極理天也當是如是體現。

 

 我們敬以「日日是好日,處處是道場。」祝福大家癸巳年行大運,現實時時處處神聖時空,道務永弘。

/民國102年(2013)2月總會會訊第257期


 

11、工作中陪家人 2013/03 

~紀念終身奉獻於弘揚中華文化學術研究的台大社會系林端教授

 

 去年2012年,11月5日林端教授帶領修學「宗教社會學」的32位台大學生,實地參訪一貫道興一聖堂,進行三個多小時的「宗教社會學」課程的現場參訪教學,一貫道代表與林端教授師生相聚道場共同研習,大家歡喜同參共學,這是我與林端教授同聚一堂為時最長的一次,也是我與林端教授相處僅有四次中的最後一次。

 

 今年2013年初,林端教授的助理來電說,林教授賢伉儷將於1月19日早上陪同其德國籍指導教授賢伉儷參訪一貫道大香山慈音巖寶光建德天和道場,希望道場安排英文解說導覽。當天兩個多小時的參訪及共進素食午餐,賓主盡歡,這是林端教授今生與一貫道最後一次的相會。

 

 從林端教授離開人間前的行程來看,他正忙於「2013年韋伯中華文化研究系列會議」籌備工作,還引薦他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德國籍Wolfgang Schluchter施路赫特教授賢伉儷參訪中華文化儒教在民間扎根的一貫道以及人間佛教的社會事業,就在參訪行程中,1月21日辭世。誠如其生平事略所載,林端教授堪稱為「儒家文化的真誠信仰者,畢生學術研究就是希望將儒家文化予以再詮釋並重新賦予現代意義」,連他此生最後的時刻都奉獻給中華文化「再詮釋、再系統化、再分類的解經上」。如是始終如一的學術研究熱誠,相信必能帶動出後來者研究的熱誠,林教授的學術弘願將是其德不孤。

 

 林端教授何時開始接觸一貫道,不得而知,但從他負笈德國學成歸國後,積極關心中華文化在台灣及世界的傳承發展,而一貫道自許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與創新者,在台灣深耕六十餘年,也從台灣傳到世界八十餘國,與各國宗教、文化傳統也實質的進行了超過五十年的交流互動,一貫道堅持弘揚實踐中華文化的道德傳承,可能引發林教授的注目。根據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檔案資料所載,林端教授與一貫道最早的互動紀錄是「2002年2月22日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及香港理工大學等教授訪問團一行十人,由台大社會系林端教授帶團訪問一貫道天皇宮,蕭副秘書長前往接待」。可想而知,林教授在11年前就開始引薦學術研究者參訪了解一貫道,一直到他辭世之前仍然一本如是,因為他深信「中華文化的延續其實是長存在台灣」。

 

 我第一次有機會與林端教授同聚一堂研討,是於2009年6月6日在一貫道崇德文教館,由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宗教研究中心、與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聯合主辦的「一貫道全球化研討會」上。林教授以「全球化與宗教」為題發表論文演說,探討全球化對一貫道的影響,以及一貫道全球化對全球的影響。當場並附錄其曾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李明輝主編的《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會通與轉化》一書中的一篇新名為「全球化下台灣社會儒家倫理的具體實踐者:以一貫道為例」的論文,供諸與會學者專家及道場前賢們參考。林教授並參與當天研討會最後的綜合座談,特別提出台灣一貫道廣傳於世界各國,與中國大陸在世界各國廣設孔子學院,兩者主要的差別有二,一者,台灣一貫道是純屬台灣民間自發性之中華文化傳承者的愛心付出成就世界一貫道道務,孔子學院則是中國大陸公務部門編列預算支持推動於世界各國;再者,台灣一貫道廣傳於世界各國,是屬生命學問的實踐與弘揚,孔子學院則是文化宣傳機構。如是慧思見地,足見林教授的觀照力深。這是我與林教授第一次同堂共參將近三個小時,深深感受到一位社會學學者有這麼深厚的中華文化傳承使命感,從他灑脫自在、怡然自得,又莊嚴弘觀、自我超越的胸襟氣魄,直有繼往聖開來學的神聖氣象,令人感動感佩。

 

 我第二次有機會與林端教授再同聚一室,是於2011年7月26日在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林教授當時榮任台灣宗教學會第七屆理事長,林教授理事長賢伉儷及真理大學張家麟教授(當時榮任台灣宗教學會第七屆副理事長)一同蒞臨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進行禮貌性拜訪,邀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繼續支持台灣宗教學會的會務活動與研究業務。總會故秘書長蕭家振點傳師生前曾積極參與台灣宗教學會的相關活動,與台灣宗教學會各位學者專家常有交流互動,建立了深厚密切的道誼。林教授與總會故秘書長蕭家振點傳師相當熟稔,當他榮任台灣宗教學會第七屆理事長時,在教學研究煩忙之際,仍然撥冗拜訪各宗教團體,甚至賢伉儷連袂親臨,令人深感其為教學研究、為公益事業的奉獻付出。誠如其生平事略所示,「林端先生離開這個世界很匆促,他除了作研究時可稍微休息,其它的時間,每天都在忙著公家的事。家人每天對他的口頭禪是:你不能有那麼多的工作,你要多陪陪家人。最後的妥協是,他在工作中陪家人。」也許因是之故,林教授賢伉儷一同連袂出席公益事務,拜訪各宗教團體亦復如是,即如林教授此生最後的參訪一貫道以及人間佛教的社會事業之行程,也是賢伉儷同行。如此以公益為重,化小家為大家的覺行者擔當,當是典範常存。

 

 我第三次有機會與林端教授再同聚一堂,是於2012年5月18─19日在台大社科院參與台灣宗教學會的2012年年會,研討全球化下台灣宗教發展的典範。在閉幕典禮前的綜合座談裡,我與林教授、台大社科院趙院長、內政部民政司黃司長及各宗教團體代表同桌共論,共同探索百年來台灣宗教發展堪稱為傳承與創新的典範。誠如林端教授所說:「根據本次大會台灣宗教學會成員們的共同歸納,台灣宗教過去幾百年來,發展出諸多具有全球化下的典範意義的成果:性別平等、和平共存、傳統與創新融合、多元認同與社會參與。這是華人世界的典範,也是全球其他社會效法的對象。而這些典範與特色,具體落實在本次大會近百篇論文裡…包括:台灣宗教發展典範國科會計畫、基督宗教、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一貫道、宗教與全球化、宗教與社會、海外與大陸宗教、與宗教領袖對談等。」「這世界縱使充滿了衝突與角力…我們非常有理由相信,在這新的時代裡的台灣宗教,對全球文化具有相當重要的典範性意義。」這些話語代表著林教授對於具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揮對中華文化圈與全球政經社會變遷的實質影響力」,深具信心,因為他早已以身許道,整付生命奉獻於斯。

 

 林端教授以學者之身,崇尚弘揚中華文化學術研究,其期許一貫道亦甚多。其學術研究精神實與一貫道甚至各宗教的傳道精神相通,都是「忘己為人,誠敬奉獻;盡其在我,平心靜氣;任重道遠,盡忠守義。」其辭世雖匆促,其一生五十五春秋卻是豐盈充實。其逝世雖令其家眷深感不捨,其實也是台灣學術界莫大的損失,但其一生充實而有光輝,已然充盡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哲人已遠,典型常在。誠敬祝禱林教授返璞歸真,其終身熱愛的文化傳承學術志業能廣得後進永續開展圓成。

/民國102年(2013)3月總會會訊第258期


 

12、人親土親道親 2013/04 

~慶賀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廿五週年紀念專書《人間有道‧世界共好》出版序

 

 記得在「一貫道全球化研討會」上,有學者提出一貫道的「道親」概念,可以當為一貫道全球化的重要核心價值之一。因為「道親」之稱有別於信徒、弟子、善男信女等稱謂,祂含攝有「同體包容」、「一多相融」、「理一分殊」精神的普遍意義。

 

 誠如《論語‧顏淵》所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張載(1020-1077)《西銘》所講的「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 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儒家倫理所體現的終極目標,就是全球如同一個生命共同體,有如一個大家庭。如果把「道」看成大家長、看成大父母,那麼宇宙萬有都是「道」所生化、都可以說是「道親」。

 

 其實,我們從現實人生體察,即可有生命共同體的實感。比如,我們常說的「息息相關」這句成語,它很實際的說明著,我們賴以維生的呼吸,它是人人所須的,它也是分秒不可停的,不管在我們面前的氣息是誰剛吐出來的,我們都很自然地不經過濾就全吸進自己的身體,同樣的我們剛剛所吐出的氣息,轉眼間也可能被其他人自自然然的吸取,這一呼一吸之間,從此地到他邦,從古至今,以至將來,不論歷經多漫長歲月,仍然如是運行不輟。這是屬「氣」的同體觀,說成「同氣相求」也很貼切。

 

 又比如,儒家所倡導的人人本具的「良心」,既稱為良心,顧名思義就是好的心。這個良心當然不是講我們的心臟,因為我們的心臟用久了,有一天也會不好用。只有這個人人不希望被欺騙、被暴虐、被霸凌、被傷害的心,人人希望得到鼓勵、成全、尊重、疼愛的心,這個心是永遠不會壞掉的,這個心指稱的是人人可超越有限現實而向無限的理想開拓永續弘展的能力,這個心才是人人都有的良心。不論富貴貧賤、男女老少、古今中外,人人都是如此,都具有這個良心。這也是陸象山所說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是屬「理」的同體觀,說成「同道並行不悖」也很適切。

 

 人可親土可親,也是因為有道才親。一個人忘失了道,反道敗德,會欺騙人、會暴虐人、會霸凌人、會傷害人,處處與人結怨,誰敢親近;如能依道而行鼓勵、成全、尊重、疼愛人,時時與人結好緣,人樂親近,誠然有道人才親。同理,一個人迷失了道,不知生生之德,莫視自身是大自然的成員,妄意肆虐殘害大自然,難免也會塗碳自身,連綠地也會成焦土,生機盡失,怎得土親;如能體認大自然與人相同都是有限的存在,須珍惜愛護善用,方能代代良善傳承,永續良性循環,土能生萬有,才顯土親,確實有道土才親。

 

 道親道親,因道而親,以道相親。道親,不只是一般的稱呼,而且也是覺悟生命的實感,更是可貴的修行風範。人人如能回到道的本身,宇宙萬有都已是有如至親,何況是芸芸蒼生。能以道相親,人可親,土也可親,都可以是溫馨、是祥和、是平等、是自在、是滿足、是喜樂。這也是一貫道傳道宗旨最終的願景「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所自許。

 

 誠如師尊老大人所慈示的《叮嚀心語》中第三條所載:「辦道的當中,固然是渡人、說法、開荒、設壇,但也不能忘了對社會苦難、淑世濟民的實際關懷行動,諸如憐貧、恤老、濟孤,環保維護及弱智協助工作之支持和推廣,甚至動物保護的事,都應響應,這都是與十方眾生廣結緣份。你們不要忽視,以為這是後天的事,若不彌補後天,如何能圓滿先天?」師尊老大人自1989年至1994年在班會中陸續慈示101條《叮嚀心語》,其中有超過五條特別叮嚀不要忽略對世界苦難眾生的救援和關懷,因為大家同是老母的兒女,而且地球只有一個,要珍惜維護,也要參與環境維護的運動。

 

 其實,從1930年師尊師母在中國大陸奉上天之明命負責普渡收圓以來,除傳授性理真傳,廣拓道務以外,在全中國大陸各大都市如天津、北平(北京)、濟南、武進、上海、南京、西安、重慶、成都等地設立了十多所義務小學,以推廣教育,如天津的忠恕小學、天然小學,上海的忠恕、德民、德新、德彰四小學,南京的育民小學,西安的培英小學,成都的忠恕小學、英明小學等。甚至當時中國大陸各地的一貫道佛堂公益慈善事業做的也很多,如施粥、施茶、捨藥、助葬、濟貧、救難等善舉很多。較有名的有江西武進設有財力雄厚的「崇華堂慈善會」,對慈善事業的推行績效卓著,尤其是對戰時傷患的醫療及難民救助貢獻極大,屢蒙當局的獎勵。南京、上海、天津設有規模龐大的「中華慈善道德會」,不遺餘力的從事各項慈善工作,曾獲國民政府社會部頒金質獎章。成都也設有一所義務醫院-錦城醫院以協助貧民醫療;並設有義務墓園,以解決貧民安葬問題。

 

 1945年底起,一貫道自中國大陸傳入台灣,在傳道中也隨緣隨喜行善救難,然因1950年至1987年之間長期受到政府禁制,傳道志業受到禁制,道場雖尚未合法,但文教慈善公益事業已陸續興辦,一方面淑世濟民,一方面亦可有益傳道。直至1987年初一貫道獲得解禁,1988年3月5日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一貫道可以有合法的立場傳道及興辦各項文教慈善公益事業。因之,數十年來一貫道在公益慈善及教化事業上,由醫療、濟貧、救災、以及殘障、育幼、養老等社會問題的解決;乃至興辦學校、社區大學促進地方教育;設立文教基金會,舉辦文化、孝親、敬老、親子活動;從事國學、道學及才藝之研習,以恢宏固有中華文化及培養倫理道德觀念;講經說法,匡正世道人心、淨化社會,其宗教功能的發揮,對於國家社會實有莫大貢獻。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自1988年成立,至今適逢創會25週年慶。感恩天恩師德加被護持,感謝各組線道場老前人、前人輩的栽培成全慈悲領導,讓一貫道從荊棘坎坷邁上康莊大道,從台灣寶島走向全球國際。為慶賀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廿五週年慶,特選輯總會所屬各組線道場於世界各國所成立的文教慈善公益等事業基金會、協會、及機構等,集結成專書,並以中英對照方式編輯出版,名之曰《人間有道‧世界共好》,期與世界各國社會各界共結好緣。真誠希望,人間有道,世界共好。

 

 我們深知,「有道無教,師生緣絕;有教無道,天人路迷。」師尊師母大德自1930年奉上天之明命即是傳道聖業與濟世事業並進,所謂道因教弘,教依道行,道與教並彰。直至道傳台灣,甚至由台灣再傳向世界,仍是遵行「大學道千秋金鑑,明德親民止至善;中庸理萬古丹根,天命謂性道教焉。」這也是一貫道在台灣獲得合法立場,成立總會之後,師尊老大人在1989年起所特別殷勤囑咐者。

 

 我們相信,「一貫道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一貫道。」我們不能說一貫道做了多少,我們只能說一貫道會永續傳承生生不已,真正做到,人間有道,世界共好。

 

 此時,才是人人親、鄉土國土天下親、因道而親、以道相親、道成至親。

/民國102年(2013)4月總會會訊第259期


 

13、厚德行健即理天 2013/05 

 

 據研究,人類存活在地球上已歷數百萬年,而以演進到較有智慧的方式存活來說至今也已經數萬年,比如說從人類能夠製造使用較複雜的石器,同時有將死者埋葬的行為出現開始計算,至今也已有超過五萬年以上的歷史,至此現代人種才算真正出現,也是我們今天所通稱的現代人或智人 (Homo sapiens)。

 

 時至今天,人類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已讓地球成為好似一個家庭般,甚至還向太空發展,想要找尋在太虛空中有否好鄰居存在。比如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1977年發射的「航海家一號」(無人駕駛的人造太空飛行器,以放射性鈽為燃料),至今已經在太空中漫遊36年,據稱已經抵達太陽系的邊緣,目前算是離開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預計還可飛行至2025年,最後會因為電力耗盡,變成漫無目地的任遊於太虛空,而失去聯絡。目前航海家一號帶有一張鍍金的唱片,上面紀錄著地球的圖片、聲音、各國的問候語(包括國語、閩南語等)以及地球在太陽系中詳細的位置,如果真有外星人可以幸運得到這張鍍金唱片,或許就可以了解地球,甚至有機會與地球的人類聯繫。當然,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太空總署NASA並未公佈有任何來自其它星球的生命訊息回應。

 

 雖然科技昌明,帶給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福報。但是,人類發展至今,也越發領悟到人類的有限性,如人類自身生命的短暫、客觀環境資源的有限;同時也越能體會人類心靈的重要性,如人類幸福生活的保證、敬天地愛惜萬有的同體心。

 

 其實,古聖先賢早已洞見,人類生存於天地之間,天地本身就是一所最古老最廣大的學校,在人類尚未誕生以前,這所大學校早已運作了數十億年。我們的祖先從天地的運行,體會洞見了諸多安身立命的無盡寶藏。誠如《易經‧繫辭傳上14-2》所說:「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 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從傳說中所載,五六千年前的伏犧氏(伏羲氏)聖人已首開其先的從天地萬物的啟發反觀自身,開創了詮釋天地宇宙運行的法則,當為人與天地並立並齊的理據。

 

 亦如《易經‧繫辭傳上3-2》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接著在《易經‧繫辭傳上4-2》又謂:「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又如《易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在古聖先賢的洞見裡,天地這所大學校最大的德行與最大的能耐,就是生生不已的暢通無盡生機,讓萬有生生不息、欣欣向榮。天地自盡其大生廣生之大德,萬有也順其自然融入天地的無量生機之中,隨其成住壞空、生住異滅,輪轉不息。至於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則在法天則地之中,豁顯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的精神與胸襟。

 

 近幾千年來,東西方宗教的發展,莫不扣緊住這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的精神與胸襟而行,所謂各方聖人出,此心同、此理同。誠如曾子所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7》亦如已故的臺灣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晚年曾向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申請退休以期轉往蘭嶼服務,但都被教宗婉拒,有次單樞機特別追問原因,已患病多年的教宗輕聲的回應說:「你曾看見過耶穌基督從十字架下來嗎?」身患重病的教宗這句輕聲的回應,給晚年的單樞機帶來相當大的震撼,以致單樞機晚年即使身患重病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令人敬佩。

 

 一貫道的前賢大德修辦大道的精神與胸襟,與古聖先賢可說是同心同理,與各宗教的核心精神也無二無別地交光互映。都可以歸攝為「忘己為人,誠敬奉獻;盡其在我,平心靜氣;任重道遠,盡忠守義。」尤其張天然師尊晚期及孫慧明師母接續道盤天命之後歷經國共內戰的時期、新中國成立初期、以及臺灣戒嚴時期,當時一貫道的前賢大德所遭受到的考驗,可以說極其嚴厲。但是一貫道的前賢大德修辦大道的精神與胸襟,有如天之行健,地之勢坤,只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般的繼續修辦到最後一口氣,也要為天下蒼生積德造福,帶動人心向上向善開展,無怨尤、無退縮,死而後已,甚至弘願生生修辦大道。即使其身命遭受到嚴厲打擊,有如大地受到地震海嘯侵襲,可能傷痕累累,甚至萬有人類付出生命代價,天地仍然照常運行,從無稍懈;一貫道前賢輩修辦大道的精神也如同天地之運行,永無止息,繼續積聚無量浩然道氣,永續開創無量光明道程。

 

 六十多年前,近兩百位中國大陸老前人輩弘願來臺灣開闡道務。不論他們來自中國大陸大江南北,也不論他們的性別年齡,他們帶給臺灣的感動都是一樣的,都是「忘己為人,誠敬奉獻;盡其在我,平心靜氣;任重道遠,盡忠守義。」因此感動了無以數計的臺灣人願意發心修辦大道,甚至學習老前人輩的精神與胸襟,再將道務開闡到全球八十多個國家。感動不同種族、宗教、文化等的各國道親,繼續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非予而誰的歡喜承擔,幸福了願付出。

 

 誠如古語所說:「吉凶禍福天主張,稱譏譭譽人主張,立身行道我主張。」客觀環境的順逆,不論修不修道,都同樣有可能會遇到。但是主觀心境的弘願,是可以當家做主,自願自覺自行,不受環境影響,真正的無極理天就在當前這個厚德行健的有道生命見證。因道能生化天地萬有無盡寶藏,只要自身真能立定道志、道根,所有吉凶禍福、稱譏譭譽都將會是過眼雲煙,唯有德行生命才是永恆真實,天地這所大學校的核心精神價值:厚德行健,也能當下在自家生命體現。果能轉化心境,超越陰霾,見證原本無礙的理天自性光明,即可永續慈心悲願,弘道於世。

 

 我們感恩天恩師德,一貫道性理真傳於世普收有緣;我們感動前賢大德,以身示道彰明厚德行健即理天。我們相信,人人都本具良心善性,人人都可幸受真傳立身行道。在今天,我們慶賀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創立25週年、我們紀念感恩張天然師尊125歲聖誕的同時,我們誠摯祝福,各國國運昌隆,世界人類同創永續和平繁榮,一貫道道脈綿長、慧命永昌,各組線道場道務弘展、傳承無限。

/民國102年(2013)5月總會會訊第260期


 

14、大學之道庶民行 2013/06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因宋儒朱熹(1130-1200)大力提倡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大學、中庸分章句作註解,為論語、孟子編著集註,歷經四十餘年才正式刊行四子書。自此,《大學》已然脫離於禮記之外,而成為獨立的文獻。元仁宗以後,四書被定為科舉考試最基本的科目,《大學》一書不只成為當時學校必讀的教材,也成為當時讀書人必讀的重要書籍。

 

 朱熹認為「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也是古代最高學府的稱呼,他特別理解為代表「大人之學」,是「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學為聖人為君子(大人)的學問。因此朱熹常將「大人之學」與「小子之學(即童子之學)」相對照,此兩者比照的是教學內容,「小人之學」學的是「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之文」,是屬事上之學。而「大人之學」則是學習立身行事、修己治人的道理以及這些道理的根源,可說是理上之學。當然,不論「大人之學」或是「小人之學」,都是生命實踐的學問,都須採重虔誠生命的實踐。這也是後來在民間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一貫道或其前身,所特別援引《大學》為其弘道於人間的道德實踐之義理根據。甚至以「大學道千秋金鑑」「中庸理萬古丹根」「明德親民止至善」「天命謂性道教焉」等對仗佳句標示於道場中堂,為其倡導「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之理想願景,論述道德實踐的次第與目標。

 

 古來民間有知之識自覺自願地開創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組織或機構,類別眾多。本文所探討者乃以1877年北海老人所倡導的三極一貫(無極理天、太極氣天、皇極象天,理氣象三極,一以貫之)之人間實踐先天理想,採重儒家義理思想的生命詮釋,在民間帶動儒家義理思想的生命實踐,從其遺著《理數合解》中的首篇〈大學解〉,檢視其人間實踐先天理想的生命成全特性,探討其後續影響。進而探討1947年孚佑帝君批示的《大學淺言新註》,如何將從人文的詮釋〈大學解〉,到天啟的聖訓《大學淺言新註》,形成「大學之道」的庶民生命實踐的義理依據。

 

(1)、《理數合解》中〈大學解〉的「大學之道」的論述

 王覺一(1821-1884),又名希孟,原名學孟,覺一是道號,又號北海老人,是一貫道第15代祖。王覺一祖師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在民間傳揚「末後一著教」,在當時傳遍中國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其後續發展對於近代一貫道之影響相當深遠。

 王覺一祖師在傳揚「末後一著教」期間,也做了很多很紮實的義理論述,他當時流傳於世的著作對後來的民間儒教的影響極大。王覺一祖師流傳於世的主要著作後來於光緒廿一年(1895)經竹坡居士彙整〈大學解〉、〈中庸解〉、〈三易探原〉、〈一貫探原〉、〈理性釋疑〉等書編輯而成的《理數合解》。

 《理數合解》中〈大學解〉詮釋大學之道時所說:大學者、學大也。何謂大?惟天為大。天可學乎。曰:「可」。…「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此孟子之學天也。「天」者,性之所自出;「性」者,人人所固有。「性」既為人人所固有,則「天」即為人人所當學。學之則大化聖神,可從而至;不學則狂妄鬼禽,亦可從而至也。…如不從事於學,則囿於小而昧其大矣!當斯時也,欲自小而入大,非學不可。

 〈大學解〉並將大學之道的三個主要目標綱領: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詮釋成人人可行當行的道德生命實踐之完整內涵,尤其預囑爾後道運庶民的時代發展趨勢是時勢必然歸向。誠如〈大學解〉所說:至善之理,乃無極之至真。始於明德,則繼天立極。終於新民,乃代天宣化。至善止於一人,則德無不明。至善止於人人,則民無不新。道在堯舜,帝王傳之。道在文武,諸侯傳之。道在孔孟,大夫傳之。道在周程,士人傳之。當今之世,道在庶人,此不卜可知者也。…我不止於至善,則德不能明。教人不止於至善,則民何由新?…明明德,則至善存於一人。在新民,則至善及於人人。

 其實,「為仁由己,豈由人乎?」「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天地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等等反求諸己、反求諸身的自覺道德實踐,早在孔孟講學之時已然確立,代代儒家傳承也在此深耕。而王覺一祖師則純以庶民之身,倡導「大學之道」的虔誠生命實踐。並且以身示道,修身立德,效法伊尹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踐道精神,在民間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孝悌慈、誠敬信」的核心價值。特別肯認舉揚人人所固有的良心善性,是源自無極理天,所謂先天而有的天理,已具體化為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所以學天理,就是在啟發人人所固有的良心善性能在自家生命當家做主,那就是在明明德的繼天立極,在親民的代天宣化,如此,不只是至善存乎自身,而且至善及於人人。人人都可體現在明明德中在親民,在親民中又深一層的在明明德,都可在日用倫常見證先天理想。而且,王覺一祖師對於「大學之道」的倡導與實踐,不只影響當時的民間宗教,甚至後續影響至今。

 

(2)、《大學淺言新註》的「大學之道」的論述

 如果說《理數合解》中〈大學解〉,是王覺一祖師於1877年左右以人文的立場詮釋「大學之道」;那麼1947年由孚佑帝君所批聖訓著作的《大學淺言新註》,即可說是以天啟方式詮釋「大學之道」。兩者時間差有70年之久,所處時代背景亦有所差異,其等所使用的語言也有益趨白話的現象,因為其等教化的對象是庶民社會,所以也會使用較貼近庶民之語言,普令人人容易體會聖人傳道救世的本意。誠如《大學淺言新註》的著作宗旨所說:「聖人立教,垂書萬古,非令後世作富貴之憑藉,功名之階梯也。乃化人人覺性,個個覓心,以期止於至善,共臻於至理,此其聖人之本心也。」「聖人立教主要重點在何?不外令人人由後天物慾之血心格除,以復回先天純然之道心而已。」

 《大學淺言新註》詮釋「大學之道」說:「朱註曰,大學者,大人之學也。以吾所見非然,正與此論相反。我曰大學者,正小人之學也。然既稱為大人,已內格無物,性珠圓明,效天之大,盡性之能事,何須又復學也。所謂大學者,正小人之學。小人者細民也,性之所具,與聖賢無異。茍能內格心物,以覓良知,意之所發,誠必隨之,心之所舉,正必如之,而學功已屆大人之境。」這裡所謂的「小人」之意義並不是具價值判斷義,而是如其自己詮釋的是指稱「細民」,也即是指稱尚未達到至善者的人人,也即所謂的天下蒼生。因此「大學之道」並非指稱惟有特定人所能實踐者,而是人人所可實踐者。

 如此詮釋方式,與王陽明的〈大學問〉有相呼應之處,〈大學問〉所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兩者所述的大人皆是指稱已達至善之生命境界者,而小人只是誤認自己為小,不知自己與聖人無異,如能善體自己本具的良心善性乃源自於先天之理,人人皆本固有,果能啟發之、實踐之,將能圓成生命的至善,這也是「大學之道」所承擔的神聖使命與本分。所謂「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的本分擔當生命寫照。

 誠如《大學淺言新註》所說:「大學者,發揚自性之大也。」「大學者,換而言之,即令人發揚性天之學也。」「《大學》一書,雖曰大人之學,究其根源,乃人人之學也。人人各具天賦靈性,至圓至明,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婦人孺子,莫非皆然,人在幼稚,性本至善,曰本然之性。身歲漸長,氣拘物蔽,曰傳染之性,人人各具其性大,惜乎不知覓耳。」

 

(3)、「大學之道」的生命實踐與正向循環

 從《理數合解》之〈大學解〉的學天,即是回歸天理,而超越性的天理卻內在於我們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學之則大化聖神,可從而至。」如是天之理,是屬「至善之理,乃無極之至真。始於明德,則繼天立極。終於新民,乃代天宣化。至善止於一人,則德無不明。至善止於人人,則民無不新。」因此須賴人傳人弘,所謂「人能弘道」。往昔弘道的責任在帝王、在諸侯、在大夫、在士人,王覺一祖師認為當時已到道運庶民的時代,人人皆可弘道,尤其先知先覺者更當義不容辭自發弘願擔當。當時王覺一祖師也以身示道,傳道於中國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可說是大學之道在社區的實踐之先行者之一,而且其影響至今。甚至1947年由孚佑帝君所批聖訓著作的《大學淺言新註》,以天啟方式詮釋「大學之道」之時,特別提出「小人者細民也,性之所具,與聖賢無異。茍能內格心物,以覓良知,意之所發,誠必隨之,心之所舉,正必如之,而學功已屆大人之境。」此時已是歷經長期戰亂,民間仍保盎然的文化傳承自覺與弘願,在戰亂時期安頓人心,因之大學之道的庶民實踐在當時可說是遍及全中國大陸,而且也傳到台灣、日本、韓國、緬甸、港澳、馬來西亞等地,後經台灣長期深耕及台灣民間自發自願的向世界各國傳道,至今一貫道已傳至全球80餘國。

 

 誠然,《大學》開宗明義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本義即須是虔誠生命的實踐,關鍵的是要由誰開始實踐。不論是伊尹的「非予覺之而誰也?」或者是孔子的「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均早已指明修身立德是人人的本分,須由人人自身自覺啟動。然而,如同嬰兒般須父母的養育教導,師長的教育成全,方能成材成器。大學之道的實踐,也須先知先覺者以身示道,樹立典範,形成風氣,才能令人變化氣質,轉俗成真。而這項神聖使命自王覺一、劉清虛、路中一、張天然、孫慧明歷代祖師的天命引領,至今一貫道各組線道場慧命傳承永續,均是立基於大學之道庶民行的理念,以生命對生命,以真誠開真誠,點明人人良心善性,和諧身心靈,修道立德,相契天理,影響社會邁向有道和諧幸福,帶動社會正向發展,促進社會良性循環。以期「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民國102年(2013)6月總會會訊第261期


 

15、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07 

 

 上個月,6月18日獲邀出席閩南師範大學主辦的「閩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討會」,一方面盛逢第五屆海峽論壇期間同步舉行學術研討會,一方面慶賀閩南師範大學剛升格為大學(原是漳州師範學院),特選在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召開學術研討會,會中邀請兩岸學者專家近80人共同出席研討與會學者所發表的近50篇論文。每篇論文發表的時間都很短促,但討論的氣氛卻很熱絡。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因此,可想而知,論文的題材是豐富且多元的。但如同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的宗旨所示,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譯為無形文化遺產)或是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都是在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中華文化為宗旨。也都可說是與人類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息息相關。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國各民族世代相傳並已成為文化遺產組成部份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的形式,及其相關的實物和場所。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5個方面: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諸如:傳統禮儀節慶民俗信仰、民間文學傳說、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等等。據「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概況」所載,光是一個漳州市,其報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就有百項之多。因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屬動態的文化,活的文化,它必須依托于人的傳承才能存在,惟有善得其人的傳承弘揚,才能傳承永續,光澤將來,故彰顯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現實意義與深遠歷史意義。

 

 誠如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支平教授在研討會做總結時所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核心的意義與價值應在中華文化精神家園的建構傳承與弘揚,而不單是傳統技藝等等的保護與傳承。比如漳州市有報准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的「海澄雙糕潤製作藝術」,這是傳統地方名產的製作藝術,就如同我們各地方的特色小吃一般,其製作藝術是值得保護保存。但是如要做好發揚中華文化,那麼攸關中華文化安身立命的核心意義與價值,當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所要最優先努力者。而中華文化安身立命的核心意義與價值,常以民間宗教與民間信仰所呈現。如能善體民間宗教與民間信仰的存在功能與價值,在倡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時,當以尊重與接受民間宗教與民間信仰為始,那麼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形活絡傳弘遠大,更益促進社會和諧幸福。

 

 誠然,國家政府社會須要先正確理解民間宗教與民間信仰的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方能得其大用。誠如陳支平教授在《閩台文化的多元詮釋‧二》的序言所說:

~眾所周知,媽祖信仰興起于宋代時期的福建莆田地區,然後逐漸向沿海及中國內陸地區擴散的。在南宋時期,即使是在離媽祖故鄉不遠的閩南漳州一帶,不認可媽祖信仰神聖性與社會正當性的人士不在少數。著名的理學家、漳州人陳淳就在他的著作中反對漳州民間崇拜媽祖。他在其《北溪大全集》卷四十三《上趙寺臣論淫祀》中甚至指斥媽祖崇拜為「淫祀」,所謂:「非所祭而祭之曰淫祀,淫祀無福神,其聰明正直必不冒而享之,況其他所謂聖妃者,莆鬼也,于此邦乎何關?所謂廣利者,廣祠也,于此邦乎何與?假使有或憑依言語,亦妖由人興,不足崇信。」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演化,明清以來媽祖信仰不但為漳州人所崇信,而且為眾多的華人社會所崇信。到了20世紀後期,更有人把媽祖信仰尊奉為「和平女神」,其神聖性與社會正當性已經毋庸置疑。~

 

 陳淳(1159-1223),字安卿,號北溪,今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人,南宋時期的理學家,他的理學思想直接繼承朱子,他的著作有多種,為衛護理學傳承、極力排斥異說,在詮釋和闡述程朱理學思想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其學術地位令人敬重。其實,媽祖早在陳淳未誕生以前即已受到朝廷的敕封,據載宋徽宗宣合四年(1122),大臣路允迪出使高麗,航海中受到媽祖的護庇而順利成行,因而乃奏請徽宗皇帝詔賜「順濟」廟額,這是媽祖第一次受朝廷封號。何況媽祖歷經宋元明清都獲得官方敕封,相信媽祖信仰歷經宋元明清,有越趨盛行之勢。陳淳當時所見民間媽祖信仰或許難免已有些許流弊,對於主敬存誠的理學家而言,向外找尋依靠便是異端,也難怪他會上書官方,力陳不可崇信之由。當然,民間信仰有其通俗的方便,其要旨當在培養民間的敬心,所謂敬神如神在、神人共鑑、至誠通神。如照陳淳曾經說過:「所謂敬者無他,只是此敬常存在這裡,不走作,不散慢,常恁地惺惺,便是敬。」其實也可以無礙媽祖信仰的穩健傳承至今,也可見其安頓世道人心之功。

 

 陳淳先生之質疑媽祖信仰,是有其當為理學家的理論依據;就如同仍在質疑民間信仰與民間宗教意義價值的有些政府及社會一般,也都有其堂皇的道理說法。其實,凡是存在,都是有限。政府、社會、學者菁英等等也都是有限,都有其難免的成見與盲點。各宗教、文化、信俗、技藝等等也都是有限,因須賴人弘,而人畢竟有限。因而如何跳脫既有刻板印象、超越老舊僵化窠臼,迎向日新又新的事實,穩健傳承永續弘展,方能展現其歷久彌新的神聖性、隨時調適於道的社會正當性。那麼,才是人類生生世世身心安頓的最佳良方,這才堪稱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是人類最須開發的人心無盡寶藏。

 

 一貫道做為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守護者、傳承者、弘揚者,在此已深耕百千年,只能算是開始,我們相信,以至誠對至誠,全球帶動良好循環,那麼「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當是全體人類可以永遠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國102年(2013)7月總會會訊第262期


 

16、虛空中的一粒沙 2013/08 

 

 去年,2012年9月初,各大報刊載一則外電新聞,那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佈的訊息。無人駕駛的太空飛行器在180億公里外的太空回拍地球,地球看起來就像是一粒沙塵懸浮在太虛空之中。

 

 這則新聞是在描寫著,1977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了「航海家一號」(無人駕駛的太空飛行器),原先它的任務只是探索木星和土星,但後來科學家重新賦予它更大的任務,繼續探索人類從來沒有到過的星際空間,去年「航海家一號」在太空中漫遊了35年之後,終於抵達太陽系的邊緣,並且傳回在180億公里外拍攝的地球照片,照片中我們共同生存的地球,這顆載著無數生命財產的藍色星球看起來就像一粒沙塵這麼微小。

 

 美國廣播節目主持人:「航海家一號目前距離太陽180億公里,它的飛行速度每秒17公里,它所輸送的資料需要經過16小時38分才能傳回到地球。」「航海家一號」也是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

 

 「航海家一號」還帶了一張鍍金的唱片,上頭紀錄了地球的圖片、聲音、各國的問候語(包括國語與閩南語等的問候話)以及地球在太陽系中詳細的位置,如果外星人有機會拿到這張鍍金唱片就可以嘗試了解地球。據稱,「航海家一號」預計還可以繼續飛行至2025年,然後電力會逐漸耗盡,最後消失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

 

 人類科技的發展,可以很具體的說明了人類古老傳承至今的生命智慧。「虛空中之微塵」、「蒼海中之一粟」等都在描述宇宙萬有之渺小。可是也從古至今,人類仍在學習如何有「心包太虛」、「海納百川」、「生命共同體」的雍容大度,即使科技昌明,足以說明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人類仍須積極開闡生命的智慧,方能讓此「微塵」綻放永恆的光芒,讓此「粟米」充滿無息的生機。

 

 如同兩千多年前,莊子的時代並沒有現代的科技知識,但當時聖賢們留下的生命智慧光明,卻照古耀今,歷久彌新。從莊子一則寓言故事所流露的生命智慧,即可說明其不亞於現代科技精華「航海家一號」所帶給人類的啟迪。

 

 這則寓言故事是出自《莊子‧則陽》,一般稱之為「觸蠻相爭」,也稱做「蝸角觸蠻」、「蝸角之爭」等。故事起因是魏王與齊王締結盟約,齊王事後背約,魏王發怒想派人刺殺齊王,魏王屬下有者建議興兵攻打,有者建議緩兵再議,魏王拿不定主意,此時惠施介紹戴晉人為魏王釋疑解惑。

 

~戴晉人見了魏王就問說:「有所謂蝸牛,大王您知道嗎?」

魏王說:「知道。」

戴晉人又說:「蝸牛頭上長著兩隻觸角,有一個國家位在左邊的觸角上,稱為觸氏國;另一個國家位在右邊的觸角上,稱為蠻氏國。兩個國家時常為了爭奪土地資源而交戰,一戰就是伏屍數萬,勝利的一方還會繼續追逐敗北的一方,歷時十五天才會收兵回國。」

魏王笑說:「這是虛構的故事吧!」

戴晉人說:「這並非虛構的,請讓臣來為您解說。大王您認為天地四方上下可有窮盡嗎?」

魏王說:「應無止境。」

戴晉人說:「知道使自己的心思遨遊在無窮的境域裡,而反觀自身卻處在有限的國度中,將這有限的國度放在無限的境域裡,感覺好像若有若無吧!」

魏王說:「是的。」

戴晉人又說:「在這有限的領域之中有一個魏國,在魏國裡有一處叫做大梁,在大梁裡住著有大王您,如此,大王您與蝸牛角上的蠻氏國王相比,有所分別嗎?」

魏王說:「沒有分別。」

戴晉人說完即辭別而去,魏王心中恍然若有所失。~

 

 莊子雖然沒有「航海家一號」遨遊太虛,也沒有「航海家一號」回拍地球的相片為證,但以他甚深的生命智慧,站在廣闊無垠的宇宙空間俯瞰地球,那麼他所看到的人類國家、民族之間的戰爭,不就像是蝸角之爭一般的渺小嗎?何況也算是自己傷害自己,又有甚麼好處可得呢?

 

 蝸牛和它頭上的二個觸角,在大自然界中已是微不足道的,如再與那廣大無垠的宇宙相比,那就更顯得微乎其微。莊子以蝸牛頭上的二個觸角寓意齊魏兩國國王,雙方為了爭奪一點土地資源便不惜兵戎相見,與蝸牛頭上的觸蠻二角沒什麼差別。

 

 我們深知,凡是存有,都是有限,即使我們認為大如地球、太陽也不例外,也都有成住壞空。根據台灣中央社轉譯今年2013年7月1日法新社的報導,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太空生物學家歐麥萊詹姆斯(Jack O'Malley-James)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RAS)年會中以電腦模型指出,隨著太陽在未來10億年日趨老化,太陽的亮度將會更增加,地球的溫度也會上升。再過10億年,海洋將趨於乾涸,地球上剩下的是極端環境尚能生存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能適應來自太陽的強烈紫外線與高溫。歐麥萊詹姆斯說:「所有生物都需要水,因此倖存生命將僅能生存在溫度較低的高海拔地區、洞穴或地底有水之處。」歐麥萊詹姆斯並以電腦模型為人類做了灰暗的推測,非常久遠以後(也許28億年後)的地球相當不利於生命生存。

 

 28億年,對於平均壽命不到百年的人類而言,可能不具有太大的意義。以眼見為憑,常懷即時擁有之欲求的人心而言,可能也不在乎沒有醒過來一切終將歸無的現實。因而我們人類在地球上雖已存活了幾百萬年來,但是為了生存,難免爭奪、戰爭、殺戮、佔據、掌控…,贏者固然興奮,輸者滿懷怨尤,最嚴重的是留下惡性循環,而這惡性循環的心念不會因人身在不在、甚至也不會因地球還在不在而有改變,這才是生命最大的難題,我們學了幾百萬年,還不一定學會。

 

 幸好,歷來代有聖賢出,懷抱著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弘願擔當,發揮「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大公精神,時時處處與人為善、善與人同、大公為懷,為人間帶動創建良性循環。今天,人類科技昌明,為世界帶來文明與繁榮,人人如能再有聖賢的智慧胸襟素養,那麼這「虛空中的一粒沙」,將是宇宙中最亮麗的存有,即使是那麼有限,但其生命智慧光明卻是永恆。

 

 一貫道的傳道弘願,就是在敬邀大家,珍惜與尊重這「虛空中的一粒沙」,開闡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盡心盡力同促全球共生共好共榮,即使這粒沙仍是有限,但其綻現的意義與價值卻可以是不朽永恆。

/民國102年(2013)8月總會會訊第263期


 

17、吹萬不同咸自取 2013/09 

 

 總會於今年元月上旬,與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合作,共同邀請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會長暨學者專家一行33人,專程來臺參訪一貫道道場。參訪行程中除順道了解臺灣宗教繁榮發展及和諧和平合作愉快外,基本上從北到南,四夜五天食宿都在一貫道道場裡,這對平常不是吃長素的韓國宗教學者專家而言,可能是一項挑戰。但最後回到臺北,在為他們送行的素食餐會上,只見他們各個神清氣爽,道氣滿懷,法喜充滿,早已習慣了十幾餐素食的生活,也讓他們感受到道場潛移默化不可思議的氣息,自然就能與道相應相契般,個人的習氣、知見等早已銷融無形。他們恍然大悟般了解到,這大概是一貫道道場能歷經諸多限制,從中國大陸傳至臺灣,再從臺灣傳至八十幾個國家,其主要原動力大概在這裡,真是生命對生命,至誠開至誠。

 

 因為得了道,道能生萬有,所以就不必自陷於自己妄生的障礙,也不必受制於客觀環境的礙限。光是堅定推廣蔬食文化這一項,在六、七十年前的臺灣,誰會相信蔬食的重要性,誰會想到蔬食可以減緩地球暖化、可以救地球。今天我們人類已進入廿一世紀,人類要減緩地球暖化,要想繼續安居樂業在地球上,不得不做的共同努力。而且人類要想活得健康自在,蔬食生活也是最有智慧的選擇。

據新聞報導,去年臺北市政府為向聯合國申請臺北為美食之都,共提出三大項臺北飲食之美,其中一大項就是臺北素食之美,光是臺北市各式的素食餐飲店,就有超過三千間之多,可見素食餐館密度之高,不只方便,而且樣式多元豐富。這雖不是全為一貫道的功勞,但近七十年來在臺灣不間斷的倡導蔬食,且鼓舞創辦多元素食產業的,一貫道大概是最重要的團體之一。

 

 當然,一貫道不只堅定推廣蔬食文化這一項,一貫道自來即以傳承創新弘揚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為其傳道宗旨,不論早期在中國大陸面對戰火連天的時局,或是在臺灣早期面對三十餘年的禁制困頓,甚至現今道傳八十餘國的處處墾荒播種,都是稟承如天之行健、如地之德厚,以道能生萬有的正向態度,從無到有,從有到弘,從弘到精,引導有緣善信,開闡「道本一體,理無二致」的大道胸襟,不只個人身心靈平安吉祥,家庭幸福快樂,社會和諧安穩,國泰民安、人類永久和平也成為可能。因此善緣,引發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的高度興趣,專程來訪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所屬各組線道場,並誠邀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暨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及華人宗教研究中心於今年八月中旬訪問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所屬宗教團體。

 

 本次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的來訪,主要是大韓民國大巡真理會所屬大真大學李京源教授所發起。李京源教授近兩年來常參與一貫道所舉辦的學術研討會,深受道場氣氛所感動,特別發心要深入研究一貫道。經過一兩年的深入探討,並長駐道場觀摩參訪研究,兩個月前,他以台灣一貫道研究論文在歐洲新宗教學術研討會上發表,得到很熱絡的迴響。

 

 根據李京源教授表示,歐洲新宗教學術研討會上好幾位教授向他提問,像伊斯蘭教的清真寺與基督宗教的教堂,如何一以貫之。一貫道的五教同尊、甚至宗教同尊如何可能。李京源教授當時以《易經》所說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來說明形而上的理一,形而下的分殊,博得與會學者的讚賞,如能植基於形上之道的層次來看一以貫之,那是可能的。

 

 其實,從道的立場來說,萬有都是源於形上的道,就像基督宗教所說的神、伊斯蘭教所說的阿拉,都可說是廣義的形而上的道。甚至老子的「無」、佛陀的「空」、孔子的「誠」都可說為另類形而上的道,不論是創造性、造化性、緣起性,都只是形容萬有的興起與現實,如討論到萬有的形上根源,都會回歸到無限的源頭,說祂是道、是上帝、是神、是阿拉、是無、是空、是誠…,也只是名相的不同,其所指的都是萬有的無限源頭。既然都是無限,當然相容相融,一以貫之。致於人間的宗教建築,清真寺禮敬真主阿拉,教堂禮敬上帝,佛寺禮敬佛陀,…禮敬當下的那個至誠本來了無差別,都是有如孔子所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清真寺、教堂、佛寺、道觀…,宗教信仰與宗教建築各有特色,但論及核心精神,都是在一個「誠之」。以誠觀之,宗教建築也可一以貫之,交光互映,相容無礙。這當是孔老夫子一生修證成就的吾道一以貫之的最佳寫照,當然也不只是孔子獨能,我們也可以在各宗教聖人的修證及宗教經典中,發現到都有如是一以貫之的見證。致於為何歷來會因宗教信仰的不同,造成對立甚至傷害,只能說是自陷在「分殊」中,而忘了昇華回歸「理一」。

 

 如是一以貫之的生命理想,在中華文化的傳統精神已是顯而易見,尤其儒道兩家更是交光互映。《莊子‧齊物論》可說是另類詮釋一以貫之的最佳說明,善用大自然人人可察觀的現象,喻明道觀萬物,物本一體的道理。即如人人果能回到天籟的層次,就不會受限於地籟、人籟自陷的「分殊」,而可得「理一」的大自在,甚至可見證出原是天籟之形上之理,圓成了地籟、人籟等的形下之器。

 

 《莊子‧齊物論》的開頭就以南郭子綦與顏成子游的對話開始。子綦曰:「…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刀刀乎?」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確實,不論是「似鼻,似口,似耳…」之各類形狀的竅穴,得到同風之激盪,即可相應發出如「激者、謞者、叱者、吸者…」之不同聲響,如是「吹萬不同」「咸其自取」是現實所共見共知,重要的是,「厲風濟則眾竅為虛」,風停了,萬竅也都共同回歸到一樣的虛靜。莊子所反省的是,現實人心卻難回歸虛靜的理一,妄自執著在吹萬不同的分殊上。

 

 一貫道倡導理氣象一以貫之,如同孟子所主張的「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所以一貫道在傳道時所表述的「皇天開恩,正宗鍾毓於東土」,即是明確地肯認如是一以貫之的正宗道風,乃是無以數計的聖人歷經數千年在此東土積聚無量道氣、培育賢才代代傳承,將天人合一、形上形下一以貫之的理想在人間實踐。一貫道的傳道宗旨也是接續如是正宗道脈,盡心盡力傳道於世界各國,期能「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民國102年(2013)9月總會會訊第264期


 

18、交光互映素位行 2013/10 

 

 ~一天晚上看祖室門的狗由於有動靜而狂吠,一位弟子起床喝斥狗,大宗師聽見後說:「狗的責任就是叫,你怎麼能阻止它履行自己的職責呢?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都各有自己的責任,一個人的眼、耳、鼻、舌、身和心都各負有自己的責任。如果不論上下和貴賤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這個世界的秩序就能建立,就會進步。因此,你們不但要好好履行自己的責任,而且也不要妨礙別人履行自己的責任。」~

 

 這段話是出自大韓民國新興宗教「圓佛教」的《大宗經‧第四人道品》。「圓佛教」的開創者是大韓民國的朴重彬(1891-1943)大宗師,他出生在大韓民國全羅南道的少太山,故自號少太山,據稱他在26歲(1916)當年的4月28日悟得了宇宙的真理,他自述說:「一圓相為宇宙萬有之本源,為諸佛諸聖之心印,為一切眾生之本性。…若悟得此圓相真理,則知十方三界皆為吾家所有;宇宙萬物之名稱雖異,實則不二。…終知此圓相圓滿俱足、至公無私之理。」因此,朴重彬大宗師以一圓相(○)表達他大覺的境界,也把一圓相當作信仰的終極對象和修行的典範標準。所以在「圓佛教」的道場以供奉「一圓相」為主,表示清淨法身佛的顯示,並不特立任何佛像。朴重彬大宗師並強調其志業的目標是教化、教育、慈善三種,自創教至今百年時間,在韓國有百餘萬信眾,也傳播到20餘國,「圓佛教」在大韓民國於1946年創辦圓光大學,校園面積165萬平方米,以培養出知德兼修,道義實踐,奉獻社會的人才為創校宗旨,也即其學校的教育目的包含了學術研究、德行與涵養、社會奉獻精神三個層面的內容,是屬大韓民國辦學績優的私立綜合大學之一,學生有2萬餘人。

 

 這是今年8月14日至18日,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新宗教學術研究參訪交流的參訪行程之一。今年元月初,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33位學者研究專家應國立政治大學及一貫道總會之邀,來臺灣參訪五天,尤其全程住宿在一貫道道場,讓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並決定盛邀政大及總會代表,撥冗蒞臨大韓民國訪問新興宗教及相關機構並進行學術研究交流。本次前往大韓民國進行新宗教學術研究參訪交流,計有政治大學、元智大學、輔仁大學等七位教授,總會五位代表,及天帝教一位代表,共計十三人,8月14日抵達首爾,即由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暨新宗教代表近二十人陪同全程五天的學術研討及參訪交流。

 

 這五天的參訪行程,拜訪了天主教明洞聖堂、佛教曹溪寺、大巡真理會、圓佛教、圓光大學、鮮文大學、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金剛大道等,並住宿在大巡真理會、圓佛教、金剛大道等道場,實際體會大韓民國新宗教的道場生活。

 

 在學術研討當中,雙方先分別發表自己國家「新宗教研究傾向與課題」,並於參訪新宗教道場中,陸續分別發表韓國新宗教的現況與發展,與臺灣相應宗教的發展現況簡介。如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蔡彥仁教授的臺灣基督教研究說明,基督宗教在世界是信眾最多的宗教,但在臺灣長期以來大概信仰人數都在百分之五左右。其中政治大學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臺灣人每年都有敬拜祖先的比例高達近九成,比任何宗教信仰者禮敬神聖仙佛的比例高出很多。這大概是臺灣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最明顯的例證,大多數人以禮敬天地、感恩祖先為本分,所以每年都會有敬拜祖先的信仰活動。

 

 在新宗教道場參訪中,可以發現大韓民國新宗教的發展,大概都是教化、教育、慈善等三大領域齊頭並進,都有相當規模的道場,有的設備也很先進,信眾都有百萬人以上,也都創辦有大型綜合性大學,甚至中小學,也設有大型醫療院所、養護機構等。像大巡真理會創辦大真大學、醫療院所、養護機構等,圓佛教創辦圓光大學、醫療院所、養護機構等,金剛大道也在這三大領域努力發展。

 

 此次新宗教的參訪,最具挑戰性的是素食的安排,我們這團十三人,有八位茹素(總會五位代表及三位教授),佔全團人數的六成,讓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尹會長、金副會長等領導費盡苦心,要讓從未接待過素食團體參訪的新宗教道場供應素食,的確是一件艱辛的任務,即使交待的很詳細,魚肉蔥蒜不用,端出來的佳餚偶而還是有洋蔥,因為廚師貫性的動作,好像沒有洋蔥怎算佳餚。大概只有兩處新宗教道場,最讓主辦單位放心飲食方面的提供,一處是金剛大道的道場,因他們有〈金剛十戒律〉,其中有兩戒是戒殺濟眾生及不食魚肉類,所以他們在道場只有提供素食而已,但不忌蔥蒜,只要蔥蒜不用,就是純素食;另一處是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因同屬一貫道道場,平常就鼓勵道親多吃素,當然道場也只有提供純素食,也因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與臺灣基礎忠恕道場根源於中國大陸同一道場體系老前人,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也常來臺灣基礎忠恕道場參訪,所以也熟悉道地的臺灣素食料理烹飪,可以說是大韓民國最佳的素食料理之一,讓所有參訪學者專家讚不絕口,總會廖副理事長還特別向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尹會長、金副會長等建議,可以把素食的研究與推廣,當為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發展項目之一,也為減緩地球暖化多盡一分心,尹會長、金副會長等也點頭稱是。

 

 依照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的研究統計,大韓民國新興宗教有十三大類型,並以在1860年之後興起或傳入的宗教為統計標準,依此研究,1947年自中國大陸傳進大韓民國的一貫道,也是屬於大韓民國的新興宗教。1947年一貫道自中國大陸傳入大韓民國,主要有張老前人與金老前人。張老前人開荒的道場成立了大韓道德會,金老前人開荒的道場成立了國際道德協會,後來再加註一貫道在其協會之後成為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以前兩個協會都有很弘展的道務,從這次參訪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都可以感受得到老前人輩傳承的道風,幾十位前賢大德盛裝在烈日下分立兩列迎送大家,如同臺灣一貫道道場歡迎來賓一般,在此次參訪行程中,這種迎送方式也只有在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才看得到,不只令臺灣學者感動,連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所有代表都與有榮焉,甚至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精心製作幾十道的素食料理,有中式、有韓式,也讓大家印象深刻、讚不絕口。

 

 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是金福堂老前人於1947年自中國大陸天津到大韓民國開荒所創立。據載金老前人雖是韓裔,但出生在中國、成長在中國,並不懂韓語。他於1936年在天津求道,1945年領點傳師命,1947年5月回到其祖國大韓民國開荒闡道,因語言不通,只有先渡化華僑,華僑懂得中文與韓文可以協助翻譯,這樣從一、二個人開始,到他於1991年成道,他開創出大韓民國、美國、法國等165個公共道場,點傳師153名,道親130餘萬人。據道親憶及,早期金老前人慈悲講道,都由華僑道親翻譯,一堂課如果是2小時,金老前人大約講述1小時,華僑道親也大概翻譯1小時,金老前人講述的1小時中文道理內容是很豐富的,但擔任翻譯的華僑新道親了解的也很有限,只能翻譯出一部份,所以1小時的韓語翻譯的道理大概就是幾句話,一直重複譯述好幾遍,金老前人也聽不懂華僑新道親的韓語翻譯,但眼看著韓國道親好像聽得很入神,金老前人講得更深入,只是不知道華僑新道親還是只翻譯自己聽得懂那幾句話而已,即使是這樣,也成全出眾多道親明理修行。真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唯有生命對生命,真誠開真誠,方能修辦出大道。

 

 此次參訪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特別有一段插曲。總會謝秘書長動作特別靈敏,只要資料一上手馬上閱讀,他率先看到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柳事務局長所發表的中文簡介資料中,竟然稱呼金老前人為祖師,是彌勒佛的化身,經探詢得知,這是金老前人成道後其極少數後學所妄自杜撰,雖經前賢們多次勸導仍不遵從,還擅自散發不實資訊,妄自稱呼已去世的老前人為祖師,異想天開的說是為了鞏固道場,其實是屬不智之舉。金老前人生前從未自稱祖師,金老前人成道後臨壇結緣成就「慈明天君」,也未自稱祖師。可惜其極少數後學卻號稱金老前人是彌勒佛的化身、是為祖師,在金老前人都已成道後,其極少數後學才做此主張,連金老前人本身都已無法表示反對,有這樣的後學還堅持己見自作主張發表不實資訊,這是很奇異的作法。一般而言,妄稱祖師或其它特別名號者大概都是自己用三才聖訓或妄自號稱,其私心企圖妄想就是要別人來歸順自己。致於等老前人歸空後,再杜撰老前人為祖師,這在一貫道道場也是首見。開這個先例,其實了無意義,更是傷害金老前人的一生行誼。

 

 我們深知,開創惟艱,守成不易,永續弘展更是挑戰。但重要的是隨時效法老前人輩開荒闡道的初心,方能永續道脈慧命,而不是妄自稱呼老前人為祖師,妄以為是鞏固道場的方法。因為金老前人是一個老實的修辦大道者,生前從未自稱祖師,終身是師尊師母的老實弟子,只有善加傳承金老前人的修辦精神,才是國際道德協會最好的鞏固道場的方法。

 

 其實,如從布袋和尚留下的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來看,人類現前才70餘億人而已,即如人人都是彌勒佛的化身,也尚不足百億,遠遠不及彌勒佛「分身千百億」之量 。當然,還是六祖惠能講得透澈,「一念慈悲,即是觀音」,同理,一念慈心,即是彌勒。其實人人不只可以是觀音、是彌勒的化身,其實更重要的是人人都是明明上帝的好兒女,人人良心善性平等無二。我們一貫道傳授性理真傳,最後的囑咐,就是人人都可以是彌勒佛的化身,人人都可以創建彌勒家園,成就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當然,按照師尊師母傳道的禮囑已說明的很清楚,白陽期道盤到師尊師母已然完整,不必再妄想歧出稱師稱祖(不論是妄稱自己或妄稱他人)。人人都可以是彌勒佛的化身,但不是要當祖師。還是張文運老前人在師尊老大人百歲聖誕時慈悲的最確實,「報師恩,永為弟子;了弘願,絕無二心。」真誠回到老前人輩開荒闡道的初心,尊師重道,方能永續道脈慧命。

 

 誠如前言所引,「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都各有自己的責任,一個人的眼、耳、鼻、舌、身和心都各負有自己的責任。如果不論上下和貴賤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這個世界的秩序就能建立,就會進步。」不必耳鼻口都想爭當「眼」的位置,否則人就不像人了。亦如孔子所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3》

 

 我們誠摯感謝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暨各新宗教道場的盛情接待。我們也誠摯建請國際道德協會(一貫道)執事前賢正視此名正言順之課題,真實體察金老前人一生信守一貫道性理真傳實義,實踐師尊師母之好弟子本分,也是恪遵「名正言順,事才可成」的老實修行者,儘速回復金老前人的一貫道弟子立場,切勿再妄稱其為祖師,這才是真實尊重金老前人,也才能真正鞏固道場,永續道務弘展。

/民國102年(2013)10月總會會訊第265期


 

19、原來關鍵在一心 2013/11 

 

《六祖壇經‧疑問品》有這麼一段對話: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覩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才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六祖惠能禪師回應韋刺史的疑題時,已說明釋迦牟尼佛曾說過的經典裡所載明,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居住的娑婆世界相距不遠(其實遠近本是不了義,有時咫尺天涯,有時候天涯若比鄰,有時更是念茲在茲了無差距),可見六祖惠能禪師也熟悉《佛說阿彌陀經》,根據《佛說阿彌陀經》所說:「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從經典所載,佛陀曾介紹距離我們所居住的現實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遠處有一個佛國淨土名為極樂世界,按照佛經的講法一個佛土的範圍等同涵攝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說要經過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之遙的地方,才會抵達西方極樂世界,在空間上言是很難想像的遙遠。其實,時空對於心性而言,是一種幻象,如果執著不化,只是幻上加幻,對於心性的悟入了無幫助,所以六祖惠能禪師直接從心性說起,心淨則佛土淨,當下心淨則當下佛土淨。如果自心不淨,不論歷經多少歲月,經過多少佛土,仍然達不到清淨佛土,因為不是佛土不淨,而是自心不淨。

 

 六祖惠能禪師曾慈悲說過,功德在自性法身中見,佛國淨土也可以在自身中見,但問存心,不論事境。當然,六祖惠能禪師所說是人人可行,人人可成,而不是專指誰才可行可成。因此,不必妄自稱為祖師、佛陀、聖人等,也不必買版面打廣告妄自吹噓自己是祖師、佛陀、聖人等,因為大家都一樣俱足天賦的良心善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最重要的關鍵是,自己要體行良心善性,明理修行,盡心盡分,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當下即可以是佛國淨土,即使別人不堪其憂,您也可以不改其樂,甚至可以無限綿延如是良善心行,帶動良性循環,真的做到「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如同六祖惠能禪師所釋疑的,距離不是問題,東方西方也不是空間的差異,關鍵是在用甚麼心。一樣的,時間也不是問題。有人說,按佛經所載,繼釋迦牟尼佛之後,彌勒佛即將於人間五十六億萬年之後成佛在人間,化人間成為彌勒家園,處處和諧繁榮、溫馨祥和,可稱為人間天堂。這五十六億萬年的算法,是根據佛經所說彌勒佛須在欲界第四層天兜率天化度天人,度過兜率天天壽四千歲之後,才會降生成佛在人間。按佛經說法,兜率天一日夜等於人間四百年,而兜率天天壽四千歲則約是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年,因古印度有時是以千萬為億,故有時也稱五十幾億年。不論是須經人間幾億年或幾十億年,這樣的時間都很漫長,也不是我們百年人生所可想像。問題是,經過這麼漫長的歲月,彌勒佛就會降生成佛在人間,人間自然就成為天堂嗎?其實,按照佛經所說,時間只是彌勒佛降生成佛在人間的因素之一而已,更重要的是當時人心的向道殷勤,不喜生惡念,人人和悅相向,相處和諧吉祥…。也就是說,我們的人世間即使時間經過了幾十億年,我們依然故我,人心背道而行,時時橫生惡念,人人計較紛爭,相處冷漠衝突…,也無由感應彌勒佛就會降生成佛在人間。當然,彌勒佛既有如是大弘願,祂也不會坐享其成,祂也會不拘形象的一同和大家共同努力,如魏晉南北朝時的傅翕大士、唐末後梁時期的布袋和尚等都是彌勒佛的化身,來人間和人人一起努力創建彌勒家園。

 

 如果當時有人提問六祖惠能禪師,彌勒佛當何時下生人間成佛,依據祂回應韋刺史的疑題思路來延伸,六祖惠能禪師可能也會說時間不是問題,最具關鍵性的還是人人要用甚麼心。用對了心,彌勒佛早已成佛在眼前,那須等待多久歲月;用錯了心,就是歷經無量歲月,也無緣躬逢彌勒佛成佛在人間。六祖惠能禪師慈悲的最道地,慈悲即是觀音;平直即彌陀。當然,一念慈心行,也可以是彌勒。同樣的,六祖惠能禪師所說是人人可行,人人可成,而不是專指誰才可行可成。因此,不必妄自稱為祖師、佛陀、聖人等,也不必買版面打廣告妄自吹噓自己是祖師、佛陀、聖人等,因為大家都一樣俱足天賦的良心善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只怕自己迷昧了良心善性,自以為是,顛倒錯亂。如同布袋和尚的偈語所說:「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識時人,時人自不識。」人人都是,人人可行,人人可成。這也是一貫道性理真傳的核心價值之一,啟迪人人良心善性,良心當家做主,事事誠敬信,時時孝悌慈,人人都可以是彌勒佛的化身,那麼人間自成彌勒家園。

 

 一貫道自1930年師尊師母同領天命,辦理普渡收圓聖業,從中國大陸到台灣,從台灣傳向全球。時時啟迪人心,改惡向善,變化氣質,活出道的無量意義與價值,其中亦盡心盡分發揚彌勒之大慈心大愛心,淨化昇華自身人生,幸福溫馨齊家修行,襄助和諧社會國泰民安,共促世界邁向大同。這不是理想口號,而是真實做到。度化成全一個人不算少,度化成全百千萬人不算多,究極度化人人時時處處活出彌勒家園的風采,還原出無極理天理想聖域。我們深信,原來關鍵在一心。

/民國102年(2013)11月總會會訊第266期

20、彌勒家園的風采 2013/12 

 

 民國59年(1970)求道,隔年就當願清口修行,不到20歲的陳小姐,雖然沒有響亮的學歷,卻有著一顆向道的熱誠,跟隨道場前賢學修講辦,心靈日日充實安詳。但是在40多年前的台灣南部鄉村,堅持清口修行的年輕小姐,是何等不易,尤其全家才她一個人求道,又得不到其父母親長的支持,甚至認為她是違背祖先,因為長輩認為從上以來就沒有家族成員吃素這一回事,好似家族成員因她吃素會蒙羞一般,因此,光是在家裡用餐,就成為每天都要面對的現實挑戰,無從迴避。幸好,終得到其母親的善解與護持,才開始有正常的吃素生活。

 

 想不到清口當年,其父母親就授意她要與一位素昧平生、務農、未求道、吃葷、七兄弟姐妹之中排行老三的黃先生訂婚,因為其父親已和黃先生的父親談好婚事,且黃先生的父親信誓旦旦的說一定會將陳小姐改回吃葷。在40多年前的台灣南部鄉下,仍是傳統保守的多,兒女婚事由父母親決定是時有所聞,陳小姐處在傳統保守的家庭,無法抗拒父母的安排,其內心的惶恐煩惱可想而知。直到陳小姐的直屬施點傳師臨終前一天特別邀她講話(施點傳師是一位真修實辦者,自己預知歸期,沒有病痛,還自備供果準備歸空後由其後學獻供向上天稟報,在他交待道務事項後,真的安然歸空),施點傳師慈悲說:「陳小姐,修道人順就是孝,不要煩惱那麼多,嫁過去啦!且結了婚亦可以修行啊!但是要記住:爾後無論去到哪裡?遇到什麼事情?不要忘記妳是位修道人……。」聽了施點傳師的慈勉,陳小姐內心踏實多了,尤其施點傳師又在隔天即無病痛且在規劃道務後安然歸空,讓陳小姐更感受到點傳師的提點是何其殊勝,所以就安然隨順因緣,篤定的往前修辦。

 

 一位清口修行的小姐,嫁入沒有人求道的大家庭,要融入大家庭生活,要侍奉公婆,要妯娌和順,要夫婦和諧,要養兒育女,要操持家務,要下田務農(陳小姐在娘家從未下過農田,結婚後在夫家要跟著務農,不能兼作以前的興趣工作,而且務農所得全交公婆,再由公婆酌予生活費用),要堅持吃素,還要想盡辦法找出可能的方式與時間接近道場。其秉持的精神理念,就是施點傳師交待的「不要忘記妳是位修道人」。所以,陳小姐沒有計較,只有付出;沒有怨天尤人,只有歡喜處之;做得比別人多,沒有貪心妄求。即使婆婆年邁臥病在床,屎溺不禁,做為媳婦的陳小姐仍是和顏溫馨的服侍,終讓其公公感動的說:「爾後你們會比別人好。」

 

 經過了四十年的歷煉,陳小姐已為人奶奶外婆了,黃先生也成了黃壇主清口修行,甚至黃壇主在幾年前歸空之前還渡化了其大家族尚未求道的27人。陳小姐有四個小孩,都是胎裡素,從小就跟著母親吃素,長大也自發心清口修行,現在都已各自成家立業,都是道場清口修辦人員,各有自己的穩定事業,各自成就幸福家園,也各自生育了胎裡素的下一代。

 

 現在的陳小姐,已是道場資深壇主及講師,其家庭道場長年班會不斷。從其嫁入黃家,一個人獨自無援的默默深耕,到成全黃先生發心設壇清口,渡化全家族成員40餘人,帶動四位小孩成為道場同修共辦,孫子輩也都在道場讀經班、學生班會成長。她這段40年的辛酸歷程,其實也是自我脫胎換骨的神聖工程,至今已是平順坦途,她仍是謙恭自持,都推說天恩師德加被護佑,自己只是順理而明,遵道而行而已。

 

 一貫道自1945年底從中國大陸傳入台灣,至今已歷68年歲月,陳小姐這樣的事例當然不是唯一。也許個別處境不一定相同,但是「不要忘記你是位修道人」的堅守良心善性的精神可以都是一樣的。因中國大陸來台傳道的前人輩如是示範,台灣早期前人輩也如是傳承,帶動了生命的良性循環,成全了數以百萬計的台灣道親,甚至道傳全球,渡化了數以千萬計的全球道親。如是生命對生命,至誠開至誠,不論富貴貧賤,一個人明理修行不算少,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可以放棄;百千萬億人明理修行也不算多,因為生命生生不息,傳道化世的聖工也不可能止息。

 

 誠如二千多年前,孔子儒家所倡導,《大學》所說:「自天子以至於庶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不論君王將相,也不論庶民百姓,做為一個人的大根大本在自修其身,而修身之方可說在誠敬信、孝悌慈。時至如今,以民為本,人民最大,可說是人類發展最文明的成就之一,就是尊重人人的生命,也因之修身可成為人人的根本。

 

 也如一百三十多年前,一貫道第十五代祖北海老人王覺一所說的:「道在堯舜,帝王傳之。道在文武,諸侯傳之。道在孔孟,大夫傳之。道在周程,士人傳之。當今之世,道在庶人,此不卜可知者也。」北海老人在清朝末年倡導無極理天、太極氣天、皇極象天、三極一貫之理,舉揚孔子吾道一以貫之的理想,即使北海老人在傳弘大道的歷程受盡構陷之苦,其家眷也要付出嚴重代價,但仍無怨無悔傳承道脈於世,至今才有一貫道在全球永續大道之宗風,啟迪人心,邁上天下之常道。

 

 其實,「為仁由己,豈由人乎?」「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天地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等等反求諸己、反求諸身的自覺道德實踐,早在孔孟講學之時已然確立,代代儒家傳承也在此深耕。而北海老人則純以庶民之身,宣導大道的虔誠生命實踐。並且以身示道,修身立德,效法伊尹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踐道精神,在民間傳承中華文化正宗道脈,弘揚「孝悌慈、誠敬信」的核心價值。特別肯認舉揚人人所固有的良心善性,是源自無極理天,所謂先天而有的天理,已具體化為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所以學天理,就是在啟發人人所固有的良心善性能在自家生命當家做主,那就是在明明德的繼天立極,在親民的代天宣化,如此,不只是至善存乎自身,而且至善及于人人。人人都可體現在明明德中在親民,在親民中又深一層的在明明德,都可在日用倫常見證先天理想。

 

 亦如觀音寺門前對聯所載:「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 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原來佛在眼前,佛在心頭坐,莫向身外求。弘法之人也常以人人觀世音、家家彌陀佛為願景理想,六祖惠能禪師更以慈悲即是觀音、平直即是彌陀創造性的詮釋心佛眾生三差別,即心即佛。如同一貫道性理真傳所述,當前即是的道風,不用向外找佛覓道,道在當前,道不行不道,道在實踐中成。即如彌勒佛的弘願,淨化人間成天堂,也須從每一個人自身做起。這個不能代工,也不是自我喧嚷可成。彌勒家園的風采,不是打廣告買版面行銷,而是真誠生命的實踐。陳小姐可行,有自覺弘願的人人也可行。

/民國102年(2013)12月總會會訊第267期


 

21、兩岸最大的宗教 2014/01 

~道在民間.中華民間宗教文化論壇論文集正體版出版序

 

 今年八月中,在拜訪大韓民國新宗教學會的行程中,臺灣教授群代表會在每一場座談裡相對應的分享臺灣宗教的發展,例如:介紹基督宗教在臺灣發展的很成功,對臺灣社會做出很大貢獻,但百年來在臺灣的發展,信徒人數從未超過百分之五,這可能跟臺灣的民間傳統有關。據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蔡彥仁教授的研究調查顯示:不論是今生有記憶以來曾經禮敬過的神明,或者是在去年曾經禮敬過的神明,臺灣人禮敬祖先的比率都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當然包括信仰:道教、佛教、一貫道,還有眾多的民間宗教及民間信仰者,或者只純粹禮敬祖先而沒有其他宗教信仰者。依此調查資料顯示:臺灣兩千三百萬人左右當中,有超過兩千萬人平素會有禮敬祖先的宗教儀式行為,因此,若將「禮敬祖先」當為臺灣最大的宗教,也不為過。

 

 又據今年九月下旬,在中國大陸南京古雞鳴寺舉行的「中華民間宗教文化論壇」道在民間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當代宗教研究室邱永輝主任的「當代中國的民間宗教研究」講稿所列舉之數據顯示:依據二○一二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佈二○一○年全球有宗教信仰的人口超過五分之四,其中有廿二億基督教徒(占全球人口百分之卅二)、十六億伊斯蘭教徒(百分之廿三)、十億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近五億佛教徒(百分之七,其中百分之五十在中國大陸)和一千四百萬猶太教徒(百分之零點二)。全球有超過四億人口(百分之六,其中百分之七十三在中國大陸)是各種民間或傳統宗教的信仰者。

 

 從邱主任所講述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民間宗教與民間信仰的人數約有二點九億,超過二點五億的中國佛教徒,甚至遠遠超過世界第五大宗教——一千四百萬猶太教徒,因此,不只民間宗教可當為世界第五大宗教,而中國大陸的民間宗教信仰者又佔世界民間宗教信仰者的百分之七十三,所以如果以國別而言,中國大陸的民間宗教信仰可說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宗教,也是真正的世界第五大宗教。也因此,邱主任特別提及民間宗教做為中國大陸的最大宗教,民間宗教的研究,也應當是中國宗教研究的重要內容。

 

 誠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澤副所長在《關於「轉型時期民間信仰的地位與作用」的幾點認識》中說:「這些承載著敬天法祖崇德敬賢和中國傳統價值理念的崇拜形態,在中國的民間社會,一直在社會教化、社會網路的維持和社會秩序的安排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如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賴永海教授所說:「我一直認為宗教有非常積極的歷史作用和社會功能,在現當代,我們應該認真發掘和弘揚宗教的『正能量』,讓宗教更好地服務於我們這個社會。」現在我們認識的世界大宗教,其實在祂們剛興起的年代,也許二千多年前,也許一千多年前,都是當時的民間宗教或新興宗教,經歷千年、二千年等的永續發展,時時發掘宗教正能量適應每個時代的需要,而成為今天的世界大宗教。因此,我們也不能輕視現今被認為是民間宗教或新興宗教的發展現況,或者再歷經個百年、千年的穩健發展,一樣日新又新的開發出社會所需的正能量,也許那個時候的世界大宗教,又會有更清新的面孔。

 

 記得二○○九年五月四日,中國大陸國家宗教事務局蔣堅永副局長應臺北指南宮高忠信董事長之邀來臺參訪,當天先拜訪高雄市六龜區的佛教「妙崇寺」,接著拜訪一貫道寶光建德「神威天臺山」道場,最後到「佛光山」拜會星雲大師。星雲大師特別幽默的向蔣副局長提到:他雖然是佛教的法師,但也常鼓勵其信眾要禮敬媽祖等神明,可以早上唸「南無阿彌陀佛」,下午唸「南無天上聖母媽祖」,不論阿彌陀佛或媽祖等神明,都是本著清淨慈悲、智慧平等之心在鼓舞人心向道、向上、向善提升。同時,星雲大師也提到,臺灣只有二千三百多萬人,內政部登記有案的合法宗教就有廿七種之多可供選擇,中國大陸有超過十三億的人口,卻只有五種合法宗教可供選擇太少了,他建請蔣副局長回去反應研究研究,可以考慮放寬多一點合法宗教信仰選擇。當場星雲大師也特別指出:就像臺灣一貫道就是六、七十年前從中國大陸傳來臺灣,剛開始也被臺灣政府禁制了三十多年,之後證明是誤會一場,因而臺灣政府在一九八七年二月解除一貫道的禁令,現在一貫道在臺灣及世界各國的發展都很受歡迎,都是合法在傳道,中國大陸也可以考慮請一貫道回中國大陸發展,相信會有大益於中國大陸和諧社會、幸福家園的創建。

 

 本次「中華民間宗教文化論壇」道在民間學術研討會,「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本著善與人同、與人為善的隨喜心,共同參與如是盛會。其實「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創會緣由已具體說明:「具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是全球華人之光,尤其尊重生命、和諧社會是中華文化的根柢,講究的不只是理論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實踐的工夫。本會創會的緣由,即期永續發揚臺灣特色崇尚中華文化的豐富內容,尤其是中華文化的寶貴實踐經驗,與中國大陸甚至全球進行交流溝通,助益人類永久和平。」

 

 我們深知,海峽兩岸分隔的因素不只是臺灣海峽,還有意識型態、社會制度等課題。海峽兩岸要邁向永續和平發展,我們認為共同堅定長久努力崇尚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當該是最有長效的方法。同樣的,世界各國的國情,其參差的程度,恐怕也不亞於海峽兩岸的關係。在這樣複雜程度更高的現實世界,如何穩健的朝向和平、和諧合作發展,要從什麼地方下功夫呢?我們深信,中華文化早就貢獻了良方,只是人類願不願意身體力行而已。

 

 近六十餘年來,在臺灣發展成為具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成為令人稱羨的、也是自許的中華文化的領航者;中華文化在中國大陸早期雖受長期阻撓,近來因政經社會改革開放發展有成,中華文化現在已成為中國大陸朝野共推的顯學,甚至中國大陸政府還大力在世界各國成立孔子學院、在大陸支持發揚中華傳統優質文化。如果現在譽稱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敬天法祖崇德敬賢生命永恆價值理念的善繼與善述,是海峽兩岸最大的宗教也不為過。

 

 我們很敬佩,海峽兩岸的執政當局都有以中華文化為安邦治國和諧世界的弘願,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弘願要能永續的堅持與實踐。我們有幸身為臺灣的一員,雖然只是民間的身分,但是,國者人之積,人心如能常向於道,世界各國也會終向於王道與仁政。這也是孔子所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為仁由己,豈由人乎。」

 

 我們知道,「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是以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自許的民間自發性團體,我們不只永續實踐與弘揚中華文化,並且樂於盡心盡分參與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參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衷心期盼因為我們長期的努力,能長效助益促進海峽兩岸永久和平發展,也能長效助益促進全球人類共生共好共榮。

 

 本次「中華民間宗教文化論壇」道在民間學術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我們敬佩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賴永海院長的高瞻遠矚,我們也敬佩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程恭讓教授及其工作團隊高效優質的圓成會務,我們更敬佩廿九篇論文創作者的學術涵養,讓南京市古雞鳴寺原已法喜充滿的禪中心,更讓佛光與學術慧光交光互映。為期這屬於人人的道德良心之慈慧光明分享大家,本次「中華民間宗教文化論壇」道在民間學術研討會廿九篇論文已集結完成,正體版由我們「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負責出版,謹供各界賢達參考,並請指教。

 

 最後,我們相信如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敬天法祖崇德敬賢生命永恆價值理念的善繼與善述,不只是兩岸最大的宗教,將更可能是具體而微的世界大宗教了。因為其與時俱進、日新又新、調適上遂於道,而且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之王道精神為本分,最有益於全球人類的共生共好共榮。

/民國103年(2014)1月總會會訊第268期


 

22、不思議的收藏家 2014/02

 

 去年(102年)12月獲邀出席一項藝術品收藏家交流的論壇,顧名思義,每位嘉賓大都是藝術品的喜好者、收藏者,甚至是分享者。當然,收藏家有分機構的收藏及個人的收藏,機構的收藏也有公家的及私人的之分,如以收藏量與質來說,公家的收藏機構是最具規模的,如我們臺灣故宮博物院,甚至各類型的博物館;如純屬個人的收藏,量與質就難與機構的收藏相比量。不過,如以藝術無價及創作的難複製性而言,即使是個人少數的收藏,其價值也難以估量。因此,這次藝術品收藏家交流的論壇,其身價雖不能用產業的營業額來計算,但說是最富有的論壇之一也不為過。

 

 我們是以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的名義獲邀出席,我們五位代表都不是藝術品收藏家,卻獲邀出席藝術品收藏家交流的論壇,原來主辦單位認為藝術是以文化為根,如同孔子所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道、德、仁」是中華文化的根,藝是中華文化的用。所謂:「文以載道」「藝以載道」。因此,主辦單位除了邀請我們長期弘揚中華文化的代表出席以外,還邀請外國籍的漢學家及大陸傳統文化研究學者、國學研究學者共同齊聚一堂,互相交流分享,彼此激盪智慧。

 

 就如外國籍漢學教授所研究,中文的「家」字裡有個豕字,照理說我們的家應該是住人的,怎麼會是豬住進去呢。如以我們中華文化的特色來說,我們的家住著的不只是人,而是家表徵著平安幸福和樂,我們的家字應是收藏平安幸福和樂最主要的地方,因早期的家大都是在大自然中,與萬物為伍,不像現在大都已是城市化,因此,往昔的家首要的意義就是要保護人的安全,而在大自然中較易藏身入人家會傷人的動物大概是蛇,而蛇的天敵之一是豬,所以在人的住家下層養豬,可以避免蛇類的侵襲,以保住家的安全。所以,家這個字早已保有安全平安的深義在,也因此我們常說家是我們人生的避風港,可以讓我們身心靈得到適時的慰藉。

 

 也如大陸傳統文化研究學者、國學研究學者所強調,最不可思議的收藏家可說是我們老祖宗所發現的「道」,因為天地萬有都是「道」所生化,究竟終歸「道」所收藏。我們常說人生存於天地之間,天地可說是最偉大的收藏家,萬有萬物不論天造地設或人為而成,均被收藏於天地間,而天地又是「道」所生化,故說「道」是最不可思議的收藏家也很妥適。而人也因天命所賦而有良心善性,可以志道據德依仁游藝。「道」在人而言,即是我們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我們的良心善性可以效法天之行健,故君子修道立德可以自強不息;可以效法地之勢坤,故君子為人處世可以厚德載物。因此,在研討藝術品收藏的同時,要先回到藝術品創作的源頭來,那就是開發人人本有的「道」、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

 

 在論壇中,我們也簡述了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五項重點內容:一者、弘揚中華文化,旨在傳道傳心,如同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把自己迷失掉的良心善性找回來當家做主,就可以志道據德依仁游藝。二者、倡導三品教育,力行品德、樹立品格、昇華品味,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藝術的收藏與品味也已在其中。三者、發揚志工精神,舉凡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等活動的興辦,都在帶動志工服務精神,帶動社會良性循環,共同創建和諧社會。四者、提倡終身讀經,從兒童讀經、家庭讀經、三代同堂讀經、學校讀經、社區讀經、人人讀經、以至終身讀經,潛移默化,變化氣質,人人可成正人君子。五者、鼓舞蔬食生活,培養尊重生命的仁慈心,如同孟子所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敢食其肉;親親仁民愛物;甚至蔬食可減緩地球暖化,讓地球生機盎然生生不息。而這五項重點內容,是以傳道傳心為最核心內容,真明白了道,祂不只具足無盡寶藏,也可生發無量價值。

 

 其實,如同《易傳》所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技藝再傳神,神乎其技,仍難免技之窮,惟經化之、不可知之才能出神入化,而此時已非物非言所能及者。如同《莊子‧天道》有一段道與技的寓言對話最為傳神。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莊子‧天道》

 

 這則寓言的大意是說:

 有一天齊桓公在堂上讀書,有個工匠輪扁在堂下做車輪。

  輪扁看到桓公讀書十分專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問道:「您讀什麼書呢?」

  桓公說道:「我正在讀的是聖人之言。」

  輪扁問道:「這位聖人還健在嗎?」

  桓公說道:「早就去世了。」

  輪扁說道:「哦!那麼大人所讀的只是古人所留下的糟粕而已。」

  桓公很生氣地指責說:「我在這裡認真的讀經典,你身為一個下人卻跑來告訴我,我讀的都是些糟粕、沒有價值的經典!你給我說清楚,否則就要處死你。」

  輪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從臣工作的角度來看,臣要將輪子裝上車軸時,如果車輪太鬆車軸就不牢,太緊的話就裝不進去。只有不鬆不緊,才能製作出一個好輪子,這完全要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無法從我身上領會得到。大人,我認為您讀的這些經典,如果它們的作者早已去世,那麼在作者心中的精髓、不能傳授的絕竅,必定也隨著作者的去世而消失無蹤矣!所以,我才說大人您讀的那些經典都是古人的糟粕而已,是得不到真正的精髓。」 

 

 收藏藝術品、閱讀經典都是人生難得的福分,可貴的是心領神會。更重要的是,能得受性理真傳悟入本自具足能生萬法的良心善性,那才是最不可思議的收藏家,也是千經萬典的根源。

/民國103年(2014)2月總會會訊第269期


 

23、淡泊寧靜好修行 2014/03 

 

 「後學是在民國58年由高老前人親自點道,成為安東道親。但是很慚愧,這四十多年來,忙於世間通俗的事情,沒辦法追隨各位前賢虔誠修道、熱心辦道,內心感到非常不安。這些年來,後學經常惦記著高老前人給後學的教誨,就是剛才謝前人所說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高老前人給我這八個字的墨寶,這墨寶就掛在我座位的前面。此外,每當我閉上眼睛的時候,我腦海裡面會出現安東道場,那也就是說這些的道場的無遠弗屆,我們老祖師的無所不在,經常在我的腦海裡面。那麼四十多年來,一貫道的信仰中,給後學一種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毅力,也淨化了後學的一些心思。最後,希望我們共同努力,讓人世間更多更多的人,跟我們共享一貫道的信仰。」

 

 這段兩分多鐘的話語,在網路youtube流傳了兩年,點閱率很高,轉載次數也很多,這是民國101年初,一貫道總會所屬安東道場於新竹宏宗聖堂道學院舉辦壇主辦事共修班,第三梯次班會時有邀請中央銀行彭淮南總裁蒞臨賜導。當天在安東道場謝前人的引言及結尾之中,彭總裁在講臺上即席講演了兩分多鐘的話語,如上段所載錄。在兩分多鐘的即席講演中,彭總裁自然流露出赤子之誠。謝前人也特別在引言及結尾中指出,彭總裁的修道是以高老前人致贈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格言為其核心價值,完全體現在現實的生活中,活現在日用倫常當中;彭總裁的辦道則是將此核心價值完全應用在官場生涯、體現在公務職責上。彭總裁賢伉儷弘願設立道場,成全渡化有緣,甚且敬業負責盡忠職守,可謂是安東道場高老前人的好後學,也是一貫道的好賢才。

 

 尤其彭總裁自1998年接任中央銀行總裁,不只深獲歷任總統的信任,甚至經歷兩次政黨輪替,仍受執政者信任與重用。彭總裁也不負所託,兢兢業業,盡忠職守,不只安穩臺灣金融,且自2000年首獲美國全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 magazine,全球金融雜誌創刊於1987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發行量逾五萬本,讀者遍布全球一百多個國家,自1994起,每年都會對全球央行總裁進行評比,評比等級由A級至F級,A級代表「優異」excellent performance,F級代表「不及格」outright failure)A級評等,再加上從2005年至2013年均獲得A級評等,至今累積10度蟬聯A級的成績,因此被譽為「10A總裁」。即使是如此難得國際榮譽,尤其2013年全球金融雜誌才發出三個A級總裁榮耀,代表要拿A越來越難,彭總裁仍得A級總裁榮耀,足見其智慧遠見與擔當能力。即使得到長期的國際肯定與榮譽,彭總裁仍請幕僚代表轉達他的感謝:「這份成績不屬於個人,而是全體國人及央行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感謝大家多年來的支持與指教。」

 

 有次,彭總裁到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備詢時,立法委員還特別讚稱彭總裁所領導的中央銀行,央行盈餘繳庫約占歲入的10分之1,可說是最會賺錢的公務部門。其實,根據報導,彭總裁是以精準的數字和熟稔的實務下決策。拒絕所有誘惑,嚴守紀律,他幾乎全年無休,即使在農曆年節大家休假,他也進辦公室專心掌握利率、匯率在為國家賺錢。他被譽稱為是極少數全年無休的政府官員,念茲在茲,全為國家金融穩健而努力不懈。誠如銀行界所說,「國際金融市場農曆年不放假,這段時間如果有行情,外匯存底操作一下,就可以幫國家賺錢。」「他很喜歡幫國家賺錢,賺到錢,他就會很開心。」 因為又能為國家增加財源,國家建設就更有資源,民生福利就更能健全。國家已經給了他一份安穩的奉祿,他毫無私念的為國家謀求最大的福祉,這就是有很紮實的「淡泊」「寧靜」,才能日新又新的「明志」「致遠」。

 

 據稱,時時念念在國際金融行情中,同時還是掌管全中華民國超過新台幣九兆元外匯存底的央行總裁,彭總裁賢伉儷只有臺北市麗水街一棟住了三十年的三十多坪老公寓,以及幾百萬元的存款。十多年來,政府提供的央行總裁百坪官邸,彭總裁從未進住,仍住在自己買了三十年的三十多坪老公寓,總裁百坪官邸都是給歷來的副總裁進住。連媒體都很好奇,到底是甚麼力量,能讓他有這樣的風格。至今歷經十五年多的央行總裁,已是中華民國史上在任最久的中央銀行總裁(記錄顯示比央行前總裁俞國華先生的十四年多任期還長),而且深獲前後三位代表不同政黨選出的總統所信任。

 

 五年多以前,《商業周刊》1098期於2008年12月8日曾做專題報導彭總裁,當時《商業周刊》就為彭總裁做了評論,因為彭總裁「追隨一貫道四十年,不畏批評謹守目標,贏得人民信任。」「因為相信數字、相信科學,讓他在專業上有堅持、不放棄。而不求利、不受利誘則來自長達四十年的一貫道信仰。」至今,彭總裁仍受重用,他也一以貫之弘願擔當,心無旁騖,念茲在茲,績效卓著。

 

 頗有意思的是,一樣的「淡泊寧靜」,在今年初卻變成長官責備部屬的用詞。因為有部份閣員自稱是「臨時工」、「臨時僱員」、「來是偶然、去是必然」,長官則提醒部屬說,「淡泊寧靜是個人修養,但是,面對國家政策,政務官身居廟堂之上,為了國家人民,當然應該展現承擔重任、勇往直前、捨我其誰的魄力與信心。」 並說政務官身居廟堂之上,不是來修行的,是來做事的。其實,「淡泊寧靜」並不只是個人修養,也不是消極推諉的代名詞,而是放空自我私心的執著,才能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弘願與擔當;而且身在公門好修行,因如能製訂好的政策,貫徹執行,則能除敝振新,消解民瘼,為民謀求更大福祉。淡泊寧靜與修行都是正向的能量,不宜將之翻轉為不負責任、消極推諉的代名詞。如同彭總裁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格言為其核心價值,將政務官在廟堂之上的職務當為修行的大道場,他雖沒有剋意講道傳道,但其所思所行無非是修行真實義,因以大公為懷,戮力從公,而且績效卓著。

 

 其實,「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只是一貫道修行的核心精神之一,據載,也是往昔賢哲涉俗利生的核心精神之一。聽說三國時期諸葛亮隱居時的處所就貼著這幅門聯:「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甚至傳說諸葛亮(181—234)去世前留給其年幼的孩子的《誡子書》裡所留下的名言:「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竅廬,將復何及。」裡頭也述明「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有的說諸葛亮的大兒子諸葛瞻當時才七、八歲,諸葛亮寫這樣的《誡子書》,他的兒子怎能看得懂呢。有的說這樣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口吻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敬業盡忠職守,好似難以相稱應。誠然,諸葛亮不是兒童圖書出版專業的作者或編輯,他如要留下誡子書,就如同要留下他一生的為學做事的精髓一般,言簡意賅是可能的。再者,「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並不矛盾衝突,甚且因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胸襟,更能保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實做績效,而且可以免於淫慢、險躁的後遺症。也可以說,有紮實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鍛鍊,其「大公為懷、鞠躬盡瘁」的魄力擔當才能得卓著績效。

 

 我們還是相信,越能淡泊寧靜,其志向遠見越能清晰無染,也越能見出主動積極捨我其誰的魄力與信心。一貫道祖師師尊師母百餘年來傳道於人間,是這樣的示範;一貫道各組線道場各位老前人七、八十年來接續慧命開闡道務於世界各國,也是這樣的示範;這也是一貫道安東道場高老前人所慈示彭總裁者,這更是彭總裁所堅持及成就者。

 

 所以,我們還是說,淡泊寧靜好修行,不論在哪裡,不論在何時。

/民國103年(2014)3月總會會訊第270期


 

24、看見臺灣的真誠 2014/04 

 

 去年底,台灣紀錄片影史以來,拍攝成本最高的電影《看見台灣》終於出爐。導演齊柏林花了將近3年的時間拍攝,在全台灣的上空飛行,總計累積了400小時的直升機飛行時數,耗資總計9000萬新台幣的金額所完成,有人戲稱是用最接近上帝的眼光所見到的臺灣真實。讓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2300萬人,首次可以在90多分鐘的時間裡,在大銀幕上完整的看到臺灣風光的美麗與挑戰。

 

 誠如齊柏林導演所說:這些年來,我深深地被台灣的美麗大地所震撼、感動,同時,也對台灣地貌的轉變而感到憂心與不捨,我看見的,也很想讓您看見。在這趟「飛行旅程」中,您將看見台灣,我們的家,有點熟悉卻又陌生。每天生活在其中的我們,理應與「她」最親近才是,但您將發現,透過飛行鳥瞰的方式,台灣所展現出來的千姿百態,全都是您前所未見,值得您反覆思量。她的美麗,她的傷痕,在我的鏡頭下將壯闊的呈現給您。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天道天理的造化,生化了天地萬有生生不息,有星羅棋佈、有大海汪洋、有壯麗河山、有含靈蠢動、有無數物種,各有其存有的依據與運行的秩序。人類誕生於世,秉著天賦之性,也參贊了天地之化育。尤其近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留下了令人感動的倩影,也留下了令人感傷的畫面。為了讓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永續充滿生機,為了讓我們未來子子孫孫與萬有都能共生共好共榮,有知之士早已盡心盡力呼籲鼓舞倡導努力珍惜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大家多為環境保護盡一分心,大家多為生態自然平衡盡一分力,大家多用一點真誠對待人與物,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就可能變得更優質更美好。

 

 這部臺灣紀錄影片《看見臺灣》,讓我們完整的看到臺灣的美麗與挑戰。其實,不只是看到臺灣全景的美麗與挑戰,更可以看到臺灣人心靈的美麗與挑戰。臺灣從近七十年前的國民平均所得150美元,到今天的國民平均所得20000美元,從經濟數字看是百餘倍的成長。其中,可以看出歷來政府的努力,人民的打拼,臺灣人心靈的真誠堅毅,造就了臺灣經濟奇蹟、政治奇蹟、宗教奇蹟、志工奇蹟等等,稱羨於世。當然,發展的歷程難免會有諸多瓶頸,是須更真誠的面對與學習開創,也須更堅韌的挺立與務實精進,才能日新又新,迎向至善之境。

 

 如同啟發齊柏林導演拍攝《看見臺灣》紀錄影片的重要緣起,就是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當時台灣山林國土受到極為嚴重的創傷,齊柏林導演乘著直升機飛入災區拍照,看見滿目瘡痍的景象,讓他下定決心完整的拍攝台灣動態的影像紀錄,以期喚起臺灣人的真誠良心。確實,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讓人驚心動魄的土石流將整個村莊吞沒,山頭凸了,家園沒了,生命也不見了,滿目瘡痍的景像一直重複在電視頻道播出,也一直在啟迪大家的智慧與省思。我們是需要謙恭的對待大自然,我們也真誠的看到人力的有限。更可貴的是,在省思及事後補救措施陸續開展之時,我們更看見臺灣的真誠,舉國上下全體一心投入賑災的行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即便能力有限也虔誠為災區災民祈禱祝福,也連帶得到國際社會的溫馨襄助。

 

 每次大自然的災害,好像都在為我們居住的環境做一次全身的體檢一般。讓政府與人民多增智慧與福分,深一層思考如何更安穩的生存生活,如何永續安居樂業。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也讓臺灣政府及人民上了很寶貴的一課。危邦不入,古有明訓;險地不居,也是生存圭臬。但是,在情非得已能力所難及之下,有時候能有險地暫住總比無處安身來得實際。臺南市安南區鹽田里8鄰的住戶,就是長期住在險地的居民,連下個小雨都會淹水的地區,不用說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稍為大一點雨下來就難安眠,這樣一住就幾十年,沒有社會資源投入協助,政府也沒有足夠的預算解決,只有一年過一年,住在險地的居民仍是堅韌的過每一天。直到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臺南市安南區鹽田里8鄰雖沒有土石流,但遭淹沒的家園也是讓居民無語問蒼天。幸賴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今年的春夏之際,臺南市安南區鹽田里8鄰的住戶就可以不再久居險地了,因為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與臺南市政府合作,已為他們興建了44戶永久屋安置住宅。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災害,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基於同胞愛,除了即時發動全體道親投入長期賑災工作之外,特別向內政部申請「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賑災專案」勸募專戶,勸募核准字號為內授中社字第0980015566號。勸募專款除投入賑災專項以外,並與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等機構結成賑災專案聯盟,經賑災專案聯盟轉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參與「臺南市安南區鹽田里8鄰莫拉克颱風災後安置住宅新建工程」捐建案。該案在臺南市政府請益於2010年3月31日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第12次委員會決議得以替代方案辦理後,自2010年5月5日起至2013年4月30日止,歷經多次參與臺南市政府所組之「臺南市安南區鹽田里8鄰遷村重建案」專案小組會議,研商遴選建築基地、土地取得、住戶資格鑑定、管線配置、安置協議書等相關事宜,直至2013年5月10日簽訂「臺南市政府與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合作興建房屋安置災民協議書」;2013年6月21日取得土地使用權同意書;2013年9月2日領得建造執照;2013年10月5日假鹽田路與鹽安路交叉處(安南區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基地)舉行動土典禮,並依許可於2013年10月16日正式動工興建。歷經憬陽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穩實興建,全案44戶終於2014年1月22日舉行上樑典禮,不久即將興建完成。隨後,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與臺南市政府暨臺南市安南區鹽田里8鄰的居民將簽訂捐贈協議書,完成全案捐贈手續,協助政府圓善解決災區居民數十年淹水之苦。據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檔案資料顯示,本案是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永久屋最後完成的第三件,足見道親們愛心堅持永不放棄的真誠。

 

 《看見臺灣》可以讓我們更深層的省思代代人生如何與大自然共生共好共榮。在大自然災害的背後,也讓我們看見臺灣較弱勢的人民如何堅韌真誠的過每一天,更讓我們看見道親們的愛心歷經困難也堅持完成的真誠。感恩天恩師德慈悲護持,感謝前賢大德踴躍捐輸,祝福國泰民安、幸福年年、溫馨滿人間。

/民國103年(2014)4月總會會訊第271期


 

25、大道之行的領航者 2014/05 

~寫在「紀念中華聖母一百二十歲聖誕感恩音樂會」之前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是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理想。孔子繼述先聖之道,傳道於世,開啟了民間傳道的先河。其身處春秋時期聖王之道難興之際,孔子仍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遭遇危難,也以「匡人如予何」「桓魋其如予何」自覺永續擔當。雖然,理想尚未實現,可是孔子的大公精神已然深入人心,直至於今,《禮運大同》可說是人類生命成長的理想藍圖。可貴的是,斯文在茲的道脈永續傳承,不論執政者、知識精英、庶民大眾,發心承擔者,一個人不算少,百千萬億人也不算多,重要的是始終如一、傳承永續。

 

 孔子的大同理想在人間傳承了二千五百多年,不論是歷史各朝代、宗教團體、文化教育慈善公益機構,有志者都是默默耕耘,異曲同工地共進大同。一貫道當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創新者,百年來倡導「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傳道的宗旨目標。鼓舞全體庶民大眾,找回自家良心善性當家做主,活好每一天,讓自身成為身心靈健全的人,營造幸福和樂家園,盡心促進社會和諧安穩,盡力襄贊國家世界共好共榮。

 

 張天然師尊(1889~1947)與孫慧明師母(1895~1975)於民國十九年(1930)在中國大陸山東同領天命,繼路中一祖師之後為一貫道第十八代祖師,承擔普度收圓的白陽道運萬八年。從開始沒有多少人認同,跟隨者也沒有幾個,師尊、師母毅然擔起聖責重任從山東出發,歷經天津、北京、大江南北,不出十八年,道務已傳到全中國大陸,甚至傳到臺灣、韓國、日本、緬甸、香港等地。民國卅六年(1947)中秋節,張天然師尊病逝於四川成都,孫慧明師母接續道盤天命。

 

 我們深知,師尊、師母在中國大陸傳道期間,面對的是戰火連天的歲月,在國土危脆,大地不安,人心焦慮的苦難時代,師尊、師母不顧己身安危,帶領著有心有願弘揚中華文化的弟子們,不論在城市、在鄉間,也不論在淪陷區、在佔領區,同樣都是中華子弟,都須要緊緊守護住中華文化的根,傳承中華文化的道苗,才是中華文化的傳人。因師尊、師母傳道不限對象,只問有沒有意願自覺修辦道、弘揚中華文化,因而在民國卅四年抗戰勝利後,民國卅五年一月十一日國民政府竟然下令解散一貫道,幸賴師尊、師母透過各種人事管道,爭取撤銷禁令,終獲國民政府行政院以一貫道未涉及刑事範圍,撤銷了對一貫道的禁令,民國卅六年八月一日一貫道獲准成立「中華道德慈善會」可以合法傳道。不久,張天然師尊即病逝於四川成都,孫慧明師母接續道盤天命。

 

 孫慧明師母接續道盤天命之後,面對的是國共內戰更艱辛的時局,中國大陸一路從東北開始解放,直到民國卅八年(1949)十月新中國成立,一貫道在中國大陸的處境日益艱危,各地陸續都有殉道的前賢大德,其守道的志節令人感動也感動天地。經中共公安檔案資料統計:中共執政初期,中國大陸民間宗教團體大約有三千多萬人,其中有一大半是一貫道清口道親,當時不只一貫道不能再活動,所有民間宗教都被宣佈為非法而不得存在。直至於今,中國大陸已經濟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也獲得舉世矚目的成功,唯獨還不相稱應的是,對於民間宗教仍未適度解禁,尤其六十幾年來的貼標籤化仍未見放開,這是一個要成為泱泱大國者仍待努力之事。可貴的是,中國社科院出版的二○一三年宗教藍皮書建議中共黨中央對於現在的一貫道要秉著「薄古厚今,正視現實,加強交流,展望未來」的重要原則,處理一貫道在中國大陸合法化、脫敏化、陽光化事宜。二○一四年三月五日出版的第五○○期鳳凰週刊,也建議中國大陸政府對於民間宗教「與其讓它祕密流傳,不如讓它可以自由地進行傳教。」這可說是大陸部份學術界及媒體已率先看到中國大陸可再自我突破的重點。

 

 我們深知,孫慧明師母自民國卅六年(1947)中秋節在張天然師尊歸空後接續道盤天命,一方面客觀的環境是中國大陸國共內戰正熾,處處風聲鶴唳;一方面道盤的接續也須弟子們認理歸真、再振宗風。因此,孫師母在烽火連天的戰亂時局中,處處召開大懺悔班,邀請大家再發大心願、再創大道行,並鼓舞向外開荒闡道。未經兩年,中國大陸就難以再行傳道,幸賴上天慈悲,眾弟子的懇求,孫師母才轉抵香港,經貴人們的協助,孫師母終於在民國四十二年(1953)安抵臺灣。

 

 當時已有眾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老前人輩在臺開荒闡道,雖然臺灣政府一樣不許民間宗教傳道活動,但還不至於有殺身之禍,因此道務能在危憂之中逐漸成長,甚至再由臺灣開荒到世界各國。為了一貫道真能道傳全球,首要之務即須與臺灣政府多溝通協調,能讓一貫道正名,各國政府也才可能肯定,因之,孫師母特別指示各位老前人想方設法多與政府及社會各界溝通,以期一貫道能名正言順的傳道於世。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在張師尊成道四十年、孫師母成道十二年之時,民國七十六年(1987)臺灣政府終於宣佈一貫道解禁,一貫道和各大宗教一樣可以自由傳道。

 

 孫師母駐錫臺灣有廿二年,帶領著臺灣一貫道弟子走過各種艱難險阻,甚至將一貫道傳揚到世界各國,誠如孫師母(中華聖母)於民國六十四年(1975)十二月初九日在香港的第一次結緣訓所慈悲「母雖歸天命遺世」,已然將民國廿六年(1937)《一貫道疑問解答》所提「一貫道傳到何時為止」的答案「須傳到人人明善復初,使大道行於天下,完成大同世界。」孫師母很明確地慈悲交代眾弟子輩合德同心永續傳承,生生不已,至誠無息的傳道於世。尤其,孫師母的隱德如同大地默默的承載,讓萬有生生不息;也如同大地不露痕跡的運行,讓萬物各遂其生。這也在宣說著「以德化人、以德成全」的宗旨,即使祖師沒有住世,但其大德卻與時俱進,歷久彌新,其德常新,其命也常新,這才是不受身命所拘的真天命。因之,一貫道從一九三○年師尊、師母同承天命開啟道運,傳到一九四七年張師尊成道,已然傳至五個國家地區、尤其傳遍中國大陸,到一九七五年孫師母成道,一貫道已傳到十六個國家地區,到師尊、師母都已歸後幾十年的今天,一貫道更傳到超過八十個國家地區。這是師尊、師母天命永昌的明證,也是代代一貫道弟子弘願修辦敬慎其德、其德日新、其命也日新的明證。當然,在時間而言,這只是萬八年的開始而已;在空間來說,這也只是道揚全球的起步而已。不過已足以證明,大道之行的領航者--師尊、師母永遠與弟子同在,同在道場、同在生活、同在良心善性一念間,時時處處同步邁向康莊大道、同心開創共生共好共榮的大同世界。

 

 今年適逢孫慧明師母(中華聖母)一百二十歲聖誕,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特於第七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之時在寶光建德天倫道場舉辦感恩音樂會,以資感恩紀念中華聖母聖德無疆,並期一貫道弟子永續追隨大道之行的領航者的聖心聖行,以「報師恩,永為弟子;了弘願,絕無二心」的精神,永續傳承弘揚道務於全球,早日圓成「人人明善復初,使大道行於天下,完成大同世界」。

/民國103年(2014)5月總會會訊第272期


 

26、前世今生的再發現 2014/06 

 

 人有三世之說,是人類有宗教信仰的可能理論之一。三世是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過去已歷無量歲月,若要認真問明起源,連智慧超越的佛陀也只能說是從「無始」以來,這樣的說明可謂自成吊詭。因為「無始」顧名思義就是沒有開始,也可說是無法說出從何時開始,因而,「無始」這個語詞的應用最有可能是要我們活好當前,而不要再虛擲光陰去計較往昔的恩怨情仇。三世輪迴之說,可說是印度傳統宗教的思想之一,後出的佛陀也活用這個思想,而有世間六道輪迴之說,也舉揚超生了死、解脫輪迴之法。

 

 我們中華文化傳統儒家思想,並未特別討論生死輪迴課題,反而是以「未知生,焉知死」的態度來說明人最重要的是好好省思現實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鼓勵人生活好自己的良心善性,實踐良知良能,活出生命的最大價值,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誠然,隨著人類各種文化的交流,會有激盪、互動、溝通之效。記得曾於2009年7月10日出席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論壇的主題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臺灣新儒家學者王邦雄教授特別提出儒家的三世觀,如以自己為現在世,那麼父母就是自己的過去世,兒女則是自己的未來世。因祖先與子孫的血脈相連,延續不絕,在遺傳基因的傳衍上,人的生理生命是最明顯的三世見證。

 

 然而,儒家所最關切的是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所以特別在血緣系統之上,再提出「天命之謂性」的人性價值之源,那就是人人都有天賦的良心善性。到了孟子時代甚至說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6》這個仁義禮智的道德良心,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形上根據,才是道德世界的原創力所在。三世相傳承者,其旨在天命之謂性的傳承與弘揚,世界大同才成可能,和平天下才能現前。這也是《易經‧坤卦‧文言》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是積德的傳承,才是三世傳承最主要的內容,也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傳承,其見證是事實可見,其超越也是具體可徵。

 

 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上這個大家庭已有超過七十億的人口,我們能當面一見,已屬難得,尤其能同聚一堂相互激勵、相互提攜,更是難能可貴。這是我們歷生來積累的福慧善根因緣所致,欲期未來更美好,惟有「常存良心,永續好緣」,方能克致。

 

 最近收到好友傳來一段五分鐘的YouTube,其內容是專題介紹美國路易西安納州的一對夫妻布魯斯及安竺雅.賴寧哲(Bruce and Andrea Leininger)根據他們的兒子詹姆斯‧賴寧哲(James Leininger)的經歷出版了一本名為《靈魂存續者:一位二次大戰戰鬥機飛行員的前世今生》(Soul Survivor: The Reincarnation of A World War II Fighter Pilot)的書。在這本書裡布魯斯及安竺雅.賴寧哲夫婦一步步的確認他們於1999年5月1日生下的兒子詹姆斯‧賴寧哲(James Leininger),是由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於1945年3月3日殉職的美軍飛行員詹姆斯.休斯頓二世(James Huston Jr.)投胎轉世的而來。讓這對布魯斯及安竺雅.賴寧哲夫婦從原本不相信有輪迴轉世觀念的基督宗教信仰者,變成坦然接受人是有前世今生的事實,至少他們親生的兒子就是最好的寫照,因在其兒子詹姆斯‧賴寧哲生命成長的歷程裡,處處表現出其前生的生命特色,諸如特別喜歡飛機模型、擁有超乎年齡的飛機知識、其塗鴉大部份是戰鬥機撕殺血腥畫面、從兩歲開始不斷的惡夢被擊中從空中掉落的驚慌神情、至八歲前親臨其前生殉職的海域致上祝福的鮮花後才逐漸平和不再惡夢驚嚇,而且因其兒子的前世英年早逝又與今生相隔才54年還不算太久,因而其前世的人緣有的還健在,諸如同袍們及親姐姐,只是他們都已是高齡老者,但詹姆斯‧賴寧哲卻都能與他們閒聊出六十多年前的生活趣事,也讓這幾位高齡老者不得不相信眼前這位年紀輕輕的青少年,竟是六十多年前已殉職的飛行員同袍或弟弟。這個實例也引發媒體的注意,詹姆斯‧賴寧哲還被邀請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接受最知名的訪談節目主持賴利金(Larry King)的訪問。這本《靈魂存續者:一位二次大戰戰鬥機飛行員的前世今生》也成了美國暢銷書。

 

 在這裡提這個實例,是謹供大家參考,說明人的生命是具延續性的。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像詹姆斯‧賴寧哲這樣對前世記憶猶新,但卻可從我們現前的心境反省出其可能的影響來源,有者是從小所受的自身、家庭、環境等影響,有者可能還有我們察覺不到的過去世所留傳下來的影響。不論如何,今生能巧逢大道垂傳人世間,參與道場學習,這也不只是巧合而已,而是有著長期積累所成的善因緣所致,而且這是人生最難得的大福分之一,是值得大家繼續投入參與,因為會帶領我們迎向更美好的將來。

 

 我們的道場最具開荒生命精神的典範之一,也是我們最容易看到「忘己為人,誠敬奉獻;盡其在我,平心靜氣;任重道遠,盡忠守義」的大道生命氣息。在道場學修講辦行的歲月裡,大家同心服務,大家同堂學修講辦,大家同勉志業,大家同勵人生,大家同學同覺。大家都親身領受了天恩師德的慈悲加被,前人點傳師前賢們的愛心護持,更有眾多默默為道場付出的前賢大德們的誠敬奉獻。我們知道這人生雖只百年歲月,重要的是如何常存永續。因為決定我們生命前途的,就是我們當前一念心。道場這個殊勝的因緣際會,就是在時時邀請我們「常存良心,永續好緣」。

 

 我們道場常鼓勵新進者,要有「人身難得」的感謝,珍惜生命、充實生命,發揮生命的光與熱;要有「中華難生」的感動,有道的環境之開創與傳承實屬不易,幾千年來先聖先賢先知先覺者如是開發努力,現代的前賢大德無怨無悔的披荊斬棘,就是要為子子孫孫留下生命最可貴的寶藏園地,真能生在有在傳道的地方還真不易(中華難生的可能意義),我們當感動莫名;要有「三期難遇」「明師難逢」的感恩,白陽應運萬八年,明師領命傳道於世,薪有盡,火永傳,只有一個人好,還不是最好,惟有大家都好了,才是真正的好,這就是白陽天時的使命,所以渡化一個人不算少,渡化百千萬億人也不算多,眾生雖無盡,弘願也無息。

 

 我們深信,大家都能累積了無量「前世」的修行道德,那麼大道之行世界大同的「今生」是可能圓成。

/民國103年(2014)6月總會會訊第273期


 

27、馬來西亞遇見孔子 2014/07 

 

 二○○九年三月,中國大陸七位學者專家專程前往東南亞參訪一貫道道場,實地了解一貫道在東南亞傳道的情況,尤其是在以佛教為主的泰國、以伊斯蘭教為主的馬來西亞、以天主教為主的菲律賓,甚至在華人佔多數且以英文為主的新加坡等國。三、四十年來,一貫道如何從臺灣傳進東南亞,如何在當地融入社會落地生根,如何與各種宗教長期良性互動交流,如何以民間自主自力善巧方便弘揚中華文化於海外,甚至獲得當地政府與人民的肯定與支持,經過十三天的實地參訪交流,讓中國大陸的學者專家們大開眼界。大家異口同聲的讚嘆說:這完全是臺灣一貫道前賢們的愛心與決心,虔誠的弘揚一貫道,傳承與創新中華文化,在當地帶動虔誠生命的正向循環,完全跨越了種族、語言、文化、宗教等藩籬,回到生命的虔誠,如果說是找到了人人生命中共通的道,也很妥適。

 

 在這裡,不只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可以明確的見證說「吾道一以貫之」,連當今世界上不一定認識中文的一貫道道親,也可以很明確的體現出「吾道一以貫之」。因為在道的意義上,是可以儒、可以佛、可以道、可以耶、可以回、可以正向的宗教文化,沒有種族、語言、文化、宗教等藩籬之礙。一貫道在中華文化的國度、在各種宗教文化的國度,特別舉揚「道本一體、一以貫之」的同理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激勵人心共生共好共榮。已在百餘年來的傳道歲月裡,獲得了可貴的成果,並預見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二○一四年四月底到五月初,又有五位中國大陸學者專家專程前往馬來西亞及印尼,參訪這兩個國家的一貫道總會,實地觀察這兩個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一貫道如何長期在當地深耕道務,如何在當地弘揚中華文化,是這次參訪團最重要的研究主題,尤其適逢在中國大陸近期發生幾件極端主義份子攻擊社會事件,更顯示出宗教的相融、種族的相融的重要性。

 

 馬來西亞一貫道總會特別安排拜訪由馬來西亞總理署所創設的全球中庸行動基金會(GMM:Global Movement of Moderates),由該基金會交流部主任 Miss Jenny Wong 及研究部主任 Mr.Asrul Daniel Ahmed 負責接待並主持座談。首先觀賞了該基金會簡介,並說明在現任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Mohamad Najib bin Abdul Razak)的大力支持下,特別舉揚孔子的「中庸之道」為馬來西亞治國之道,該基金會創立的宗旨即表示人類社會的分野不在穆斯林或非穆斯林,也不在已開發或開發中,而是在到底要採中庸之道或採極端主義,該基金會認為:唯有孔子的「中庸之道」才能促進各種族和諧,避免極端主義來治理國家。該基金會甚至要將「中庸之道」的精神與智慧推向國際,目前已與東南亞各國及歐洲國家舉辦多場中庸之道的論壇,也希望有機會邀請一貫道代表交流互動,分享「中庸之道」實踐經驗智慧。

 

 中國大陸學者代表指出:在馬來西亞民間社會有一貫道在倡導中華文化和諧價值,在馬來西亞政府部門也開始重視儒家的中庸之道,可說是在馬來西亞處處可遇見孔子,讓來自孔子家鄉的中國大陸代表深感振奮。在中國大陸的領導層也體認到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只要善加珍惜與弘揚,一定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並可貢獻世界,共成大同。

 

 臺灣一貫道代表也即席表示: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傳道主要善用兩條途徑,第一條途徑即是周遊列國貢獻良策,向諸侯各國的執政者宣導道德仁義,雖然處處受阻,甚至尚有生命風險,孔子仍本著「天命在躬、斯文在茲」的信心走過艱難險阻,最終雖未獲接納,其真知灼見影響至今,中外皆奉為治國安邦、世界和平的圭臬,馬來西亞總理署所創設的「全球中庸行動基金會」就是最好的實例;第二條途徑即是民間傳道講學,孔子的杏壇設教開啟了民間傳道講學的先河,孔子不只刪詩書、訂禮樂、作春秋,讓慧命典章垂傳久遠,其虔誠生命人格典範,更是道德世界永恆標竿。一貫道做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與創新者,全將孔子民間傳道講學的精神與實務,體現成「忘己為人、誠敬奉獻,盡其在我、平心靜氣,任重道遠、盡忠守義」的傳道精神,於全球弘展道務。

 

 一貫道的路中一祖師(1853-1925)、張天然師尊(1889-1947)、孫慧明師母(1895-1975)都誕生在中國大陸山東省︱︱被譽稱為聖人故鄉的寶地,立下弘願傳道濟世,以弘揚儒道為本,融會宗教正向思想為用,從山東出發,到大江南北,傳到臺灣後又從臺灣傳向全球各國,目前已傳到世界八十餘國。從百餘年前沒有幾千人追隨,到現在數以千萬計的虔誠修行道親,不分種族、語言、文化、宗教之別,同心同理的在世界各地舉揚聖人之道,說是孔子的再現,也不為過。

 

 我們看看古人所描繪的孔子行誼:「孔子抱聖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城,逍遙乎無形之鄉。倚天理,觀人情,明終始,知得失,故興仁義,厭勢利,以持養之。于是周室微,王道絕,諸侯力政,強劫弱,眾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紀綱,禮儀廢壞,人倫不理,於是孔子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韓詩外傳.卷五、二章》如是「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的孔子從未消失於人間,二千多年來傳承永續,現今不只在馬來西亞可遇見「孔子」,孔子之道的傳承者更在全球忙碌傳道濟世,而這其中最佳的代表之一應是一貫道的前賢大德,時時處處扛著伊尹所說的:「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神聖責任在度己化人。

 

 中國大陸學者參訪了「馬來西亞一貫道總會」寶光建德道場︱︱吉隆坡「天上佛堂」與馬六甲「天理佛堂」,並與馬華公會廖中萊總會長做了深度的交流,廖總會長也是一貫道虔誠清口道親,身擔國會議員也曾任部長職務,在國會殿堂及政府部門可說是另類的道場裡倡導中庸之道和諧價值。

 

 我們深知,民間道德文化的自覺與實踐,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最佳保證。誠然,如果政府能以此為政策,其效果將是更為顯著,這可能也是孔子當年須辛苦周遊列國的初衷本願。我們很歡喜中國大陸學術界早已洞見此一大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編的二○一三年宗教藍皮書在總報告的卷首就以「從全球文化戰略的高度定位宗教,發揮宗教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為題,發表反省文化主體性的課題,並從中思考「在中國傳統社會和傳統文化裡,什麼『宗教』堪當其任」。該文特別建議中國大陸當局,在憲法的層次上,恢復儒家信仰自由,以發揚「天下之常道」、弘揚「多元一體」的儒家,可以成為信仰領域的最大公約數,不只有益於建立文化的自覺與自信,更能助益各宗教的相互寬容,創建和諧社會國家。

 

 我們相信,孔子不只屬於中國大陸,孔子早已屬於全球。我們在馬來西亞遇見「孔子」,下一期我們再走訪印尼的現代「孔子」們。

/民國103年(2014)7月總會會訊第274期


 

28、走訪印尼的孔子們 2014/08 

 

 從今年二月初,中國大陸學者參訪團擬前往「印尼一貫道總會」參訪,實地了解一貫道如何在世界最大的伊斯蘭信仰者國家--印尼傳承中華文化,「印尼一貫道總會」的輔導組線--發一崇德道務中心即於三月初安排負責群點傳師代表前往雅加達做籌備接待工作,在「印尼一貫道總會」暨各組線印尼道場前賢的合德同心共識下,於參訪團抵達前兩個月已做好有關的接待準備。

 

 從五月二日我們參訪團一行十餘人自馬來西亞吉隆坡抵達印尼雅加達機場,就可感受到「印尼一貫道總會」的細心安排。我們參訪團一行全數受到禮遇通關,而在機場迎賓大廳也已有百位前賢道親恭候著為了熱烈歡迎我們參訪團,連其他旅客都分享了這麼熱絡的歡迎氣息。坐上接機巴士後又發現,巴士前面竟安排了一部前導車為我們開路。

 

 據說,雅加達塞車是國際出名的,有一次與臺灣駐雅加達官員用餐時,該官員提到有次要赴喜宴,都已提前出門了,還是被困在車陣中看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眼看實在趕不及了,剛好塞車途中路邊有餐館,秘書仍在駕駛座待命而他先下車用了餐,並幫秘書打包了餐盒回來時車還在原地車陣裡,可見塞車塞得多麼嚴重。

 

 此刻我們也見證到,一出機場上高速公路就看到眼前一大片相當壯觀的「停車場」,如果沒有這部前導車為我們開路,可能抵達雅加達的第一個參訪行程會受到嚴重延遲。看著停在快車道上的各型汽車裡的乘客紛紛投射出羨慕的眼光,我們真的很感動「印尼一貫道總會」的愛心安排了,當然也直覺到了「印尼一貫道總會」當是甚受印尼政府的肯定與支持。

 

 其實,我們可從幾十年來,一貫道在印尼從被禁制使用華文、屢受客觀環境的橫逆等嚴苛限制中,一貫道前賢們仍鍥而不捨地在印尼各地傳道,發揚中華文化。尤其歷經幾次印尼排華事件,連一貫道傳道人員都深陷生命危險之境,一貫道前賢們還是勇於承擔傳道、弘道的神聖使命,永續為印尼國家及人民積累無量福慧資糧。一直到十多年前,「印尼一貫道總會」成立,以及印尼政府恢復華文地位,現在印尼已擠身為授予一貫道傳道人員最優惠待遇的國家之一。所以,在參訪團蒞臨雅加達道場參訪,這原本是純屬民間交流活動,但經由「印尼一貫道總會」的協調,我們參訪團得有禮遇通關及政府專屬前導車服務,而百位道親熱誠接機則是道場自發的待客之道了。

 

 印尼參訪的第一站是寶光崇正道場雅加達「明善佛院」的歡迎晚宴,席間領受了印尼素食之美,並欣賞印尼道親演出感人的孝道話劇,道親演員講的都是印尼文,雖然參訪團聽不懂,但從中文字幕的有序呈現,以及演員們的自然神情表達,大家都深受感動。「素食的藝術化」和「孝道的生活化」,在印尼道親的生命自然彰顯無遺。當然,從門口到佛殿的熱絡歡迎、歡送,可說是道場歡迎、歡送嘉賓的一貫模式,但仍是令人感動不已。

 

 為了盡到地主之誼,「印尼一貫道總會」在雅加達「崇德佛院」(發一崇德道場)安排一場正式交流座談,參與交流座談的各組線印尼道親代表近三百人。交流座談由「印尼一貫道總會」創辦人蔡點傳師主持,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負責群點傳師代表張點傳師也專程蒞臨普照,「印尼一貫道總會」曾理事長暨理監事會準備了詳實的印尼一貫道簡介,並恭請參訪團各位嘉賓賜導,大家異口同聲的讚賞,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精神與理想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中從未間斷,但是在當今一貫道傳道者盡心盡分的弘道於世,更讓中華文化暨孔子的精神與理想普遍帶動世人,昇華自己,幸福家園,鼓舞人心,清平社會。不只是兩千五百多年前一個孔子及其弟子輩的努力,現在可說是已有無以數計具體而微的「孔子」們在世界各地傳承道脈弘揚中華文化,他可能還說華文,但有更多的「孔子」們可能是說印尼文及其他語文。我們可能沒能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見過孔子,但現今,在馬來西亞、在印尼及在全球各國,我們都可以走訪越來越多的「孔子」們。

 

 在交流座談中,我們參訪團也欣賞了基礎忠恕印尼道親老中青少近百人的經典唱誦表演,我們可以聽出他們唱誦出的華文經典聲,當是道場讀經班的成果展現,雖還不是字正腔圓,但卻是很有印尼特色的華語,可見在以印尼文為主的生活圈裡,能有這麼堅毅的精神學得古聖先賢傳承下來的經典,而且用他們最虔誠的生命唱誦出,我們相信,不只我們參訪團及現場近三百人深受震撼感動,應是他們先已感動了自己,才足以感動他人。「印尼一貫道總會」也特地邀請印尼原住民前賢道親不惜路程遙遠從遠方島嶼專程趕抵現場為大家獻唱「我們都是一家人」及手語舞蹈,節目壓軸則由各組線印尼道場學界伙伴演唱多首道場聖歌,表達永遠年輕的熱誠歡迎。當然,大家又如同一家人般的一起享用具有印尼特色的素食佳餚,又是一次藝術化素食美食的饗宴,讓大家讚不絕口,也讓大家印象深刻將中華文化「誠敬信、孝悌慈」的核心價值用在日用飲食當中,可以將一個平常習慣於世俗生活的人從求道發心之後,可以自覺變化氣質,可以營造幸福家園,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安樂,也可以發展素食養生護地球,甚至連素食料理也可以達藝術美化的意境。

 

 為了表達一貫道傳進印尼對印尼國家、社會與人民的貢獻,印尼宗教部 Drs. Dasikin, M.Pd 司長特別設宴歡迎我們參訪團及「印尼一貫道總會」代表。席間 Drs. Dasikin, M.Pd 司長特別為大家簡介了印尼宗教信仰現況,按照印尼建國的五項大原則的第一項規定,印尼國民一定要信仰宗教,而且「宗教信仰別」會註明在國民身分證上。印尼雖無國教之名,但據統計印尼約有二億四千五百萬人,約有百分之八十六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基督宗教約佔百分之九,印度教百分之三,佛教、儒教和其他宗教約佔百分之二,是目前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因印尼憲法也明定宗教自由,所以可以因個人因素改變原有的宗教信仰,並申請更新國民身分證上的宗教信仰別。Drs. Dasikin, M.Pd 司長也特別感謝一貫道幾十年來在印尼的深耕道務、弘揚中華文化,帶動修身齊家,促進族群和諧、社會安和,貢獻卓著。他也很歡迎參訪團親臨印尼實地了解一貫道在印尼發展的情況,他相信一貫道不只印尼所需要,世界各國也當都需要一貫道,因為一貫道所傳的、所做的都是世人所需的「常道良心善性」,這是人生意義價值、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國家安定繁榮的最重要基礎。我們參訪團也甚表贊同,並歡喜的交換了個別實務經驗。

 

 此次參訪團前後七天,參訪了馬來西亞及印尼,都是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一貫道在當地深耕道務幾十年,以純屬民間自覺自發的弘揚中華文化,開道的前賢輩以虔誠的生命帶動當地善信啟發生命的虔誠,道親一個個度化起,道場一處處的建立,道務也一天天的弘展,到今天一貫道成為當地社會最安穩的力量之一。我們相信「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曾是孔子努力的理想,今天已成為一貫道努力實踐的傳道宗旨。不只在華人世界,而且已經在全球努力。

/民國103年(2014)8月總會會訊第275期


 

29、一千八百日的堅持 2014/09 

 

古聖曾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恆長穩健的運行,讓萬物生生不息;父母之德,如同天地,終身關懷兒女。古來發心修行傳道者,莫不以天地父母般的心志,仁為己任,死而後已,傳承永續。迷昧的眾生在哪裡,修行傳道者的腳步就在那裡;苦難的眾生在哪裡,修行傳道者的愛心就在那裡;化迷為覺,拔苦與樂。

 

 猶記得,後學(筆者﹚曾獲邀出席參與山東大學於二○一一年十月廿九、三十日在中國大陸山東省濟南近郊宗教名山「五峰山」五峰賓館舉辦的「近代民間組織與社會救濟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臺灣一貫道的社會救濟與生命啟迪」,為大會介紹臺灣一貫道在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及二○○九年莫拉克風災,賑災的詳情與持續的關心。在萬餘字的論文開頭,特別權用《災劫中的尊嚴:一貫道參與九二一賑災實錄》裡的一段話,身為九二一大地震臺中東勢愛心團體捐建組合屋社區的一位主任所說:「如果愛心團體不建組合屋,我們可能沒有房子住,所以愛心團體是我們的恩人。可是一貫道一直陪伴在我們的身邊,時時都在為我們著想,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我們感謝恩人,更離不開親人。」一貫道就是本著親人般的同體心、同理心在度人淑世。五年前的莫拉克八八風災賑災也不例外。於今在莫拉克八八風災五週年之際,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會也在今年八月廿九日走入歷史之前,一貫道總會所捐建的永久屋安置住宅也終於落成啟用。政府為一個賑災專案承擔五年,一貫道為一個捐建案也愛心堅持一千八百日。

 

後學在前述論文中提列八項,回顧有關一貫道在五年前的莫拉克八八風災賑災所做的事項略述:

 

1.災區道親第一時間主動救災

 風災當天屏東林邊、佳冬地區全泡在水裡,軍隊、消防隊、員警拉起封鎖線,一般志工團體此時根本進不了災區,救災的道親仍被員警勸阻不要進去,但道親們很堅持,為了救人想盡辦法,實在無法溝通,就用徒步走進災區參與救災。

 

2.緊急召開總會理監事會臨時會議,募集賑災善款,成立賑災服務中心。

 賑災善款包括海內外各國一貫道道場以及投入災區之費用總計約臺幣二億多元。

 

3.投入災區設立熱食供應站及救濟站

 每日提供素食熱食便當,最多到每天要做出二萬個素食便當以上,全數提供給災區民眾及救災人員,每一個便當都有八道菜,大家都很喜歡。一貫道在災區設立熱食供應站及救濟站,為時一個月。

 

4.深入災區發送救援物資

 因得地利之便,一貫道總會屏東縣支會所在的「精忠育幼院」地勢較高,未受水災侵襲,又在高速公路交流道旁,自然成為屏東災區的救災服務中心,因空間寬大,也成為救災物資的集結處及供應處。當時有軍隊奉命到災區救援,只有人到,物資還沒有跟上,到其他救援物資供應站去要物資,他們都說是給災民的,又不是給阿兵哥的,只有到一貫道的救援物資供應中心才要得到,而且應有盡有,讓軍車滿載救援物資。一貫道本著同體、同理的心,只要更多人能更快參與救災,就可以早日讓災民解除不便,救災物資是大家的愛心奉獻,能早點發揮功能才重要。

 

5.協助災區整理家園、校園、佛寺

 一貫道每天都有來自全臺灣各地近千位志工、假日則有近二千位志工,深入災區服務。道親把幫助災區民眾的事,當做是自己的事一樣努力,一家整理完就到另一家,努力認真付出。甚至行政院青輔會及宗教慈善團體的志工,每天也有幾十位、甚至百餘位,也一起來一貫道救災中心報到,穿起一貫道的背心,共同投入災區服務,這個時候已沒有宗教的分別,也沒有做業績的壓力,大家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趕快協助災區的居民脫離苦難。另者,同處在高雄六龜的佛教妙崇寺,平常與一貫道寶光建德神威天臺山道場時有往來,水災未侵襲到神威天臺山道場,但是妙崇寺卻遭受嚴重土石流影響,聯外道路也受阻,可以說成了重災戶,神威天臺山道場本著敦親睦鄰之誼,每天帶領數百位道親以徒步前進方式協助妙崇寺清理環境,直至清理完成為止。誠如有人說:如果災難還能有一點點意義,那就是災難竟然可以印證:「愛」與「無私」可以打破一切藩籬,讓人們彼此可以更為接近。

 

6.救災人員休息處、組合屋、學校臨時校舍

 神威天臺山提供道場當為災民及救災人員(含軍警人員)的安頓之處,進駐人員高達二千人左右,學期開始還充當原高雄縣縣立寶來國民中學的臨時校舍,供全校師生二、三百人進駐上課食宿之用,長達兩個多月。而且,神威天臺山道場山門附近也籌畫為五百戶組合屋的臨時用地。

 

7.興辦祈福大會撫慰災民心靈

 為了撫慰災民心靈,總會也在臺中公園舉辦「萬人讀經安心暨愛心賑災祈福大會」及臺北世貿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孝親感恩暨愛心賑災祈福大會」,並參與政府在高雄巨蛋舉行的「八八水災全國追悼大會」,為罹難者獻花致意。為了「撫慰罹難者家屬悲痛心情,同時鼓舞重建家園之信心」,總會也在屏東縣林邊國中舉行「八八災後感恩祈福晚會」,有上萬位屏東縣鄉親及道親出席,溫馨每位鄉親、災民的心靈,誠如祈福晚會的主軸所說:「一份心,一份情,一貫道陪伴您,重建美好家園。」一貫道期望以大善念的匯聚,帶動臺灣的好心、好命。

 

8.參與八八水災賑災聯盟興建永久屋

 一貫道總會因有申請成立八八水災勸募專戶,故與紅十字總會、佛光山、法鼓山組成賑災重建聯盟,共同協商賑災資源的調配與支持,由紅十字總會召集,不定期召開會報,共同協商決定分擔賑災事宜,尤其是災區重建部份,賑災重建聯盟共同參與小林村重建事宜,並由一貫道總會與臺南市政府合作,負責協助臺南市安南區受災區村落遷村重建,預計興建四十四戶永久屋安置住宅,希望農曆春節前能落成啟用。

 

 以上八項,是三年前的論文所提到五年前的賑災事項,前面七項已在災害發生後四個月左右陸續完成賑災事宜,每一項都堅持做到災區不需要再服務為止,惟獨第八項原預定在二○一二年春節前後能落成啟用,然因政府各部門行政手續繁複,直到去年(二○一三年)十月中旬才可正式動工興建,經半年施工已將國有地一大片草原建成一個欣欣向榮的新興社區。並在今年七月卅一日舉行謝土、落成、揭碑、捐贈儀式。當天適逢今年第十一號颱風「哈隆」及第十二號颱風「娜克莉」就在臺灣東部海面形成,好似颱風也想來觀禮表達祝福之意,幸好這兩個颱風沒有侵襲臺灣,只有帶來慈雲普被,施灑甘霖,清風襲襲,為炎熱的夏天帶來些許清涼,也讓當天的室外活動較為輕鬆愉快的進行。

 

 誠如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會執行長陳振川在當天捐贈典禮上表示: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案件總計四十四件,一貫道總會捐建的永久屋安置住宅是在重建會要停止運作前一個月落成,算是堅持五年終底於成,可見一貫道的真誠。

感謝所有捐款的各組線道場、前賢、道親及善心人士的堅持了願,感謝各級政府及民意代表的堅定護持,感謝憬陽營造團隊的品質堅持。一貫道一千八百日的堅持,讓我們看見臺灣的真誠。

/民國103年(2014)9月總會會訊第276期


 

30、讓開一步見證真實 2014/10

 

 記得,民國一○一年臺灣宗教學會年會暨「全球化下臺灣宗教發展之典範」學術研討會在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行,在開幕式致詞後第一場專題講演邀請中央研究院瞿海源研究員等學者分項簡介已獲得國科會審查通過的計劃研究專題「全球化下臺灣宗教發展之典範」,瞿研究員負責的是「政府宗教政策與社會政治變遷」,他的開場白用語簡單明瞭,他說:臺灣解嚴前只有兩種宗教,一種是白天的宗教,一種是晚上的宗教,白天的宗教是政府承認的合法宗教,晚上的宗教是政府不承認甚至還要取締的非法宗教,有時白天的宗教還會欺負晚上的宗教。當時的一貫道就是瞿研究員所形容的,解嚴前是屬於晚上的宗教之一。當然,解嚴後臺灣只剩一種宗教,那就是全天候的宗教,各宗教平等自由傳道,交光互映,普照世界。

 

 臺灣宗教的治理,在戒嚴時期仍是猶如專制時代的模式,只會承認少數可控管的宗教,對於民間宗教大都抱持著明清以降專制政權以政治角度解讀宗教的模式,認為宗教活動都可能帶有政治企圖,也即政府還沒有準備好放開人民結社自由,所以只要下一個行政命令查禁,就可以箝制宗教發展,即使這個行政命令不符法律或憲法,但在戒嚴時期仍是大有效用。這也是瞿研究員所說:「政府雖聲稱嚴加取締一貫道『邪教』,但一貫道信徒並未真正受到法律的制裁。……主要是於法無據。在警備總部的文件中,也坦承『法院以此項辦法僅係行政命令,多予以不起訴處分。』……在司法過程上,法院沒有坐實一貫道的罪狀,一貫道被警備總部和內政部明文宣布為邪教予以查禁,主要是藉口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風氣,顯示了威權政權對發展快速的新興宗教深度的疑慮。……」

 

 為了解消政府的疑慮,一貫道足足用了三十年以上的工夫。其間,除長期與政府各部門溝通,也與其他合法宗教合作交流。當時一貫道老前人也深知政府並未準備放開宗教管制,也惟有廣結善緣,力行積漸之功。其實,有如現在的中國大陸一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長金澤在接受鳳凰週刊第五百期採訪時表示,他認為現代中國大陸宗教開放事宜不是宗教管理的問題,而是「大法管小法的問題,結社不放開,宗教不可能放開。這個問題不是跟你宗教過不去,就像新聞行業,即便你有錢,你也不是想辦份報紙就能辦的。」

 

 在戒嚴時期,臺灣政府並未準備開放宗教,一貫道的活動受到嚴格的限制,也是很平常的事。雖然如瞿研究員所說「一貫道信徒並未真正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卻受到長期的政治壓力,道場領導者隨時要有被監禁的心理準備,而這種監禁在當時並不須經法律程序,而是直接以違反政府行政命令加以拘禁,即使您所做的都是好事也長期須蒙受如此不白之冤,有者被拘禁數日、數個月,最嚴重者大概是屬寶光玉山道場王壽老前人因興建「玉山寶光聖堂」有九龍壁及「玉山起點王道興」等訓文內容,可能被政府政治解讀為有政治企圖,踩到臺灣政治禁忌區,王壽老前人從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五日被政府以「妄想稱王稱帝」叛亂嫌疑將其逮捕,經十個月偵訊拘押雖罪證不足,警備總部仍於民國六十六年十月二十日裁定送至臺灣仁愛教育實驗所感化教育三年。很弔詭的是,王壽老前人在事發前可是長期支持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尤其蕭天讚立法委員長期受到王壽老前人的支持與栽培,但當民國六十六年初臺灣政府當局決定拘禁王壽老前人時,王壽老前人長期支持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也沒有為他帶來即時的消災解厄作用。

 

 另者,一貫道在戒嚴時期三十多年間,也曾參與中華民國道教會的籌組與運作,其中主要代表是基礎忠恕道場領導張培成老前人及後來也參與的寶光玉山道場領導王壽老前人,張老前人還從首屆開始連四任中華民國道教會常務理事之職,也曾三次代理理事長,而王壽老前人後來也曾任中華民國道教會常務理事,長期都為中華民國道教會的發展出錢出力,但造化卻有不同。因國家諸多情治系統的不同解讀,王壽老前人還是因為被解讀為事涉國家安全而受到長期牢獄之災,直至民國六十九年底才獲准出獄,民國九十三年一月十七日獲得政府頒發回復名譽證書,證書字號為(九三)復譽字第二○三○號,並依冤獄賠償法規定,中華民國政府賠償王壽老前人的損失。

 

 有如現在一貫道已多年與中國大陸進行了廣泛多元的交流,但不必然保證這樣的交流即等於中國大陸合法承認一貫道。如二○一○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北京很盛大的舉辦「新興宗教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也邀請臺灣一貫道代表發表一貫道發展的論文,此次會議也得到大陸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以及國家反邪教部門等單位的支持。但這並不是等於承認一貫道在大陸已取得合法性。誠如金澤副所長受鳳凰週刊五○○期採訪時所說:「學術交流不等於政治承認。不意味著有一必然有二,會議如果開到第十次即會把某個宗教合法化,恐怕不是這樣。」但「增進了解也許會有促進作用」。

 

 一貫道既以儒為本,深信得道者多助。即如蕭天讚立委深受王壽老前人支持,蕭天讚自傳曾自述說他民國六十一年底第一次參加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時競選辦公室就設在王壽老前人的臺南寓所,所有助選人員宣傳車輛、一切助選事務均由王壽老前人安排,甚至連任十四年都是如此。民國六十六年當時蕭天讚立委雖無法為王壽老前人解除牢獄之災,但據蕭天讚立委回憶紀錄顯示:我於民國六十九年四月十六日以國民黨社工會主任在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報告「當前農漁民勞工及宗教重點工作」後正要回座前,蔣主席問:蕭主任現在一貫道的情況如何?我就地站立回答:一貫道道親現在保守估計約有五十萬人左右,只要加入一貫道聽其講道後,就變成彬彬有禮,道貌岸然,舉止有序,平時勤於事業,如有賺錢,則用於公益,為道奉獻,每到選舉必全力支持本黨候選人,與其禁而無效,不如納入輔導。據說與會的國民黨中常委也有當場表示反對者,但蔣經國主席已有意朝解禁一貫道方向前進。其中,一貫道各組線道場領導前人輩代表鍥而不捨的繼續溝通,最後幸賴陳水逢博士的無私參與引介,一一帶領一貫道前人輩走訪黨政各部門溝通,並於民國七十六年一月九日委請其學生蕭瑞徵立法委員在立法院連署四十位立委緊急質詢行政院長俞國華,要求政府准許一貫道立案,合法傳道。不久,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十一日行政院正式同意解除對一貫道的禁令,黨政決策當局並委由時任內政部長吳伯雄代表宣布解禁一貫道,離政府宣布解嚴還早近半年。

 

 誠如中華民國發展史所說:一貫道能夠在臺灣撥雲見日地發展,也未嘗不是反應中華民國走向民主化、多元化所寫下的一頁史詩。也如北京大學盧雲峰教授所說:臺灣戒嚴時期,官方對待民間宗教仍採政治化解讀,擔心民間宗教有政治野心及政治陰謀,如王壽老前人事件。唯有臺灣當局從政治化解讀宗教的習慣轉變,也即政府宗教觀的改變,解禁以後,臺灣並沒有出現造反的事件,這可能是與去政治化的宗教觀有關。其實,宗教的本質在追求形而上的道,解禁不會帶來造反,禁制也不會引起造反,只是或採禁制或採解禁,則可看出國家與政府的視野與器度。

 

 從這裡我們可以理解,政府也是人所組成,政府也要學習成長,讓開一步見證真實,才會開創出讓世界尊重信賴的國家器度。

/民國103年(2014)10月總會會訊第277期


 

31、立足臺灣道傳世界 2014/11 

 

 一貫道自立名傳道開始,因屬民間自覺傳道,當時是屬清末,也無合不合法的問題,因為有可能也無法可依。直至一九三○年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共掌一貫道開始,也沒有向政府登記立案之舉,一方面可能是國家政治上剛改朝換代不久,法令規章尚未齊備無從申請註冊,一方面可能是延續前兩代祖師的傳道傳統,道屬先天不受人間約束,另一方面更可能是追隨者還不是很多,還沒有登記立案的急迫感。

 

 在張天然師尊負責的時代,一九三七年曾出版《一貫道疑問解答》當為輔助傳道的文宣手冊,裡頭有一百二十道疑問解答,可以了解當時一貫道在傳道時所面對的基本疑題。比如第十一題就很直接的問到:「一貫道為何不立案?倘官廳疑有作用出而干涉怎樣對付呢?」當時張天然師尊給的答覆是:「一貫道是應三期普度,暗度良賢而降的先天大道。昔日孔夫子周遊列國,傳一貫時,並未聞有立案之說?況釋道兩教,亦未聞有此定章!自古至今,也未聞不許信仰宗教之說,可知天道之降世,完全是上帝之所命,也是定數使然。因此道是普收原性歸理的真天道。且系個人隨意勸化,自由修養,無任何組織,間有設立佛堂,藉以禮拜或研討教義者,亦並無團體之組織,故無立案之必要。總之,吾道絕無背景,絕無作用,亦非藉此欺騙錢財,愚弄人民,完全是窮理盡性,闡明一貫真理的道學,勸度世人,改惡向善,作一完全好人。若說官廳加以干涉,更勿用憂慮顧忌,不妨自由調查。因吾道行持正大,有裨于世道人心,官為民之長上,豈有長上不樂有賢子弟,學作好人之理乎?設因不立案加以干涉,亦惟有暫停不傳,有何懼哉?所謂『合則留,不合則去』。孔聖有雲:『道之將行,命矣乎!道之將廢,命矣乎!』足見大道興衰之原因,實天運使然,非人力所能為也。」

 

 這樣的解答是扣緊先天大道之名而說,因道屬先天,所以在後天傳道無須立案,以維先天的實義,這確也是傳道的本義。當然那是指傳道的核心是屬先天,而傳道所藉用的人事物地卻是具體的後天事務,它可能就有被承認的須要。比如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道德理想獲得執政者的接受與奉行,所以須長期的溝通交流,而釋道兩大教剛開始傳的時候雖不必在乎是否獲當時執政者的承認接受,但經溝通交流也都成為歷來執政者認定的宗教,至今已曆二千年。

 

 當然,從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七年張天然師尊才開闡道務七年,道務的規模可能還不是很大,據《一貫道疑問解答》所顯示,到一九三七年時,張天然師尊才授命一百多位點傳師。如以陸仲偉教授所說,一九五○年代全中國大陸一貫道虔誠道親據估計有超過一千五百萬人,有四萬位點傳師,依此比例參考來看,一位點傳師大約負責有四百位虔誠道親左右,那麼一九三七年一貫道道親數量大約有數萬人之多,這是專指常接近道場的道親人數,如以點道的數量來說可能會增幾倍的數量。另者,一九三六年張天然師尊被國民黨軍統局拘禁在南京長達十一個月的原因之一是說國民黨中央黨部質疑一貫道涉及通日、通共之兩種嫌疑,經切實調查近一年,才查無實據開釋。其可能原因也許是一貫道道親的數量可能已有幾十萬人之多,才引發執政當局的關注。然國民政府未進一步限制一貫道的發展,所以張天然師尊也沒有準備向政府申請立案的動作。這跟王志宇教授所說「民間教派試圖透過登記或註冊的方式與官方連結,以合法化其活動,是民國以來民間教派活動的一大特色。」可能有極大的不同。其實,一貫道在一九三七年時期所表達出的思考模式,倒不必然要與政府相連結,也未有爭取合法登記註冊之實際行動,這可能是道親量尚少的關係,或者是明清以來政府強力打壓有關,或謂是我們辦的道是屬先天,不必向人間註冊的心態所致。

 

 當然,在戰亂時期傳道,不只須冒生命危險,甚至在同一大片國土上有好幾個執政當局在相互交戰,傳道人員還要背負著各種質疑,所以國民黨說一貫道有通日、通共之嫌,共產黨也會說一貫道有通日、通國民黨之嫌,這種種質疑連想消滅民間祕密宗教的學者李世瑜都反對,他還舉例特別為一貫道辯稱說這是黨政部門對一貫道的一種錯誤的認識。其實在傳道者的心目中,只要有發心的人,都值得傳道給他,並不考慮其政治背景,因此在現實政治紛歧中就難免受到拖累。如果道務越弘展,道親人數越多,再沒有有效的與執政當局溝通交流,那麼會受到更大的考驗也是可能的。

 

 比如,劉平教授所說,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重返南京,……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一日,國民政府下令各地解散一貫道。……面對嚴峻形勢,張天然師尊指示道內暫停點道,只辦慈善事業,並授意各地領導點傳師通過各種人事關係,爭取撤銷禁令。經過多方面活動,國民政府行政院以未涉及刑事範圍,撤銷了對一貫道的查禁與起訴,一貫道改名為「中華道德慈善會」的請求也獲得內政部許可。一九四七年八月一日,中華道德慈善會舉行成立大會。

 

 這是張天然師尊在大陸時期所做出的決策,須多與執政當局做溝通交流,以期道務順暢運行。雖然經過月餘張天然師尊就逝世,但也為一貫道在日後傳道於各國,為永續傳承宜有合法登記立案之方便舉措做了一個決定性的宣示,已與一九三七年《一貫道疑問解答》所述有了自我突破的進展。當然,與執政當局的溝通交流也不是單方面的,如果執政當局一意決定禁制民間宗教的活動,有如一九五○年代新中國成立後的政策,是無法溝通交流的,甚至要付出極其嚴重的代價,而且所有民間宗教幾乎止息,一貫道也不例外。

 

 臺灣一貫道是一九四五年底開始自中國大陸各地傳入,一九四八年就有前人輩因傳一貫道受拘禁長達半年,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日臺灣全境宣佈戒嚴,一貫道的傳道活動也一併受到禁制,一九五三年臺灣保安司令部以查禁不良風俗的行政命令宣佈一貫道為邪教查緝,一九六三年政府更強烈要求一貫道宣佈解散。這一連串的處置,可以想見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因一貫道的傳道活動越形廣泛所致。其實,在一貫道被禁制的三十餘年中,道場為了安撫道親的信心,還是會再舉《一貫道疑問解答》所說的一貫道為何不立案的可能理由,因為一貫道辦的道是屬先天的,不用向人間政府立案,如果橫遭政府取締,這是上天的考驗,如能通過考驗,先天成就的道果會更豐碩。雖然前人輩一直尋求可能的管道與政府溝通交流,期能有所突破,但實難有進展,而同時傳道的職責又不可稍停,只有用這個早期的方便法來安頓道場信心。也許,這個方便法用久了,可能有人就引以為不能變的真理,而不知一九三七年《一貫道疑問解答》的方便說法,到一九四七年張天然師尊就已決定調整修正為積極奔走向執政當局申請合法立案註冊獲准。

 

 其實,一貫道總會成立之前,各組線領導前人們即已常聯繫,至於未能全部參與一貫道總會,可能有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臺灣政府已宣佈臺灣解除戒嚴,各項禁制也已解消,可說是已成為宗教最自由的國家,不立案、不註冊、不參加一貫道總會仍然可以很自由的傳道,只要沒有違規犯法的行為,政府、社會也不會過問。但只要道傳世界,最直接的關係就是要入境隨俗,從臺灣把一貫道傳入各國,在各國的立場而言,一貫道是屬境外傳入,須遵從當地國家法令,因之,在臺灣可能不須參加一貫道總會也可以自由在臺灣傳道,但在國外,要常駐傳道則要有適當名目及場所,所以向當地政府註冊傳道機構、申請合法的宗教工作簽證,都已成為道傳世界各國的最基本配備。因此,一貫道在臺灣的陽光化、合法化歷程,雖經三十餘年才成功,但也帶動了世界各國的合法傳道,至今已在十四個國家以「一貫道」為名註冊總會,各道場也以方便名稱在全球八十餘國成立合法的常設性道場,深廣的弘揚一貫道暨中華文化於世界各國。

/民國103年(2014)11月總會會訊第278期


 

32、杏壇設教道脈長青 2014/12 

 

 隨喜友人的邀約,十月中籌組一團十餘人,專程走訪聖人的家鄉。我們從山東單縣、山東濟寧巡禮開始,再訪曲阜孔廟、顏廟、周公廟,最後參訪岱廟、泰山登頂,三夜四天的行程,可說是天天走在聖人的足跡上,是親切,是溫馨,也是神聖又莊嚴。友人譽稱這趟行程,從今聖的禮敬,到古聖的景仰,甚至重溫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行址,將中華文化幾千年的道統傳承,實地溫習一趟。

 

 當天,我們一大早從臺北出發,早上九點就抵達徐州觀音機場,再經三小時的車程後,抵達山東省荷澤市所轄的單縣,受到當地領導們的熱絡歡迎,中午享用了單縣當地最道地素食餐飲,當地領導們難得品嚐自家這麼道地的當令素食,每道菜餚都拍照留念,也笑稱這餐是最沒負擔、最富生機的午餐,能和臺灣這團以弘揚中華文化為職志的參訪團共進素食養生午餐,也是特別的際遇,想不到自己單縣有這麼超凡的素食餐點,應可以好好宣揚,當為推廣單縣養生旅遊的最佳賣點之一。

 

 單縣,位於中國大陸山東省西南部,是山東、江蘇、河南、安徽四省的交界處,是山東省荷澤市所轄,面積約一千七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二十萬人。單縣古稱單父,曾是舜帝的老師單卷的居所,秦朝時設縣,明朝初年改稱單縣,是名符其實的千年古縣。單縣鍾靈毓秀,民風淳樸,重文尚義,孝子貞女、輔國高官輩出,多受君王賜坊旌表,以牌坊多且精而名聞天下,自宋朝至清朝末,約建有百餘座牌坊,其中百壽坊及百獅坊,氣勢最為雄偉,雕藝精湛超群,被譽稱為天下一絕。另者,單縣水質優良,被譽稱為長壽水,全縣一百二十萬人口,百歲人瑞就有一百五十位,也是健康長壽之鄉。當地領導陪同我們飲用當地長壽水,引介開發長壽水的公司實地參觀及座談交流,享用當地素食餐飲,參訪百壽坊及百獅坊。我們特別恭賀當地領導們,能在這麼豐厚孝悌文化底蘊的所在任職,繼續帶動社會和諧安康,是人生最大的福分之一,據稱單縣是全中國大陸社會風氣最優良的縣市之一,也是治安最好的地區之一。當然,對我們這個參訪團來說,山東單縣是一貫道孫慧明師母的家鄉,也是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於一九三○年同領天命為一貫道第十八代祖師的所在地,因此我們參訪此地,其意義是屬殊勝,雖然已難找得八十餘年前的道場形跡,但道風遺緒仍舊薰陶人間,未來正宗再振於斯也是可期。

 

 在單縣停留了三個多小時之後,我們再驅車前往近百公里外的濟寧市。每次到濟寧,一定儘可能安排到當地有名的接待所用餐,倒不是這裡的素食餐點多特別,而是這個地方(濟寧市接待所)曾是張天然師尊當為濟寧崇華堂的所在地。濟寧是張天然師尊的家鄉,民國十九年師尊、師母在山東單縣同領天命承擔一貫道第十八代祖師聖職以來,從山東濟寧、濟南、青島,繼而天津、北京、大江南北,不出幾年道務大弘,傳遍中國大陸,民國卅一年張天然師尊再回家鄉濟寧購置一處三進式三合院古建築設立崇華堂,除了當為道場之用,也兼做慈善公益事業,前後總共才使用了六年左右,民國卅六年中秋,張天然師尊在四川成都成道,民國卅七年山東解放了,一貫道即被禁制停辦,濟寧崇華堂被新中國政府充當為當地糧食局辦公室,後來當為當地接待所使用至今。這棟曾當過一貫道公共道場的建築物至今仍存在,這大概是極少數早期公共道場尚存的之一。當然,從一九三○年到一九四九年,短短不到二十年,當時客觀環境是戰火連天,一貫道以度人成全為第一要務,基本上道場都是用現成的建築物,沒有自己新設計創建的道場,不像現今在臺灣及世界各國,有一貫道自己創建具一貫道特色的公共道場。大陸早期的公共道場大概多是大型建築物改裝而成的,而這些大型建築物有者是前賢發心奉獻成立,有者是眾人合力所購置,當然到了新中國成立後所有公共道場都全數充公,絕大多數也都已拆除重建了,幾乎難找往昔道場遺跡。濟寧崇華堂算是特例,還留存至今。說實在,濟寧崇華堂也不是師尊所親建,而是購置已成的建築物,只因是師尊在此設立濟寧崇華堂,即使只用了六年,對於全球道親而言,來到濟寧親臨此地用個素食餐點,多少藉以感懷師尊、師母往昔傳道濟世的弘願,也因有此處,我們對於濟寧就多了深一層的認同感。

 

 在「濟寧市接待所」用了素食晚餐,也與久久才見一次面的前賢大德們閒話家常,互相祝福、互相勉勵,在弘揚中華傳統優質文化的生活中,活好自己,修身齊家,成全他人,增益社會和諧。晚宴席間,曾在道教道觀任職的好朋友提及:一貫道在新中國的歷史檔案裡,到現在還很難翻過去,在臺灣是如何改良成功,才有今天的規模?前賢大德們直下回應說:現今在中國大陸如果還停留在以前的意識思維,還用以前的政治觀點來解讀一貫道,那麼以前的那些檔案還真難翻過去,就像臺灣一貫道的發展,如果臺灣政府到現在還繼續用以前的意識思維,用以前的政治觀點解讀一貫道,那麼一貫道在臺灣還是一樣「惡名昭彰」,因為從民國卅八年臺灣政府開始取締一貫道,到民國七十年代,不用說留在臺灣政府的檔案裡的一貫道是像什麼,光是這三十多年見諸臺灣新聞報導的一貫道,沒有一篇報導是正面的,都是「惡名昭彰」、人聞人畏的。還好,臺灣政府終於想通了,民國七十六年初解禁了一貫道,臺灣一貫道這一頁滄桑史終於翻過去了,臺灣一貫道的本來面目才能不受扭曲的被社會所明見,一貫道本來就以「弘揚中華文化」為主旨,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目標,來臺灣傳道的前人輩他們在中國大陸受到前賢輩的提攜教誨發願來臺傳道,在臺灣繼續堅持以「弘揚中華文化」為主旨,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目標,即使長期受到臺灣政府的禁制取締仍不易其志,臺灣道親深受大陸前人輩的人格風範帶動,也自強無畏的修辦大道甚至傳道於世界各地,才有今天一貫道的規模,這不是改良成功,而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惟有放下執著偏見,才能發現原來一貫道的好。

 

 其實,一貫道傳道史頁上有這麼一段滄桑,也是可以理解的,一貫道的師尊、師母把它解讀為「考」,所謂「真道真考見真心」。這也是孔孟聖人曾經的歷程,孔子的不惑耳順,顏回的不改其樂,孟子的不動其心,甚至連孔子都有「知我者其天乎」的感言。因此,我們參訪了濟寧崇華堂舊址、濟寧觀音閣(曾是路姑奶奶道場,後遷建於此。路祖成道後,交待路姑奶奶暫代負責,其間師尊、師母同尊路姑奶奶,並獲拔擢為頂恩天職,直至民國十九年師尊、師母同領天命為一貫道第十八代祖師。)之後即驅車前往濟寧市所轄的曲阜市參訪孔廟、孔府、顏廟、周公廟、少昊陵。進到大成廟之前,先在杏壇駐足禮敬,孔子的杏壇設教,開啟了平民教育的先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至今已成世界所共尊的教育理念。杏是銀杏樹,其特色是直立不曲,寓有孔子教化群黎重在道德人格的挺立,不可流俗曲折其道志,甚至銀杏果、葉、皮、枝等全株都可當為藥材養生,比喻道理不論多少、深淺,都是有益智慧仁心、道德勇氣的啟迪,是須全命以之、踐形以成。觀乎今日全球一貫道道場,天天在弘揚孔孟聖人之道、性理真傳,雖不必種植銀杏樹,只獻上兩盆萬年青,也已略表道脈長青的自覺擔當,也彰顯我們願以庶民之身,弘揚傳承數千年中華文化慧命精髓於世界各國。

 

 最後我們登上泰山,特別在孔子小天下處駐足良久。聯想到孟子曾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24》人的心境昇華了,就不受世俗所拘限;人的視野開闊了,就不落對待生計較。當然,人間的最高處,並不是高山峻嶺,而是天外有天,極致的說可稱之為形而上的道。如果能從道的立場來觀宇宙萬有天下,真的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不要說天下為小,宇宙萬有又何嘗為大,因都是道所生化故。形而下的器,都是權便而有,有生有滅,終是有限,惟形而上的道,永恆不朽。在這裡,我們可以深體孔子杏壇設教的初衷本願,人人明體良心,人生才得究竟,世界才成大同;我們也可以彰明一貫道永續傳承與創新中華文化的傳道宗旨,人人得受性理真傳,良心作主,修身齊家,和諧社會,天下得以永久和平共好共榮。

 

 一趟聖人家鄉巡禮,重現杏壇設教的大智慧,重建道脈長青的大願力。

/民國103年(2014)12月總會會訊第279期

33、子不語與聖人之語 2015/01

 

 孟子曾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19》人與禽獸的差別是很少的,但這個很少的部份卻是人與禽獸最大的分別所在。其內容是道德性的存養與發揮;一個人能明白這個人人本具道德性的道理,而且善於存養道德性、發揮道德行為,他就可以成為有人格的道德君子;相反的,如輕易的把這個道德性拋棄掉,他就會變成缺德的小人,甚至可能連禽獸都不如。因之,人類之所以能漸進於文明,就在啟發人類的道德性上所做的積漸之功所致。

 

 誠然,在人類啟發及傳承道德性的努力上,能用語言及文字加以表達,是一大關鍵。而在人類還未善用文字之前,已可將此道德性傳承下來,所謂:「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用的也許是言教,也許是身教。如同孔子曾感嘆說:「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17》從天地的行健不息、四時有序,看見生長收藏的美果,以資激勵自心、成全他人,效法天地行的精神、生生的美德。也如同孔子曾在川上當下應機所說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16》不論是指時間的飛逝,從不為誰而終止;或者是指道體之作用,也從無止息;都是道德良心最好的現成的創造性的詮釋。

 

 古來修行者開發智慧傳承道德的方法中,有所謂「有情說法」「無情演機」之說,「有情說法」即指有情識眾生的成全度化,如前賢的鼓勵成全話語,甚者如張九成(1092~1159)的悟道因緣,卻是夜間的一陣蛙鳴,所謂:「春天月夜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麼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連蛙鳴都可能是廣義的「有情說法」。

 

 至於「無情演機」就是無情識眾生所示現而讓人因機體現智慧者,其中孔子的「四時行焉」「逝者如斯」,可能是最佳代表,甚至如「桶底脫落」也是開發智慧的「無情演機」。據載,宋朝清了禪師(1088~1151)有次在廚房看弟子們煮麵,忽然麵桶的底掉了,整桶麵都掉了出來,弟子們見狀都說:「好可惜喔!」可是清了禪師卻說:「桶底脫落是件好事啊!大家為什麼自生煩惱呢?」禪宗常用「桶底脫落」來比喻恍然大悟的境界,現在大家同樣面對這「桶底脫落」的現象,迷者自困在生滅利害得失相對為礙的習性上,而覺者則當下體認,桶脫物落、煩惱漏盡、了無罣礙,得大自在。

 

 同樣的「夜間蛙鳴」「桶底脫落」,這麼平常的現實情景,不論是「有情說法」或「無情演機」,而且連說者都可能懷本無說之心,演者懷本無演之意,因其本平常,端視人的體會而自有迷覺之別。

 道本平常,是真佛只論平常,這大概也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可能原因。「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出自《論語.述而20》,因古文未有句讀,是故此短短七個字,可能就有幾種不同解釋。然自《論語》相關章句而言,確實孔子是不談論怪異、勇力、悖亂、鬼神之事。比如: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11》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20》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論語.述而34》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論語.憲問35》等等孔子平常與弟子的談話,可知孔子是不談論怪異、勇力、悖亂、鬼神之事。主因是,孔子傳道濟世,當以重振仁道、暢導仁德為首要。

 

 孔子身處春秋之世,眼見文武周公以來的禮法已遭破壞,爭霸的諸侯當中,為了證明自己的霸業,經常做出怪異的事,並崇尚武力爭霸,諸侯國之間屢見叛亂、爭權奪利之事,不遵禮義,卻對鬼神之事深感興趣,孔子面對這樣禮崩樂壞的時局,深覺唯有重振仁道,暢導仁德,不談論怪異的事,也不給諸侯推薦武力爭霸的政策,不支持叛亂之事,也不讓弟子們參與叛亂舉動,更從來都是主敬存誠「敬鬼神而遠之」。這也是朱熹(1130~1200)在《論語集註》裡所說的:「怪異、勇力、悖亂之事,非理之正,固聖人所不語。鬼神,造化之跡,雖非不正,然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輕以語人也。」朱熹並在《論語集註》裡特舉謝良佐(1050~1103)的話說:「聖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可說是很精準的將孔子聖人的「語」與「不語」做了最佳的註解。

 

 從「子不語與聖人之語」也可看出凡聖之別的主要關鍵。凡夫較喜談怪力亂神,因其生命重心在外所致;聖人則著重在回到生命之「常」「德」「治」「人」的自身上下工夫。於此,謹以孔子生活的一例說明之,如上所引述及: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論語.述而34》據說孔子在周遊列國時期,有次累倒病得很嚴重,子路是最護持孔子的弟子輩之一,心裡急著為孔子想方設法,最後請求孔子讓他去祈禱天地神祇護佑,孔子還保持清醒的回說:有這種道理嗎?子路還引經據典的說:有啊!有句祝禱文是這麼寫著,為你禱告於天地神明。孔子回說: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已經禱告很久了。

 

生老病死是人生之變,但也是人生之常。累病了、老病了,這也是人生之常,實在也不宜以這本來就天天變化的存在,希望其美好不變來當作上天慈不慈悲的判準,那一定會失望,甚至失志的。子路也許認為孔子天天講道德、說仁義、行道濟世,一定會得到上天神明護佑平安順遂,想不到孔子仍如一般人一樣還是會累出病來。子路還記得老師的教導,用古書所記的方法向上天神明祈禱,希望神明賜福保佑孔子康復平安,還特別向孔子說明他這個舉措是有根據的。孔子並不否定也沒有斥責子路,只是順應子路的話語說出,其實真的禱告是在於德性的實踐,因我們的德性源自形而上的道德天,天理見端乎良心。我們時時主敬存誠,良心做主,所思所行都無愧於屋漏,就在我們的良心啟用處,見證天理就在眼前,並不玄遠,當下也即是天人合一,毫無間隙。所以孔子才回應子路說,如果真的要祈禱天地神明,那麼我早已祈禱很久了。因為孔子無時不刻都在做道德實踐,道德實踐即是相契於天地神明的至誠至道,天人同心同理,哪裡有間隔不相契呢。當然孔子也未反對子路的祈神護佑的作為,只是擔心子路會像一般人用交易的心態來祈禱天地神明,如所求不遂反而詈神罵天,那就更造惡業了。這就是謝良佐先生所提出的,聖人語「人」不語「神」,並不是孔子不敬神,而是重在敬天、敬神須從「敬人」開始,如果能夠敬人如敬神、敬天,那麼最理想的道德世界就近在眼前了。孔子當然心中是有天的存在,甚至還曾自述說:「知我者,其天乎!」孔子曾與子貢對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37》這種知音難尋、知我者其天乎的感受,在孔子一生行道所遭遇的挫折裡所綻現出永不放棄的精神,大概真的就只有天能了知其心了。

 

 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因聖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這也是一貫道道場傳道在人間的核心弘道功夫,誠如師母老大人所慈示:天機道、顯化道、沙盤道不可修;師尊老大人所慈示:修天道的,應以盡人道為先,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曹之中,最重之事。

/民國104年(2015)1月總會會訊第280期


 

34、會務的創立與發展 2015/02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的創立,可說是一貫道發展史上一項重要的里程碑。一方面是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完成了現代化的政治改革,除了解除戒嚴、解除黨禁報禁、總統直選等改革外,更讓屬於民間的各種團體能自由的發展,宗教團體也不例外,而解除長達卅七年對一貫道的禁制,更具有指標意義。另一方面是一貫道孫慧明師母領導的各組線道場在臺灣低調的默默地深耕道務,即使受到長期禁制甚至枉受牢獄之災也無怨無悔無畏的修辦大道,在孫慧明師母於民國六十四年清明節成道後,各組線道場老前人輩仍是合德同心開展道務,繼續多元的方式與政府、與社會不間斷的溝通,才有民國七十六年二月的解禁一貫道,也才有民國七十七年三月的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於今總會即將邁進第八屆理監事會之前一年多,於此將分三篇文章〈會務的創立與發展〉〈會務的傳承與發展〉〈會務的繼述與發展〉來分享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自創立以來在各位理事長前人輩團隊帶領之下的發展。

 

 一貫道在臺灣長期遭禁的三十多年間(1950~1987),基礎忠恕道場張培成領導前人因深受孫慧明師母的信任及各組線道場領導前人的支持,擔任臺灣各組線之間的聯絡人,長期關懷各組線道務發展事宜,甚至各組線辦道前賢偶有遭遇政府查緝為難時,張培成老前人也常常為大家奔走幫忙,在政府尚未準備好為一貫道解禁前,張培成老前人仍是盡其所能協助暢通各種可能管道。民國五十五年在孫慧明師母同意下,參與中華民國道教會的籌組,其間曾三次代理道教會理事長,有機會在民國七十一年九月三十日以道教會代理理事長的身份受蔣經國總統之邀,順將平反一貫道的陳情信交給總統府秘書長馬紀壯,從而展開轉變一貫道命運的關鍵。在宋光宇教授走訪各組線道場實地研究一貫道之時,張培成老前人也盡其擔當臺灣各組線之間的聯絡人之職責居間聯繫安排,宋光宇教授的《天道鉤沉》一書所介紹到的一貫道組線,最後大概都成為一貫道總會籌組時期的各組線,沒有準備參加合法化的組線道場則沒有接受參訪研究的意願。張培成老前人與各組線道場領導都有交流,也尊重各自的決定。

 

 民國七十六年二月行政院同意解禁一貫道,並由內政部行文表示「只要不違反法令及公序良俗,均得自由傳教」。政府的意思已放開宗教的管制,一貫道可以自由傳道,只要不違反法令及公序良俗,其他宗教亦同;可以組成法人組織,也可以不用組成法人組織。當然如要成立法人組織,則須自行完成整合並依法向政府申請。「一貫道申請立案籌備會」會前議案草擬會在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四日上午九時於臺北市錦州街發一崇德道場舉行,出席的有:張培成老前人、高斌凱老前人(安東道場)、陳鴻珍老前人(發一崇德道場)、薛福三前人(興毅道場)、林枝鄉領導點傳師(寶光建德)、陳水逢博士。召集人張培成老前人致詞時表示:行政院業已於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廿二日正式對一貫道解除禁令,一貫道可自由公開傳道。但為求一貫道不被任意誣蔑,實有向政府申請立案之必要,如此,外可取得合法地位,內可明令道親嚴守道規。這表明一貫道各組線道場不只是希望獲得自由傳道,進而要自我整合,大家有共識向政府申請成為法人組織。誠如內政部於七十六年七月卅一日以臺(76)內民字第527431號公函表示:因一貫道內部支派極多,名稱亦有多種,為避免日後在名稱、組織、教義等內涵方面發生分岐情事,造成一貫道本身及主管機關之困擾,除依法令檢具有關文件申請設立財團或社團之際,併應檢齊內部整合之證明文件(如會議紀錄等)及有關一貫道教義、教主、經典、歷史沿革及宗教儀式等有關資料向主管機關申辦。按當時張培成老前人統整各組線道場意願,整合工作已達百分之九十三,可以說絕大部份組線道場都同意組織一貫道法人團體,並以註冊「社團法人」為準,因可設立分支機構。

 

 一貫道總會籌組期間,曾討論過多個可能名稱,主要原因是一貫道在海峽兩岸長期受污名化、標籤化,早已深入民心,難以改變,所以有者提到以天道為名註冊,可不再受污名化之累。但經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及民國七十六年九月七日各組線道場領導前人在先天道院召開聯誼會充分討論,大多支持以「一貫道」為名註冊,其理由有三:一者,政府一向認為我們就是「一貫道」,現在解禁的當然也是「一貫道」,而我們也要澄清以前的被污衊。再者,佛教教義有六道輪迴,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如以天道為名又可能會被誤解為尚在六道輪迴之中。三者,一貫道被禁期間,道親們確實不願承認自己是一貫道的弟子,大都以天道代之。然因道長提示過,祖師、師尊、師母相傳下來的就是「先天大道、一貫真傳」。所以,以天道為名,也很恰當。而現在政府解禁了一貫道,這正說明以往有人醜化一貫道,是純屬虛構的事情。身為一貫道弟子的一份子,正可挺身而出,加強宏化一貫道的純正精神,讓世人真正能夠看清一貫道。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如果再易名為天道,讓一貫道成為歷史的名詞,那就永遠被醜化了。我們應該要有讓一貫道正名於世人面前的勇氣,以答祖師鴻恩,師尊、師母大德,所以應以「一貫道」名稱申請設立,較為合宜。

 

 因張培成老前人被公推為籌備會主任委員,必須審時度勢溝通協調,其間因張文運老前人(臺灣道場稱為道長)為體念祖師、師尊、師母歷年苦心,力主「一貫道」三個字不能改,雖然「一貫道」三個字已被海峽兩岸執政當局污名化了幾十年,但問題不在「一貫道」三個字,何況孔子之「吾道一以貫之」可是其最高的人生理想,一貫道當是人生最可貴的終極理想,固然幾十年來有諸多污名加諸其身,身為傳道之人當須無畏流言勇於任事,廣讓人人真實體會一貫道真實義,所以張培成老前人以尊師重道、尊前提後的心,協調大家的意見,正式定名為「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籌備處,經半年的籌組,民國七十七年三月五日在臺北新店大香山慈音巖舉行「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大會。張培成老前人獲選為第一屆理事長,兩位副理事長則由發一天恩道場祈玉鏞前人及興毅道場薛福三前人擔任。當時,中國國民黨社工會主任委員趙守博代表黨政當局致詞表示:「各位前人恭喜啊!你們四十年來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你們取得了跟國內十大宗教完全一樣的地位,這是千秋萬世的事。」

 

 基礎忠恕道場張培成領導前人擔任總會創會第一、二屆理事長(1988~1996),因受限於「人民團體法」之「理事長只能連選得連任一次」為限,故張理事長八年任期屆滿卸任,第三屆理事長由寶光建德道場施慶星領導前人接任,並敦請張培成老前人為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原第二屆副理事長發一崇德道場陳鴻珍領導前人及安東道場高斌凱領導前人為行政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賜導總會會務。

 

 在張培成理事長任內,從其主持的三十餘次理監事聯席會及常務理事會、十餘次各組線領導前人會議,所開展的會務事項大約有數項:

 

1.世界性及全國性的會務組織:籌組「一貫道世界總會」、印尼及柬埔寨的一貫道註冊,全臺灣各分支會、辦事處的設立,以及「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內部組織細則」的訂定,讓會務成為各組線道場世界道務及全國道務聯繫交流的平臺。

 

2.正名及護道的適度回應:一貫道在臺灣自民國卅九年被政府宣布為「邪教」,長期遭受取締,政府污名化一貫道,甚至公務人員因信仰一貫道會受徹職查辦處分,大專學生因信仰一貫道則會遭學校開除學籍。因而在「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後的第一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中即決議:請政府或學校恢復原來因修辦道受處分的公務人員或學生能復職或復學。政府文宣及有關出版品再引用舊檔案者,總會也行文請其改正,以護道譽。

 

3.會務活動集結道場共識:一貫道在臺灣長期受禁期間,為期道務默默穩實成長,幾乎都是各自組線道場自行單向發展,平素之跨組線橫向互動為安全考量故幾無進行,只有組線領導層偶有聯繫。總會成立後,經由活動的規劃舉行,各組線道場的互動頻繁。諸如民國七十九年「一貫道紀念師尊、師母領命六十週年大會」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各組線道場二十多個國家代表出席,連時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悟明法師都親自與會致賀。

 

4.總會道務研究會議、點傳師聯誼會、道務重要事項的共識調理:如總會決議自民國七十七年歲次戊辰六月十五日起,求道表文填寫師尊、師母聖諱並列,欽加頂恩不變。民國七十九年九月三日總會在臺北新店「大香山慈音巖」舉辦各組線領導前人及香港四位前人會議,決議早晚統一「獻香禮節」自民國八十年辛未正月初一日開始啟用。

 

5.專刊會訊的出版:從民國七十九年的《歷久彌新》一貫道傳道六十週年的回顧與前瞻,以「一貫道終將成為世界性的大宗教:國際性的開展,人間世的關懷」為主軸,並以「世界性道務體制的規劃,長久性道學體系的建立,普遍性文教慈善的推展,永恆性人才培訓的計畫,深入性學術研究的加強,務實性神道色彩的減輕淡化,包容性傳道語言的採用,歷史性中華文化的復興」為一貫道未來開展的目標。並於民國八十年間創辦《一貫道總會會訊》。

 

6.師尊、師母紀念館及一貫道學院的籌備,至今已有初步成果:如總會會館權當為北區師尊、師母紀念館,寶光建德道場「一貫道天皇學院」、發一道場「一貫道崇德學院」都將於這兩年內招生開學。

 

7.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開展:一貫道發源於中國大陸山東省,一貫道路中一(祖師)、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都是山東人,民國十九年間,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同領一貫道天命大開普傳,直到共產黨執政的新中國成立,前後二十年間,一貫道傳遍中國大陸,惟因共產黨嚴格禁制民間組織活動,一貫道在當時是最為活躍的傳道團體,當然受到更嚴苛的禁制。直至「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依據中國大陸相關法令仍未鬆綁其宗教政策,因此,總會在成立後,於民國七十七年九月廿九日第一屆第四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就決議「請勿前往中國大陸傳道」。總會雖不鼓勵前往中國大陸傳道,但自民國八十年開始,只要中國大陸發生自然災害,總會必定透過適當管道捐款賑災,由此奠定了一貫道與中國大陸交流的起步,及至民國八十五年總會張培成理事長特請專人送《天道鉤沉》一書給中國大陸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研究,並邀請社科院宗教所多位教授來臺參訪一貫道道場,也建立了中國大陸重新認識一貫道的多元交流模式,迄今仍深廣的進行中,相信這是有大益於中國大陸社會和諧,也有大益於兩岸永久和平。

/民國104年(2015)2月總會會訊第281期


 

35、會務的傳承與發展 2015/03 

 

 臺灣從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解除戒嚴法以後,臺灣社會可說是自由蓬勃發展,尤其宗教的發展更是全世界自由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臺灣解嚴至今已將近三十年,對於宗教的輔導管理各有不同的依據,如屬人的集合則用人民團體法的社會團體規範,如屬財產的集合則用財團法人規範,如屬興建寺廟道場則用民國十八年所訂定的寺廟監督條例規範。因各宗教屬性不同,而既有的法令依據有者已是民國十八年訂定的,難以完全符應現在的需要,何況只有本土宗教適用,外來宗教則只有社團法人及財團法人的註冊,而社團法人及財團法人所訂定的法令是屬通常人民團體,不完全符應於宗教團體的屬性,比如社團法人受人團法的規範,理事長只能連選連任一次,如此規範可能較不相應於強調宗教倫理的宗教團體使用。近三十年來,臺灣政府也一直在努力草擬出一部適合於各宗教使用的宗教團體法,希望拉近世俗法令與宗教傳統的距離,比如在法人組織上尊重各宗教的傳統規範,而不再套用一般人民團體所應用的人民團體法,不過這個宗教團體法還在研擬中。現在各宗教所須依循的法令仍是照原來規定。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創立之時是註冊為社團法人,須受人民團體法所規範,理事長只能連選連任一次,張培成理事長當為創會理事長,擔任第一屆、第二屆理事長,依人民團體法規定不能再連任第三屆。一貫道場重視倫理常道,即使大家有共識繼續敦請張老前人續任總會第三屆理事長也於法無據,張老前人因之相繼徵詢陳大姑(鴻珍)老前人及高(斌凱)老前人出任總會理事長的意願,他們皆表示願與張老前人同時卸下總會職務,最後三位老前人共同舉薦寶光建德道場施慶星前人出任總會第三屆理事長。

 

 施理事長於民國八十五年四月接任總會第三屆理事長及民國八十九年四月連任總會第四屆理事長,不負張老前人暨各位老前人輩的付託,積極推動「師尊師母紀念館」設立,當為一貫道精神中心;籌建「一貫道崇華大學」、建立「一貫道廣電文宣基金」,極為重視教育興學、媒體弘道的入世法,認為一貫道之鴻展以及邁向高度知識化的廿一世紀,辦學可展現一貫道的時代使命、因緣以及善用媒體文宣弘道功能,全面提升一貫道的優質形象。施理事長一生克己復禮、大公無私,效法前人輩修辦精神,全幅生命投入道場及會務,因造化所限,民國九十年十一月於總會第四屆理事長任內成道回天。

 

 施理事長於五年多任期內繼續開展相關會務,甚至也關心到各組線道務的將來。茲將其有關會務開展事項列舉如下:

1.成立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禮請卸任的張理事長、陳副理事長、高副理事長擔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繼續關心全體會務的開展,一方面倚重其等實務經驗,另一方面尊崇道場倫理。原則上整體道務暨會務重要事項,都會恭請老前人輩召開「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議」研議決定。

2.每月舉辦一次各組線道場點傳師觀摩研習,輪流參訪各組線道場,是為發揮總會前兩屆點傳師研習班的精神,動態、靜態兼具,頻率高且實際走訪各組線道場,增進組線道場間的道誼。

3.一貫道師尊師母紀念館暨永久會館的籌設,民國八十六年在臺灣中部已購好土地,惟仍待進一步規劃,在未籌建前,先購置永久會館,也當為師尊師母紀念館北區分館使用。讓總會會務運作有個永久會所,也讓一貫道師尊師母紀念館有個永久籌備處。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會館暨北區師尊師母紀念館已於民國八十九年正式啟用。

4.一貫道廣電文宣基金的設立,為使一貫道文宣工作能落實,特別與有線電視臺合作製作一貫道節目播出。

5.為促進一貫道在中國大陸的脫敏化陽光化,首次邀請中國大陸中央級人士來臺訪問一貫道道場。民國八十六年初,中國大陸政協宗教處王春景處長、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副所長、馮今源副研究員、張新鷹副研究員等四人應邀專程來訪臺灣一貫道道場。民國八十七年五月,一貫道代表與臺灣宗教界代表首次訪問中國大陸,訪問北京、瀋陽、西安、南京、上海等地的宗教事務局及宗教人士。

6.出版點傳師守則,確認一貫道修辦實務運作規範。並經各組線領導前人共識共願,頒布一貫道愿文禮節暨各組線自承道場慧命永續傳承事項,自民國九十年正月初一日實施。

7.成立「一貫道世界總會」在美國洛杉磯。印尼一貫道總會、泰國一貫道總會、馬來西亞一貫道總會相繼成立。

8.繼續興辦文化教育慈善公益活動,如大狀元讀經會考、國際賑災、國際及國內跨宗教交流、九二一大地震賑災實錄特別出版《災劫中的尊嚴:九二一地震一貫道賑災實錄》救災專書。

 

 施理事長在張老前人奠定的會務基礎上發揚光大,所有會務的出發點皆為一貫道道場整體做前瞻性的籌畫,其為總會會務付出的精神,即如其為其所領導的寶光建德道場全球道務所付出的精神是一樣的。就像施前人帶領一貫道總會投入九二一大地震賑災活動中,光是賑災項目之一的提供災區熱食服務,也要做到盡善盡美,當時一貫道總會所屬各組線道場每餐最多供應四萬多名災民及救災人員用膳;每一個熱食供應站的素食都由各大素食館的師傅及各道場的名廚主廚,每餐都有十五道菜供災民、救難軍隊及國內外救難隊員們選擇,無論色香味營養,均具有高度水準,其他宗教慈善團體看到一貫道以這種上等的素菜來「款待」災民暨救難人員,還質疑說一貫道到底是來辦桌請客還是來救災,其實這些質疑的人也是來一貫道的熱食供應站用素食。施理事長認為一般人要他連續吃素的確會有困難,所以菜色要多變化,而救災人員要耗費體力,所以要考量營養均衡,才有體力救災。其實在災區也有善心團體開辦葷食的熱食供應站,但因肉品衛生問題及氣味問題,絕大部份葷食的熱食供應站都沒幾天即關閉,另外在其他宗教慈善團體同樣提供素食服務因太簡易遭災民反彈而撤走時,一貫道仍然獲得廣大災民的認同,繼續為災民服務,因為道親本著真誠體貼的心,在助人救人之中,還表達出真心的關懷,讓災民在絕望中找到珍貴的尊嚴。

 

 誠如施理事長所說:「一貫道的素菜好吃,已給社會大眾留下印象;然而我們不只是會煮飯炒菜,我們在心靈輔導、中醫義診、課業輔導、教育補助、學校重建(一貫道基礎忠恕道場認養南投水里永興國小、南投中寮廣福國小、雲林斗六梅林國小等三校之校舍重建)、急難救助、殯葬協助如道場道親經營的靈寶塔也提供六百多個免費塔位供災民使用……等,很多方面都提供了幾乎全面性的服務。儘量做到令人並沒有遺忘任何一個人的感覺,即使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道親仍以最真誠的態度,來彌補此次山河的崩損所衝撞出來的破碎心靈。救災的過程中,道親雖分散各處參與救援,卻有整體的意志,顯現出平時的真理教育,已奠下可貴的基礎。」

施理事長(1933~2001)雖因造化所限,但其精神卻自在無礙。施理事長在其總會理事長任內歸空,在其歸空前兩小時還關心會務發展,其即將歸空時卻很瀟灑地跟隨侍在側的點傳師、前賢揮手道別,可謂是為道為公鞠躬盡瘁,自在安然理域歸。

/民國104年(2015)3月總會會訊第282期


 

36、會務的繼述與發展 2015/04 

 

 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廿六日總會第四屆理事長施慶星前人成道回天,其第四屆理事長任期遺缺尚有二年五個月左右,超過一半任期以上,按「人民團體法」規定須改選理事長補足第四屆任期。民國九十年十二月三日總會召開第四屆第八次理監事會議,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培成老前人、副主任委員陳鴻珍老前人及高斌凱老前人均蒞臨總會賜導,一方面感念施理事長在任內五年多為總會盡心盡力的付出,績效卓著;另一方面共同舉薦總會王昆德副理事長接任第四屆理事長。後經理監事會選舉,一貫道興毅道場王昆德前人正式獲選為總會第四屆理事長。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亦獲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培成老前人、副主任委員陳鴻珍老前人及高斌凱老前人的共同舉薦連任總會第五屆理事長,至民國九十七年四月任期屆滿卸任。

 

 臺灣的「宗教團體法」還在研擬中,一般宗教社團法人都按照「人民團體法」的規定,理事長只能連任一次,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是屬宗教社團法人,理事長頂多當兩屆最多八年即須卸任。但是一貫道總會畢竟不是一般人民團體,一貫道總會是屬於一貫道各組線道場前賢輩共同組成的修辦道團體,因臺灣希望規劃出較能符應各宗教須要的「宗教團體法」仍在研擬中,所以各宗教社團法人只能先套用「人民團體法」中的社會團體,按照一般社會團體的人事組織運作,不會考量到宗教的屬性,例如:職稱、任期限制等,看不出宗教的職稱所蘊有的宗教意義,也難以契應宗教終身奉獻的宗教情操。

 

 因現今一貫道總會仍屬人民團體法規範,但是理事長的選出還是遵照道場倫理的舉薦,施慶星理事長(第三屆到第四屆)如是,王昆德理事長(第四屆到第五屆)也如是,各組線道場都合德同心尊重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培成老前人、副主任委員陳鴻珍老前人及高斌凱老前人的共同舉薦,大家依此舉薦選出理事長,一方面符應道場倫理的修辦原則,一方面符應「人民團體法」的世間規範。其實,在總會擔任理監事與在各組線道場內部承擔聖職是類似的,都是一貫道最典型的修辦精神實踐:「忘己為人,誠敬奉獻;盡其在我,平心靜氣;任重道遠,盡忠守義。」

 

 我們從張培成理事長暨各位老前人輩、前人輩、大德們共同創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開始,就是將他們一生修辦大道的精神繼續延伸輝映在總會會務上;施慶星理事長奉命接棒傳承總會,也是一本初衷帶領總會團隊盡心盡力,即至歸空之際仍是清明在躬關心護持總會;王昆德理事長懸命繼述總會會務也是大公為懷、與人為善、善與人同帶領總會團隊發展開闡會務,即使在任期屆滿前身體動了大手術,也抱著違和之身親自主持會員代表大會改選第六屆理監事,圓滿交棒。

 

 王昆德理事長於六年多任期內繼續開展相關會務,茲將其有關會務開展事項列舉如下:

1.繼續運作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禮請卸任的張培成理事長擔任主任委員,卸任的陳鴻珍副理事長及高斌凱副理事長擔任副主任委員,繼續關心全體會務的開展,一方面倚重各位老前人在道務及會務方面的實務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尊崇道場倫理。原則上整體道務暨會務重要事項,都會恭請老前人輩召開「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議」研議決定。

2.每年舉辦北中南各區點傳師研習會,發揮總會前兩屆點傳師研習班的精神及施慶星理事長任內所規劃各組線道場點傳師觀摩研習的精神,恭請「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各位老前人輩慈悲賜導,藉以傳承道場修辦寶貴經驗,增進組線道場間的道誼。

3.參與跨宗教活動,發揮宗教交光互映之同體心。延續前兩任理事長和合各宗教的精神,參與中國宗教徒協會、中華民國宗教建設研究會、文化總會宗教委員會等有關參訪聯誼交流文化活動,甚至舉薦一貫道代表出任「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理事長,實質負責帶動參與國內外跨宗教交流活動。總會也派代表出席二○○四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八天的「世界宗教議事會議大會」,與世界各宗教進行直接的交流。二○○四年十二月廿六日南亞大海嘯,一貫道總會除了直接賑災以外,總會還極力贊助臺灣宗教界南亞賑災聯合勸募斯里蘭卡臺灣愛心屋的籌建。

4.推動宗教研修機構法制化,與各宗教共同努力,促成立法院修法通過,准許各宗教設立教育部承認的「宗教研修學院」,可頒授正式學位。目前一貫道總會所屬寶光建德道場創辦「天皇學院」、發一道場創辦「崇德學院」,都將於這一、二年開學招生。

5.隨順因緣增益一貫道與中國大陸的交流互動。二○○六年在因緣際會的促成下,沈智慧立法委員、一貫道總會蕭家振副秘書長及寶光建德道場謝遠智領導點傳師在中國大陸北京與海協會代表溝通共識,一貫道總會代表以方便的名義先做三次組團到中國大陸交流,第一次是九月十八日以「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之名訪問團一行四十人,由總會韓萬年副理事長帶領作首次尋根之旅,成果豐碩,並拜訪海協會李炳才常務副會長。第二次是十月廿五日至三十日以「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之名訪問團一行八十人,由總會簡新發副理事長帶領作進一步尋根探源,開啟互動、互信之門,並拜訪海協會李炳才常務副會長。第三次是十一月廿七日也以「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之名訪問團一行十多人,由總會王昆德理事長帶領作正式拜訪國臺辦陳雲林主任,奠定今後道德文化交流基礎。直至於今,一貫道總會與中國大陸的交流更多元、更深廣,各組線道場也隨順善因緣與中國大陸各界常有文化交流活動,增益中國大陸重新認識一貫道。例如在二○○九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發行的《宗教藍皮書》第十六頁及第二二八頁就建言說:「中國具有多元的宗教文化資源,應當將其培養成一支有志於弘揚中華文化,並能夠與國際接軌的新生文化生力軍,從而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應有的貢獻。有的海外華人中的傳統中國宗教信仰團體,如『一貫道』、『德教』等,由於複雜的政治歷史原因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曾被定為『反動會道門』,但經過數十年的變遷,如今這些宗教團體不但在國外享有信仰自由,而且成為聯繫海內外華人的橋樑、招商引資的渠道、文化交流的平臺。仍然堅持將它們視為『反動會道門』,既不利於團結廣大海外華人,不利於增加海外華人對中華文化的向心力,也不利於樹立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形象。」甚至多年來中國大陸學者專家暨有關媒體率先建議中國大陸宜考量修訂適合時宜的法令,廣納有益社會和諧的民間團體,尤其長期在弘揚中華文化的「一貫道」,宜讓其陽光化。

6.協助「中華民國天道總會」成為政府承認的第廿七個臺灣宗教「天道」。中華民國天道總會是屬一貫道正義輔導會之一個支脈道場,在政府解禁一貫道並承認一貫道為臺灣合法宗教後,屬師尊派的正義輔導會的一個支脈道場,於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後的隔年,也向政府申請成立中華民國天道總會,但因都屬一貫道的信仰,所以政府並未准許其成為獨立的宗教,中華民國天道總會多次向內政部陳請為獨立的宗教,內政部也多次徵詢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的意見,最終政府仍是未批准。其實,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後各位老前人也邀請屬正義組線道場的老前人參與總會,正義組線道場謝含隱老前人、王永順前人等前賢輩二十多年來一本「道本一體」的精神護持總會,也許內政部認為不論並尊師尊、師母的各組線或獨尊師尊的組線都是屬一貫道,不用在一貫道之外另立宗教別。直至二○○七年在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及王昆德理事長的共識下,為了方便中華民國天道總會順利獲得法定宗教的資格,覆函內政部說明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與中華民國天道總會是不相同的,並為其明確表示有數項內容不同,以及在公聽會上為其發表正面談話,請內政部可以考量准許中華民國天道總會成為臺灣合法的宗教,二○○八年一月三十日內政部依此召開宗教諮詢委員會議研商「天道」立教案,最後承認「天道」為臺灣合法的第廿七個宗教。

7.共同帶動一貫道世界總會活動如大狀元讀經會考、學術研討會,與越南宗教研究院合作的一貫道研究專案,促進越南一貫道早日陽光化。美國一貫道總會、日本一貫道總會、奧地利一貫道總會、英國一貫道總會、澳大利亞一貫道總會相繼成立。

8.繼續興辦文化教育慈善公益活動如大狀元讀經會考、三代同堂道化家庭表揚、國際賑災、國際及國內跨宗教交流等。

/民國104年(2015)4月總會會訊第283期


 

37、道之宗旨與禮運大同 2015/05 

 

 前些時候,大韓民國宗教先驅報的洪記者來訪,第一個想採訪的課題是「一貫道為何稱為一貫道?」以及一貫道的「道之宗旨」是什麼?在我們自己道場可能常常會唱誦「道之宗旨」,不只它的旋律常縈繞在耳際,它的內容早已純熟於心,融入了我們日用倫常的生活,好似也不須多此一舉加以詮釋。但對於尚未有因緣接觸道場的眾多善心人士,直接詢問何名一貫道及道之宗旨為何,可說是很平常的一問。

 

 「一貫道」當為以傳揚中華文化為核心的修辦道團體、傳道團體,是一貫道東方後第十六代祖劉清虛所訂名,其可能主要根據就是第十五代祖師王覺一倡導的無極理天、太極氣天、皇極象天,理氣象三極一貫之理,而王覺一祖師的一貫之理當是根源於孔子所說的「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15》是這麼記載著: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個「吾道一以貫之」,可說是孔子一生為學行仁傳道的核心所在,曾子用忠恕加以生命詮釋,忠者盡己之心,恕者推己及人,也可說是《中庸》的誠,誠通人天,真誠用在有限的生命可以體現無限的慧命,不論身居何位,盡了真誠,盡了忠心,推己及人,生命就可生發無限意義,創造無量價值,在這當下難以言表形容這個無量義,只好權稱為即是「道」。惟有道,乃可一以貫之,因道生化萬有也不離萬有,理想在現實中見,天堂也在人間現,本是一貫,只要善用道心,道即在眼前。這是孔子的生命見證,也是王覺一祖師倡導理氣象一貫的傳道依據,劉清虛祖師將這個遠承數千年來聖人之道脈脈相傳的修辦道團體、傳道團體,於一八八六年重新訂名為「一貫道」。續傳至一貫道東方後第十七代祖路中一、第十八代祖張天然暨孫慧明,連上東方前十八代、西方廿八代,一貫道所謂八八六十四代道脈傳承圓滿,一貫道也已普傳到全球八十餘國,並以繼續傳承一萬八百年自期,度盡世界所有有緣生命明本復初為終極理想,目前一貫道各組線道場各稟著師尊、師母傳道的天命,以一貫道弟子身分永續道場慧命傳承,弘願擔當,隨緣隨喜盡心盡分修辦大道於世。

 

 一貫道傳至東方後第十八代祖師張天然師尊暨孫慧明師母時,特別再倡導「道之宗旨」: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以明吾道一以貫之之實義。這「道之宗旨」一○四個字,可說是一貫道近百多年來發展的最佳源動力,及修辦實務最好的寫照。基本是孔子吾道一以貫之的現代版,也是王覺一祖師、劉清虛祖師、路中一祖師、張天然師尊暨孫慧明師母傳承發展的實修實辦理想目標,讓世人直接見證無極理天的理想,就在皇極象天的人世間實踐中體現。

 

 這一0四個字,廿一句,可權分為五大段。道之宗旨以「敬天地,禮神明」為首,首先表明誠摯禮敬人的根源在天地神明,人身雖是父母所生,光是要讓這個人身安立,就不只是人的努力就能得成,也要有天地萬有的協成,也因之中華文化裡才將天地視同一切萬有的大父母一般。而這個身為萬有之大父母的天地,不只是我們一般認知的物質的存在,其實它所彰顯的是我們常說的「天道、天理、天命」,所以《易經》才特別標舉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時的天地是表彰生化萬物之生德,其行健,其德厚,具體而微是屬超越性的天道、天理、天命,也是形而上的神明之德。

 

 昔時聖王欲保天下,也須從禮敬天之明命開始下功夫,而禮敬天之明命的最好方法,就是敬慎其德。如《書經.周書.康誥》所說:「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勞也),祇祇(敬也),威威(畏也)顯民。……惟時怙(大也)冒(勉也),聞於上帝,帝休(美之也)。天乃大命文王。」也如《書經.周書.召誥》所反省:「惟王受命,無疆惟休(美之也),亦無疆惟恤(憂之也)。嗚呼!曷其奈何弗敬。」「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周公在輔助武王得天下民心時,做了深刻的反省,周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早積德以得民心,相應的也得受天之大命;更重要的是如何長久保有天下呢?夏、殷當時是如何得天下,又如何失天下,是周公深以為戒,總歸是如果不敬厥德,必然早墜厥命。或許因有周公的深度反省據以實踐,有周一朝才成為目前中國歷史上執政最久長達八百年的傳承。

 

 當然,這樣深具人文自覺的反思,不一定只用在政治領域裡。其實,自周公以降,這份敬慎其德當下承擔的道德使命,早已普行在民間,已然在有自覺者的心靈中展開實踐之力。雖時間上有先後,空間上有殊別,但是,此心同,此理同。孔子如是,孟子如是,王覺一祖師、劉清虛祖師、路中一祖師、即至一貫道傳至東方後第十八代祖師張天然師尊暨孫慧明師母時,所倡導「道之宗旨」的開頭,仍然如是,這已是人世間普遍自覺的表徵,得道者的人生宜深知,天之明命即是吾人道德實踐的根源,也即天命乃相應於吾人之本性良心。惟有疾敬厥德,方能祈天永命。做好自己,度化成全有緣。吾人果真有一分的敬慎,則上天的明命自會有一分的彰顯;有一分的誠心,則上天的明命自會有一分的感應。上天明命的彰顯與感應,即是我們良心善性的當家做主,當下安詳自在充實喜樂。

 

 從「敬天地,禮神明」開始,期勉道親每天從尊重生命開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天地萬物,尊重生態環境。並學習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精神,因之一貫道也倡導茹素修行,一可保健,再可減緩地球暖化。其實,茹素並不是一種犧牲,而是獲得新的人生的最好方法之一,有如英文的素食者Vegetarian是源於拉丁Vigitore,它的原義就是素食即是「給予力量和健康」。

 

 從「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將禮敬之心普用在日用倫常裡,從尊重生命進而珍惜因緣。珍惜自身所處的國家,珍惜自身所承擔的事務,珍惜自己一生有品有德,珍惜父母生養栽培之恩以孝順傳家玄祖沾光,珍惜師長傳道授業解惑之恩以敬重承傳慧命永續,珍惜朋友鄉鄰相互護持交光互映之恩以和信帶動社會良善風氣。人生各有不同造化,其中都有道存乎其中,有如莊子藉用孔子之名所說的命與義: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莊子.人間世》

 

 親子關係就如DNA一般,代代關連在一起,重要的是孝道的實踐圓成;君臣上下前後左右之關係,只要一生為人,在哪裡都存在著這樣的關係,重要的是盡忠守義的精神圓滿;這也是珍惜因緣的最好寫照之一。

 

 一貫道傳道在人間,首先鼓舞大家尊重生命、珍惜因緣開始,繼而邁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這八句可說是道盡了「在明明德」的精義,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個人,修道修心,為仁由己,誰也代替不了,還是要自發願心,才得轉俗成真、超凡入聖。世俗的身心學問如此,歷來聖人也同此心、同此理。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只有一個人好是好不了,要大家一起好那才是好。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是我們良心善性已明者所不容已的普照度化成全他人,歷來東西方聖人都是度己化人,甚至捨己為人,為人類留下不朽的典範,也示範了人生存在的真實意義與無上價值。一貫道歷代祖師如是行,從心出發,從無到有,至誠帶動至誠,生命感動生命;一貫道弟子也如是行,尊師重道,效聖法賢,開荒闡道,廣度有緣,才有今天全球欣欣向榮的道場。

 

 「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可說是一貫道的終極理想。大學之道的止於至善,就在無止盡的在明明德、在親民相互交流成長中成熟至善理想,以進於《禮運大同》的聖人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或許有人會說,修行的理想都是要返還先天,但是形而上的理想卻須在形而下的現實人間完成,連太虛大師都倡導「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成佛固然是終極理想,但祂的完成卻在人格圓滿,而一貫道的「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與孔子的《禮運大同》所倡導現實具體成就,是相契應的。

 

 以人為本,民主法治自由尊重,道德素養,各安其位,各遂其生,社福慈善公益關懷完善,社會安全穩健和諧,樂於付出服務,利他分享等等理想世界,人類學習了百萬年仍算是起步,因「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正向心愿仍須行健不息、精進永續。

/民國104年(2015)5月總會會訊第284期


 

38、三不離為基理好情緒 2015/06 

 

 「我來自中國大陸天津,移民到澳洲已有十三年。我是來到澳洲之後才有機會接觸一貫道。在道場常聽到一句話:『家庭是講包容的地方,不是只講道理的地方。』如果只講道理的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夫妻雙方各執己見,如此爭執下去,真的會鬧得沒完沒了,永無寧日!我以前就是這樣,因為我的脾氣比較暴躁,性格又比較急,又愛爭強好勝,凡事都想贏!在同老公吵架時很大聲,所有不好聽的話全都出來了;心想:老娘怕你?捲起袖子誰怕誰,吵輸了還可以哭!但是進入道場後,我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心想:贏了吵架,輸了感情!又何必呢?其實人生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尤其是夫妻之間!我在道場裡學會了包容,學會了感恩,也慢慢變得溫柔體貼。

 

 所以我非常感謝道場,讓我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感謝前賢們建立道場,能讓我有一個洗滌心靈的場所!我用一個比喻形容自己來道場前後的變化:把自己比喻作一個炸藥包。來道場前:炸藥包的導火線很短,一點就爆!有時不點也爆,無名火來勢洶洶!我的老公也不知道我為何發脾氣;來道場後:導火線變得很長、很長,而且炸藥包也自動失效,沒有殺傷力!」這是前年(西元二○一三年)一貫道總會代表與中國大陸學者專家到澳洲參訪一貫道道場,在布里斯本基礎忠恕道院參訪時,多位大陸籍移居澳洲的留學生及移民,在忠恕道院講述的道場學習心得分享,講者講得熱淚盈眶,聽者聽得動容感佩。

 

 道場是一種環境,如同各宗教的神聖場所一樣,是人和神、人和佛、人和天、人和道、人和形上超越的源頭,甚至人和人相會,最充滿生命至誠的地方,不論神、佛、天、道、形上超越的源頭,在道場裡祂是靜默的、完全的傾聽者,但因人自己啟動了誠敬信的精神,相信自己在道場是和神、佛、天、道、形上超越的源頭,最無距離感的,可說是相即相融的,同時用這個心情來看待同在道場的人,大家休戚與共,大家如同一家人般的親切,真的以道相親,因道而親,在這種殊勝氣息的薰陶下,潛移默化,自己可以當情緒的主人,可以自在的調理情緒,而不會成為情緒的奴僕。

 

 這也是一貫道所倡導的傳道宗旨:「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所最關懷的是世道人心安穩祥和的課題。欲期世界人心大同清平良善,必須如理如實的傳道在人間,讓人間處處有道場,因為道場天天在做的事是「良心的再啟發,道學的再充實,真理的再教育。」道場就像學校般,是社會良心道德的培育所,這也是孟母三遷的核心關懷所在。

 

 人的成長是離不開人、事、物、環境的,當然,人的成熟更不可離開有益的人、事、物、環境。一貫道按照傳道宗旨的精神,特別提出「三不離」的基礎方法,讓人人的生命能更充實豐富,讓人人的生活能更美好幸福。也希望道親們能依「三不離」的基礎方法,調理好自己的心情、情緒,進而圓融自己的家庭與人際關係。

 

 一貫道的「三不離」,就是「不離道場,以增益生機;不離經典,以增益根器;不離前賢,以增益願力。」簡述如下。

一、不離道場以增益生機

一貫道邀請道親求道以後儘可能撥冗出席道場活動,可以一個人出席,也可以全家參與,時間長短也不拘。求道有如得到了一顆寶貴的種子,種子從外觀來看其貌不揚,也看不出完整生命的內容,因而易被輕忽甚至揚棄。如能在求道後,進而發心將這寶貴的種子播植,偶爾加個水,愛心觀照,不久就可看到它生根萌芽,展露盎然生機,茁壯成長開花結果,此刻就可看到完整的生命,甚至還給回更多的種子,繼續如此良性循環,永續生生不息。而道場又有如最易讓種子生根發芽的完善苗圃。如同前言所引述的實例,不只那位移居澳洲的大陸人可能,而是人人可能。每個人都有個性、情緒,自己也許都知道,要改善還真不容易,因有者已定型,沒有適當環境助益,還真難自我轉化,而道場是眾人眾善緣所凝聚,又是屬生命的神聖空間,如能多參與其中,自會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功。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如有道場的境教、身教及言教,這樣的「習」會讓我們愈能自我啟迪良心善性,那麼我們的人生會回到更美好的境界,而當一個情緒管理高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一貫道道場經常辦理的道務、班會、活動大約有四大類別:

1.一貫道在道務傳佈上

一貫道扣緊住以儒為體的核心內容,傳授性理真傳於世。而一貫道性理真傳可約攝為:

覺醒第一義,生命原動力,每自晨朝起,珍惜善因緣;尊重生命行,良心能做主,向上永提升,期全球共生。

仁慈第一功,生命活化力,仁心泯恩仇,善解且包容;喜樂多鼓舞,利他最為先,良性妙循環,期全球共好。

誠實第一寶,生命價值力,品格價無限,自覺且自律;崇道德價值,素位永精進,立命能永好,期全球共榮。

2.一貫道在教育事業上

各道場道學學院的創立,開辦中文學校、社區大學,目前已獲教育部核可籌設兩所一貫道研修學院。

3.一貫道在教化工作上

舉辦國學育樂營、經典文藝研習班、反煙拒毒活動、淨化人心講座、國際家庭年活動、音樂會、成年禮、學術研討會、觀護講座、輔育院星光夏令營,長期參與少年觀護所及假釋人士的輔導,提倡兒童讀經、成人讀經,甚至三代同堂讀經活動,世界萬人讀經狀元會考,表揚模範父母親,倡導三代同堂及舉辦敬老活動,製作弘道及深化人心節目,成立網路電視臺,弘道的網路也可以成為另類道場。

4.一貫道在公益慈善事業上

長期倡導身心靈的環保,提倡天然素食的生活,參與跨國素食推廣活動,帶動蔬食環保救地球之公益事業,設立慈善機構如育幼院、養老院、重殘養護中心,醫療服務措施,社會福利工作,關懷弱勢族群,急難救助,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一貫道道場各類別的道務、班會、活動事項,主旨都在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道親參與其中,自有生機盎然,活化生命的實感,不須虛擲時間坐困愁城,自耗寶貴生命。

 

二、不離經典以增益根器

一貫道邀請道親求道以後儘可能撥冗溫習性理真傳,那是聖聖相傳、歷久彌新的經典。在日用倫常中,每天都要花幾十分鐘時間用三餐,才有體力工作讀書生活;如果能每天花個幾分鐘或一點時間溫習性理真傳或聖人垂傳的經典,也能讓我們清明在躬、用志如神、強化觀照力,生發更堅定的良善之心(善根),開闊更寬廣的心量器度,那麼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的和氣,就不是《中庸》聖人們的專利,而是人人可能。最有名的例子大概是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所說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當然《論語》不是政治寶典,也沒教導操作技巧,祂是孔子及其弟子們討論理想生命的寶藏,孔子給出了重要的理據及實踐的精神。能用經典調理自家心情,近自平常庶民生活的安和樂活,遠至福國利民大政及世界和平良策,都可在經典裡取精用宏。

 

三、不離前賢以增益願力

一貫道邀請道親求道以後儘可能多與道場前賢聯繫交流,前賢是人生的良師益友,能在紅塵滾滾中立定腳跟安然修行,已是難得的人格榜樣,能多和前賢接觸聯誼,近朱者赤,「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向善向上之願強,向善向上也就成為可能。情緒的調理也不例外。

 

 心情有如春夏秋冬天氣的變化,但如能把握住「不屬陰陽別是春」的關鍵力量,如同一貫道邀請道親們「不離道場,以增益生機;不離經典,以增益根器;不離前賢,以增益願力。」那麼,不只每天自我情緒管理不成問題,甚而可帶動家庭、職場、社會,邁向共生共好共榮的理想前途。

/民國104年(2015)6月總會會訊第285期


 

39、人間最後的一片淨土 2015/07 

 

 近日有位英國記者來訪總會,主要是為了確認他在巴拉圭、阿根廷所聽說的傳言,他曾在巴拉圭、阿根廷的旅途中,有人跟他提到說:在巴拉圭、阿根廷有很多一貫道的道親,是因為巴拉圭、阿根廷被他們認為是人間最後的一片淨土,所以吸引很多一貫道道親移居巴拉圭、阿根廷傳道,他為了解開這個傳說疑題,特地來總會找答案。後學(筆者)笑說:您在巴拉圭、阿根廷時,就可以請人介紹認識當地的一貫道道親,直接問明當地一貫道道親對這個傳說疑題的解答,這樣不是最清楚明白嗎?您竟然這麼有忍耐的功夫,把這傳說疑題帶來臺灣,親自到總會來尋求可能的答案。

 

 一貫道傳道的宗旨裡已很清楚的說明:一貫道的傳道理想是「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要淨化現實人間,成就理想彌勒家園,祂是屬全球性的傳道理想共同成就,而不是強調哪個國家地區是上天特別關注的人間最後的一片淨土。從一貫道最後一代祖師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自一九三○年開始先後掌理道務開荒傳道,從無到有,從中國大陸開始,繼而從臺灣再出發,目前一貫道已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有辦道,也已在全球八十多個國家設立永久性的道場,而巴拉圭、阿根廷是屬於其中已建有永久性道場的兩個國家。

 

 如果說巴拉圭、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的特別之處,從臺灣的立場而言,應該是目前一貫道從臺灣傳道到海外,巴拉圭、阿根廷等南美國家是距離臺灣最遠的國家,從臺灣搭飛機,含轉機時間可能都須三十個小時以上才到達得了。有弘願能到達這麼遙遠的國家傳道,確屬難能可貴。文化傳統、語言文字、生活習俗等等都與臺灣大有不同,這與其它在八十多個國家的一貫道傳道者所須面臨的課題,都是大同小異,然而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從臺灣出發一趟路程就須三十多個小時,確是精神感人。

當然,為法忘軀者如唐朝六祖惠能禪師,為了求法,從現在的中國大陸廣東,完全靠步行一路跋涉山川,到現在的中國大陸湖北,歷經一個多月的時間,路程一千多公里,他仍無畏艱難的到達湖北黃梅五祖弘忍禪師處求法。其實在今天,有的國家地區因幅員遼闊,或基礎交通設施不足,傳道者要歷經諸多不便,才得抵達有緣之地區傳道;求道者也有要歷經諸多路途的不便,才能到達道場求道者。有時比搭飛機幾十個小時的挑戰性還高。

 

 有者點傳師在海外傳道,跋山涉嶺風塵僕僕歷經幾天幾夜才得抵達辦道處所,例如寶光建德道場陳領導點傳師所口述,因馬來西亞有眾多尼泊爾勞工,點傳師善藉這個因緣傳道到高海拔的國家尼泊爾,尼泊爾山區的基礎建設不足,很多時候須賴步行,尤其有時還走在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深谷的懸崖小徑上,尼泊爾道親輕鬆的說:「點傳師慈悲,如果自己步行而過,大約須步行四個小時,才會到達下一個山村,如果花一點小錢雇請專門在這樣懸崖小徑上當為座騎的小驢子代步,則僅須三小時就可度過這段懸崖小徑。」為了趕時間,只好花點小錢坐上小驢子了,想不到一坐上去,才發現更令人驚心動魄,因為坐在小驢子身上更顯得自身坐在高處,懸崖更形險峻,而且自己無法控制小驢子的步伐,更顯得危險,只好兩隻腳緊緊夾住小驢子的背軀兩側,這樣眼觀鼻、鼻觀心,屏氣凝神,經過漫長的三小時才順利度過懸崖小徑,一到山村口,下了小驢子,自己的兩隻腳早已麻痺不堪行走,還要慢慢的按摩舒緩,也要一個小時左右才能恢復平常,才能繼續前往道親的家準備辦道。辦好了道,道親又說有親戚在隔壁村可以度化他們求道,請點傳師多慈悲再行前往辦道,說是隔壁村,也要走上一天的山路啊!這樣傳道的路,可能比坐幾十個小時的飛機還具挑戰性,但使命在身,自覺化險為夷,身處艱難也甘之如飴,因眾生無邊誓願度。

 

 不只是傳道者有此弘願。有者新求道者連搭兩日夜的火車才到道場求道,停留一天多研修道理,還要再搭兩日夜的火車才能回到家。這樣的求道者,前後五天,一天在道場求道、研修道理,前後各兩天都在火車上,吃不像吃,睡不像睡,也無法完整盥洗。回到家就開始茹素修行,還發心設立道場度化有緣。雖然修行的環境有諸多不便,但如同孔子所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因道在眼前,道理明白了,直心、深心、菩提心是菩薩淨土,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菩薩淨土,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是菩薩淨土,哪裡不是淨土呢?

 

 幾個月前(四月廿五日)發生大地震災情嚴重的尼泊爾,二千五百多年前是釋迦牟尼佛的出生地,現在也有眾多一貫道點傳師在那裡傳道,還在當地創辦英文國際學校(學生一千餘人,此次大地震,學校都平安,師生都安好),幫助當地國家社會培育良才。尼泊爾人口有三千萬人,因產業尚未發達,國民年平均所得不到一千美元,仍是開發中國家,但國民幸福指數卻是排在全世界前段的國家。此次發生近八十年來的大地震,也是尼泊爾有史以來傷亡最大的自然災害。一貫道傳進尼泊爾雖只是近二十年來的事,但已普受當地人民的歡迎與肯定,在首都加德滿都也有幾處公共道場,其中屬一貫道寶光建德道場的尼泊爾「天都佛堂」,是屬剛助建完成的學校,學校裡設有天都佛堂,剛啟用不久即遇到災情嚴重的大地震,因學校建物及佛堂完整無損,即轉為緊急救難中心,即時安頓了二百多位無家可歸的災民。。而剛新建好的一貫道發一崇德道場「正和佛堂」加德滿都分會,預定今年十二月間落成啟用,想不到先遇到七點八級的大地震來檢驗工程的安全度,幸賴天恩師德慈悲,一貫道發一崇德道場「正和佛堂」加德滿都分會安穩地屹立不搖,還被臺灣外交部當為賑災中心及庇護所,也當為一貫道尼泊爾賑災中心之一,安頓災民、捐輸物資、協助災區重建……等等。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早已指出「世事無常,國土危脆」,在人世間都難以倖免,只有發揮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同體心,相互扶持,相互鼓舞,帶動良性循環,才能見證到人世間不朽的淨土。

 

 就像這次尼泊爾大地震大災難中,有些山村全村的建物全毀,如在加德滿都東方一百多公里處的Dolakha地區,有一個小山村共有廿七戶人家,已有二十多戶人家在兩年前求道,此次大地震摧毀全村所有建物,但奇蹟似的全村人員及牲口卻都平安。點傳師及道場前賢代表一貫道總會及各組線道場前往關懷及賑災時,大家異口同聲的感恩說:雖然災難無情,摧毀了全村溫馨的家園,但上天的慈悲心卻保護了全村人員及牲口的平安;雖然家當都被災難收拾走了,但上天所賦與我們的良心、良知、良能,卻全都安穩自在,相信會再開發出新的意義與價值。其中,重要的是,在哀傷災難侵襲的無常變化的同時,卻有一貫道前賢大德的慈悲護持,彰顯出常而不變的愛心與關懷,可以重新創建美好家園。

 

 有如多年前,臺灣一座有名的寺院裡的地藏王菩薩殿,在使用了四十年後的有一天,於下班時間無人看管時,竟然因電線短路而起火燃燒,還動用到消防車才將火勢撲滅,可是地藏王菩薩殿裡卻全燒毀,連地藏王菩薩佛像也被燒得面目全非。當時有信眾們質疑說,為何地藏王菩薩沒有保護好自己,還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家園被燒得精光,連自己也犧牲掉,這叫我們怎麼能再生信心呢?有人則回應的很有意思,說道:地藏王菩薩殿是我們信眾發心興建的,地藏王菩薩也是我們信眾發心裝塑供奉的,幾十年前大家的資源有限,使用的建材及材料無法太講究,能用個四十年已很難得,幸好人員平安,現在如要再重建,就須多講究建材安全及材料品質,讓神聖殿堂能長久安全使用,對佛菩薩也是另一種尊敬。不久,地藏王菩薩殿又恢復往昔的莊嚴殊勝,信眾們也如同往昔的虔誠禮敬。其中,重要的是,我們看見了世事可能無常變化,殿堂也可能危脆崩壞,但同時也看到了信眾們不變的信心與虔敬,更莊嚴安穩的殿堂重新矗立在眼前。這大概是常語所說「空華佛事時時辦,水月道場處處建」,重要的是時時處處在點明啟迪人人具足不變的佛心。這個佛心、良心,才是人人自身中最清淨的國土。

 

 如果真的要找人間最後的一片淨土,那麼孔子儒家所說的「良心」可說是人人自身上本自具足的淨土。祂永不受外力侵襲所害,而且古今中外未來人生,莫不具足,從少到老,不論種族,大家都有,不用人教,生生終身常新,所以才稱為「良心」。其作用最明顯可感的,就是人人不喜受傷害、受欺騙,人人都喜歡受尊重、受鼓舞。臺灣人如是,英國人如是,巴拉圭人如是,阿根廷人如是,世界各國人都如是。這個「良心」才是真正的淨土,才是能讓人間成為淨土的源動力。如果說到人間現實,世界各國都有其自身的難題,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臺灣如是,英國如是,巴拉圭如是,阿根廷如是,世界各國都如是。真的人間要有淨土,那就須大家發大願心共同努力,就像《大學》所說:要想國治、天下平,就須從修身、齊家開始帶動,國治、天下平不是上天自動掉下來的,當然淨土也不是上天自動賜予的。人心惟危,人心如未能調回良心當家做主,清淨治平的國土怎能圓成。何況現在已是地球村,全球息息相關,是要全體救起,世界人類才有共同美好將來,而難以獨善其國而自外於世界。當然,我們在臺灣,一定要護持臺灣,我們到英國,也一定要護持英國,我們到巴拉圭、阿根廷,也一定要護持巴拉圭、阿根廷,我們到世界各國傳道,也一定要護持當地國家社會和諧安穩,因為「愛國忠事」是一貫道的傳道宗旨之一。要世界好,就從每個國家好開始,如同要國家社會好,須從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好開始一樣。

 

 這也是一貫道道脈再振於圮郡的弘願擔當,試觀一九三○年代的中國大陸,是處在百廢待舉又逢外來侵襲,是一個極不安穩的時代與環境,但是一貫道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仍是以著「廣救無數眾生、整起此著」的大弘願,無畏時代環境的艱難,傳道濟世,才有今天一貫道普傳在世界。當然時經八十餘年的傳道,這只是白陽歲月一萬八百年道運的開頭而已,但我們已然可看到「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的具體實效,已長期陸續在全球各國逐漸彰顯。度化一個人不算少,度化百千萬人不算多,因眾生生生不息故,惟有啟迪人人本來的良心當家做主,這個人就是人間淨土的起點,由點而線而成面,甚至整體帶動良性循環,那麼現實人間,可以圓成彌勒家園。臺灣人可以,英國人可以,巴拉圭人可以,阿根廷人可以,世界各國人都可以;臺灣可行,英國可行,巴拉圭可行,阿根廷可行,世界各國都可行。

 

 英國記者聞後解消了他的疑題,他說他只剩下一個問題,他也想找回自己的良心,找回這可創建人間成淨土的源動力。

/民國104年(2015)7月總會會訊第286期


 

40、一百一十年與萬八載 2015/08 

 

 傳統道場常有一說:「道降世是一時的,不是永久的」,所以要保握佳期良辰,不要等到止度了,就只有空嗟歎了。如是說法可能有兩層意含,一者,道在師傳,如沒有天命明師,也無由傳道,就像人類尚在草昧時期,文明未啟,人與禽獸的差別並不多,有如孟子所說的,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差別實在太少,可貴的是人類有先知先覺者啟迪了良心善性,立身行道,傳承後世,代有傳人,才有今日人類文明,所以說如沒有天縱之聖,傳道於世,人與禽獸之別還真不多,也因之大家要珍惜,不要自昧良心,不要自毀文明,以免重蹈草昧時期。二者,人是有命限的,我們一生僅是百年光陰,而且百年光陰容易過,時間是有限的,但人心欲求可能是無窮的,如沒把「求道」這件大事放在人生前段的時間表裡,那麼要想功成名遂之後再來求道,恐怕誰也無法把握,主因是人生無常,一覺未醒可能就沒有了,所以鼓勵人人趕緊求道,不宜再推託等待,不然,可能道傳全世界蓬勃弘展,而自己人生卻已止息,無緣得道,可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因此,這個「道降世是一時的,不是永久的」,是基於須有天命明師降世領命傳道,大家才有道可得、可學修講辦行。這也是道運白陽萬八年,庶民為本,普度收圓的輔助說明,這裡的「一時」,是可指白陽期一萬八百年,而這一萬八百年在無限的時空裡,說成「一時的」也很得體。再者,也是基於人生有限,幸逢大道普度收圓,有緣遇著天命明師應運傳道於世,此時如不趕緊保握機緣求道,一失人身萬劫難,照佛陀所說,眾生之多有如大地土,但能成為人者才如爪上泥,其比率之小是難以形容,因此如何可以空等下輩子當人再說呢?也許下輩子重得人身時,已過了普度收圓時期了,誰也難以自主。

 

 這也是一九三○年起師尊、師母領受上天的明命承擔白陽道運普度收圓的神聖使命開始,從中國大陸山東出發,從幾個人開始度化起,一路風塵僕僕開荒闡道,在戰火侵襲世衰道危的時代,重振古聖正宗道風,以安人心、濟世道、弘傳中華文化,才經十餘年即道傳全中國大陸,甚至傳到週邊幾個國家地區。在師尊、師母領命普度收圓傳道七年之時,就有多人興問諸多課題,據一九三七年出版的《一貫道疑問解答》第廿九題:有人問說「此道傳到何時為止」,活佛師尊慈示說:「時值三期末劫,降道原所以拯救善良,現在未經渡出苦海之九十二億原子,均須普施渡化,明善復初,使大道行於天下,完成大同世界。而一貫大道,即傳至此時為止。」如是疑問解答,師尊、師母老大人所回應的已不只是白陽道運一萬八百年的傳道時間課題,而是道運白陽弘願實踐圓滿成就傳道理想的生命課題,以期人人都能明善復初,也期大道能全行於天下,完成世界大同。果能大家都深體道在自心,都能誠敬信行,都會德由踐形,都可孝悌慈證,大家都有道了,日日都能以道心、良心當家做主了,此時的人世間可說是聖人世界、人間天堂了,大家都以「道」為本分了,就沒有傳不傳道的課題了。

 

 當然,「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並不是哪一天就可完成,也不是到了一萬八百年就自然完成,有如《彌勒上生經》所說的:彌勒佛將在兜率陀天天壽四千歲(據佛經所說兜率陀天一日夜等於人間四百年,兜率陀天天壽四千歲約等於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年,印度早期也有以千萬為億者,故也有說是五十幾億年者)滿後來人間成佛。彌勒佛成佛在人間的當時人世間就像《彌勒下生經》所慈示的人間天堂聖域。孔子的大同世界、彌勒佛的人間天堂,都是要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一個一個的度化成全起,一天一天的鼓勵精進,而不是等到了時間,世界自然成大同,人間自然成天堂。世界要成大同,人間要成天堂,所須時間久遠,是代表著這件神聖理想生命重建工程須經長時間努力、合德同心始竟其功,也因此彌勒佛並不是等待時間到了祂才下生成佛,而是「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又即使是時人不識彌勒佛,彌勒佛仍是不離人間永續深耕,如佛教所說的南北朝時期的傅翕大士、唐末後梁時期的布袋和尚都是彌勒佛的化身,一貫道道場也說東方後第十三代祖徐還無、第十七代祖路中一也都是彌勒佛的化身。一位大菩薩、大佛祖都要自己努力來鋪路才成康莊大道,都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了,我們芸芸蒼生怎能坐享其成,又怎可妄自菲薄、自我放棄呢?

我們身處現實人世間,深知現實人世間的問題與挑戰,聯合國NGO非政府組織所列載,人類在廿一世紀須積極關心的人間課題有:(1)老人課題(2)愛滋病課題(3)青少年課題(4)身心障礙課題(5)裁武課題(6)種族歧視課題(7)經濟社會發展課題(8)糧食課題(9)健康關懷課題(10)中途之家課題(11)人權課題(12)難民課題(13)原住民課題(14)勞工權益課題(15)司法正義課題(16)教育課題(17)毒品課題(18)和平課題(19)人口課題(20)環境生態課題(21)婦女課題。甚至天災人禍、極端貧窮及饑餓、流行疾病等。這些課題,並不是無解的難題,這些課題都可以是另一種道場,是要投入更大的智慧與愛心在這裡修辦,如同道場《請壇經》所說「遇難救難,遇災除焉,遇善相助,遇事襄辦。」煩惱問題可說是一座道場,在這裡可以修辦出生機盎然的大道場。

 

 其實,如同孟子所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從這裡出發,是轉煩惱為菩提,化問題為智慧愛心功德的開始。一九九九年世界宗教議會也曾發表宣言呼籲:「我們是相互依存的。我們每個人都與所有眾生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尊重這個由有情眾生所構成的大社群,我們尊重他人,尊重動物、植物。我們並且支持地球、水、空氣和土壤的保育。我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我們所有的決定、行動與不行動,都將影響深遠。我們必須用自己所希望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我們視所有人類如親人。我們必須努力做到仁慈和寬大。我們必須不只為自己而活,我們應為別人服務,而且絕不忽視年幼、年老、貧窮、病苦、殘障、流離失所的難民和孤獨人。……我們誓願致力於和平、非暴力、尊重和正義的行為方式。我們對待他人,不能用壓迫、傷害、折磨或殺人的手段。我們必須放棄使用暴力來解決歧見。……地球自己不會變得更美好,除非個人的意識形態先改變。……我們敬邀所有的人類,不分是否信仰任何宗教,都一起來做同樣的努力。」這樣的努力是跨國家、跨種族、跨宗教的,是全球同心的努力始能克竟其功。

 

 我們深知,近幾千年來的人類歷史,孔子的仁,彌勒的慈,早已是分身千百億,不論國籍,不論種族,不論宗教,在發大願心的人身上發光發熱,普照人間,溫馨世界。

 

 一貫道出現於世,是世界的最大福分之一。以啟迪人人本具的良心為本,發揚孔子的仁、彌勒的慈,期許世界大同、人間天堂的圓成。一貫道自述道脈傳承時會追溯到中華文化的起源伏羲聖人,但是可以明確的看出,自王覺一祖師(1821~1884)、劉清虛祖師(?~1919)、路中一祖師(1853~1925)至張天然師尊(1889~1947)、孫慧明師母(1895~1975),是現代一貫道最為明確的發展軌跡。前有王覺一祖師的再創圓熟義理三極一貫(無極理天、太極氣天、皇極象天,三極一貫,先天理想在人間實現),劉清虛祖師的正名一貫道,路中一祖師的守成,繼而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的道場大興革,突破了往昔祖師傳道的範圍,帶動了晚近百餘年來一貫道的穩健發展。一貫道倡導道運庶民,白陽道運,普度收圓,則自白陽初祖路中一祖師於一九○五年領受上天之明命傳道開始,至今已歷一百一十週年。而其弟子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於一九三○年領受上天之明命普度收圓,從中國大陸山東出發,道傳全中國大陸及週邊國家地區,一九四九年兩岸隔絕之後,幸賴孫慧明師母於一九四七年中秋張天然師尊成道後接續道盤,一九五三年駐錫臺灣,在臺灣再立聖基,道傳世界八十餘國都有常設性道場,至今,一貫道已列臺灣大宗教之一,並於十四個國家成立一貫道總會,以及在美國成立一貫道世界總會。這純屬民間自發性的傳道團體、修辦道團體,沒有政治目的與企圖作用,時時處處在度人明白良心做主,成全明理誠實做人做事,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傳道宗旨理想,真的得道多助,一貫道在臺灣、在世界各國深受朝野各界的肯定與讚賞,被譽為現代宗教發展的奇蹟與典範。

 

 十年前,二○○五年,適逢一貫道白陽期祖師傳道一百週年,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暨一貫道世界總會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廣場舉辦了「慶賀祖師傳道一百週年世界萬人讀經會考暨園遊會、音樂晚會」,獲得社會各界及道場的熱烈支持與佳評。當時,總會即有默契,希望每十年興辦一次大活動,以資慶賀祖師傳道於世。轉眼間,今年適逢一貫道白陽期祖師傳道一百一十週年,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暨一貫道世界總會暨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共同在臺北中正紀念堂藝文廣場舉辦「世界萬人讀經會考暨園遊會暨道場展示」以資慶賀。大會以「道在自心,誠敬信行;德由踐形,孝悌慈證」為文宣主軸。並以世界萬人讀經評鑑會考為慶賀活動方式,擇取儒釋道暨一貫道經典如《禮運大同》《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金剛經》《心經》《道德經》《清靜經》《道之宗旨》《彌勒救苦真經》等十二部經典,由各國道場及各組線道場自由報名參與評鑑,希望帶動讀經讀心,讀出自家良心善性,據以誠敬信行,實踐德行,孝悌慈自證。大會慶賀活動也興辦養生蔬食愛心園遊會及道場文化特展,藉以倡導「蔬食養生.環保護地球」的大愛心,也期各組線道場文化交光互映,共為世界大同、人間天堂的理想實踐,積聚更盎然的道氣生機。

 

 一貫道白陽期祖師傳道一百一十週年,從無到有,從有到穩健弘展,而且歷經荊棘坎坷,甚至付出生命代價,即使有如驚天地泣鬼神般的壯烈,一貫道弟子修辦精神仍如天地運行般從無止息停頓,才有今天一貫道的世界弘展。我們深信,從百餘年前沒有多少清口道親,到今天有數以千萬計的世界各國清口道親,如是永續穩健弘展,再經百年、千年努力,甚至白陽期一萬八百年的長遠普遍深耕,世界大同、人間天堂的理想圓成,是可成的事實。

/民國104年(2015)8月總會會訊第287期


 

41、超越內在與一以貫之 2015/09 

 

 今年初連假期間,友人傳來一則新聞,標題寫著「天主教持續幾個世紀的大爭論:狗能不能夠上天堂?」據稱去年底,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聖彼得廣場講演時肯定的表示:「無論是狗也好,人也好,只要是上帝創造的,都可以升天堂。」其實在《聖經.傳道書》三章第廿一節早已反省到:「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在人的立場,即使是身為教宗,對此課題容或也有不同的見解,但以現任教宗方濟各的見地「只要是上帝創造的,都可以升天堂。」可謂道地的真平等。論真來說,上帝創造宇宙萬有,哪一項存有非屬上帝所創造呢。當然有人會質疑說,人類生產的毀滅性武器也是上帝創造的嗎?違背良心、作奸犯科、殺人害命、恐怖攻擊、破壞生態……等等惡行,也是上帝創造的嗎?這可都是違背了屬靈的生命所造作出來的,可說是人類人為自私的後果。真如《傳道書》所說,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呢?人心如要違背良心,如要自甘墮落,如要自行離開上帝,老實說誰也無法阻擋,除非自己回心轉意。

 

 在中國禪宗傳統參話頭的公案裡,也曾有狗到底有無佛性這一公案,最有名的就是趙州從諗禪師與僧人的對話。據載,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有。」僧云:「既有,為什麼卻撞入這箇皮袋?」州云:「為他知而故犯。」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曰:「無。」僧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州云:「為伊有業識在。」這則公案裡,趙州從諗禪師可能只是藉著狗子之佛性以打破參學之人對於有無之執著。他所指的有無,並不是佛性的真有無,而是表佛性超越「妄心明知故犯」「無明業識所蔽」,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佛性而不自知,因無明業識所蔽或明知故犯而自甘輪轉。

 

 因眾生的無明妄想執著,長困苦途,無由得出,才須要聖人先知先覺者,弘大願力傳遞來自上天的信息,讓人真能找到回家的明路。聖人先知先覺者因所處因緣不同,故其涉世度化的殊勝方便也有揀別。

 

 我們可試觀,耶穌領受洗禮時,其殊勝的感悟。據《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六節、第十七節所說:「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耶穌受約翰聖者的洗禮,當下見證天門開了,確認了超越性的神靈存在,那是宇宙人生萬有的形上根源,是屬超越的存在,非肉眼凡胎所能明見,人惟有放下自我,回歸超越,才能聖靈充滿,得天悅納。當然,天與人雖各有分際,但卻可通達,如耶穌受洗當下,即人即天,人雖有限,卻可發出上天博愛的心,如光之普照,如空之盡容,無有差別。雖說是超越為殊勝方便,其時箇中也蘊涵了內在的可能性,即如《傳道書》第三章第十一節所說:「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我們如能善用上帝安置在世人心裡的永生,我們才能與上帝同在,人生可成為美好,世界也會成為共好。這是在超越殊勝中,隱然也具足於內在,耶穌直接做了最好的見證,《傳道書》則做了最好的圓滿說明。

 

 我們可反觀,佛陀在菩提樹下一夜睹明星而悟道的情景,當下親自見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實相。據載,佛陀當時得道之證量是:「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與眾生,原是一性平等圓成,無有高下貴賤,只因眾生自蔽於無明,自生分別,不自知無明原是虛妄。佛陀一生弘揚佛法,為的是點明這個。在佛陀傳道予摩訶迦葉時也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個正法眼不生滅的微妙本心,其本無相而能成一切相,既解脫又自在,成佛就在成這個心。如是正法眼點明,不論放之則彌六合,或是卷之則退藏於密,盡虛空遍法界,不出本心,也可說內在性為殊勝方便的佛法,其實也蘊涵超越性。

 

 上述引用佛陀及耶穌兩位聖人先知先覺者得道當下的體證,很明顯看出,耶穌是屬以超越性為殊勝方便,故受洗當下親見天門開,神靈及身,蒙神悅納,當然超越性也不離上帝的靈內在於耶穌,只是未予等同超越性殊勝的強調而已,如《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第三章第十六節所說:「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裡頭麼。」而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得道,當下見證不只佛陀自身原來已成佛,甚至一切眾生也原來都已成佛,因為這個可成佛之性是人人本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以不會因得道而自傲,因一切眾生本來都已具足,只是自己明不明白、用不用而已,甚至這個人人本具的成佛之性,也是宇宙人生萬有的形上根源,因此佛陀是屬以內在性為殊勝方便,但延伸之,盡虛空遍法界不離當下一心,又可見其超越性。

 

 或許有人會興問:「一貫道到底在傳什麼?」最簡易的說明是,可用孔子傳給曾子的道為參考,當時孔子與曾子的對話情景是這樣的,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15》「一貫道」這名詞可說是源出於此,一貫道傳道的內容也可說源出於此。如是一以貫之的道,孔子聖人如是成也如是傳。曾子則以「忠恕」為孔子的一以貫之之道,做最貼切生命的詮釋。原來,一以貫之之道,則在盡到自己全幅的誠心,甚至如《大學》所說的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的付出服務,也如曾子所說的「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仁以為己任,表述其已達仁者無敵的胸襟,一視同仁正己成人;死而後已,表述其道心始終如一,無怨無悔。

 

 如是的道,可說是聖人的奧旨,有者謂之內在的本具,如佛陀所示;有者謂之超越的存在,如耶穌所明;當然真能超越一切、真能內在具足一切,其實當下都已是既超越且內在了,方便說是一以貫之,亦屬實際。

 

 誠然,先聖後聖,其揆一也。一以貫之之所以可能,是立基於道,也可說立基於這個正法眼不生滅的微妙本心,更是立基於天人一體的性靈。在這裡才真平等,才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博愛為懷。因平等故,所以有教無類;因因緣各有差別,所以因材施教。

 

 如同《一貫道疑問解答》中之〈何謂天人一貫之旨〉所說:「宇宙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換言之,人是小宇宙,宇宙有理氣象,人也有理氣象。人之骨肉和其他的形體是象,呼吸和流通週身的氣是氣,主宰全身的性是理。人之氣和宇宙之氣相通,人之性和宇宙之理相通,理是萬物統體的性,性是人人各具的理,理主宰宇宙,性主宰人身。如果宇宙之氣勝乎理,宇宙的萬物便失其中和;人身之理蔽於氣,人的作為便失其中和。此天人一貫之旨也。」當然,宇宙的氣象萬千,如能不離於理,則行健中和之道以顯生生之機;人生的身心氣質變化,如能不離於性理,則暢通中和之道以彰天人合一。一貫道所傳的道,張天然師尊暨孫慧明師母在傳道禮儀中,將之稱謂為「性理真傳」,其核心要義即如〈天人一貫之旨〉所說的「人之性和宇宙之理相通,理是萬物統體的性,性是人人各具的理,理主宰宇宙,性主宰人身。」如是性理人人本具而不知其有,須賴天命明師點傳指明,據以當家做主,調理身心,變化氣質,修身齊家,和諧社會,和平天下。

 

 如是的性理真傳,也可以與《中庸》相輝映。誠如《中庸》首章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表徵者有二,一者就人而說,人的四種情緒(略舉其要說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可謂人之性,其體不偏不倚可謂中,如果四種情緒(略舉其要說喜怒哀樂)已發之時,都能中節,身心和諧,則可稱之為和。二者就天而言,天的四時之行未啟之前,即是天命、天理、天道的本身,可名之為中,天的四時之行,穩健中節,生機盎然,則可稱之為和。所以《中庸》首章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為天人一貫相契相應為終極理想。當然天命、天理、天道的本身,是屬形而上,天象四時的運行,也是客觀的存在現實,人居其中,只能隨順其行,尊重天地生態平衡,不予人力破壞,則自然環境才得永續生生之機。而人人本身得天之明命,這也是天命、天理、天道內在於人人而成為人人本具的良心善性,如能戒慎自持,善自修為,也能參贊天地之化育,所謂致中和,天地各安其位,萬物各遂其生。超越與內在,可一以貫之。

 

 如何超越且內在,又如何一以貫之,在一貫道性理真傳的道德實踐進路中,點出了日用倫常的功夫,有如「三天主考院長大人」的聖訓所說:「言行相顧,言行一貫。人前人後,表裡一貫。靜中動和,靜動一貫。慎終如始,始終一貫。富貴貧賤,道念一貫。天道人道,天人一貫。遵前提後,前後一貫。承上啟下,上下一貫。闡揚道宗,五教一貫。不亂系統,天理一貫。濟物利生,人物一貫。普度收圓,天下一貫。」因道既是形上超越的萬有之源,又是內在本具於人人自身,重要的是,得受明師指點,良心善性相契於天命天理,一以貫之則成為生命實際,與道同在,天人合一。

/民國104年(2015)9月總會會訊第288期


 

42、從頭到腳的生活妙方 2015/10 

 

 人生不複雜,只是從頭到腳而已。然而,世界最難管理的可能就是人。古往今來,那麼多的聖哲示範了難以數計的經典聖訓,那麼多的國家領導者、立法機關訂定了號稱周全的法令規章,還是難以保證每一個人都可以幸福美好的生活。原來,人雖是從頭到腳所構成,但每一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都有自由意志,要他自己有意願改善,才可能從頭到腳脫胎換骨般煥然一新。當然,要從「頭」開始,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運作核心都在頭部。

 

 我們試觀,從古至今眾多先知先覺者悟「道」、得「道」、傳「道」、講「道」,帶動那麼多信眾修「道」、行「道」,都是一個「道」字,連孔子都說「吾『道』一以貫之」,足見這個「道」字是如何神聖。其實,我們可從文字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個「道」字可能蘊涵。

 

 「道」字從「首」從「辵」,有「首」有「辵」;「首」代表頭,「辵」代表腳,就是代表從頭到腳,隱喻這個「道」本不離我們這個完整的生命,也可說是最崇高神聖的「道」就在我們從頭到腳的完整生命中,沒有絲毫缺欠,人人都有,個個俱足,是真平等。這大概也是莊子所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的道理所在。

 

 從「道」的字型可延伸其可能意味,「首」代表頭,表現智慧仁心,決定方向;「辵」代表腳,表示勇氣行動,付諸實踐。人生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遙。有智慧有愛心,生命充滿正能量,容光煥發,舉止安詳,口出善言,行為有節,有為有守,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和氣致祥。這樣的人生,可說是「有道的人生」,是安全的、幸福的、共生喜樂的。愈多人能這樣,就能成為有道的世界,是安定的、是和諧的、是共好共榮的。

 

 「道」固然是這麼具體可知可行、能知能行,但人一落在現實,仍是人心慣性作遂,自生分岐,難以貞定善擇。這即是古聖所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世界最危險的不是兇禽猛獸、不是懸崖峭壁,而是人心不可測。最難管理的也不是客觀環境,而是人人內在的主觀心境。所以才有聖人傳道在傳心之說,如何把微妙難見的道心找回來當家做主,如何讓危而難正的人心能依道而行邁向康莊,這不只聖人終身用心所在,可能也是世界各國政府花這麼多心血強化教育之所在。

 

 我們先回顧一個特別的例子。宋明理學家在弘揚傳承儒學時,常常請學生先找尋孔顏之樂樂如何。像後來唐朝詩人元稹(779~831)所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以前顏回又如何能「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9》何況顏回也是有家庭生活,而不是獨居,如果沒有高度的情緒管理生活妙方,是難以達致的。不只顏回一個人可以,他一家的生活當也是安貧樂道,而不是百事哀吧!他也才有可能在當時常受孔子所稱讚,後受敕封為「復聖」,奉祀在孔廟,位列四配之聖位。可說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最佳代表之一。也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努力實踐者。更是「為仁由己,其由人乎」的信受奉行者。不問責別人,不等待外境,從自心調理起,心順了,自身從頭到腳就順了。心情調好了,如雨過天晴,萬物都亮麗起來,全身細胞都充滿生機。

 

 一貫道傳道在人間,即在弘揚孔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的一以貫之之道,所以以「一貫道」為名,其傳道宗旨即以「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為終極理想目標,世界要能清平美好大同,當須從人心的清明良善和諧做起,如同《大學》所說,若希望「家齊、國治、天下平」,則須先從自身「誠意、正心、修身」著手努力。所以一貫道在道親入道之時,就傳授人人身心靈可一貫和諧的生活妙方。讓人人生活更和諧安詳,讓世界更美好繁榮。

 

 一貫道調理生命安穩人心的生活妙方有三,即在邀請大家,讓人活出有道的人生,成就有道的世界。其內容如下:「覺醒第一義,生命原動力,每自晨朝起,珍惜善因緣,尊重生命行,良心能做主,向上永提升,期全球共生。仁慈第一功,生命活化力,一笑泯恩仇,善解且包容,喜樂多鼓舞,利他最為先,良性妙循環,期全球共好。誠實第一寶,生命價值力,品格價無限,自覺且自律,崇道德價值,素位永精進,立命能永好,期全球共榮。」今分述如下:

 

 一者,「覺醒第一義,生命原動力,每自晨朝起,珍惜善因緣,尊重生命行,良心能做主,向上永提升,期全球共生。」一貫道邀請大家每天早上醒過來,先將手貼在胸口撫摸三次,並說一聲「好佳在(閩南語)」,慶幸自己覺醒起來。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能覺醒起來,如果早上沒有醒起來,不要說有多少財富、有多少才能、甚至有多少情緒,都已經起不了作用。幸好早上醒過來了,很感恩,每自辰朝先感恩,感恩生命原動力仍在,珍惜今天每分每秒,雖然今天只有十幾個小時可用,但可以讓它充滿意義價值,可以讓生命充滿活力。接著看家人也醒過來了,歡喜擁抱一下也不為過,到職場、學校看到同事、同學也醒過來上班、上學了,道聲早問個好,珍惜因緣,尊重生命,以良心善性做主人,以好觀念、好心情面對今天的一切,向上向善的進步,即使今天事事可能不全盡如己意人意,但已盡心盡力,慶幸自己還醒著可以再努力,不必懊惱,也不必怨尤,也祝福全球都因為自己的覺醒而充滿生機。這是一貫道每天調理好情緒的生活妙方之一的「覺醒第一義」。

 

 再者,「仁慈第一功,生命活化力,一笑泯恩仇,善解且包容,喜樂多鼓舞,利他最為先,良性妙循環,期全球共好。」一貫道再邀請大家每天醒過來除胸口撫摸三次說聲「好佳在」之外,臉上請露出微笑,以「微笑」開始一天的生活,放下往昔恩怨情仇,不再與自己、與他人過不去,多一分關懷,多一分鼓舞。為仁由己,豈由人乎。好的心情,好的氣氛,自己先來做,才能帶動他人、帶動環境、帶動良性循環,創造好運好命。如同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人人尊稱的彌勒佛;有人問布袋和尚「什麼是妙法真諦」,布袋和尚只將身上的布袋放下,未說半句;再問「有比這個更高超的嗎?」布袋和尚又將布袋扛起邁向前去,也沒言語。原來「仁慈」與「微笑」就在「放下」與「承擔」中實踐,不須理論與語言。如此才能「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也祝福全球都因為自己的覺醒、自己的仁慈而能共生共好。這也是一貫道每天調理好情緒的生活妙方之一的「仁慈第一功」。

 

 三者,「誠實第一寶,生命價值力,品格價無限,自覺且自律,崇道德價值,素位永精進,立命能永好,期全球共榮。」一貫道也邀請大家每天醒過來摸胸口說聲「好佳在」,面露笑容歡喜迎接新的一天,心懷好意善良,待人接物處事。摸摸胸口除了說聲「好佳在」,主要也是感恩撫慰我們的心臟,雖然它不會思想,但是沒有心臟默默的工作,也沒有我們今天。所以也要學習我們的「心跳」,從入娘胎三週起它就開始工作,至今從未休息過,不論歷經多少苦樂禍福得失,「心跳」永遠默默地支持著我們,如天地運轉,從未止息,讓萬有生生不息,而「心跳」最佳的精神寫照就是「誠、敬、信」。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果能依道而行,素位精進,牛負千斤已盡力,蟻載一粟也盡心。人人都是載道之器,都能活出生命無量價值,不必比較與計較。也祝福全球都因自己的覺醒、自己的仁慈、自己的誠實而能共生共好共榮。這也是一貫道每天調理好情緒的生活妙方之一的「誠實第一寶」。

 

 一貫道祝福每一個生命,永續啟動「覺醒第一義、仁慈第一功、誠實第一寶」,每天善用「從頭到腳」都充滿的「道」,實踐調理好情緒的生活妙方,果能依此而行,相信人人都可以活出道心德行,邁上康莊大道,也都可以應事應物美好順心,時時處處美好心情。

/民國104年(2015)10月總會會訊第289期


 

43、銀杏樹菩提樹萬年青 2015/11 

 

 唐朝玄奘法師西行印度取經的壯舉,不只成為佛教界最著名的譯經大師之一,由其親自口述,經其弟子僧辯機筆撰的《大唐西域記》則可說是中國歷史上的經典遊記。然而一般民間對玄奘法師的印象,大都是明朝時期所編寫的小說《西遊記》,《西遊記》中的唐三藏雖以玄奘三藏法師為原型,但畢竟是小說性質,唐三藏的主要弟子孫悟空、沙悟淨、豬八戒當然是虛構,而白馬身為唐三藏的座騎可能是活生生的參與者。《西遊記》中的白馬,當然也是來歷不凡。能夠隨侍唐三藏完成西行取經的艱難行程,自有其殊勝難及之處。因之,又衍生了一則白馬的寓言故事。 

 

 據說,《西遊記》中隨唐三藏西行印度取經的白馬有個兄弟叫毛驢。白馬和毛驢的生活環境一樣,牠們兩兄弟原都是居在長安的磨坊拖磨。後來,白馬被唐三藏挑選為同行的座騎,歷經十多年千難萬險,到達了印度取經回長安,唐三藏成為戶譽人曉的大法師,白馬自然也成為眾人矚目的神馬,獲得無數的獎賞與褒揚。有一天,白馬回來探望十多年不見的毛驢兄弟,毛驢兄弟很感嘆的說:我每天也沒停過腳步,從早走到晚,我做的工也沒有比較少,我受的累也可能比您還多,為什麼都沒有人認識我、獎賞我呢? 白馬說:毛驢兄弟,這十多年來,咱倆經過的日子一樣多,也是一分一秒的過,咱倆走的路可能也一樣長,也是一步一腳印,可能不同的是:唐三藏有給我一個遠大的目標,歷經千山萬谷、千難萬險,我始終如一的把它走完了,你則是每天在磨坊裡蒙著眼睛圍著磨盤從早轉到晚。這十多年來,跟隨著唐三藏,我是增長了不少歷鍊與經驗,真正的課題是您這十多年來也是天天的操勞,有否增長歷鍊與經驗呢?而不必在乎得到多少獎賞與褒揚。 

 

 確實,毛驢每天盡心盡分的踩著穩健的步伐,專注的在磨坊拉磨,可以磨出人間難得的美味芳香,即使天天只繞著磨盤轉,無法親閱千山萬谷的變化,也沒有外來的獎賞與褒揚,但也盡到其忠於職守服務奉獻的本分。白馬因緣際會使然,能成為唐三藏的座騎,牠也是步步穩健的完成其任務,只是因為唐三藏西行印度取經事屬稀有,唐三藏成功了,白馬也與有榮焉。再經小說的神化,白馬也成就了不朽的美名。 

 

 其實,生命造化各有不同,不必欣羨,不用自怨自艾,盡其可能的活出最好的自己,誠如《銘訓集錦》所慈示:「牛載千斤已盡力,蟻負一粟也盡心。」從盡心盡力的精神來看,牛與蟻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可以是平等的。也如唐朝李商隱《無題詩》所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從屬生物的春蠶,以及屬無生物的蠟炬,都是用盡自身的可能能耐,也許它們這樣的本能不是經過自覺而行的,我們身為可自覺的存在,只要真能啟動自覺,那麼曾子所說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也就成為位列聖賢的源動力了。 

 

 誠然,座騎可以因主人的成就而享譽盛名,植物也可因聖人仙佛的成果而流芳萬古,其中最負盛名的大概是孔子的杏壇設教與佛陀的菩提樹下證道,銀杏樹與菩提樹也因之而更富有神聖的表徵意義。而時值一貫道白陽期萬八年的道運,臺灣道場常以「萬年青」盆栽為莊嚴美化的方便施設,也取其象徵白陽期一萬八百年道運長青之意。 

 

 銀杏--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也是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銀杏樹又名白果樹,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也是世界上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因此,植物學家們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銀杏樹為高大落葉喬木,軀幹挺拔,樹形優美,抗病害能力特強,耐污染能力也高,對不良環境條件適應性極強,是優良的綠化樹種,深具生態價值,樹齡也可綿長,有者達數千年之久。它以其蒼勁的體形,超然的性格,清純的風骨,可說渾身是寶,集食用、藥用、材用、綠化和觀賞等多種用途於一體,具有很高的觀賞、經濟、藥物和生態利用價值。銀杏樹的果實--白果,品味甘美,醫食俱佳,經過加工之後,可以製成色澤鮮艷、氣味濃郁、香甜可口的各種風味飲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銀杏的根、葉、皮也含有多種藥物成份,也深具臨床應用價值。 

 

 孔子在天地萬物中特舉「銀杏樹」為其建壇施設教化的表徵,孔子的杏壇設教,開啟了平民教育的先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至今已成世界所共尊的教育理念。杏是銀杏樹,其特色之一即是樹體高大,直立不曲,偉岸挺拔,雍容富態,端莊美觀,且樹齡可達數千年,寓有孔子教化群黎重在道德人格的挺立,淨化生命,美化人生,慧命綿長,不可流俗曲折其道志,甚至銀杏果、葉、皮、枝等全株都可當為藥材養生,比喻道理不論多少深淺都是有益智慧、仁心、道德、勇氣的啟迪,是須全命以之、踐形以成。有緣身列杏壇受教者,可從孔子身上及同門的切磋琢磨中啟迪良心善性,也可從杏壇的莊嚴殊勝氛圍中,反觀自省,堅志篤行。 

 

 孔子在杏林中設壇施教,不只可讓弟子輩時時深體銀杏樹的無言之教,甚至可隨時取境觀物以資明道。例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7》以平素自家養犬養馬為例,如將孝順父母只當是供養父母衣食住行而已,那與養犬、養馬又有何差別,重要的是要有恭敬體順的心。觀乎現今時下的人當更有反省之意味,有時疼惜養護寵物的心情,可能超越孝養父母之心,由此足見孔子聖人之睿智見地、觀照入微,也可感知人心的癥結即使歷經幾千年的演變,有些症狀仍然沒變。也有如,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論語.雍也15》孔子從我們每日居家生活進出家門,提醒人人依道而行才得安穩,如同經門戶進出乃平常自在,如真須破窗而出,那可能是有禍難臨頭了或行作奸犯科之事了。又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16》這是藉觀水流之不間斷,警示時間流逝之速,宜自加珍惜善用,不可荒廢。也如,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論語.子罕18》人生的修為人格,是止是進,是退轉是精進,純乎自心一念,不須怨天尤人。又如,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27》從耐寒樹木仍在寒冬裡挺立青翠,以鼓舞人心堅守道德,堅毅不屈。亦如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19》最好的道理早呈現在天地萬物大自然運行裡,最完整的經典也早已寓於天地之運行不輟、萬物之生生不息中。誠然,在《論語》一書中,常常可以看到孔子與弟子之間,有諸多藉物言道、藉象明理之生命對話,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創舉,從其中流露無遺。 

 

 與孔子大約同時代,在印度的佛陀,則在菩提樹下發大願心,不證大道,不起此座。「菩提樹」是一種桑科榕屬(又稱無花果屬)植物。原產於印度、中國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島。菩提樹的別名很多,諸如:神聖之樹、思維樹、畢缽羅樹、佛樹、覺樹、道樹、道場樹。

 

 佛經常有記載,若有修行者於某種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大道,那麼這棵樹即名為「菩提樹」。然而諸佛成道於樹下,其樹種或有不同,諸如:毘婆尸佛坐娑羅樹下、尸棄佛坐分陀利樹下、毘舍婆佛坐婆羅樹下、拘樓孫佛坐尸利沙樹下、拘那含佛坐烏暫婆羅門樹下、迦葉佛坐尼拘律樹下、釋迦牟尼佛坐畢缽羅樹下成佛。這些樹木種類及名稱原本各不相同,但都因為有修行者於其樹下證得菩提大道成佛,因而該樹都可被尊稱為「菩提樹」。菩提樹也因之而成為聖樹。至今,印度菩提伽耶(Buddhagaya)釋迦牟尼成佛處的菩提樹,依然受到現今廣大信眾們熱烈的鍾愛與景仰,信眾們頗有睹物思佛之感,看見「菩提樹」,倍感對釋迦牟尼佛的思念之情。據載,公元六二九年左右,唐朝玄奘法師西行印度抵達釋迦牟尼佛成道菩提樹下時,亦曾五體投地、至誠禮拜菩提樹,以表菩提樹給釋迦牟尼佛護持之恩,及對佛陀之感念和禮敬。 

 

 菩提樹在中國大陸長江以北因氣候的因素即難以生長。因此,長江流域的寺廟多用「無患子樹」代替菩提樹,而黃河流域的寺廟則多用「銀杏樹」代替。這些寺院之所以紛紛使用代替樹種卻名之為「菩提樹」,也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而對「菩提樹」產生「聖樹」般的敬重,並藉此表達對於釋迦牟尼佛至高無上之崇敬與仰慕之心。 

 

 菩提樹因樹葉類似心型,且亮麗不沾染塵埃,樹皮也較光滑不受染污,因而也象徵佛陀修道的心志超塵無染的清淨自在。而史上應用菩提樹在修行象徵上最有名的修行詩偈之一,應屬唐朝時代神秀禪師與惠能禪師的創見: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個是從人人日用倫常、所知所見來敬邀修行人克己復禮,從有上下漸修功夫;一個則從人人自性菩提、本來面目來鼓舞修行人當前即是,從根本立定道基頓悟本心。的確,若能從菩提樹,昇華到自性菩提,那麼《指月錄》所說的「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以及蘇東坡所感悟的「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也是可以理解了。 

 

 時值今日,一貫道道運白陽,自覺者以庶民之身承擔聖賢志業,人人以「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修辦道不容已精神,從零開始,從無出發,即使在戰火連天的民國二、三十年代,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仍以正宗道脈弘振於世的向上精神,傳道於世,帶動道親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盡心知性以知天,在「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的傳道宗旨上,盡心盡力。七十年前,一貫道自中國大陸傳進臺灣,孫慧明師母及各組線道場老前人、前人輩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心常新之精神,在臺灣深耕道務,歷經前三、四十年的艱辛歲月努力,終得撥開雲霧見光明,今天一貫道已位列臺灣大宗教之林,甚至道傳世界八十餘國。而臺灣一貫道道場已成為世界一貫道道場的主要源頭,世界各國各地的道親常來臺灣訪道,親自感受臺灣一貫道如何走過艱辛,開創光明。而其中最具道場裝飾特徵之一者,大概就是「萬年青」。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適合萬年青生長,易於栽培,且高貴不貴,平素居家生活都可以在客廳擺上一盆萬年青,讓整個生活氣息豁顯清新。各位老前人輩不約而同的在道場裡除了供上鮮花美化道場之餘,也會供上兩盆萬年青以表道場慧命萬年長青之意。至今,「萬年青」已成為臺灣一貫道道場裝飾之一,甚至在國外的道場也常常可見。 

 

 觀乎今天一貫道在世界各國各地的道場,天天在弘揚孔孟聖人之道、性理真傳,雖不必種植銀杏樹、菩提樹,只獻上兩盆萬年青,也已象徵著道脈長青的自覺擔當,也彰顯我們願以庶民之身,弘揚傳承數千年中華文化慧命精髓於世界各國各地的決心。 

我們深知,孔子的「杏壇設教」早已在庶民的前賢大德身上以「萬年青」的精神,在世界各國傳道濟世。佛陀的菩提樹下成佛,也可昇華為人人皆可成佛的萬年青度人成全的佛菩薩聖業。我們感懷杏壇設教、菩提樹下成佛的殊勝難得,我們也敬祝一貫道道脈慧命傳承永續、萬年長青,共創共好、共榮的大同世界。

/民國104年(2015)11月總會會訊第290期


 

44、彌勒家園與無極理天 2015/12 

 

 每次恭讀《佛說彌勒下生經》都會給深深吸引住。尤其有部分經文更讓人深思,或會心微笑,總會想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還真的看到現代人類的平常生活,甚至充滿著祝福的無量愛心。

 

 《佛說彌勒下生經》顧名思義是在描繪彌勒佛在兜率陀天住滿天壽四千歲後,下生人間成佛時的人間勝境,不只彌勒佛不必經苦行多年,甚至當夜發心修行,當夜即成佛。而且當時的人民生活水平也相當高,客觀的環境相當美好,主觀的心境也是自在清明。如經上所說「爾時時氣和適四時順節。人身之中無有百八之患。貪欲瞋恚愚癡不大慇懃。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見歡悅善言相向。言辭一類無有差別。」當時人人每天清醒起來,不會起貪欲瞋恚愚癡的妄念,那麼就代表很自然習慣的發出正能量,因而才有「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見歡悅善言相向」的高品質生活。

 

 如果再看看當時的人類平均壽命,更令人欣羨,因「人身之中無有百八之患」,所以長壽也很自然,但像經文所說,也是難以思議。「爾時人壽極長無有諸患。皆壽八萬四千歲。女人年五百歲然後出嫡。」按此經文所敘述,當時人民五百歲時才結婚,然後活到八萬四千歲,夫婦可能會相互廝守長達八萬三千五百年,這是何等令人難以想像的家庭生活。可能的原因之一,大概是生活憂愁少、幸福快樂多,所以度年如日。也許不宜用現在的年齡算法來解說,可能詮釋為心智的成熟與豁達,所以易於相知相惜,不覺歲月多長,也算符應現代人生美好婚姻生活的寫照。

 

 佛陀曾在經文中特舉一例,說明未來彌勒佛成佛在人間的時代,其生活之便利可從每天每人都需要的「方便」為例說明:「彼時男女之類。意欲大小便時地自然開。事訖之後地便還合。」我們享有現代化的衛浴設備,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早已預見,其實不用等到彌勒佛在兜率陀天住滿天壽四千歲後成佛在人間,按經文所說的時間可須歷經很漫長的歲月,按佛經的說法,兜率陀天一日夜等於人間四百年,在兜率陀天住滿天壽四千歲,等於人間已歷五億七千六百萬年,如再以印度有時以千萬為億,那就須經五十幾億年。不過光是這點「彼時男女之類。意欲大小便時地自然開。事訖之後地便還合。」這樣現代生活設施的發展使用,距佛陀所預見的只經兩千多年就已實現,當然現代的人類也不可能僅以衛浴設備現代化就代表人類社會已然完好成就。

 

 如按照《佛說彌勒下生經》所描繪未來人間天堂的勝境,大致上都是現代人類所期待的理想發展:「土地豐熟人民熾盛街巷成行」、「夜雨香澤晝則清和」、「所行順法不違正教,每向人民寢寐之後,除去穢惡諸不淨者,常以香汁而灑其地極為香淨」、「時閻浮地極為平整如鏡清明,舉閻浮地內穀食豐賤,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所謂金銀珍寶車磲馬瑙真珠虎珀,各散在地無人省錄,是時人民手執此寶自相謂言,昔者之人由此寶故更相傷害,繫閉在獄受無數苦惱,如今此寶與瓦石同流無人守護」、「正法治化七寶成就」、「當其夜半彌勒出家,即於其夜成無上道」等等。如果綜合的說,這等同人間天堂(或稱彌勒家園)的現實生活大概有十大特色:「自然環境清新美好,民生物資豐盈無缺,環保設施完美無染,財富豐足經濟繁榮,科技文明資訊速捷,醫藥發達社福健全,民主法治教育普及,政治清明世界安定,生活品質高度成熟,修行極易成就殊勝」。

 

 這人間天堂(或稱彌勒家園)十大特色不只是未來彌勒佛成佛在人間的普遍生活常道,也是現代人類所共同努力的理想目標,即使是彌勒佛成佛在人間之時的人間勝境,相信那也不是彌勒佛單方面的成就所賜,應該是所有有緣眾生共同努力的美好成果,當然彌勒佛也從未置身事外,按佛門所常提的南北朝梁武帝時期的傅翕大士,以及唐朝末年後涼時期的布袋和尚,都被認定為彌勒佛的應化身。代表著佛菩薩以身示道,帶動正向循環,讓人心轉危為安,讓世間離苦得樂。一貫道道場所提出的東方後第十三代祖師徐還無,以及第十七代祖師路中一,這兩位祖師也都是彌勒佛的應化身。所以一貫道常以創建人間的彌勒家園為其傳道救人淑世的理想之一,也是張天然師尊、孫慧明師母所慈示傳道宗旨的終極理想--「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其實,現在已是地球村的生命共同體時代,生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都不能放棄,因而人間天堂(或稱彌勒家園)的創建,不是只有彌勒佛的責任,而是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所以在一千多年前的布袋和尚應化人間時,據傳臨終的慈示是:「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按現在世界全人類也不過七十餘億人口,即使人人都是彌勒佛的分身,也遠遠不及千百億,可見彌勒佛的分身不只普及人類,甚至可以普及一切眾生。當然,布袋和尚這句生命臨終的見證,與佛陀在菩提樹下的見證:「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實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六祖壇經》所慈示:「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當然也可以說「一念慈心即彌勒」。人人都本具良心善性,端視發不發心而已。這也是《孟子》所說:「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神聖使命。

 

 因此,在一貫道的傳統聖訓裡才有這樣的慈示:「論先天,論聖事,你們的責任是度盡眾生達本還原;論後天,論人事,你們的責任是要完成世界大同。」這先後天的雙重責任,大概與一貫道東方後第十五代祖王覺一祖師於一八七七年創導三極一貫之說有密切關聯,早前還較屬先天道的氣息,較採重「返還先天、看淡後天」為訴求,然自王覺一祖師開始創導「先天後天一以貫之」的修辦道理念,所謂「無極理天、太極氣天、皇極象天,三極一貫。」就給現代一貫道確定了「以儒為本」的修辦核心理念,先天與後天、形而上與形而下、道與教、無極理天與彌勒家園,都是一以貫之,不能偏執。其實,如《中庸》所說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從生化的觀念來說,道生化天地萬有,天地萬有本因道而有,怎可離道而獨存,也如同《莊子》所說「道無所不在」,因此,如果用人心強分先天與後天、形而上與形而下、道與教、無極理天與彌勒家園,且只認可先天、形而上、道、無極理天,而看輕後天、形而下、教、彌勒家園,那麼不食人間煙火的舉措,與現實社會難以相契,沒有發心努力協助完成世界大同,又如何能度盡眾生達本還原。

 

 這也是一貫道道場常說的:道理講的再好,也要有料理的護持,有的人可能不是只聽道理就發心修行的,而是受到道場素食料理的感動而明理修行的。也因為修行在人間,要吃素,就要開創素食料理,讓吃素不只尊重生命,健康營養、美味衛生要講究,也是最環保風尚的飲食,這跟鑽研道理沒有兩樣,都要投入良心善性與慈悲智慧,用真誠生命去實踐。在這裡,如果強說講道理才是道,功德最大,才有天命金線,做素食料理是教,沒有功德,沒有天命金線,那麼道場只要講道理就可以成了嗎?我們回顧道務的弘展,都是道與教並行的結果,也因為「道不離教、教不離道」才有今天世界一貫道的弘展規模。

 

 一貫道總會成立之初,有部分組線道場說參加總會就成為教,沒有天命金線,不參加總會才是道,才保有天命金線。這就是偏執於道的言詞。總會的成立就像我們在人間要興建道場一般,我們要興建道場不論用什麼名目興建,都需要申請建築執照,按圖施工,還要經政府驗工後才核發使用執照,不然就是非法建築,只有被拆除的命運,即使是道場佛堂用途也是一樣,世界如此,臺灣也是一樣,而且興建好了可以合法使用了,還是要每年繳交地價稅、房屋稅給政府,不能說道場、佛堂是給上天神聖仙佛住的,政府怎麼可以收稅,關鍵的課題是這棟不動產是登記在個人或公司名下,不是法人名下,所以沒有稅負優惠,而且以後繼承也可能有一筆可觀的稅額。總會的成立與各組線道場在世界各國申請成立基金會、佛堂道場、合法傳道的依據一樣。在臺灣沒有參加總會的部分組線道場在世界各國也有自己向當地政府註冊的合法道場,這跟臺灣成立總會是一樣的道理,不可以說在臺灣道場合法就是教,在世界各國道場合法還是道,這樣的偏執已不符道理,實屬個人情緒好憎之詞了,當然也經不起檢驗的。

 

 《六祖壇經》也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固然佛法是要超越世間的,但問題是傳佛法的人是在世間,在世間傳超越世間的法,也須善用世間的常道。一樣的,我們在人間傳道,我們也須尊重人間的常規,如果客觀環境不承認我們,有時還禁制我們,我們除了盡其在我的繼續修辦以外,也要善盡溝通協調化解誤會,不要再讓個人或社會或國家繼續造惡業、繼續傷害修行人。以前師尊、師母處在戰火連天的歲月,重點在救人為第一優先,政府承不承認一貫道都無妨,但到了民國卅六年,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宣佈要全面取締一貫道,師尊也只有透過各種管道與政府溝通,化解誤會疑慮,最後國民政府才取消全面取締,並准予註冊,一貫道在中國大陸終於在民國卅六年八月一日成立「中華道德慈善總會」,可以合法傳道。

 

 一貫道在臺灣合不合法,所傳的道都一樣,都有一樣的效用,沒有參加總會的組線道場所傳的道,跟有參加總會的組線道場所傳的道,內容完全一樣,效用也完全相同,可能有參加總會的組線道場道務還更弘展。到世界各國也是一樣,尤其參加總會的組線道場已將道務傳到全球八十多個國家,處處得到當地社會及人民的肯定與讚揚,這才是度盡眾生達本還原、與完成世界大同,先後天的責任並盡的一貫道。

 

 度盡眾生達本還原,還歸無極理天,是一貫道先天聖事責任。曾有人問:「無極理天在哪裡?」其實,顧名思義,既已是無極了,怎麼會有在哪裡、不在哪裡的分界呢?如同東郭子問「道在哪裡?」一樣,「道」並沒有在哪裡、不在哪裡的分界,因為道是無所不在。同理,無極理天既名為無極,已清楚說明理天原無界限,一念覺悟,當前即是。以「當前即是、道在眼前」的正向務實精神,創建人間現實的彌勒家園,與還原先天理想的無極理天,是可同時修持實踐的。這也是一貫道「吾道一以貫之」的了義修行及成究了義境界。

 

 我們何其有幸,幸得一貫道性理真傳,可以還原先天理想的無極理天,也可以當前即是的一以貫之修辦精神,在世間創建人間現實的彌勒家園。我們宜善自珍惜,念茲在茲,老實修行,相信必能圓滿成就先天、後天的神聖責任。

/民國104年(2015)12月總會會訊第291期


 

45、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 2016/01 

 

 「你吃飽未?」這是早期臺灣鄉村社會每天見面相互問候的話。現在聽來是有點「俗」,但在六、七十年前的臺灣社會,這是一句很重要的問候話,也是相互祝福的話。在當時臺灣的國民年平均所得還不到二百美元,一家人能每天溫飽,是人人最關切的生活課題。因為能否吃得飽,是財富的問題,沒有一定的財富,連吃得飽都很困難。當然,現在臺灣國民年平均所得已超過二萬美元,不一定會有人再問候「你吃飽未?」了,因為有的人為了減重還刻意少食,甚至養生健康的觀念普行,大家也不想吃太飽。

 

 「你吃飽未?」也許是我們還可以聽得到的問候話。但據說,臺灣阿里山原住民鄒族,他們平素相互問候的話,不是「你吃飽未?」可能住得較高的關係,大約海拔在一千八百公尺以上,所以問候的話就超越了「你吃飽未?」而是問候「你呼吸順暢嗎?」(阿里山原住民鄒族見面問候語,YU-GU-WA-SU,鄒語「優格哇獅」即是祝福您呼吸順暢之意,即如在問候您呼吸順暢嗎?表達關心健康)。平常我們很少被問候這句話,除非因鼻塞或心肺狀況看醫生,複診時醫生可能會問說最近呼吸順暢嗎?阿里山還不夠高,空氣還不算是稀薄,呼吸應不是大問題,而鄒族的問候話可能是基於呼吸順暢代表健康,所以他們相互間關心的是健康的課題。

 

 「你吃飽未?」是財富問題。飲食須經嘴巴,是很實際的人生現實,飲食是須花費金錢的。但是光有財富,如果沒有健康,財富還真的是身外物,難以替代健康。「你呼吸順暢嗎?」是健康的問題。呼吸須賴鼻孔,鼻子在嘴巴之上,好像健康比財富來得重要且高尚。但是一般人關心財務可能比健康來得用心,以致乎年輕時拼命賺錢,無暇顧及健康,等錢賺到了,不知不覺間,健康可能亮起紅燈了,中老年時可能就用以前賺得的財富,看看能否買回早年失去的健康。很現實的,平常我們較關心吃,而少留意呼吸。因平常飲食須花錢,而呼吸卻是免費的。花錢的事較受重視,免費的事可能就受到疏忽,但免費的事真的較不重要嗎?這也是我們在問「你吃飽未?」時,我們更須體會到問「你呼吸順暢嗎?」顯得更為可貴。

 

 其實,我們每天有比「你吃飽未?」「你呼吸順暢嗎?」更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你醒過來了嗎?」醒過來是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今天沒有醒過來,一切就沒有了,今天能夠醒過來,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醒過來了,我們才有機會繼續努力學習成長。每天醒過來,也是免費的,但比「你呼吸順暢嗎?」「你吃飽未?」更形重要。因為一餐不吃,不會要命;幾秒鐘暫時閉氣,也不會致命;可是一念沒有醒過來,一切就沒有了。真的,每天醒過來,雖是免費的(如要花錢才能醒過來,算是病得不輕了),卻是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每天最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因為醒過來,才有今天。

 

 據報導,令人尊敬感佩的臺灣終身志工之一的孫越先生,幾年前有一天他說他「開悟」了,一大早就搭車趕到十多年前就沒有再聯絡的老冤家門前,孫越先生按下了門鈴,來開門的正是這位老冤家,一大早就看到十多年來未再聯絡的孫越先生,又沒有事先預約,也沒有心理準備,這位老冤家當然也不知如何招呼,還是主動前來的孫越先生馬上開口說:某某人你好,我們因故十多年沒再聯絡,不論誰對誰錯,我想趕緊趁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特別來跟你道別,並懇請你的善解包容見諒。當然,如果你是這位老冤家,你會怎麼回應。今天是人家生命的最後一天,都特別趕來跟你道別,還誠意的請你見諒,你還會多囉嗦嗎。誰都不願意別人死在自家門口,人家都說今天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天,相信誰都會說:孫越先生你趕緊回家吧!我們之間沒事了,不要掛懷,祝福你,請你趕快回家吧!祝你一路平安。

 

 大家都知道,孫越先生還健在,還在做志工,為臺灣、為世界付出他最大的愛心。那麼是孫越先生再度戲弄了他的老冤家嗎?當然不是。原來孫越先生那天所謂的「開悟」,可能是自己體會確認到了「每一天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後一天」,每天早上醒過來,才是一天生命的開始,才有今天。如果早上沒有醒過來,今天就不見了,可能今生就告一段落了。所以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醒過來。因為晚上睡著了,不只沒有了天,沒有了地,沒有了世界萬有,連自己也跟著沒有了,自己在哪裡也不知道了,富貴貧賤沒有了,男女老少沒有了,生老病死沒有了,恩怨情仇也不見了,什麼都放空了,這才叫做睡著了。還好早上仍然醒過來,又是一天新的開始,有十幾個小時可用,要好好珍惜,好好善用,好好學習,不要浪費生命,不要糟蹋生命,不要傷己害人。當然,我們也不必擔心明天會不會醒過來,而不敢睡覺,天天熬夜過日,可能沒幾天,身體負荷不了,可能就真的難以醒過來了,我們相信平常人是不至於做這樣的傻事。

 

 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醒過來。連科技業傳奇人物、蘋果創辦人史蒂芬.保羅.賈伯斯(Steven Paul Jobs,1955.2.24~2011.10.5)也有如是的體會:「時時記住人生是一步步走向死亡,就不會掉進『失去一些東西』這種思維陷阱裡。」「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有一天你必能隨心所欲而不踰矩。」確實,有一天人生都會自然放下一切,那麼就不必計較每天的得失,重要的是從中啟迪智慧,開發愛心。真的,如果能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那麼又何必比較長短、計較多少呢?歡喜付出、服務成全他人,才更顯意義價值。

 

 一貫道傳道在人間,所關切的就是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你醒過來了嗎?」醒過來不是只有眼睛張開走下床而已,喝醉酒的人也眼睛張開,也可能還冒險走路呢!但這不叫醒過來,真正的醒過來是全生命的覺醒,如同聖人傳道的本懷即在「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重點在「覺悟」而不只是身體的醒過來而已。我們看這個「道」字,從「首」從「辵」,有「首」有「辵」;「首」代表頭,表現智慧仁心,決定方向;「辵」代表腳,表示勇氣行動,付諸實踐。人生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遙。每天有智慧、有愛心,表示真的醒過來了,生命充滿正能量,容光煥發,舉止安詳,口出善言,行為有節,有為有守。這樣的人生,可說是有道的人生。愈多人能夠這樣,就能成為有道的世界。這也是一貫道傳道的理想之一--「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讓人生更豐實,讓世界更美好。

 

 一貫道第十五代祖王覺一祖師倡導三極一貫之說,無極理天、太極氣天、皇極象天,「三極大道,三極皆一也。」也即無極理天之理,體現通貫在太極皇極的氣象界,理想在現實中圓成。王覺一祖師在《一貫探原》也指出:「善言天者,不外於人;善言人者,必本於天。天地如人有形之身,太極如人呼吸之氣,無極如人虛靈之性。不但如此,凡有靈之物皆然。」如將三極之道喻如「道」字裡的「首」字,大道普行於三極,如同人之「首(頭)」是為人身理氣象的指揮中心一般。皇極象天得喻如頭上的嘴巴,每天飲食有形象的物質,讓生命有精力。太極氣天得喻如頭上的鼻子,呼吸難見形象的空氣,讓生命有氣息。無極理天得喻如頭上的玄關,是生命的原動力,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讓生命能覺醒。這也是王覺一祖師在《大學解》所說:「天君雖貴,舉目即在眼前。理天雖遠,不移一步即至。未至之時,耳聞總屬荒渺。既至之後,眼見方為真實。」

 

 天可權分為無極理天、太極氣天、皇極象天,以理為體,以氣象為用,三極一以貫之;人有精氣神,以神為主,以精氣為輔,全命一以貫之。「你吃飽未?」「你呼吸順暢嗎?」身心氣象的調和固然重要,「你醒過來了嗎?」靈明性理的覺悟才是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因為「神」在眼前不失照了,良心做主,主敬存誠,依循天理,敬天愛人,敬業樂群,愛國愛家,帶動良性循環。因為「理天」在眼前不迷途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隨所住處恆安樂,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圓成彌勒家園。

/民國105年(2016)1月總會會訊第292期


 

46、一個美好的生命故事 2016/02 

 

 多少年來,常有道親提問說:各宗教多多少少會說明人是怎麼來的,不論是創造說、緣起說,或是造化說,都可以適度的說明人是怎麼來到世間的,而科學家也提出演化的可能根據。基本上,科學家所提出的是依據客觀佐證的資料加以推論,而宗教界所提出的則較具玄想特色,實難以客觀證據做好完整說明,不如說各宗教所提出的是各具特色的一個美好的生命故事。一貫道既然傳道在人間,也須回應此課題,隨順因緣做出合適的說明。

 

 一貫道以儒為本,所以宇宙人生的來源說,也不離儒、道兩家的說明,儒家的天命說,如「天命之謂性」;道家的道化說,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大道無形,生育天地」。民國三十年(西元一九四一年),一貫道所出版發行的《皇母訓子十誡》第一誡所慈示:「憶當初天未分混沌未判,杳冥冥無人我空空一團。九六億原佛子先天同聚,無憂愁無煩惱自在安然。……不懼寒不懼暑無束無管,無陰陽無對待至理純然。……道即理理即道虛靈之妙,道生一一生二二又生三。一本散萬殊栽自無入有,其奧妙是神仙亦難盡言。天既成地既立萬物齊備,東土裡無人煙缺少女男。那時節為母我無奈之處…方捨我九六子齊降凡間。屢次的差原佛東土而下,來一次返一次不肯治凡。……」

 

 一貫道有關宇宙人生的來源說法,原則上還是以儒、道兩家的說法為主,而在創生人類的說法上,是以圓滿天地人三才說為輔,因為如果宇宙天地萬物當中少了人,在現今人類為主的世界觀裡,可能就無所謂人文歷史了,純然是大自然萬有自身的成住壞空而已。為了圓滿天地人三才,上天才將原佛子從形而上的先天請來形而下的後天。

 

 從《皇母訓子十誡》的描述可知,形而上的先天,純屬與道合一的理想境界,所謂「無憂愁無煩惱自在安然」「無陰陽無對待至理純然」,誠然,如果永遠都只有形而上的先天理想境界,那就沒有本篇文稿存在的須要,因為形而上的理想境界本已超越語言文字思想了,也等於如果亞當夏娃永遠都與上帝同在,從未離開伊甸園,那麼就不須要耶穌基督的救贖,也不須要有現前的這一大本《聖經》了。

 

 為了再說明現實世界怎麼形成的、現實人生怎麼來的,因而對於形而下的後天現實世界,也須給予適度的說明,自古以來,各宗教在此所做的說明是各具勝場的,而一貫道則以「屢次的差原佛東土而下,來一次返一次不肯治凡。」來說明我們來到形而下的後天現實世界時,是自己起了不適應的心念,生了「不肯」的心,才生發了難以止息的對待礙障。我們如能真誠守住「道生一、一生二、二又生三」「一本散萬殊、栽自無入有」其中的道,那麼即使面對一二三甚至萬殊的有,也不會迷失道在其中矣,這也是《中庸》所說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莊子》也說到「道無所不在」。萬殊的有,有生滅變化,我們生活在其中,或許難免深受變化之礙,而會有「不肯」「不願」之感,如能直觀萬物之源在道,真誠守住這個道,那麼此時的萬有千差萬別,可能成為多采多姿的美妙世界。

往昔修行人有句名言說的好:「以金做器,器器皆金」。「若看破諸金器,塔、像、瓶、碗、釧、環等虛妄差別之相,即見諸器中平等真實之金。」在現實人世間,我們每天身處萬有變化無常的器世間,如果一直以「形而下謂之器」的「器」之角度來看,從相用上來看,每一個器可能都不同,都是有限的,而且都是變化不停的,都有可能相互為礙。但如能從「形而上者謂之道」的「道」之立場來觀,從體性上來看,都是道所生化,都具無上意義、無量價值。如同用一樣的黃金做成各種不同的器具,即使做成的器具,有些器具的形象、品味可能是我們不喜歡的,但我們不必懷疑,它可是一樣的黃金啊!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如能活用之,就可以相信原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萬法一如,法法平等」,這個平等心就是真心,一如的見地則是正知正見。在這裡才會善解無生老的初衷本願、本來面目。

 

 一貫道自民國卅四年底臺灣光復後,中國大陸各地區的老前人輩陸續來臺傳道,可是三、四年後,臺灣海峽兩岸隔絕不通,兩岸的執政當局不約而同的嚴格限制一貫道的發展,在中國大陸一貫道受到更嚴厲的禁制,幾乎完全停止傳道活動,而在臺灣雖仍受嚴格禁制,甚至污名化長達三、四十年,老前人輩仍是一本初衷帶動臺灣道親穩健的修辦大道,即使有時還是遭受政府的取締,有者還受牢獄之災,但仍清明在躬、無怨無悔的度人成全。一貫道在臺灣受到三、四十年的禁制期間,一貫道的修辦道者從未停止過修行傳道的弘願,不只道傳全臺灣,也弘道到世界各國。民國七十七年三月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之時,一貫道已傳到世界四十餘國,直至於今(民國一百零五年)一貫道已傳到世界八十餘國。這是一貫道全體道場修辦道者共願的結果,時時誠心保守得住形而上的道心,即使現實器世間是有多少礙障,在一貫道的修辦道者而言,煩惱即菩提,問題即道場。煩惱放下了,就是覺悟大道;問題紓解了,就是殊勝道場。

 

 一貫道全體道場可以如是成就,一貫道個別修辦道者也可以如是成就。今舉一個實例以明之。在《彌勒家園的風采(二)》一書中,主編有採訪了一位一貫道的修辦道者的人生歷程,該篇報導的標題寫著「天上果位人間栽」,但內容倒未觸及形而上的理域天上果位的論述,而是這位一貫道的修辦道者如何在形而下的現實世間盡己之心圓融人道,默默帶動整個家庭向上昇華,親長們由起初的堅決反對到後來的全心護持,家族們由原先的冷眼看輕到後來的誠意敬重,從一個人獨自堅持發心修行到全家齊家設壇清口修辦。其間可是歷經數十年的鍛鍊,誠如有句名言所說的:「苦難是上帝化了妝的祝福」。她終於完全掀開了其貌不揚的包裝紙,親手接受到上天慈賜的無量價值的祝福。這在儒家而言,最壯烈的一句話,大概就是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15》而這個天降的大任,可以說是自覺逆轉了《皇母訓子十誡》的「來一次返一次不肯治凡」,成為「肯」「願」治凡成聖了。

 

 《彌勒家園的風采(二)》一書中,這篇「天上果位人間栽」的報導,主角是一位臺南鄉下的姑娘,出身清寒家庭,幼年失學,識字不多,但喜歡聽聞道理。她於民國五十九年在公司同事的引進下,得受一貫道性理真傳,即常參與道場學習修行了願,她從道理研習中,不只增益文字基礎,識字增多,進而可以自行閱讀多一些經典聖訓善書,更重要的是能深入體會眾生生命平等,而流露慈悲愛心不食眾生肉。她於民國六十年立愿清口,民國六十一年參加懺悔班,確定了她今生修辦大道的弘願,當然得到了道場前賢同修們虔誠的道賀與祝福,這時她正青春年華二十歲。這樣的決定,是她自覺自願,沒有受逼,沒有壓力,惟獨家鄉的父母親族無人知曉。當其母親知悉後,憂心如焚,不知自己女兒年紀輕輕就吃素修行將來怎麼辦,但畢竟是自己親生的女兒,只有柔性勸說,母親還是會在她休假回家時煮素食給她吃,甚至還為她買新鍋,尊重她吃素修行的決定。但家族長輩就不以為然,滿臉不悅的指責她出門在外工作,卻吃起素來,這是嚴重的背叛祖先的行為,她當晚輩只有默默承受這樣責難。

 

 想不到不是只有這種責難而已,在她清口當年有次回家,父母親特別囑咐說已經把她許配給一位素昧平生的同鄉,他務農、未求道、吃葷、有七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雙方須先訂婚待他退伍後才結婚。在臺灣早期鄉村由父母決定兒女婚姻是很平常的事,尤其很難違抗。這個訊息對她而言可是晴天霹靂,怎麼也想不透怎會有這樣的因緣安排。她知道這可能只是漫漫人生鍛鍊的道路起步,她可要好好穩住腳步。直到民國六十二年初,她的點傳師在歸空成道前一天特別交代她說:「我們修道人『順就是孝』,不要煩惱那麼多,嫁過去啦!況且結了婚也可以修行啊。但是要記住:爾後無論去到哪裡,遇到什麼事情,不要忘記妳是位修道人。……」點傳師是位修行有素、有德的長者,甚至還在無疾而終成道返先天的前一天特別鼓勵她,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她的準夫婿也在道場前賢的成全下求了道。

 

 如她所預想得到的一樣,民國六十三年結婚,人生鍛鍊的道路真的開始起步。她的公公早就和她的父親說過:等她嫁進門,就會讓她和他們都一樣過葷食生活。在夫家的第一餐,桌上全是葷食,公公指著一箱醬菜說:如不用葷食,那就白飯配醬菜了,而且還規定媳婦要輪值煮三餐,也都須全是葷食,不得有素食的菜餚。在這樣大家庭的生活裡,她只是媳婦,無法做主,先生在這方面也沒有支持她,她還是要孝順公婆、和諧妯娌、尊敬先生,沒素食菜餚可配飯,真的只有吃白飯配醬菜,有時醬菜不足,白飯加醬油也是一餐。雖然吃的很簡單,但是下田幫助做農務也沒有任何優惠。即使有身孕也是一樣操勞、一樣克苦生活,但她仍無怨無尤。可貴的是:她的先生還讓她有再接觸道場的機會,每次從道場回來,她都會帶一點供果回家說有求仙佛慈悲保佑公婆全家平安幸福,讓她的公婆及先生對道場培養好感。

 

 直到民國七十一年,她的四個小孩先後誕生,都是胎裡素的,大家都為小孩擔心營養不夠,可是看到這四個天真活潑懂事又健康的小孩,大家也多少開始接受她了。這年她公公決定兒子們各自獨立,她與先生分得一點點土地,決定貸款自蓋房子,她藉這個機會請求先生讓她設一個家庭道場,可請仙佛來家裡常住,又可保佑全家大小安康。民國七十二年,她申請設立了家庭道場,先生雖未反對,但也不是真心支持,所以常常擺臉色給道親看。這樣的情況也持續好幾年,其間她的婆婆有病變,須長期臥床,她也盡到兒媳的本分,讓婆婆能減少一些不適,她做到連公公都心生不捨,還責難婆婆說為何自己身體落到這般地步,讓媳婦要一起受這麼多苦,她當下跟公公說婆婆也不喜歡這樣被服務,也是不得已啊!服侍公婆也是媳婦的本分,這也不算是苦。公公感動的說:妳做人這麼好,以後妳這一家一定是最好的。

 

 民國七十九年,總會成立後的第一個大型活動是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的「紀念師尊師母傳道六十週年感恩活動」,有總會所屬各組線道場代表及二十餘國道親代表二千六百多人參加,全場座無虛席,每一組線海內外的道場代表都只能分配額度出席,因座位有限。她特別求點傳師慈悲能有一個機會給她先生參加,這是她先生第一次正式參加道場活動。活動結束後回到家,她先生第一句話就說:從現在開始他要吃素了,不要為他再煮葷食,他也要清口修行了。她先生的決心也很徹底,原有幾十年的煙酒檳榔、雞鴨魚肉生活,說全改就全改掉,整個生命也煥然一新,看到道親也會歡喜迎送,反而以前的喜好(煙酒檳榔、雞鴨魚肉)生活的好朋友一個一個離去,還罵她先生說頭腦壞掉,她先生也很有修養的說:人生難得,要好好珍惜修行積德。她的四個小孩也都立願清口修行,從學生班會到學界成長,至今也都成家立業,各盡本分參與道場學修講辦行。

 

 民國九十幾年,她先生的身體有恙,在病危時仍交代兒女以道務為重,甚至度化他的家族尚未求道者有廿七人全數來求道。她先生歸空後,守靈期間,她先生的親兄弟們帶著自己的兒女來跟這位清口設壇修行的親叔叔(伯伯)上香致意,甚至跟自己的兒女說:不論書讀多高、事業多好,做人方面一定要向嬸嬸(伯母)學習,她嫁進我們家門,自己受盡辛苦,卻為我們大家帶來最好福分,這是書本讀不到的,這當是你們嬸嬸(伯母)的智慧慈悲與願力所成就的。她從二十餘歲嫁到夫家,到今天六十餘歲,其間已歷四十餘年,從只一個人的堅持修行,到全家三代齊家清口修行,和樂融融,在人間裡、在自身上就可見證《皇母訓子十誡》美好的生命故事。

 

 我們誠摯讚美這位實在的一貫道修辦道者,我們也誠摯讚美一貫道全體修辦道者。祝福《皇母訓子十誡》美好的生命故事都能究竟圓滿成就。

/民國105年(2016)2月總會會訊第293期


 

47、大公無私與萬緣放下 2016/03

 

記得,2001年11月26日總會第四屆理事長施慶星前人任內成道,11月29日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老前人、副主任委員陳大姑老前人、高老前人等邀請總會各位副理事長及秘書處在臺北崇德文教館召開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議,討論接任總會第四屆理事長人選事宜。因施理事長在第四屆任內成道,其第四屆理事長任期未達一半,故須重選以補足第四屆理事長任期。會議中張老前人提議請興毅道場王昆德前人接任第四屆理事長,陳大姑老前人、高老前人等及與會前人輩附議共識,並於2001年12月3日,在臺北崇德文教館舉行的總會第四屆第八次理監事會議選舉王昆德前人接任總會第四屆理事長。

在2001年11月29日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議共識後,11月30日王昆德前人隨即拜訪張老前人、陳大姑老前人、高老前人,感謝各位老前人的慈悲舉薦,其中陳大姑老前人特別慈悲說,希望王前人接任總會理事長之後要「大公無私」。陳大姑老前人當然知道王前人早已捨身辦道,完全投入道場領導道務,怎會還有私心呢?陳大姑老前人所說的當總會理事長要「大公無私」,是指總會理事長凡事須以一貫道整體為考量,不能以自己組線道場為考量,「大公」是指心懷一貫道全體,「私」是指自己領導的組線道場,既然擔任一貫道總會理事長,顧名思義就要以一貫道整體為重,總會會務也要以一貫道整體為考量,不可以假公濟私,也不可以因私害公。

王理事長不負各位老前人的厚愛及各組線道場的護持,接任第四屆理事長所餘二年半任期,戮力從公,獲得大家的信任與推崇,再連任總會第五屆理事長四年任期,也始終如一的大公為懷、與人為善、善與人同帶動總會會務。尤其,2008年4月26日總會第六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臺中石岡天皇宮舉行,當天的大會是王理事長任內主持的最後一次大會,王理事長卻於4月10日在臺南動了一個大手術,4月26日的大會他堅持要到臺中主持,大家深受他如是為道忘軀的擔當精神所感動,也順利完成總會理事長交棒任務,同時主持總會成立二十週年慶活動。

2001年11月30日陳大姑老前人慈示王理事長「大公無私」,王理事長為總會盡忠職守,克盡職責,確如老前人輩所囑託「大公無私」。在王理事長兩屆任期圓滿前,2008年1月7日陳大姑老前人成道,張老前人與高老前人也都身處靜養時期,未再召開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議,王理事長暨總會各組線道場領導繼續護持2001年11月29日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議的共識,指示後學接任第六屆總會理事長,後學惟有恭敬從命各位老前人輩的囑咐及各組線道場領導的護持,接任總會第六屆理事長。

2008年4月26日後學接任總會第六屆理事長,5月1日高老前人成道,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老前人仍在靜養中,也少言說了,承蒙基礎忠恕道場袁前人(於2010年接任一貫道世界總會理事長、於今2016年2月12日成道)慈悲一定要在張老前人靜養之處臺北市麗水街公館餐敘,後學敬遵袁前人的慈悲美意,5月19日前往麗水街張老前人公館拜訪張老前人及袁前人等前輩,張老前人因靜養關係未便同桌用餐,餐後後學也特向張老前人稟報總會第六屆理監事改選完成事宜,並懇請慈悲開示,令人甚為感動的是,難得再開金口的張老前人當下竟然慈示四字「萬緣放下」。在拜訪張老前人的八十分鐘期間,後學有幸與袁前人、廖領導點傳師、劉點傳師有諸多請益,而張老前人就只有慈示「萬緣放下」四個字。

「萬緣放下」這四個字用在剛接任總會第六屆理事長的職務,確實有如禪宗公案般是須好好參透。張老前人不是慈示「任重道遠」「繼往開來」「歡喜承擔」「幸福了愿」等等,而是須做一下逆向思考的「萬緣放下」。有如被尊稱為彌勒佛應化身的布袋和尚所示範:有一次白鹿和尚問他:「如何是布袋?」他放下布袋,默默不語。又問:「如何是布袋底下事?」他就揹著布袋,邁步而去。又有一次保福和尚問他:「什麼是佛法大意?」他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福又問:「只為如此,沒有更向上事?」他即負著布袋而去。布袋和尚像似以行動說明人生徹悟的簡易三步驟:看開、放下、自在。張老前人的「萬緣放下」,大概也有著看開放下、自在承擔的意味。看開並不是消極,放下也不是放棄。看開的是理事長職務不是榮華富貴,而是付出服務;放下的是,自心須放下意必固我的執著,須包容善解、海納百川。如同憨山大師的〈醒世歌〉所說:「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猶如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生前徒費心千萬,死後空餘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勸君切莫要爭強,百年混世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我們既已幸得一貫道性理真傳,既已明了何處是家鄉,那麼「萬緣放下」也是本分,當然也無礙「廣結善緣」「隨喜結緣」,而又能當下「萬緣放下」。即放下即承擔,即承擔即放下,是一以貫之,同體同理。

王昆德前人以「大公無私」精神,圓滿完成總會第四屆、第五屆計六年半的理事長任期。後學也繼續稟承如是「大公無私」的精神,加諸「萬緣放下」的囑咐,也歡喜了愿總會第六屆、第七屆計八年的理事長任期。在總會第六屆理事長任期內(2008.04-2012.04),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老前人於2010年6月20日成道,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即屆此圓滿。為了總會會務諮詢整合功能的延續,總會也曾舉行各組線道場領導前輩諮詢會議,在第六屆理監事任期屆滿前,也曾於2011年12月12日召開總會常務理事組線道場領導前輩代表暨總會秘書群會議,研議總會重要會務事宜,並研商總會第七屆理事長人選,與會前輩共識同尊張老前人、陳大姑老前人與高老前人等老前人輩於2001年11月29日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議舉薦後學續接總會理事長的慈示,慈勉後學圓滿兩屆之任期。後學惟有再次恭敬從命禮遵各位老前人輩的囑咐及各組線道場領導的護持,接任總會第七屆理事長。

後學接任總會第六屆、第七屆計八年理事長之前,總會會務在各位老前人輩的創立與帶領下,已歷二十年的穩健弘展。在那二十年裡,後學有幸,承蒙各位老前人輩的慈悲提拔,1989年6月奉命籌組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臺北市分會,並擔任第一屆臺北市分會理事長(1989.6-1992.6)。在總會第二屆理監事會改選後,後學又承蒙各位老前人輩的慈悲提拔,接任總會第二屆秘書長,並一直到總會第五屆秘書長任期止,前後歷經四屆計16年(1992.4-2008.4),當為張理事長、施理事長、王理事長等的幕僚,就近常受各位老前人輩德風薰陶,慈光普照,受益良多。

後學接任總會第六屆理事長之前三個多月,2008年1月6日總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大姑老前人成道;後學接任總會第六屆理事長之後第五天,2008年5月1日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老前人成道;在總會第六屆理監事任期中(2008.4-2012.4)中,2010年6月20日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老前人成道。三位老前人都獲頒總統褒揚令,國家褒揚一貫道老前人輩一生為道場、為國家、為社會所做的貢獻。尤其,總會行政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老前人可能是自中國大陸來臺開荒闡道的老前人當中,唯一曾受海峽兩岸執政當局取締監禁者,高老前人未到臺灣之前,1948年在中國大陸東北已因傳一貫道受當時共產黨監禁近一年,因保外就醫後,待機來到臺灣,1950年代在臺灣又因傳一貫道受當時臺灣執政當局監禁四個月,幸賴上天護佑、貴人襄助,才得繼續傳道弘願。各位老前人輩都來自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傳道深受戰火連天之難、又受執政當局誤會取締之苦,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臺灣,凡事從頭開始,道務也從零出發,又遇到臺灣戒嚴,傳道也成為受取締監禁的事由,幸賴各位老前人輩始終一貫修辦道的精神,感動出無以數計的臺灣道親前賢虔誠修辦,服務社會,終獲國家社會肯定褒揚。一貫道雖然在中國大陸仍未陽光化,但在總會創立後,也陸續多元的管道溝通,也積累了一些善意了解基礎。

總會在1988年創會後,除繼續在臺灣及世界各國開展道務、興辦文化教育慈善公益志業與活動,也開始與中國大陸進行可能的交流。自1991年起,只要中國大陸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總會都會隨緣布施賑災,惟不能用一貫道總會的名義,因為中國大陸對一貫道三個字還很敏感,還沒準備好接受,所以只能用其他名義捐款捐物資。其實這跟臺灣早期還沒準備好接受一貫道之時一樣,即使是一貫道捐款在臺灣賑災,也不能用一貫道三個字,比如民國72年(1983)時一貫道雖已跟臺灣政府溝通很久了,仍未得到政府承認,當時臺北發生海山煤礦災難,災情嚴重,一貫道表達捐款賑災意願,但政府不同意用一貫道名義,最後一貫道以先天廟群名義捐款賑災。當然,一貫道在臺灣已是合法的宗教,這些過往的困難早已化身為老前人輩的德量,不論窮通順逆,仍是一以貫之,因這才是道的本來面目。因之,與中國大陸的多元交流,一貫道仍本如是家風。

自1991年開始,只要中國大陸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總會都會隨緣參與賑災,即使無法使用一貫道名義,總會仍然誠意行之。直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災情嚴重,一貫道總會也響應中華民國政府踴躍捐輸賑災的義舉,因總會已曾於2006年11月拜訪中國大陸國台辦陳主任及海協會李常務副會長等領導,經過溝通協調,2008年5月30日第一次以一貫道總會名義捐款大陸賑災,中國大陸有關部門開立的捐款收據抬頭正式寫上一貫道總會。後來在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大地震及2014年8月3日的雲南魯甸大地震,總會也捐款賑災,中國大陸有關部門開立的捐款收據抬頭也寫上一貫道總會,連同致贈的感謝狀也寫上總會的全名。

慈善賑災捐款收據抬頭可以寫上一貫道總會,並不代表一貫道在中國大陸已陽光化。溝通的道路,並不是一蹴可成,須賴漸進積累之功。如同可行銷在中國大陸的媒體,先從中國評論社在2009年5月採訪一貫道寶光建德神威天台山,訪問後學的專稿刊在隔日的頭條新聞之一,也刊出總會全名;鳳凰週刊也在2014年3月5日刊出訪問後學的專稿,也刊出總會全名,並建請中國大陸有關當局「薄古厚今、注重現實」,從現在一貫道的發展來了解一貫道,而不要永遠被束縛在專制時期特製的陳年檔案裡。雖然這兩個媒體都深受中國大陸重視,但也只有這兩個媒體放開胸襟正視一貫道的現實發展,其他中國大陸主要媒體當然還沒準備好,即使偶而會報導,也是善巧用其他名義,這可能還是中國大陸目前對待一貫道的潛規則,負面報導會直接用你的本名,正面報導則會用你的化名。

其實,中國大陸官方代表近八年來也曾多次參訪臺灣一貫道道場,雖然在中國大陸有個潛規則,禁止來臺交流的公務代表及學生參訪中華民國總統府、中正紀念堂、一貫道道場等,但經我們反應,一貫道是臺灣社會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純屬臺灣民間傳道修行團體,來臺灣如不可以參訪一貫道道場,那怎麼完整了解臺灣呢?因之陸續的也有中國大陸官方代表開始參訪臺灣一貫道道場。

我們深知,臺灣一貫道是由中國大陸傳入,民國四十年代到民國七十年代初期在臺灣,前後長達三十餘年受到禁制及污名化,中國大陸老前人輩在臺灣傳道仍是「忘己為人、誠敬奉獻,盡其在我、平心靜氣,任重道遠、盡忠守義」,時時處處鼓勵成全帶動良性循環,他們展現的精神,其實精簡的說,就是「大公無私」「萬緣放下」,在臺灣如是,在中國大陸也如是,在世界各國都如是。因之,大道之行,生生不息,道弘世界,榮景可期。

/民國105年(2016)3月總會會訊第294期


 

48、永遠的感恩感動感謝  2016/04

 

「感謝天恩師德慈悲恩賜修辦良緣,感謝各位老前人、前人們慈悲栽培提攜舉薦,感謝各位點傳師、前賢們慈悲護持鼓舞勵勉,感謝各位親朋好友們慈悲培育支持成全,讓後學們有機會能夠繼續在總會學習了愿,後學們內心永懷感恩。」

這是八年前,總會依章程所訂進入第六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重組第六屆理監事會之時,後學們謹遵各位老前人、前人們交付的會務責任,各位點傳師、前賢大德們會員代表們囑託的會務職責,依照傳統慣例,在總會會訊裡後學謹代表總會寫的會訊第200期(2008年5月出版)理事長嘉言的結語。至今重讀一遍,內心的感恩感動感謝仍是一樣,好像就在今天。

轉眼間,今天已至總會第七屆理監事會任期屆滿的日期,按臺灣人民團體法的規定,總會是屬宗教性質的社會團體,理事長至多連任一次,後學已連任第六屆、第七屆兩任理事長,已屬法規章程所許的最長任期,即將於本月底卸任,因之本期295期(2016年4月出版)會訊裡的理事長嘉言也屬後學學習八年來的最後一篇第96篇。今後後學仍是總會的會員,仍以一貫道的虔誠修辦道者自期,樂當總會及道場的終身志工,也是常懷永遠的感恩感動感謝。

後學自2008年4月中承接總會理事長的職務以來,常以老前人輩、前人輩們慈示的「大公無私」「與人為善」「善與人同」「萬緣放下」為念,期能多為祖師師尊師母佈德,發揚各組線道場老前人輩、前人輩們創立總會的初衷本願。四年前,後學已以「感恩感動感謝」一文回顧了第六屆理事長四年任內的點點滴滴,今天後學再嘗試以「永遠的感恩感動感謝」來回顧第六屆、第七屆兩任理事長八年任內的點滴摘要,敬請各位前賢大德慈悲指正。

一者,有關一貫道兩岸交流方面

記得2007年1月15日後學我與寶光建德林前人等前往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拜訪吳敦義秘書長及馬英九主席,談話間後學特別向馬主席提到,國民黨與共產黨過去曾有誓不兩立的恩怨情仇,現在都可以交流對話,而一貫道純屬民間的修辦道團體,並不是爭取政權的政治團體,但卻受到自清末到新中國的政治禁制,在臺灣也受到三十多年的政治禁制歧視,幸賴臺灣政府決定自我轉型,放開禁制宗教的政策,才有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的成立,希望馬主席所帶領的中國國民黨團隊,在與共產黨交流對話時,能將一貫道在中國大陸早日脫敏化陽光化的訴求也帶上建言。當時馬主席給的答案是:耶穌基督在兩千年前受羅馬政府釘死在十字架上,而且基督宗教在當時也受到長達三百年的禁制苦難,到今天,世界最大的宗教是基督宗教,信徒超過二十億人。

2008年4月26日總會第六屆第一次代表大會暨總會成立廿週年慶在臺中石岡天皇宮舉行,中國國民黨馬英九主席已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特別前來祝賀總會,在天皇宮一樓貴賓室閒談時,後學又重提希望未來馬總統領導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在進行兩岸交流會談時,能將一貫道在中國大陸早日脫敏化陽光化的訴求也帶上建言。當時馬準總統給的答案也是:耶穌基督在兩千年前受羅馬政府釘死在十字架上,而且基督宗教在當時也受到長達三百年的禁制苦難,到今天,世界最大的宗教是基督宗教,信徒超過二十億人。

確實,苦難可能是上帝化了妝的祝福。當然,基督宗教也不是消極的在那裡靜靜的受苦三百年,而是盡其在我的積極傳教。禁制是人間的自我設限,傳教可是神聖的使命,所謂天命流行人難阻。因而也要善盡溝通交流,積累良善資糧,才有可能積漸以成,轉化苦難成祝福。也因此,自總會成立以來,各位老前人輩就早已盡心盡力地在促進中國大陸多一點對一貫道的善意了解。

大家也都了解,連中國大陸的學者專家也很清楚,只要中國大陸還沒準備好讓人民自由結社,那麼在中國大陸一貫道要像臺灣一樣獲得合法承認還是充滿困難的,明知不易,還是盡其在我的做些有意義的交流。我們也知道,臺灣政府解禁一貫道比解除戒嚴法還早近半年,主因之一可能是臺灣政府準備好了,自我轉型成功,朝向自由民主開放的結果,而一貫道在臺灣默默深耕道務,廣結善緣,也是主要因素。

有關一貫道兩岸交流事項,總會於2011年12月出版的《一貫道百年大事記》,及2008年至2016年總會第六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至第八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手冊(計有九冊)工作報告中,都有較完整的記載,今謹精簡數項,以資參考。

1、1991年開始,每逢中國大陸遭遇自然災害,總會都會捐款捐物資賑災,從早前只能以理事長個人名義開始,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雅安地震、2014年的魯甸地震,中國大陸有關當局所開立的捐款收據及感謝狀就寫上了總會的全名。

2、中國大陸有關當局,如國台辦鄭立中副主任、葉克冬副主任、國家宗教事務局蔣堅永副局長、以及部分地方台辦及學術界專家學者,近八年來也曾參訪臺灣一貫道道場,親身感受到實在的一貫道與中國大陸檔案裡頭的一貫道是有天壤之別,這其中的原因足以給人深思的。我們到底要相信親身感受的一貫道呢,還是中國大陸在特定時空裡所留下的一貫道檔案呢。就像如我們現在看臺灣五、六十年代的臺灣新聞媒體刊載一貫道的報導,每一篇都不堪入目的,那也是當時臺灣政府所授意的,沒有實在的內容,卻成為官方報導,然而臺灣一貫道自始即是傳承正宗道風,繼續修辦,順逆不二,臺灣政府還算是有做好準備邁向王道,所以才會還給一貫道一個公道,這也創造了中國數千年來第一次真正解開了控管的意識型態,還政於民,開放民間自由結社。

3、有部分中國大陸有關當局及學者專家,也多次前往澳大利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參訪一貫道道場,親身體驗純屬臺灣一貫道自主發心前往各國傳道,不論各國是屬何種宗教為主的信仰,一貫道都受到當地政府及民間的肯定與贊揚,一貫道已成為當地社會和諧發展的主要帶動力量之一。

4、香港中評社及香港鳳凰週刊也曾正面報導一貫道在臺灣及世界的發展,也建請中國大陸有關當局宜以務實的高度來看待現在的一貫道,中評社郭社長還親自帶隊參訪臺灣一貫道道場,中評社也代為出版海協會楊流昌秘書長的博士論文「天道傳奇:一貫道在臺灣的傳播與影響」,值得中國大陸各界參考。

5、近八年來臺灣一貫道也曾以各種權便的名目出席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研討「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以及在廈門舉行的第三屆到第七屆的海峽論壇,甚至其它各項交流活動。雖然在書面上可能沒有一貫道的字眼,但在交流中,中國大陸有關代表也可以自然的談論一貫道。而在學術研討會方面,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也曾邀請總會在北京發表「一貫道的臺灣經驗與全球發展」論文,算是在中國大陸的學術研究上正式參考臺灣一貫道的說法之初步。

    二者、有關一貫道學術研究方面

在學術研究方面,這八年來,總會與政治大學繼續有長期的合作計劃案(2012-2016),預定出版《一貫道通史》《一貫道通論》等專書。總會也與中國大陸學術機構進行學術研究合作交流,也出版《道在民間》學術論文集,也參與諸多學術研討會及協助出版學術論文集,讓中國大陸學術界能有正面看待現代一貫道發展的事實。

三者、有關一貫道專書出版方面

在專書出版方面,這八年來,會訊仍按期出刊,至今已達295期,特別感謝各組線道場及各國總會的鼎力護持。為了慶賀中華民國一百年,總會也出版《一貫道百年大事記》專書及DVD,也獲得內政部的專案支持,當然更要感謝各組線道場的鼎力護持。為了凝聚道場道義詮釋的共識,總會邀請各組線道場代表百餘人,歷經五年的努力,整編了《一貫道通識講義》五大冊於2012年正式出版,讓一貫道道義詮釋講解,有一個符應時代須要及道場共識的理解參考準據。為了紀念中華聖母120歲聖誕,總會也集結了各組線道場在文化教育慈善公益事業基金會及機構中英文介紹,並以《人間有道‧世界共好》為名出版第一集80個基金會及機構簡介。

四者、有關一貫道會務活動方面

在會務活動方面,這八年來,也陸續成立了各國總會,至今世界上已有十四個國家級總會。因目前一貫道各組線道場的道務中心都在臺灣,由各組線道場領導層所創建的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自然成為世界各國總會的聯繫協調中心。在臺灣也成立了八個分會及十餘個支協會辦事處,與各縣市政府部門及各宗教團體常有合作交流的機會,讓一貫道的傳道精神「吾道一以貫之」的理想,落實在會務的活動中。去年2015年適逢路中一祖師傳道110週年,總會原訂8月8日在臺北中正紀念堂興辦「2015年一貫道總會慶賀祖師傳道110週年世界萬人讀經會考」活動,因蘇迪勒颱風襲台而停辦,後來改在10月20日於臺北世貿國際會議中心大會堂舉辦「2015年慶賀一貫道祖師傳道110週年音樂會」,以「道在自心,誠敬信行;德由踐形,孝悌慈證」為主旨,將無盡的感恩感動感謝之言語,化為音樂旋律以表誠敬感恩慶賀之意及永續慧命傳承弘展之愿,共促人間天堂、世界大同日臻圓成。

五者、有關一貫道文化教育方面

在文化教育方面,這八年來,總會創設了「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方便與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也與中國大陸有關部門進行長期互動交流,如本文前所論及一貫道與中國大陸有關部門的交流事項。總會所屬發一道場及寶光建德道場分別籌設「一貫道崇德學院」及「一貫道天皇學院」,歷經多年的籌組,寶光建德道場籌設的「一貫道天皇學院」已於2015年5月獲得教育部核准立案,也已於2015年9月開學,代表一貫道興辦大學院校的志業邁出歷史性的第一步。發一崇德道場為代表的發一組線道場籌設的「一貫道崇德學院」也可能於2016年9月或稍後招生開學。這都是為一貫道的教育開創了歷史的記錄。寶光建德道場所屬財團法人一貫道天皇基金會更獲教育部核可接手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正籌備轉型為一貫道崇華中小學,不久將來臺灣一貫道興辦的崇華中小學會在屏東招生。在尼泊爾由發一崇德道場所創辦的光明國際學校,及在柬埔寨由基礎忠恕道場所創辦的慈興國際學校、安東道場所創辦柬埔寨厚德國際學校,也是一貫道傳道於國外在教育方面開創了歷史的新記錄。

六者、有關一貫道宗教交流方面

在宗教交流方面,這八年來,總會曾領導暨負責國內跨宗教組成的「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的會務(擔任2007年至2013年第五屆、第六屆理事長),與國內各大宗教合作交流愉快,甚至出席國際宗教交流會議及參訪,如出席2009年第七屆「亞洲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年會及2013年組團參訪土耳其伊斯蘭教及相關機構,2011年更發動各宗教賑災日本311大海嘯。總會也參與國內跨宗教組成的中國宗教徒協會及中華民國宗教建設研究會的會務,與國內各大宗教合作交流愉快,也擔任該會的副理事長之職。總會代表也獲聘為臺灣內政部宗教諮詢委員,參與臺灣宗教事務的協調與交流。

七者、有關一貫道文教慈善公益方面

在文教慈善公益方面,這八年來,總會曾邀組線道場出版機構代表共同參與多次臺北國際書展。臺灣及國際間也曾發生多次重大災難,總會與各組線道場仍本同體同理心參與賑災,甚至愛心捐建災民的永久住屋,如莫拉克災後重建的臺南安南區鹽田里社區捐建,愛心捐建尼泊爾地震災區學校教室捐建等。各分支協會及各組線道場也常興辦捐血活動、讀經評鑑會考、監獄及觀護所的輔導、愛心關懷弱勢團體、祭天祈福活動、孝親音樂會等,有些活動還到中國大陸演出,博得好評。

至於一貫道弘道多元功能的開展,因應網路世界的發展,各組線道場都有相應的規劃及努力,讓道務功能無遠弗屆的發揮。以及隨順道務弘展於全球,各國總會及各組線各國道場也隨喜隨緣的參與國際公益志業的事務,一樣的為祖師師尊師母佈德於世界。

總會理事長的任期雖有限制,總會會務的弘展卻是一以貫之的、是永續穩健傳承的。我們很歡喜大家選出新的會務領導負責團隊,將仍稟著創會老前人輩、前人輩們慈示的「大公無私」「與人為善」「善與人同」「萬緣放下」之精神胸襟,繼續帶領會務永續弘展。我們也致上最高的恭賀之誠及祝福之意。

擔任總會理事長的八年來,甚至參與會務的廿八年來,後學有說不盡的感恩感動感謝,在此後學還是要再說一聲,感謝天恩師德的慈悲恩賜修辦良緣,感謝各位老前人輩、前人輩們的慈悲栽培提攜舉薦,感謝總會各組線道場道務負責領導前輩的慈悲護持大德奉獻,感謝總會各位副理事長、各位常務理監事、各位理監事候補理監事、謝秘書長與秘書群伙伴們及總會會務工作團隊、各分協支會辦事處領導及幹部、全體會員前賢大德的慈悲付出補缺扶圓,感謝各位點傳師、前賢們的慈悲護持鼓舞勵勉,感謝各位親朋好友們的慈悲培育支持成全,讓後學有機會能夠在總會學習了愿,後學內心永懷感恩感動感謝。敬祝各位前賢大德,聖躬康泰,闔家幸福,道務弘展,會務興隆。

民國105年(2016)4月總會會訊第295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