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才前人生平行誼
劉應才前人,字瓊華,號巽,是時代的大勇者。年輕時即以「辦學、育幼苗、救國、救世界」為抱負,求道以後,更是以師尊師母三曹普渡之愿為愿,以全人類覺醒為職志,秉持「真、誠、恆」精神修道辦道。
一生精神與作為展現的是:雪中送炭的大仁者、愛心愿力的大容者、光明慈悲的大和者、無分別的大化者。認為該做的事就去做,不斷地精進,超越自己、突破自己,毫不保留地奉獻付出,對人對事真心誠意,熱情投入,堅持到底。
前人生於公元一九〇〇年七月廿七四川江油,正值清末八國聯軍瓜分中國之際,成長在紛亂艱困的大時代。尊翁劉純初先生(號鐵橋)為追隨 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創建中華民國之先烈。在新思維的家庭中成長,傳承血脈革命魂,得父親以承繼家業煙火的子嗣規格栽培,從小就被教導隨時要為國家、民族、大時代犧牲奉獻。
六歲就被父親指派押送軍火、數屍體,將「兵貴神速」紙條交付革命黨人,幫助圍城成功。性格堅毅,果斷能承擔,除了飽讀詩書外,國畫、廚藝、女紅都有相當的造詣;非常有智慧,且精明能幹、人情通達,培育了日後修辦道凡事以身示道及過人膽識之基礎。
前人一生以救國、救世界、救地球為己任,師範畢業後,因看到清末以來貪汙腐敗嚴重侵蝕中國,於是投身司法界深造,想整頓社會風氣,以法治救國;但司法重在匡正與刑責,在擔任檢察官、法官之後,深深覺得司法已是最後一道防線,根本還是要從教育入手、從育幼苗做起,故轉回教育界深耕。
回到故鄉江油縣緊鄰的彰明縣執教後,認真教學的名聲不久即傳開,後來應友人在成都辦的西城小學之聘,任教務長,治學嚴謹、四育並重,極受好評。
抗日戰爭率先請纓出川的孫震將軍,在家鄉成都已開辦「樹德一小、二小」兩所義學,風聞前人的辦學精神與能力,延請開辦「樹德三小」義務學校擔任校長,也因辦學心愿而共結連理,傳為一時佳話。
將軍一生傾其家產辦學,關心鄉梓,造福社會不遺餘力。兩人齊心完成辦義學心愿,奠定日後樹德中學發展基礎―─在一九三〇、四〇年代,樹德學校是全國辦得最好的六所私立中學之一,時有「北南開、西樹德」之稱,直到現今。
前人從司法界到教育界,以至於修辦道,無時無刻不在展現著教育家與革命家精神。身上傳承的革命火花與熱血,除了讓前人擁有過人的勇氣與擔當外,也點燃了心中一份與常人不同的大愛熱忱。
歷經投身司法界以法治救國,以及從教育啟發幼苗的治校階段後,本著教育家的身分與理想,帶著改造大時代的革命熱忱,前人心中益發殷切地想找尋讓世人覺醒的出路,以挽化世道人心;從而深深地感悟:惟有良知、良善、良能的啟發才是教育的本質,解救人類的根本道路就在於光明本質―─靈性的啟發。
前人蒙師尊現身顯化引渡,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九月廿四日,在成都求道,隨後即弘展道務於成都;並於民國三十六年經何西山老前人保舉,師尊老人家親自賜命,從此更是竭盡心力行功了愿、犧牲奉獻,開荒闡道於四川各地,並在當時奉師尊命為道場辦理英明義務小學及總壇三才訓練中心。
後來政局更迭,隨國軍撤退到臺灣,逢官考嚴重影響,因家族軍系身分難以公開發展道務,只能暗地渡親朋好友,財施護持熟識的前輩(如甄中和前人、香港宋前人等),隻身守道四十載。
一九八五年,外孫在美國洛杉磯開荒設立佛堂,迎請前人帶領,在得到孫將軍支持下,毅然決然以八五高齡,帶上宏愿與壽衣赴美闡道,一心一意想著要完成師尊師母道傳西方心愿。前人當時就知道兩老這一別就是永訣,同年九月,孫將軍於台北辭世,享年九十四歲。
前人雖年事已高,行動不甚方便,然生活起居依然盡可能自理,只要能做的都自己動手,一切遵從年輕時師母的慈悲囑咐,吃得簡單、穿得簡單、住得簡單,生活極簡樸,心胸無私我。
每日凌晨起身沐浴,梳洗之後換上乾淨整齊衣服,即為眾生叩首祈福直到早上;尤其所有在外開荒辦道的道親壇主,更是她老人家心心念念記掛,每日逐一唱名,祈禱上天慈悲祝福,平安渡化原靈佛子向道。
當初匆忙離開神州,倉促之間何西山老前人曾經交代,以後會將「貨」送到,然造化弄人,這一等就是四十年;幸蒙上天慈悲,一九八六年(民國七十五年)同源自中庸的李慧君前人,得知洛杉磯有位四川出來的前輩,兩位前人因而得以相見歡。
後來才知,竟是由李前人輾轉帶來了夢寐已久的師母慈賜,見道成道,陸續提拔成全了數位點傳師,延續了中庸崇中命脈;上天的奇妙撥轉,真不是凡夫俗子的後學們所能洞察。
前人一生修道辦道,關懷的是眾生慧命,而不只是道務的宏展,一向囑咐後學們「真、誠、恆」才是修辦的主軸;並且要傳承老前人所慈示的「公平正直忠,真實圓滿通;光明潔白淨,仁慈恕親誠」箴言。
前人一生奉行道之宗旨,時時耳提面命提醒後學:「凡師之志皆爾志,凡師之行眾應行;果然如此師心喜,一定助爾大功成。」囑咐後學們要有雪中送炭的精神,化娑婆世界為人間淨土。於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八月廿四日回天繳旨,享壽九十四,成道後上天敕封「靈濟真君」。